带篮子的折叠式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1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篮子的折叠式童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式童车,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带篮子的折叠式童车。
如果在童车上设置一个篮子,对购物会带来许多方便。基于这个原因,曾经提出过各种各样带篮子的童车。
就折叠式童车而言,要求装置随童车车体的收折动作而折叠的篮子,而且经折叠的篮子要被容纳在童车车体所占空间内,并不会突出该所占的空间。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给童车提供一种满足上述要求的篮子。
根据本发明,一种带篮子的折叠式童车,有一个篮子及一根操纵杆,篮子包括一可转动地连接到可折叠的童车上的旋转件,一个安装在所述的旋转件并向后延伸的上框架以及一个悬挂在所述框架上的贮物袋,操纵杆将所述的旋转件远离旋转中心的部分连接到童车车体上。
操纵杆的长度及连接位置的选择,必须使童车因旋转件随着童车的折叠动作被转动而处于所构成的折叠状态时,上框架处于大体上垂直延伸的位置。
当童车处于展开状态时,由于上框架向后伸展,贮物袋在其上部形成一个大的开口。这样,所购置的物品就能方便地放进或取出。另外,当童车要收折时,旋转件由于操纵杆的作用自行转动,而当童车处于收折状态时,上框架处于大体上垂直延伸的位置。因此,就不需要任何专门的操作来收折篮子。另外,当童车处于收折状态时,上框架大体上垂直延伸,并不从所占童车的空间突出许多。
本发明的目的、特点以及优点结合附图,从下列本发明的详细叙述中将更为明显。
附图简要说明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简图,图2是图1所示的童车收折状态下的简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童车与座位支撑杆16及后腿10相联的童车部件结构简图;
图4是图3所示童车的收折状态下的部件结构简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童车旋转件30及篮子29的上框架31的零件结构简图;
图6是图5所示结构收折状态简图;
图7是旋转件及上框架的具体结构视图;
图8是上框架31的具体形状及其连接件34a和34b俯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上框架连接件34a、34b的中心部位后视图;
图10是图9沿直线Ⅹ-Ⅹ的视图;
图11是图8所示的结构收折状态视图;
图12是篮子29的袋子32的底面部分简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简图;
图14是图13所示操纵杆33a、33b的具体结构图;
图15是图13所示操纵杆33a、33b弯折状态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简图;
图17是图16所示童车收折状态简图;
图1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简图;
图19是图18所示童车的收折状态简图;
图20仍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简图;
图21是图20所示童车的收折状态简图;实施例说明图1图2是用图解方法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视图。图中所示的童车1的结构使得童车在折叠时其横向尺寸减小。这种童车车体的基本结构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告第57574/1981号以及日本的实用新型申请公告第95966/1981号中可以看到。图1是童车1展开状态时的侧视图,图2是童车1的折叠状态侧视图。
首先,参见图1,所描述的是童车1的基本骨架。图示的童车1包括水平延伸的扶手2,前腿6,上端由轴3与扶手2铰接,下端由轴4可转动地支撑前轮5,后腿10上端由轴7与扶手2铰接,下端由轴8可旋转地支撑后轮9,推杆角形支撑件12由轴11可转动地连接到后腿10的中部,推杆14下端由轴13可转动地与推杆角形支撑件12连接,座位支撑杆16在前端由轴15铰接在前腿6上,其后端则由轴13与推杆角形支撑件12铰接。扶手2、前腿6、后腿10、推杆14以及座位支撑杆16各有两对,安装在童车的横向相对两侧。
在童车1的展开状态,用合适的方法阻止推杆角形支撑件12的旋转运动,从而使童车的展开状态固定下来。当需要收折童车时,解除推杆角形支撑件12的锁定状态,于是推杆角形支撑杆12转动并按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随即,前腿6和后腿10彼此相对移动直至获得如图2所示的收折状态。如图2所示,童车在收折状态下,前后轮5、9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这样就使童车1能自身站立。
图3是图解方法表示的与一对座位支撑杆16和一对后腿10有关的零件结构视图,如图所示中央连杆18a、18b连接在一对座位支撑杆之间。中央连杆18a、18b的左端由轴19铰接在位于童车左面的座位支撑杆16上,其右端则由轴20铰接在位于童车右面的座位支撑杆16上。另外,中央连杆18a、18b是由两个通过轴21联接在一起的构件组成。以此方式,中央连杆18a、18b在中间可以按箭头A所示方向弯折。
后腿连杆22a、22b铰接在一对后腿10之间,后腿连杆22a、22b的左端通过轴23铰接于安置在童车左边面的后腿10上,其右端通过轴24铰接于安置在童车右边面的后腿上。此外,如图所示,后腿连杆22a、22b是由轴25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构件组成。依此方式,后腿连杆22a、22b可以在中间依箭头B所示的方向折弯。
如图所示,支撑杆26a、26b被连接在中央连杆18a、18b和后腿连杆22a、22b之间,一支撑杆26a的前端由轴27铰接到置于左侧的左边中央连杆18a,而在其后端由轴25铰接到后腿连杆22a、22b的中部。另一支撑杆22b在其前端由轴28铰接到置于右边侧的右边中央连杆18b,而在其后端则由轴25铰接到后腿连杆22a、22b的中部。
当童车1收折时,中央连杆18a、18b以及后腿连杆22、22彼此相对移动。因此,在支撑杆26a、26b的作用下,中央连杆18a、18b按箭头A所示方向弯折,同时后腿连杆22a、22b按箭头B所示方向弯折。图4是中央连杆18a、18b及后腿连杆22a、22b已经弯折的状态简图。
如图所示,中央连杆18a、18b及后腿连杆22a、22b的弯折,使位置在童车左边面上的构件朝位置在右边面上的构件移动。于是,图1到图4所示的童车在收折时横向尺寸也减小。
至于要在童车上安放一个篮子,则篮子的贮存容量越来越大,但是,应该避免篮子贮量过大而导致童车推动不便,考虑到这一点,一般认为在童车座位之下确定的较大空间适合于安放一个贮量较大的篮子。在图1和图2所述的实施例中,为了有效地利用童车座位下所确定的空间,以安置一个大贮量篮子,支撑杆26a及26b的形状作了改进。
更具体地说,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告第57574/1981号及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告第95966/1981号中所描述的童车,支撑杆从中央连杆接点直线延伸到后腿连杆的接点。然而,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杆26a、26b呈折弯形。在图1中折弯部分如C处所示。后腿连杆22a、22b的折弯处C位于后腿连杆22a、22b的相对靠前处,折弯处C与后腿连杆22a、22b的接点之间的部分伸展在大体水平的位置上。
按如上所述,加工形成的支撑杆26a、26b,在支撑杆26a、26b和后腿10之间确定了一相当大的空间。一大贮量的篮子可以利用这一空间安装。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篮子29利用这一支撑杆26a、26b及后腿10之间的空间安放,并且可以随着童车收折动作而被收折。
参见图1,篮子29包括一对旋转件30,它由轴13可转动地连接到推杆角形支撑件12上,一对固接到所述旋转件30并向后伸展的上框架31,以及悬挂在所述的旋转件30和上框架31上的贮物袋32。此外,为了在童车收折时将篮子自动收叠,有一操纵杆33被铰接在旋转件30及扶手2之间。
当童车的收折步骤从图1所示的状态开始后,旋转件30被操纵杆33牵动并如图中所示作逆时针方向转动。随着此旋转件30的转动,上框架31转向推杆14,直到推杆14及上框架31处于图中所示的相互靠紧的位置。换言之,上框架31处于大体上垂直延伸的位置。由于贮物袋32是由柔软材料所制所,因此在图2所示的收折状态下,袋呈扁平形而下垂。
图5,6是篮子29的骨架示意图。首先参见图5,上框架连接件34a、34b被连接在一对上框架31之间。连接件34a、34b在其左端由轴35铰接到位于左侧的上框架31,在其右端由轴36铰接到位于右侧的上框架31。此外,上框架连接件34a、34b系由两个由轴37铰接在一起的构件组成。按照这种方式,上框架连接件34a、34b可以在其中间沿箭头D方向弯折。将篮子29的骨架构件做成上述形状的目的是减少篮子29在收折状态时的横向尺寸。更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篮子29处于收折状态时,上框架连接件34a、34b在中间弯折,从而那对上框架31彼此相对移动。
如图1所示,当童车处于展开状态时,篮子29的一部分位于支撑杆26a、26b和后腿10之间确定的空间。因此,当篮子29向后伸展的范围保持相对地说较短时,篮子29的贮量就可以做大。
图7具体地示出与位于童车右边上面的旋转件30的有关零件的结构。如图所示,旋转件30由轴13可旋转地连接到推杆角形支撑件12上,而上框架31用销38固定地连接到旋转件30上。旋转件30有一个向上凸出的接合座39。当童车1处于展开状态时,接合座39紧靠在座位支撑杆16上,从而阻止上框架31如图所示作顺时针转动。另外,图7中所示的旋转件30的装合孔46的一操纵杆33相连在其中。
图8是具体示出那对上框架31及上框架连接件34a、34b的视图。图9是上框架连接件34a、34b的中间部分后视图,而图10是沿图9中Ⅹ-Ⅹ线所取的端视图。
如图所示,位于右侧的上框架连接件34b的左端由凸出部40构成,而位于左侧的上框架连接件34a的右端则形成有一接合凹口41用以接纳所述的凸出部40。这两部分40和41由轴37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另外,位于左侧的上框架连接件34a和位于右侧的上框架连接件34b分别有一邻接壁47和48,以适合于相互靠紧。上框架连接件34a、34b可以如图8所示的箭头D方向弯转,但其反向弯转则被紧靠的邻接壁47、48所抑制。图11是表示上框架的连接件34a、34b弯折状态的视图。当上框架连接件34a、34b如图所示在当中被弯折时,那对上框架31彼此相对移动,从而使篮子29的横向尺寸减小。
图12是用图解法表示篮子的贮物袋32的底面视图,贮物袋32的底面最好有附着在底面上的加强层42、43、44和45,以保持袋子的正常形状。加强层由四条狭长条42、43、44和45形成,而且底面可以在各相邻加强层狭长条之间的部位弯折。用四狭长条构成加强层的目的是为了使袋子32在收折时能减小其横向尺寸。
图1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简图。如图13所示的童车除操纵杆以外,其余结构均与图1所示的童车相同。因此,相同的构件用相应的参考标号表示,同时省去了说明。
在图3所示的童车中,操纵杆33a、33b是由两个通过轴49铰接在一起的构件组成,这就是说,操纵杆33a、33b的中部可以折弯。因此,既使在如图13所示的童车展开状态下,篮子29也可以随旋转件30及上框架31的转动被收叠。在图13中,篮子29连带其上框架31紧靠着推杆14,其状态如图中的虚线所示。上框架31以适当的方法在虚线位置上保持不动。
图14是如图13所示的操纵杆33a、33b的具体形状图。如果位于上方的操纵杆33b与位于下方的操纵杆33a排成一条直线,就会使上下两杆地接点处的弯折比较困难。为此,铰接上操纵杆33b与下操纵杆33a的轴49的位置向后偏移,如图所示。这样做,操纵杆33b和33a就以稍有弯折的状态被连接在一起。因此,如果篮子的上框架31向上转动,操纵杆33a、33b就会毫无困难地在中间弯折。操纵杆33a、33b的弯折状态如图15所示。
以上所描述的两个实施例当中,操纵杆33已被铰连到旋转件30和扶手2之上;但操纵杆33的连接位置则可以根据需要而变化。就是说,操纵杆的长度在连接位置可以选择,得使旋转件30随着童车车体的收折动作而被转动,以使童车处于收折状态下,篮子29的上框架大体上垂直伸展。
在图16、17中所示的童车里,操纵杆33与前腿6和旋转件30连接、此外与说明书无关的零部件注解在以下各图中已经省略。
在图18图19所示的童车中,操纵杆33与座位支撑杆16和旋转件30连接。
此外,在如图20、图21所示的童车中,操纵杆30与后腿10和旋转件30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适用于在收折状态时横向尺寸减小的童车,而且也同样适用于在收折状态时横向尺寸并不减小的童车。
尽管本发明已详细地作了描述和例示,但显然可以理解,本发明用图示和实例的方法并未加以限制,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受以下所附的权利要求
条款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式童车,包括一个篮子,该篮子有一可转动地连接到可折叠的童车车体上的旋转件,一连接到所述的旋转件上并向后伸长的上框架和一悬挂在所述的上框架上的贮物袋,一操纵杆,它将所述旋转件的远离旋转轴线的部分铰接到构成童车车体的构件上,所选择的操纵杆长度和连接位置要使得童车在折叠状态下,所述的旋转件随着童车的收折动作而被转动,所述的篮子的上框架被处于大体上垂直延伸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折叠式童车,其中所述的操纵杆当中可以弯折。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折叠式童车,其中所述的童车包括一对后伸的扶手,一对前腿,其上端铰接在所述的扶手上,其下端转动地支撑着前轮,一对后腿,其上端连接在所述扶手上,其下端可转动地支撑着后轮,一对推杆角形支撑杆,其铰接在所述的后腿大致的中部位置,一对下端铰接在所述推杆角形支撑件上的推杆,以及一对座位支撑杆,其前端铰接在所述前腿上,其后端铰接在所述的推杆角形支撑件上,所述童车展开状态时的配置为,所述推杆角形支撑件被阻不能转动,从而童车的展开状态得以固定,把解除所述推杆角形支撑件和转动推杆角形支撑件作为所述童车的起动的后续动作,
4.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折叠式童车,其中所述旋转件铰接到推杆角形支撑件上。
5.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折叠式童车,其中所述操纵杆一端铰接在旋转件上,而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扶手上。
6.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折叠式童车,其中操纵杆一端与所述旋转件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前腿连接。
7.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折叠式童车,其中所述操纵杆一端与所述旋转件连接,而另一端与座位支撑杆连接。
8.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折叠式童车,其中所述操纵杆一端与所述旋转件连接而另一端与后腿连接。
9.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折叠式童车,其中所述贮物袋的底面附着有加强层以保持袋的正常形状。
10.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折叠式童车,其中包括一中央连杆连接在一对前后伸展以支撑座位的座位支撑杆之间,所述的中央连杆在当中可以弯折,一后腿连杆连接在一对后腿之间并在当中可以弯折,一支撑杆连接在中央连杆和后腿连杆之间,以构成在所述中央连杆和所述后腿连杆的收折动作之间的动作连锁,当童车被收折时的配置为,所述的中央连杆和后腿连杆被弯折,从而童车的左右两侧面彼此相对移动,所述支撑杆呈弯折形,弯折部分位置在后腿连杆的相对前部,所述支撑杆从所述弯折位置大体上水平延伸到与后腿连杆的接点,所述篮子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上方。
专利摘要
一种包括有一篮子和一操纵杆的折叠式童车。篮子上有一旋转件铰接到可收折的童车车体上,一上框架连接在旋转件上并向后伸长,一贮物袋悬挂在上框架上。操纵杆把旋转件远离旋转轴线的部分连接到构成童车车体的构件上。操纵杆的长度和连接位置选择使童车处于收折状态时旋转件随着童车车体的收折动作而被转动,篮子的上框架被处于大体上垂直地伸展的位置。
文档编号B62B7/08GK87108046SQ87108046
公开日1988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1987年11月25日
发明者葛西健造 申请人:阿普丽佳葛西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