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独立悬挂的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8503阅读:15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轮独立悬挂的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小马力的四轮车体结构作成的电动车。
背景技术
两轮电动车应扬其长电动零排污,避其短改造成四轮结构,因为“物体作圆周运动时会产生惯性离心力,使它向外甩”。同理可证两轮电动车在高速急拐弯时产生惯性离心力使它侧滑重心破坏就滑倒翻车,路面滑低速拐弯也滑倒。四轮车如小汽车在高速急拐弯时产生惯性离心力,也侧滑,但多两个轮成宽体型能承受侧滑,就不滑倒翻车。

发明内容
用前双叉加后双叉的方案把四轮四方排列成宽体型来承受侧滑一改两轮电动车的双轮直列成窄体型侧滑时易翻车。再用四轮叉直接独立悬挂可省去象微型四轮车的底盘结构,使车体更轻巧才可匹配小马力。还用链轮加链条作转向的方案使零件更简单。


图(一)是前视图图 (三)是腑视图(二)是后视图图图(四)是仰视图图中1、方向把;2、链轮;3、链条;4、带罗杆的小链轮;5、口字型车梁架;6、后轮叉;7、斜拉杆。
具体实施方案四轮独立悬挂的电动车整体结构要轻巧简单不设方向盘加“转向机构”,而只在两个方向把①下方都焊一个链轮②并用链条③加以连接,就能协调两个前轮偏转度数一致。但链轮和链条只能水平安装,这违反常规,链条会在自重的作用下脱落。只好用两个带罗杆的小链轮④把链条夹紧,链条就不会脱落。该技术方案使零件更简单。
四轮独立悬挂的电动车因马力不足两千瓦不设底盘结构,直接把两个前轮叉独立悬挂在“口”字型车梁架⑤的前方。其后方独立悬挂着两个后轮叉,就形成前双叉加后双叉。这样车体结构更轻巧,才可匹配小马力。本车能承受侧滑是在两个“后轮叉”⑥的边上都增焊一根“斜拉杆”⑦当右侧滑或者左侧滑时斜拉杆就会“顶住”或者“拉住”后轮叉,不会被侧滑力量搬断。
四轮独立悬挂的电动车用前双叉加后双叉的方案把四轮四方排列成宽体型,就能象其他四轮车如微型车一样能承受侧滑。它尽管有侧滑就是不滑倒翻车。它一改两轮电动车的双轮直列成窄体型在高速急拐弯时产生惯性离心力使它侧滑重心破坏就滑倒翻车,路面滑低速拐弯也滑倒翻车。
权利要求1.四轮独立悬挂的电动车的整体结构要简单轻巧,就用链轮加链条作转向的技术方案,而不设方向盘加转向机构作转向,再用四个轮叉直接独立悬挂省去底盘结构,其特征是在“口字型”的车梁架的前方独立悬挂着两个前轮叉,其后方独立悬挂着两个后轮叉,后轮叉边上都焊一根斜拉杆,四个轮四方排列成宽体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独立悬挂的电动车,其特征是在两个方向把的下方都焊一个链轮并用链条加以连接,链条两边都夹一个带罗杆的小链轮。
专利摘要四轮独立悬挂的电动车是一种小马力的四轮车体结构作成的电动车,不设方向盘加转向机构只在两个方向把①下方都焊一个链轮②并用链条③加以连接就能协调两个前轮偏转度数一致,该技术方案使零件更简单。四轮独立悬挂的电动车马力不足两千瓦,不设底盘结构,直接把两个前轮叉独立悬挂在“口”字型车梁架的前方,其后方独立悬挂着两个后轮叉。就形成前双叉加后双叉的技术方案,使车体更轻巧,才可匹配小马力。
文档编号B62K5/00GK2780594SQ20042005129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3日
发明者陈国文 申请人:陈国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