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微收割机行走机构。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微型收割机行走下坡容易倾翻,在松软泥土里转弯不灵活的不足,提供一种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包括主梁、齿孔式履带和与齿孔式履带内啮合的驱动齿轮、支撑轮、张紧轮,驱动齿轮位于主梁中部主梁的前、后端均设有张紧轮,在后张紧轮与驱动齿轮之间设有支撑轮。
【专利说明】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收割机领域,具体涉及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农作物人工收割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我国南方多属小块田地的丘陵地带,大型收割机无法作业。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微型收割机应运而生,获得广泛应用。由于地形地貌特点,要求微型收割机的行走机构具备较好的上、下坡行走稳定性及在松软地面中良好的转弯性能。
[0003]现有技术的微型收割机的行走机构(如图1所示),驱动齿轮(101)位于主梁(501)的前端,调节张紧轮(203)位于主梁(501)的后端,调节张紧轮(203)上设有调节装置(401),主梁上驱动齿轮(101)与调节张紧轮(203)之间设有支撑轮(202),齿孔式履带(301)将驱动齿轮(101)、支撑轮(202)、调节张紧轮(203)包裹在内。齿孔式履带是指一种宽度中间间隔设有一系列条形孔的履带,通常多用橡胶制成,齿孔式履带(301)上的齿式凸起用于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安装时,驱动齿轮(101)上的齿插入履带上的条形孔,形成啮合。通常是位于驱动齿轮(101)中心右侧的部分轮齿参与啮合。当驱动齿轮转动时,带动履带一起运动,从而使微型收割机前进或后退。
[0004]上述结构,驱动齿轮(101)和调节张紧轮(203)分别位于主梁(501)的两端,两者之间的履带依靠支撑轮(202)保持适度张紧,行走或停留时,支撑轮(202)下方的齿孔式履带(301)均与地面接触。微型收割机在松软泥土(如水田)里行走时,齿孔式履带(301)陷入泥土部分较多,转弯时阻力较大而不灵活;水平行走时(如图1所示),微型收割机的重心铅垂线(002)位于齿孔式履带(301)前着地点A与后着地点B之间,处于比较稳定的平衡状态;当微型收割机行驶下坡时(如图2所示),若坡度较大,收割机的重心铅垂线(002)更容易超出位于齿孔式履带(301)前端的着力点A,这种状态下的收割机处于一种不稳平衡状态,容易发生倾翻事故。
[0005]综上所述,现有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的结构导致微型收割机存在转弯不灵活,行驶下坡易倾翻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微型收割机在行走下坡时容易倾翻,在松软泥土里转弯不灵活的不足,提供一种使微型收割机转弯灵活、下坡行驶稳定的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包括主梁、齿孔式履带和与齿孔式履带内啮合的驱动齿轮、支撑轮、张紧轮,驱动齿轮位于主梁中部,主梁的前、后端均设有张紧轮,在后端的张紧轮与驱动齿轮之间设有支撑轮。
[000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的工作原理:当驱动齿轮驱动时,驱动齿轮中心线以下的齿通过拨动齿孔式履带使位于驱动齿轮中心线以下的齿孔式履带向后移动,驱动齿轮中心线以下的齿孔式履带带动驱动齿轮中心线以上的齿孔式履带向前移动,从而驱使微型收割机向前行驶。齿孔式履带运动的过程中带动张紧轮、支撑轮一起转动。
[00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由于在驱动齿轮前端增加了张紧轮,加上后端的张紧轮,整个行走机构的齿孔式履带前后端均向上翘起,从而形成了如越野车【技术领域】通常说的接近角和离去角,增强了其越野性能;同时在松软地面行走时,由于齿孔式履带前、后端都翘起,减小了陷入泥土的齿孔式履带接地面积,从而减小了转弯阻力,使微型收割机转弯更灵活。另一方面,由于驱动齿轮位于主梁中部,相对于齿孔式履带而言,行走机构及微型收割机的重心后移,即使在下坡坡度较大的情况下,行走机构及微型收割机的重心也位于齿孔式履带的前后着地点之间,从而使微型收割机处于平衡状态而不容易倾翻。
[0011]进一步,所述张紧轮上设有调节装置。
[0012]张紧轮设有调节装置,便于安装或更换齿孔式履带。先通过调节装置使张紧轮向靠近驱动齿轮端运动,直到齿孔式履带可轻松套入驱动齿轮和张紧轮;再通过调节装置使张紧轮向远离驱动齿轮的方向运动,从而使齿孔式履带处于张紧状态,取下履带的过程与之相反。调节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前端的张紧轮、后端的张紧轮上,也可以选择只设置在其中一个张紧轮上。
[0013]进一步,所述前端的张紧轮与驱动齿轮之间也设有支撑轮。
[0014]这种结构,进一步增大了前面所说的微型收割机的接近角,提高了其越野性能和转弯性能。如前面所说,同时对齿孔式履带而言,增加了齿孔式履带在行走机构上的支撑点。齿孔式履带在承受泥土传来的向上的反作用力时,会产生弯曲应力,其力学模型相当于多跨连续梁,支撑点越多,其最大弯曲应力越小,从而改善了齿孔式履带的受力条件,延长了齿孔式履带的使用寿命。
[0015]进一步,所述驱动齿轮上、下两端的齿均插入齿孔式履带的条形孔中。
[0016]在行走机构行驶过程中,驱动齿轮旋转通过驱动齿轮下端的齿拨动齿孔式履带给齿孔式履带提供动力,驱动齿轮上端的齿在齿孔式履带运动过程中起导向作用从而使齿孔式履带更平稳的运行。
[0017]进一步,所述驱动齿轮齿的齿廓为直线。
[0018]通常齿的齿廓为渐开线,由于渐开线属于曲线,加工起来相对比较麻烦,在本实用新型中对齿的齿廓要求不高,驱动齿轮齿的齿廓为直线相对于渐开线制造简单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9]进一步,所述调节装置采用调节螺栓装置。
[0020]调节螺栓装置相对于液压调节装置制造简单,成本低。在行走机构安装或更换齿孔式履带过程中,转动调节螺栓使张紧轮沿轴向移动从而使齿孔式履带处于张紧或松弛状
--τ O
[0021]进一步,所述主梁包括相连接的底板、侧板、顶板、端板。
[0022]主梁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如果采用铸造,则需要对主梁进行单独制作模具,并且实心铸件重量较重、成本较高。将主梁通过底板、侧板、顶板、端板对应连接可将一些废旧边角料利用上,降低了材料的浪费,从而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4]图1是现有技术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的水平行走示意图;
[0025]图2是现有技术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行驶下坡示意图;
[0026]图3是前端的张紧轮与驱动齿轮间无支撑轮类型的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水平行走示意图;
[0027]图4是前端的张紧轮与驱动齿轮间无支撑轮类型的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逾越障碍物示意图;
[0028]图5是前端的张紧轮与驱动齿轮间无支撑轮类型的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逾越障碍物示意图;
[0029]图6是前端的张紧轮与驱动齿轮间无支撑轮类型的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未安装齿孔式履带时的俯视示意图;
[0030]图7是图6中A-A剖视图;
[0031]图8是调节套411的剖视图;
[0032]图9是前端的张紧轮、后端的张紧轮与驱动齿轮间均设有支撑轮类型的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的水平行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实施例一
[0034]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包括驱动齿轮101、固定张紧轮201、支撑轮202、调节张紧轮203、齿孔式履带301、调节螺栓401、主梁501、微型收割机的重心铅垂线002、行走机构的重心铅垂线001。微型收割机的重心铅垂线002与行走机构的重心铅垂线001均位于行走机构的前着地点A和后着地点B之间,驱动齿轮101位于主梁501的中部,固定张紧轮201位于主梁501的前端,调节张紧轮203位于主梁501的后端,支撑轮202位于驱动齿轮101与调节张紧轮203之间。
[0035]如图6所示,驱动齿轮101位于主梁501中部的矩形框000内,主梁501前端的上表面焊接一根固定张紧轮连接杆211,主梁501后端的上表面焊接有调节套411,主梁501的底面在驱动齿轮101与调节套411之间焊接有两根支撑轮连接杆212 ;固定张紧轮连接杆211两端连接有固定张紧轮201 ;支撑轮连接杆212两端连接有支撑轮202 ;调节套411内含有调节张紧轮连接杆213和调节螺栓401 ;调节张紧轮连接杆213两端连接有调节张紧轮203。调节套411内部的结构如图8所示,调节套411有内螺纹,调节螺栓401与调节套411通过螺纹连接。转动调节螺栓401使调节张紧轮连接杆213向远离或靠近驱动齿轮101方向运动,从而使调节张紧轮连接杆213上的调节张紧轮203使齿孔式履带301张紧或松弛。
[0036]驱动齿轮101与主梁501的连接关系如图7所示,驱动齿轮101位于主梁501两侧板之间,主梁501左右两侧板分别设有圆孔,圆孔内含有传动轴111,传动轴111左端为六棱柱,传动轴111中部为带有键槽的圆柱,传动轴111的右端设有轴颈和轴肩。六棱柱段是方便动力系统对传动轴传递力,传动轴111中部设有键槽是为了通过键将传动轴111与驱动齿轮101连接,轴肩是为了对轴承起定位作用;主梁501的左侧板与驱动齿轮101间设有定位套筒112 ;传动轴111上安装有平键113,传动轴111与驱动齿轮101通过平键113连接,驱动齿轮101通过传动轴111的轴肩和定位套筒112进行轴向定位;传动轴111的左右两端安装有深沟球轴承114 ;主梁501左侧板的外侧设有透盖511,右侧板外侧设有闷盖521,左侧深沟球轴承114通过传动轴111上的定位套筒112和透盖511进行定位,右侧深沟球轴承114通过传动轴111上的轴肩和闷盖521对其定位;透盖511与主梁501通过螺钉512连接;闷盖521与主梁501通过螺钉512连接。
[0037]首先行走机构通过调节螺栓401旋转使调节张紧轮203向靠近驱动齿轮101方向运动,直到齿孔式履带301可轻松套入驱动齿轮101、固定张紧轮201和调节张紧轮203 ;然后反向转动调节螺栓401使调节张紧轮203向远离驱动齿轮的方向运动,使齿孔式履带301处于张紧状态。当传动轴111受到收割机动力系统传动来的动力后开始转动,传动轴111通过轴上的平键113带动驱动齿轮101旋转,驱动齿轮101旋转的过程中,驱动齿轮101上的齿拨动驱动齿轮中心线以下的齿孔式履带301,从而使驱动齿轮101中心线以下的齿孔式履带301向后行驶,驱动齿轮101中心线以下的齿孔式履带301带动驱动齿轮101中心线以上的齿孔式履带301向前行驶,从而使行走机构向前行驶。齿孔式履带301运动的过程中,驱动齿轮101中心线以上的齿插入齿孔式履带301的条形孔中,起导向作用,使行驶平稳。
[0038]行走机构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行走机构的前端安装有固定张紧轮201,后退端安装有调节张紧轮203,使整个行走机构的齿孔式履带前后端均向上翘起,减小了陷入泥土的齿孔式履带301接地面积,从而减小了转弯阻力,使微型收割机转弯更灵活。
[0039]当微型收割机行驶下坡时,由于本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的驱动齿轮101位于主梁501中部,相对于齿孔式履带301而言,行走机构的重心铅垂线001及微型收割机的重心铅垂线002后移,即使在下坡坡度较大的情况下,行走机构及微型收割机的重心铅垂线均位于齿孔式履带301的前着地点A和后着地点B之间,从而使微型收割机处于平衡状态而不容易倾翻。
[0040]实施例二
[0041]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驱动齿轮101与固定张紧轮201之间增设了一组支撑轮202,如图9所示。
[0042]如图4、图5、图9所示,图9中的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相对于实施例一中的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的接近角较大,其越野性能增强。驱动齿轮101与固定张紧轮201之间增设支撑轮,增加了齿孔式履带在行走机构上的支撑点。微型收割机在逾越障碍物时,齿孔式履带在承受障碍物传来的反作用力时,会产生弯曲应力,其力学模型相当于多跨连续梁,支撑点增多,起弯曲应力减小。支撑点的增加从而使齿孔式履带所受的弯曲应力减小,延长了齿孔式履带301的使用寿命。
[0043]实施例三
[0044]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齿孔式履带301运动的过程中,驱动齿轮101中心线以上的齿未插入齿孔式履带301的条形孔中。
[0045]驱动齿轮101中心线以上的齿不插入齿孔式履带301的条形孔中,微型收割行走下坡时稳定性依然较好不易发生倾翻,在转弯运动过程中灵活性好。
[0046]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如驱动齿轮101齿的齿廓为渐开线,主梁501上固定张紧轮201与调节张紧轮203均无调节装置,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包括主梁、齿孔式履带和与齿孔式履带内啮合的驱动齿轮、支撑轮、张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位于主梁中部,主梁的前、后端均设有张紧轮,在后端的张紧轮与驱动齿轮之间设有支撑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轮上设有调节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的张紧轮与驱动齿轮之间也设有支撑轮。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上下两端的齿均插入齿孔式履带的条形孔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齿的齿廓为直线。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采用调节螺栓装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收割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包括相连接的底板、侧板、顶板、端板。
【文档编号】B62D55-08GK204279680SQ201420585070
【发明者】曾宪权 [申请人]曾宪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