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中货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648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中货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货架的改进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弯梁摩托车 的中货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弯梁摩托车中货架均由金属条/管制作成框架式结构,通常 由主支架和压架组成,压架经扭簧连接于主支架上,其主要用于存放随身携带的包(文件夹)或书报等物品。如中国专利公开的03334715.8 "摩托车中货 架"和200420105557.3 "—种弯梁式摩托车中货架"等类似结构。现有采用 金属条/管制作的框架式结构,主要是为减轻货架的自身重量和降低制作成本, 但由于框架一般由数根支条/管连接而成,故连接点(焊点或铆点)较多,且 支条/管间有较大的间隙,使其整体性不好;尤其是摩托车在行驶中,不但容 易使存放物品受车速影响而变形,同时也不安全,容易造成物品丢失;而且, 外形上很难与摩托车车身形成协调,明显不能满足美观上的要求。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摩托车 车身协调;不但美观大方,而且保证存放于中货架的物品不受车速影响,存 放安全的新型板式摩托车中货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摩托车中货架,包括底座和压架;其 特征在于底座为弧形板式结构,其上部两侧对称设有带螺孔的安装耳,下部 设有中心定位孔;压架设于底座的中部或附近位置,并通过扭簧连接于底座 上。所述压架为"u"形结构,"u"形压架的两开口端通过扭簧连接于底座上;底座上设有安置压架的凹槽。底座的下端还可设用于与车架定位的凸起。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主体采用板式结构,整体性好,完全能够与摩托车车身(弯梁)形成
一体,既装配协调,完全满足美观上的要求;又避免了存放物品受车速影响 而变形和容易丢失的问题。2、 底板采用两个安装耳和一个中心定位孔的三点定位方式,稳定性和可 靠性良好;部件少,结构紧凑、安装方便。3、 压架设于主板的凹槽中,既节省闲时空间,还可增大使用时的容量。4、 主体采用塑料、塑钢或玻璃钢压制而成,重量轻、成本也较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压架收折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l:参见图l,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中货架包括底座1和压架2; 底座1为与摩托车弯梁弧形一致的弧形板式结构,其上部两侧对称设有带螺 孔的安装耳3,下部设有中心定位孔4;压架2设于底座1的中部,压架2通过扭簧5连接于底座1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由安装耳3和中心定位孔4通过螺栓(钉)与摩托车车架连接。由于主体采用板式结构,整体性好,完全能够与摩托车车身(弯梁)形成一体,既装配协调,完全满足美观上的要求; 又避免了存放物品受车速影响而变形和容易丢失的问题。实施例2: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压架2为"U"形结构, "U"形压架2的两开口端通过扭簧5连接于底座1上;底座1上设有安置压 架2的凹槽6,凹槽6可为"U"形凹槽或矩形凹槽。这样既节省闲时空间, 还可增大使甩时的容量。实施例3:参见图1,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底座1的下端还 设有凸起7;凸起7既用于与车架定位,增强稳定性,还可增加整体的美观性。本实用新型主要部件为底座1和压架2,这种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好, 且方便安装。主体采用塑料、塑钢或玻璃钢压制而成,重量轻、成本也较低。 尤其适合弯梁摩托车之用。
权利要求1、 摩托车中货架,包括底座(1)和压架(2);其特征在于底座(1)为 弧形板式结构,其上部两侧对称设有带螺孔的安装耳(3),下部设有中心定位孔(4);压架(2)设于底座(1)的中部位置,压架(2)通过扭簧(5)连接于底座(1)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中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架(2)为 "U"形结构,"U"形压架(2)的两开口端通过扭簧(5)连接于底座(1)上;底座(1)上设有安置压架(2)的凹槽(6)。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中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 的下端还设有用于与车架定位的凸起(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中货架,包括底座和压架;其特征在于底座为弧形板式结构,其上部两侧对称设有带螺孔的安装耳,下部设有中心定位孔;底座的中部或附近位置设有压架,压架通过扭簧连接于底座上。所述压架可为“U”形结构,底座上设有安置压架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主体采用板式结构,整体性好,完全能够与摩托车车身弯梁形成一体,既装配协调,完全满足美观上的要求;又避免了存放物品受车速影响而变形和容易丢失的问题;底板采用三点定位的方式,稳定性和可靠性良好;部件少,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主体采用塑料、塑钢或玻璃负压制而成,重量轻、成本也较低。
文档编号B62J7/00GK201021328SQ20072012337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7日
发明者鹏 张 申请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