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皮划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5750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陆地皮划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
背景技术
现在的各种童车,不论二轮三轮,都是由操作者腿部动作来完成的, 儿童玩膩了,且不能让身体全面发展,这就是现在童车的背景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实用新型一种新颖的童车,利用手臂为 动力驱车前进,这样既发展了上肢及腰部的力量,又提髙了兴趣。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陆地皮划艇包 括船体、对称设于船体左右两侧的两个车轮、固定于船体下尾部的万 向轮、固着于船体内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于船体两側的两 个结构相同的驱动装置;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手柄、齿条、过桥轮、棘轮,手柄固定于齿 条上,齿条活动限制于船体的船沿内侧,齿条、过桥轮、棘轮依次相咬 合,车轮固定于棘轮的同一轴上。
所述的齿条活动限制于船体的船沿内侧,其特征在于,齿条只能做 前后运动。
本实用新型陆地皮划艇还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刹车装置,其结构包 括闸盘、开口的抱闸皮、脚闸、连杆,闸盘固定于棘轮的轴上,抱闸皮外包于闸盘,脚闸下端固定于船体;所述开口的抱闸皮一端固定于船 体,其另一端通过连杆与脚闸上端连结。
它的技术方案是用儿童的双臂向后拉动手柄,通过机械的传动机 构,将力量传递到车轮,驱车前进。而利用左右臂不同的力量及两脚通 过车闸对左右两轮转速不同的控制,让车转向。
该实用新型较现在的背景技术的童车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它 改变了用脚踏为手动,发展了儿童腰部和上肢的力量,也增加了儿童的 兴趣。


图为本实用新型側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该车左右两半部对称,本图省略左半 部),图中
手柄1、齿条2、过桥轮3、棘轮4、座椅5、闸盘6、抱闸皮7、 脚闸8、车轮9、万向轮IO、连杆ll。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船体、对称设于船体左右两侧的两个车 轮9、固定于船体下尾部的万向轮10、固着于船体内的座椅5,其特征 在于,还包括对称于船体两侧的两个结构相同的驱动装置;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手柄l、齿条2、过桥轮3、棘轮4,手柄l 固定于齿条2上,齿条2活动限制于船体的船沿内侧,齿条2、过桥轮 3、棘轮4依次相咬合,车轮9固定于棘轮4的同一轴上。
所述的齿条2活动限制于船体的船沿内侧,其特征在于,齿条2只能做前后运动。
本实施例陆地皮划艇还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刹车装置,其结构包
括闸盘6、开口的抱闸皮7、脚闸8、连杆ll,闸盘6固定于棘轮4 的轴上,抱闸皮7外包于闸盘6,脚闸8下端固定于船体;所述开口的 抱闸皮7—端固定于船体,其另一端通过连杆11与脚闸8上端连结。
操作者坐上座椅5,脚伸向脚闸8,并将脚后跟着力于底部,手握 手柄l,向后拉动齿条2,力通过过桥轮3,传递到棘轮4、车轮9,车 子就前进了。若要转向,可使用脚闸8,通过连杆ll,使抱闸皮7抱紧 闸盘6,该被闸之车轮9就停止或慢转,整个车子就转向,若要转向另 一侧,则用另一脚闸。另外,运用两手用不同的力,控制两轮不同的转 速,也可转向。当然也可手脚并用,转向会更灵活。而万向轮10则根 据转向方向自动调整。
手柄的回复动作,因棘轮的单向作用,将向后的力消除。 该实用新型最适宜童车厂,游艺机厂或玩具厂生产。
权利要求1.一种陆地皮划艇,包括船体、对称设于船体左右两侧的两个车轮(9)、固定于船体下尾部的万向轮(10)、固着于船体内的座椅(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于船体两侧的两个结构相同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手柄(1)、齿条(2)、过桥轮(3)、棘轮(4),手柄(1)固定于齿条(2)上,齿条(2)活动限制于船体的船沿内侧,齿条(2)、过桥轮(3)、棘轮(4)依次相咬合,车轮(9)固定于棘轮(4)的同一轴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地皮划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对称 的两个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其结构包括闸盘(6)、开环的抱闸皮(7)、脚闸 (8)、连杆(11),闸盘(6)固定于棘轮(4)的轴上,抱闸皮(7)外 包于闸盘(6),脚闸(8)下端固定于船体;所述开口的抱闸皮(7) —端固定于船体,其另一端通过连杆(11) 与脚闸(8)上端连结。
专利摘要一种陆地皮划艇,其涉及一种玩具,包括船体、对称设于船体左右两侧的两个车轮(9)、固定于船体下尾部的万向轮(10)、固着于船体内的座椅(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于船体两侧的两个结构相同的驱动装置。它突破了传统童车由下肢踏动的旧模式,以手拉动替代,并用齿轮传动,达到两主动轮各自转动的技术特征,由于两主动轮可各自改变转速,也可用脚闸制动,因此转向不用再设转向轮,用途为锻炼了儿童的上肢及腰部力量,发展手脚并用的灵活性,又提高了兴趣。
文档编号B62K9/00GK201140747SQ20072007174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8日
发明者朱锦旗 申请人:朱锦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