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李箱四杆铰链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6694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行李箱四杆铰链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行李箱四杆铰链 机构。
技术背景汽车行李箱盖通过四杆铰链机构安装在车体的尾部,当四杆铰链机构开启 时,行李箱盖处于打开状态;当四杆铰链机构闭合时,行李箱盖处于关闭状态。 通用的四杆铰链机构由机架、连杆、第一连架杆和第二连架杆构成,其中第一 连架杆的一头通过第一铰点与机架铰接,另一头通过第四铰点铰接在连杆的杆 身上;第二连架杆一头通过第二铰点与机架铰接,另一头通过第三铰点铰接在 连杆的端部。第一铰点与第二铰点之间的距离为126mm,第一铰点与第四铰点之 间的距离为217mm,第三铰点与第四铰点之间的距离为45mm。由于受设计上的 缺陷,四杆铰链机构各铰点之间的距离不合理,使得四杆铰链机构完全开启时, 第一铰点和第二铰点的连线与第二铰点和第三铰点的连线所组成的最大开启角 只有89度,行李箱盖完全打开时,其前边缘在垂直方向的投影线位于行李箱边 缘挡水胶条的内侧,这样雨水会顺着行李箱盖流入行李箱中,将行李箱内的物 品打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颦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行李箱漏雨的汽 车行李箱四杆铰链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行李箱四杆铰链机构,包括机架、 连杆、第一连架杆和第二连架杆,其中第一连架杆的一头通过第一铰点与机架 铰接,另一头通过第四铰点铰接在连杆的杆身上;第二连架杆一头通过第二铰 点与机架铰接,另一头通过第三铰点铰接在连杆的端部,其关键在于所述第 一铰点与第二铰点之间的距离为125. 38-141. 12mm,第一铰点与第四铰点之间的 距离为229. 46-242. 03iran,第三铰点与第四铰点之间的距离为35-38ram,并且在 四杆铰链机构完全开启时,第一铰点和第二铰点的连线与第二铰点和第三铰点 的连线所组成的最大开启角a为102-108度。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在保证行李箱盖打开后的髙度以及关闭 后的位置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将四杆铰链机构各铰点之间的距离重新调整,增 大了四杆铰链机构完全开启时的最大开启角度,使行李箱盖完全打开时,其前 边缘在垂直方向的投影线位于行李箱挡水胶条的外侧,这样雨水顺着行李箱盖 流到挡水胶条的外面,不会流入行李箱中,从而有效避免了行李箱内的物品被 雨水打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第一铰点与第二铰点之间的距离为141.12mm, 第一铰点与第四铰点之间的距离为229. 46咖,第三铰点与第四铰点之间的距离 为35mm,并且在四杆铰链机构完全开启时,第一铰点和第二铰点的连线与第二 铰点和第三铰点的连线所组成的最大开启角a为108度。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实施容易等特点,它能有效防止行 李箱盖打开时雨水流入行李箱中,避免了行李箱内的物品被雨水打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最大开启角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机架l、连杆2、第一连架杆3和第二连架杆4构 成,其中第一连架杆3的一头通过第一铰点A与机架1铰接,另一头通过第四 铰点D铰接在连杆2的杆身上;第二连架杆4 一头通过第二铰点B与机架1铰 接,另一头通过第三铰点C铰接在连杆2的端部。第一铰点A与第二铰点B之 间的距离为125.38-141.12mm,第一铰点A与第四铰点D之间的距离为 229. 46-242. 03咖,第三铰点C与第四铰点D之间的距离为35-38mrn。本实施例 中,第一铰点A与第二铰点B之间的距离优选为141. 12mm,第一铰点A与第四 铰点D之间的距离优选为229. 46mm,第三铰点C与第四铰点D之间的距离优选 为35ram。从图1和图2中可进一步可知,本实用新型处于完全开启状态时,四个铰 点A、 B、 C、 D依次的连线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第一铰点A和第二铰点B 的连线与第二铰点B和第三铰点C的连线所组成的最大开启角a为102-108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铰点A和第二铰点B的连线与第二铰点B和第三铰点C的连 线所组成的最大开启角a为108度。如图2所示,行李箱盖5通过四杆铰链机构安装在车体6的尾部,当四杆 铰链机构完全开启时,行李箱盖5处于打开状态。此时行李箱盖5的前边缘在 垂直方向的投影线位于行李箱挡水胶条7的外侧,这样雨水顺着行李箱盖5流 到挡水胶条7的外面,不会流入行李箱中,从而有效避免了行李箱内的物品被 雨水打湿。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行李箱四杆铰链机构,包括机架(1)、连杆(2)、第一连架杆(3)和第二连架杆(4),其中第一连架杆(3)的一头通过第一铰点(A)与机架(1)铰接,另一头通过第四铰点(D)铰接在连杆(2)的杆身上;第二连架杆(4)一头通过第二铰点(B)与机架(1)铰接,另一头通过第三铰点(C)铰接在连杆(2)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点(A)与第二铰点(B)之间的距离为125.38-141.12mm,第一铰点(A)与第四铰点(D)之间的距离为229.46-242.03mm,第三铰点(C)与第四铰点(D)之间的距离为35-38mm,并且在四杆铰链机构完全开启时,第一铰点(A)和第二铰点(B)的连线与第二铰点(B)和第三铰点(C)的连线所组成的最大开启角a为102-108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行李箱四杆铰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铰点(A)与第二铰点(B)之间的距离为141. 12mm,第一铰点(A)与第四铰 点(D)之间,巨离为229.46mm,第三铰点(C)与第四铰点(D)之间的距离为 35mm,并且在四杆铰链机构完全开启时,第一铰点(A)和第二铰点(B)的连 线与第二铰点(B)和第三铰点(C)的连线所组成的最大开启角a为108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行李箱四杆铰链机构,第一连架杆的一头通过第一铰点与机架铰接,另一头通过第四铰点铰接在连杆的杆身上;第二连架杆一头通过第二铰点与机架铰接,另一头通过第三铰点铰接在连杆的端部。第一铰点与第二铰点之间的距离为125.38-141.12mm,第一铰点与第四铰点之间的距离为229.46-242.03mm,第三铰点与第四铰点之间的距离为35-38mm,并且在四杆铰链机构完全开启时,第一铰点和第二铰点的连线与第二铰点和第三铰点的连线所组成的最大开启角a为102-108度。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实施容易等特点,它能有效防止行李箱盖打开时雨水流入行李箱中,避免了行李箱内的物品被雨水打湿。
文档编号B62D25/10GK201046720SQ20072012394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8日
发明者尹明善, 鑫 曾, 云 谢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