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式拖物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8778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动式拖物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物车,具体的讲它涉及一种人力拉动的活动式拖物车。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人力拉动的活动式拖物车,由拉杆、拖物架和脚轮组成。拉杆一般为双管形。拖物架固定在拉杆上,有折叠式和非折叠式的。但它们的连接都不能简单拆装。拉杆一般是厂家专门生产的。需要时,必须先把拖物车拉去。这对于具有晨练、逛市场、购物买菜习惯的人群而言,就显得不大方便。特别是对于逐渐增多的老龄族群而言,就更显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拖物车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仗作拉杆的活动式拖物车。平时,它是一个手仗,不影响走路、散步。需要拖物时,将拖物架安装到手仗的下端,手仗就变成了人力拉动的拖物车,极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活动式拖物车的拉杆采用手仗9,手仗9可以是直棍式,也可以是拐棍式,拖物架1选用角铝的形状,拖物架1的底部两端固定一对脚轮2,手仗9与拖物架1的连接采用钳形的圆弧形抱夹3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式拖物车的拖物架1上的圆弧形抱夹3,可分成背部和抱夹,背部与角形拖架固定在一起。圆弧形抱夹3有两个抱夹,抱夹的臂端用螺钉4和螺母5控制松紧度。由于采用元宝螺母,拆装十分方便。
为适用不同直径手仗的需要,在抱夹与手仗的中间设计有橡胶垫圈8,其厚度为2-5毫米。在拖物架1的前端设计有固定绳7,用来固定物品,防止物品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式拖物车的拖物架1的长度为20-25厘米,宽度为5-15厘米。为减轻重量,拖物架1的材料可选择铝合金角材,也可选择ABS塑料或PVC塑料热模一次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式拖物车,平时把轻便的拖物架1放入手提袋内,手持一只手仗9,不影响走路、逛市场。需要时,将拖物架1装到手仗9上,手仗9就变成了拖物车。果蔬、玩具、书包、衣物等都可以放置在拖物车上,极为方便。


下面给出本实用新型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圆弧形抱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2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正视、侧视、俯视)。
图面说明其中,1是拖物架,2是脚轮,3是圆弧形抱夹,4是螺钉,5是螺母,6是穿孔,7是固定绳,8是垫圈,9是手仗,10是脚轮支架,11是穿钉。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手仗9选用拐棍式,拖物架1选用铝合金角形材,拖物架1的长度选择21厘米,宽度选择10厘米,拖物架1的底部两端固定两个金属支架的橡胶脚轮2,可选用市售的高度为3.5-5厘米的脚轮。圆弧形抱夹3采用铝合金板材冲压成型。圆弧形抱夹3与角形架之间用螺钉或铆钉固定。将橡胶垫圈8套在手仗9的下端,插入圆弧形抱夹3内,并把螺钉4穿进穿孔6,用元宝螺母5拧紧,就可组成一个手仗人力拖物车。为防止物品脱落,在拖物架1的前端固定有系紧物品的固定绳7。
图3是圆弧形抱夹3的结构示意图。抱夹内径可伸缩度为直径1.5-3.0厘米,垫圈8的粗细为2-5毫米。
图4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正视、侧视、俯视)。手仗9选用拐棍式手仗,拖物架1、圆弧形抱夹3和脚轮支架10用ABS塑料热模整体成型。脚轮2可选用橡胶轮,也可采用塑料轮。用穿钉11将脚轮2固定在脚轮支架10上。固定螺钉4和元宝螺母5采用PVC塑料。本实施例为全塑型,一次整体热模成型。不仅减少了加工程序,提高了效率,而且使用时也便于清洁。
权利要求1.一种活动式拖物车,由拖物拉杆,拖物架和脚轮组成,其特征在于拖物拉杆为圆棍式手仗,拖物架底部两端安装一对脚轮,手仗与拖物架之间的连接用圆弧形抱夹固定,圆弧形抱夹呈钳形,两个抱夹用螺钉螺母控制,螺母为元宝形,拖物架为角形拖架,架长为20-25厘米,架宽为5-15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式拖物车,其特征在于作为拖物拉杆的手仗为直棍式或拐棍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式拖物车,其特征在于作为拖物拉杆的手仗与拖物架之间的固定器由两个向内的钳形的圆弧形抱夹和松紧螺钉构成,松紧螺钉的螺母为元宝形,抱夹的内径设计为1.5-3.0厘米,抱夹具有弹性,抱夹与手仗棍之间有粗细为2-5毫米的垫圈,以适应不同直径的手仗。
专利摘要一种利用手仗作为拉杆的活动式拖物车。它是用手仗取代普通拖物车的双管拉手,用轻质铝合金或塑料作为拖物架,拖物架是一种近似角铝的形材,在拖物架底部设计有两个脚轮,使拖物架可在地面上自由拖动。拖物架与手仗之间的连接采用一个圆弧形抱夹。抱夹的松紧由螺钉和元宝螺母控制。将手仗的下端插入抱夹内,拧紧元宝螺母,手仗就变成一个拖物车。平时,将拖物架放在手提袋内,手持拐仗不影响走路、逛市场,一但需要,便可将拖物架安装在手仗上,成为一个拖物车,极为方便。
文档编号B62B5/00GK2721481SQ20042006620
公开日2005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4日
发明者张雨婷 申请人:张雨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