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折叠婴儿车的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305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可折叠婴儿车的手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婴儿车,更特别地是涉及一种婴儿车框架结构 和婴儿车手柄组件,它们均可在使用构型和折叠构型之间变动。
背景技术
与地面在三个一般位置接触的嬰儿车有时候被称为"三轮,,婴儿 车,其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这种类型的嬰儿车通常是较高端型的婴 儿车,并且许多这类嬰儿车被用于剧烈的活动,例如慢跑。这种类型 的嬰儿车通常不能折叠或者很难折叠或拆成更^t携式的构型。这种三 轮嬰儿车还通常具有两个隔开的框架边,它们彼此会聚到单个前轮或 轮组件附近。座椅通常设置在框架边之间。因此,这种类型的婴儿车 在使用构型时非常宽并且体积大。
在三维上可折合的嬰儿车在本领域中也是公知的。目前有许多公 知的不同的可折合婴儿车,并且它们允许在三维上折合婴儿车和其框 架。这些嬰儿车构型具有框架连杆,这些连杆可折合以允许嬰儿车向 内折叠或沿宽度方向折叠。这些类型的婴儿车通常具有箱形框架构型, 该箱形框架构型也可用在大多数传统的四点接触或四轮嬰儿车上。通 常,三维折合嬰儿车构型是通过释放定位在中心或定向在侧面的折合 连杆并且随后在宽度方向、长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上折叠婴儿框架来 折叠的。这样的例子包括伞形三维折叠婴儿车,包括Peg Perego的 PLAIKO P3嬰儿车和Graco的CLEO婴儿车。这些折合构型通常需 要使用者的部位作相当量的运动并作出努力以便于折合。这种箱形婴儿车还需要相对较大数量的部件和复杂的折合几何形状,以允许在三 维上进行折叠。
事实上,每一个婴儿车都具有一个或多个手柄或某些类型的手柄 组件。这些手柄被定位成使得使用者可操纵和推动嬰儿车。但是,在 典型的嬰儿车手柄上构置有非常少的允许使用者保持较好地控制婴儿 车的部件。大多数嬰儿车具有一对向上弯曲的推臂,以便在嬰儿车的 每一侧边上形成伞形手柄,或者具有在婴儿车上的两个框架部分之间 延伸的横向框架部分,以形成手柄杆。在两维上折叠的嬰儿车通常使 用横向操纵手柄构型,这是因为手柄无需在宽度方向上折叠。在三维 上折叠的婴儿车通常仅使用伞形手柄,这样,在两个框架边之间不存 在需要折叠的手柄杆或连杆。因此,对于家长而言,大多数婴儿车具 有非常有限的抓持选项,并且多数嬰儿车只有一个抓持选项。


在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说明书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
优点将变得更明显,其中附图为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教导构造的处于使用构型的婴儿车组件 和手柄组件的一个例子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处于折合或折叠构型的图1中嬰儿车框架的透视图, 其中略去了座椅组件。
图3示出了处于非折合或使用构型的图2中婴儿车框架的后透视
图4示出了图3中婴儿车框架的前透视图。
图5A-5F示出了位于图1-5中婴儿车框架上的每一个框架接头的 靠近的不完整视图。
图6是图3中嬰儿车框架的侧视图。
图7是沿图6中线VII-VII截取的婴儿车框架的断面图。
图8是沿图7所示的婴儿车框架横断面的一部分的圆VIII截取的 放大图。
图9A和9B分别示出了处于部分折合或折叠构型的图3所示嬰儿车框架的前透视图和后透视图。
图IOA、 IOB和IOC分别示出了处于完全折合或折叠构型的图3 所示婴儿车框架的前透视图、后透视图和侧视图。
图ll示出了沿图IOC的线XI截取的折合嬰儿车的断面图。
图12A、 12B和12C分别示出了处于使用、部分折合和完全折叠 构型的嬰儿车框架的替代实施例,其中手柄保持在使用定向。
图13示出了处于使用位置的用于图l所示婴儿车的手柄组件的放 大透视图,还以虚线示出了处于部分折叠位置的手柄。
图14是处于部分折叠位置的图13中手柄的放大侧视图。
图15示出了图14的手柄托架的顶视图。
图16是从图13中线XV-XV截取的手柄的断面图。
图17示出了处于进一步折叠位置的手柄,还以虛线示出了被进一 步向下推到婴儿车框架上的手柄组件。
图18示出了处于其完全折叠位置的手柄组件,还以虛线示出了在 被旋转到其完全折叠位置之前的手柄。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教导构造的手柄组件的另一个例子。
具体实施例方式
这里公开的婴儿车解决或改进了公知嬰儿车的上述一个或多个以 及其它问题或缺点。例如,所公开的婴儿车的框架组件可在三维上折 叠,却可以不是传统的箱形框架结构,具有数量减少的部件,并且能 以较小的努力或操纵来容易地折合。而且,所公开的婴儿车包括可被 折合或折叠以适应婴儿车折合的手柄组件。所公开的手柄組件还可以 向家长提供多个不同的抓持位置、方位和构型。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 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以及下面详细说明的基础上将变得更明显。
现在转向附图,图l-3示出了婴儿车100,它根据本发明的教导 构造而成。在所公开的例子中,婴儿车100大体上具有框架组件102、 由框架组件支撑的座椅组件104以及多个将框架支撑在地面上的车 轮。大体上,在所公开的例子中,框架组件102包括一对后轮106和
5单个前轮组件108,其中前轮组件定位在后轮的前面以及后轮之间的 中点上。在该例子中,前轮组件具有两个并排间隔开的轮109。
在该例子中,框架组件102大体上具有座椅安装框架110,该座 椅安装框架IIO为U形部件。在所公开的例子中,座椅组件104可从 座椅框架110和婴儿车100拆除。大体上,可拆除的座椅组件104包 括一对定位在乘员座椅114的相对两侧上的座椅连接管112。座椅管 112连接至座椅框架110的上端部116并可从那里拆除。座椅组件104 的座椅114通过座椅管112至少部分地支撑在嬰儿车上,并且具有连 接至座椅上部的顶篷118。座椅114还具有座椅靠背120、座椅底部 122以及位于座椅靠背和座椅底部相对两侧上的座椅侧翼124。
脚踏板126定位在座椅组件104的底部上,并且在该例子中,通 过网状织物板128从座椅底部122的前边缘悬垂下来。脚踏板126还 连接至座椅框架110的下部。在所公开的例子中,座椅104可以整个 地由织物或类似材料制成,并且当附接时,可从座椅管112和座椅框 架110悬垂下来。替代地,座椅组件104的一些部分可具有设置在大 体坚硬支撑结构上的可拆除的覆盖物,该覆盖物限定和形成了座椅(例 如座椅底部122和座椅侧翼124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这样, 一旦 附接至座椅框架110,座椅组件104能充分地支撑在婴儿车上,并且 大体上足以支撑嬰儿乘员的重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座椅组件104和座椅114的构型和构造可作相当 大的改变,这是显而易见的。
在所公开的例子中,婴儿车框架组件102具有中心脊部140,该 脊部具有定位在前轮组件108附近的下端142。该脊部140还具有定 位在座椅组件114的座椅靠背120后方以及后轮106之间的上端144。 一对弧形的后腿146从脊部140的下面沿相反的方向延伸。每一个腿 146向外弯曲,并且沿向后下方的方向延伸。每一个腿的近端或顶端 148连接至定位在脊部140下方上的后腿连接器150。在该例子中,连 接器150定位在脊部140的上端144和下端142之间的大致中心点处。 在该例子中,每一个后腿146的远端或下端152支撑后轮106之一。后腿连杆154定位在框架组件102的每一侧边上,并且将每一个 后腿146连接至脊部140。每一个连杆154具有一个连接至位于脊部 140下方上的连接器158的端部156,该连接器158沿脊部定位在后腿 连接器150的下方。每一个连杆154还具有连接至后腿146中相对应 的一个的另一个端部160。在使用过程中,连杆154对婴儿车框架组 件102,特别是对后腿146提供了稳定性。
在所公开例子中的框架组件102还具有一个用于推动和操纵嬰儿 车100的婴儿车手柄170。所公开的手柄170大体上为面向上的敞开 C形,从而形成了两个手柄部分172。该两个部分172从手柄托架174 处开始沿相反的方向延伸。手柄托架174连接至从框架脊部140的上 端144伸出的支柱176。在所公开的例子中,支柱176大体上为线性 结构,并且平行于脊部140延伸而且与该脊部对准,该脊部同样基本 上为线性结构。
这里公开的嬰儿车100还具有一对弧形的座椅框架支撑臂180。 该支撑臂180从脊部140的上侧沿相反的方向向上延伸。每一个支撑 臂180向外弯曲,并且相对于脊部140沿向前上方的方向延伸。每一 个支撑臂180的近端或底端182连接至定位在脊部140顶侧上的支撑 臂连接器184。在该例子中,支撑臂连接器184沿脊部定位在与后腿 连接器150相同的位置,该后腿连接器150定位在脊部的下侧上。每 一个支撑臂180的远端部186向下弯曲,大体上水平向前延伸并且终 止于暴露端或表面188。
在该例子中,座椅框架连杆190定位在座椅框架110的每一个侧 面上并且沿向后的方向延伸。每一个座椅连杆190具有连接至支撑臂 180中的一个的自由端192。在该例子中,每一个座椅连杆190和相应 的支撑臂180之间的连接点沿着远端部186从暴露端188向后间隔开。
同样在该公开的例子中,框架托架194位于框架组件102的前下 部。框架托架194连接至座椅框架110的最下部196以及脊部"0的 下端142。前轮组件108安装至框架托架194并从该框架托架向下延 伸。在本公开例子中,框架托架194将脊部140连接至座椅框架110,并提供了前轮的安装位置。
脊部140在后轮106之间对中地定向,并且限定了婴儿车100的 中心轴线或纵轴。在图2所示的公开例子中,脊部140定向成与其下 端142处的低点以及与其上端144处的顶点成一角度。脊部的定向用 来定位手柄170以使得家长可站在婴儿车的后面,并通过手柄170以 传统方式推动该嬰儿车。座椅组件104定位在脊部140的上面和前面, 并且相对于婴儿车100向前面对,从而与手柄170远离。但是,这里 公开的座椅和框架部件的构造可以发生变化,这仍落在本发明的精神 和范围内。此外,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各种框架 组件和座椅组件部件的形状、尺寸、构造、方位以及位置也可以与所 示的例子不同。
在一个例子中,上述嬰儿车的结构可以形成为固定结构而非折叠 或折合式的。这样的嬰儿车构型同样提供了基本轻型、容易操纵的构 型。与普通的箱形框架嬰儿车构型相比,该婴儿车构型更简单并且制 造该构型所需的部件也更少一些。但是,在所公开的例子中,婴儿车 100可从图1所示的使用构型折叠或折合为图2所示的折合或折叠构 型。从下面的描述将更明显看出,婴儿车IOO也是在三维上可折合的。
考虑到这些,图3示出了公开例子中的脊部140是椭圆形的中空 管。支柱176可伸缩地接收在脊部140的上端144内,并且可相对于 脊部沿长度方向或纵向移动。如图3和4所示,每一个后腿146在旋 转或枢转接头200处连接至连接器150,并且每一个腿连杆154在旋 转或枢转接头202处连接至连杆连接器158。腿连杆154的另一端160 在枢转点204处可枢转地连接至相应的后腿146。在所公开的例子中, 枢转点204沿着后腿146的长度方向定位在腿的端部148和152之间。 每一支撑臂180在旋转或枢转点206处枢转地连接至支撑臂连接器 184。座椅连杆l卯的自由端192在枢转点208处可枢转地连接至支撑 臂180。在所公开的例子中,枢转点208沿着支撑臂的远端186从暴 露面188向后间隔开。
最后,在该例子中,座椅框架IIO在其底部196处形成为三个部
8件。座椅框架110具有两个直立的框架支柱197,它们在下部196附 近彼此向内弯曲。该支柱的底端198枢转地连接至承载在框架托架194 上的座椅框架连接器199。框架支柱197在枢转或旋转接头210处连 接至连接器199。为使得嬰儿车100在三维上易于折叠,上述接头200、 202、 204、 206、 208以及210中的每一个,皮构造成相对于接头处的枢 转轴和接头处部件的定向具有倾斜面关系。这些元件之间的关系可导 致嬰儿车部件在折合过程中,在婴儿车脊部140上同时旋转地以及横 向向内地运动。
例如,如图5A所示,在每一个后腿146的近端或顶端148以及 后腿连接器150之间的接头200处设置有邻接支承面。每一个腿接头 200具有旋转轴RO和由配合腿146和连接器15 0的定向限定的轴线 MO。每一个后腿146上的端部支承面212a和连接器150上的支承面 212b相互邻接。这些配合支承面212a、 212b被定向成位于一个平面 上,其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配合部件的轴线MO。这些面212a、 212b 还被定向为成大体上垂直于旋转轴RO,这样可实现或允许接头200 的旋转。旋转轴RO偏离部件轴线MO并且支撑面212a、 212b相对于 部件轴线MO在接头200处倾斜,从而导致后腿146在绕轴RO折合 期间旋转时,同时产生转动以及横向平移。总体折合功能在下文更详 细地描述。
如图5B所示,在每一个腿连杆154的一个端部156和腿连杆连 接器158之间的接头202处也设置有邻接支承面。每一个腿连杆接头 202也具有旋转轴R2和由配合的连杆154和连接器158的定向所限定 的轴线M2。每一个连杆154上的端部支承面214a和连接器158上的 配合支承面214b相互邻接。同样地,这些配合支撑面214a、 214b被 定向成位于一个平面上,其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配合部件的轴线M2。 这些支承面214a、 214b也被定向成大体上垂直于旋转轴R2,以便实 现在接头202处的旋转。该结构导致在嬰儿车的折合过程中,腿连杆 154,绕轴R2旋转同时产生橫向平移。
如图5C所示,在每一个腿连杆154的另一端部160和后腿164
9之间的接头204处也设置有邻接支承面。每一个连杆接头204具有旋 转轴R4和由腿连杆154部件和后腿146的定向所限定的轴线M4。在 与另一端部160相邻的每一个腿连杆154的侧面上的突起上设置有支 承面216a。在与每一个后腿146连接的间隔件218的暴露面上设置有 配合支承面216b。腿连杆154的支承面216a与间隔件上的支承面216b 邻接。这些配合支承面216a、 216b被定向成位于一个平面上,其既不 平行也不垂直于腿连杆和后腿的轴线M4。这些支承面216a、 216b也 被定向成垂直于旋转轴R4,以便实现在接头204处的旋转。这些支承 面和轴线在接头处的关系也致使后腿146和腿连杆154,在绕轴线R4 的折合过程中旋转时,同时产生旋转和橫向平移。
如图5D所示,在每一个支撑臂180的近端182和臂连接器184 之间的接头206处设置有支承面。每一个支撑臂接头206也具有旋转 轴R6和由配合支撑臂180及连接器184的定向限定的轴线M6。每一 个支撑臂180上的端部支承面220a和连接器184上的支承面220b相 互邻接。这些配合支承面220a、 220b也纟皮定向成位于一个平面上,其 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配合部件的轴线M6。支承面220a、 220b被定向 成大体上垂直于旋转轴R6,以实现接头206处的旋转。所述支承面和 轴在接头206处的关系致使支撑臂180,在绕轴线R6的折合过程中旋 转时,同时产生旋转和横向平移。
如图5E所示,在支撑臂180的远端部186和座椅连杆l卯之间 的接头208处设置有支承面。每一个接头208具有旋转轴R8和由配 合部件的定向限定的轴线M8。在从每一个座椅连杆190的一侧伸出 的凸起上设置有支承面222a。在与每一个支撑臂180的内侧相连的间 隔件224的暴露面上设置有支承面222b。这些支承面222a、 222b同 样被定向成位于一个平面上,其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配合部件的轴线 M8。再次,支承面222a、 222b被定向成大体上垂直于旋转轴R8,以 实现接头208的旋转。所述支承面和轴的关系致使支撑臂180,在绕 轴线R8的折合过程中旋转时,同时产生旋转和横向平移。
如图5F所示,在座椅框架支柱197的底端198和框架托架194上的座椅框架连接器199之间的接头210处同样设置有支承面。每一 个接头210具有旋转轴R10和由框架支柱197的底端198及连接器199 的定向所限定的轴线MIO。在每一个框架支柱199的底端198上形成 有一个端部支承面226a,在连接器199的每一侧面上形成有支承面 226b,并且所述支承面相互邻接。这些支承面226a、 226b被定向成 位于一个平面上,其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配合部件的轴线MIO。支承 面226a、226b被定向成垂直于旋转轴RIO,以实现接头210处的旋转。 所述支承面和轴线在接头210处的关系致使座椅框架支柱197,在绕 轴线R10的折合过程中旋转时,同时产生旋转和横向平移。
如图6和7所示,在脊部140的内部上设置有齿条齿轮组件230, 便于在婴儿车被折合或展开时使部件平滑运动。在所公开的例子中, 脊部140具有可伸缩的两段式结构,其中,我们仍将静止部或基部称 为脊部140。中空的脊部还具有可伸缩地接收在脊部基部140的底部 开口内的脊部延伸部231。脊部延伸部的暴露端限定了脊部的下端 142。脊部延伸部231可沿着脊部轴线S相对于脊部基部140纵向滑动。 这样,脊部140位于上端144和下端142之间的长度在折合过程中可 发生变化。
在所公开的例子中,齿条齿轮组件230包括在脊部140的内部上 固定至可滑动脊部延伸部231的第一线性齿条232。这样,第一齿条 232的移动可便于脊部延伸部231沿脊部轴线S的移动,反之亦然。 齿条232定位至延伸部的椭圆形内部内的一个侧面,并且包括多个向 脊部内部的开口侧暴露的齿234。在一个例子中,齿234是传统的齿 轮齿。如图7所示,同样为线性构型的第二齿条236支承在支柱176 的下端上。这样,支柱176沿脊部轴线S的纵向移动使得第二齿条236 的移动更容易,反之亦然。在该例子中,支柱包括具有开口侧面的C 形断面,并且齿条安装在该C形通道内。支柱176也偏离脊部140的 椭圆形内部的一个侧面。这样,第二齿条236和第一齿条232位于脊 部椭圆形内部的相对两侧上。齿条236包括多个面向开口侧的齿轮齿 238。在该例子中,齿条236的齿与齿条232的齿在脊部140的内部间隔开,并且向相反的方向彼此朝向定向。
静止的小齿轮240固定在脊部基部140上,并位于该中空内部。 小齿轮包括多个绕着其圆周的齿轮齿242。齿242被做成适当大小以 便分别与第 一和第二齿条232、236中的齿轮齿234和齿轮齿238啮合。 两个齿条之间的间隙使得小齿轮配合在它们之间,并且小齿轮的齿可 与两个齿条的齿同时接合。小齿轮被安装成可绕垂直于脊部轴线S的 齿轮轴线G自由旋转。
如图2-4和6-11所示,婴儿车框架组件102可从使用构型(图3, 4, 6和7)折合到折合或折叠构型(图2和lOA-ll)。使用者可通过 手柄170向下推动支柱176以使其进入到脊部140的上端144。替代 地,使用者可抓住腿连接器150并使腿连接器150沿着脊部140移动, 如下所述。通过任一动作,第二齿条236可经过小齿轮240向下移动。 小齿轮的齿242与齿238在第二齿条236上的齿238的啮合致使小齿 轮240在与支柱176—致的脊部的侧面上向下旋转。小齿轮240的相 对侧面上的齿242与第一齿条232上的齿234接合,并且小齿轮240 的该侧面向上旋转。小齿轮的旋转(在图7和8中为逆时针方向)拖 动齿条232,并因此拖动脊部延伸部231向上进入到脊部140内部并 且支柱176向下。这显著降低了嬰儿车框架102的高度或长度。
图9A和9B示出了嬰儿车100和框架组件102处于部分折叠构型。 支柱176向下的移动和脊部延伸部231向上的移动致使嬰儿车框架的 不同部件开始一致地移动。参照图3, 8, 9B和IOB,在脊部HO的 下侧上设置有狭槽250。腿连接器150包括通过狹槽250延伸至脊部 140内部的联接器252。联接器252固定至第一齿条232和/或脊部延 伸部231并且可与其一起滑动。这样,当连接器150在狹槽内沿着脊 部轴线S向上移动时,与连接器150连接的后腿146的顶端148也移 动。后腿接头200的移动导致在婴儿车框架组件102上的其它接头处 的移动。后轮106通过腿连杆154的驱动与后腿一起向脊部140枢转 或转动。腿连杆154在连接器158处固定至脊部140的下方。当腿连 接器150移动时,它进一步从连接器158处移动,从而驱动腿移动。后腿146还根据接头200的几何尺寸朝向彼此地横向向内移动。
如图9A和9B所示,框架托架194连接至框架延伸部231,于是 随着延伸部向上的滑动而移动。座椅框架100固定至托架194。支撑 臂连接至固定于婴儿车的顶侧的臂连接器184。当婴儿车框架组件102 从使用构型向折叠构型移动时,框架延伸部231和框架托架194沿着 脊部轴线S向上牵引。于是,框架托架194向支撑臂连接器184移动。 结果,包括每一个框架支柱197的座椅框架110也朝向支撑臂180向 上移动。座椅连杆190固定至框架支柱并与支柱一起移动。座椅连杆 在接头208处枢转地连接至臂180。座椅连杆190向上驱动支撑臂180 的端部186,致使它们在脊部140的臂连接器184上的接头206处旋 转。支撑臂180的旋转和接头208的构型使得臂朝向脊部140向上枢 转,并且朝向彼此横向向内平移。当支撑臂180的端部186被牵引而 更靠近脊部140时,座椅支柱197也被牵引,在接头210处绕底端部 198枢转。接头210的构型还导致座椅框架支柱197朝向彼此而横向 向内平移。
图IOA-IOC示出了在完全折叠后的婴儿车框架组件102。框架部 件向脊部枢转以及朝向脊部横向内内平移的结果是,婴儿车100可在 三维上折合或折叠。嬰儿车在折合后与在使用构型下相比,所得到的 折叠的框架结构的宽度将更窄、高度和长度将更短。图ll示出了该结 构的第一和第二齿条232, 236、支柱176、框架延伸部231以及腿、 臂和连接部件的折叠定位。
为了展开嬰儿车100,使用者仅需向上拉动支柱176并将其拉出 到框架脊部140之外。替代地,使用者可沿着狭槽250向下推动连接 器150以完成展开。以上任一个动作又将驱动所有其它部件移动到图 3、 4、 6和7所示的使用构型。当婴儿车处于折叠构型时,在公开例 子中,支柱176和脊部延伸部231以并排的关系缩入脊部140的内部, 并使框架组件102形成相对较短的折叠高度。在展开构型中,支柱176 和脊部延伸部231向外伸,并从脊部140伸出。但是,支柱向脊部的 中心轴线S的一侧偏移。在一个替代实施例中,脊部可被构造为椭圆形,其较大的直径竖直定向。这将使得支柱的中心沿着轴线s定位。 婴儿车框架部件的关系和定位可以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 来说是明显的。各种接头构造、腿、臂、连杆和框架部件,以及枢转 接头的位置可以发生变化,这仍落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几何形 状和部件移动的变化可通过改变不同框架部件的轮廓来实现。类似地, 接头位置可从所示的那些位置变动,以便实现框架移动和折合构型的
改变。而且,不同接头处的支承面也可以改变;旋转轴改变,并且支 承面和被操纵旋转轴之间的相对角度也可以变化,以改变使用中的框 架几何尺寸、折叠动作以及折叠后的几何尺寸。此外,其它部件设置 可与脊部、支柱以及框架延伸部的不同移动部件一起使用,仍可实现 在此公开和描述的框架部件的相对移动。齿条和齿轮机构可用其它类 型的机构来代替,如果这些部件中的一个(例如支柱176或连接器150 被驱动),该机构仍能在这些部件之中产生相对移动。
上述描述并没有提及手柄170从使用位置折合至图IOA-IOC所示 的折叠位置。手柄170可与嬰儿车框架组件102相一致地被折合或折 叠。这一般性地描绘于先前提及的附图1-11中。手柄170可替代地被 构造为独立于嬰儿车框架组件102进行折合或折叠。这描绘在图 12A-12C中,它们分别示出了婴儿车框架处于使用构型、部分折叠构 型以及完全折叠构型。这些附图还示出了在使用构型时的手柄170。 手柄170及其结构和折叠设置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在图13-18所示的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手柄170也可以相对于 嬰儿车100折叠和折合,特别是相对于支柱176折叠和折合。在所公 开的例子中,手柄170的每一个部分172具有向外延伸的横向杆部 260。杆部260从托架174的相对两侧沿相反的方向延伸。每一个部分 172上的横向杆部260并不一定是线性的,但是它可以基本上是线性 的,以形成手柄杆构造。横向杆260的任一部分可由使用者抓持。
每一个部分172还具有弯曲的端部262,它从杆部260的端部伸 出并且基本上向上弯曲。每一个弯曲端部262具有向上和向内延伸的 抓持部264。在所公开的例子中,抓持部264大体上朝向彼此延伸,并且在线性杆部260之上与其间隔开。手柄杆部、弯曲部分以及抓持 部在手柄170上提供了使用者的多个抓持位置。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 神和范围的前提下,这些部件的尺寸、形状和轮廓均可变化,这对于 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明显的。实质上,使用者根据需要可在每一个 部分的任何部件上抓持所公开的手柄170。手柄170上的每一部分可 向使用者提供不同的抓持角度、抓持高度和手的位置。
这里公开的手柄170可通过操作手柄和托架174来折合。托架174 包括三个一般部件,包括连接到支柱176的端部的支柱部分266、中 间联接器268以及在两个线性杆部260之间承载于手柄上的手柄部 270。中间联接器268在两个旋转接头处将手柄部270枢转地互连至支 柱部分266 (见图15、 17和18)。第一接头272由枢销或柱(未示出) 形成,该枢销或柱从联接器268的一个端部突出,并且延伸到支柱部 266上的表面278中的孔或容座(同样未示出)内。表面278形成了 一个支承面,中间联接器268上的另一个表面280形成互补支承面。 支柱部266上的支承面278承载在以一定角度从支柱托架266的一个 侧面横向向外突出的耳部282上。该耳部终止在表面278。该表面位 于一个平面中,在公开的例子中,该平面相对于婴儿车100的中心轴 线或脊部轴线S倾斜约45。角。这样,如图13和15所示,中间联接 器268可在接头272处紧靠表面278绕轴线Hl旋转,并且当这样动 作时,该联接器268在与嬰儿车的轴线偏离约45。角的平面内旋转。
如图13和15所示,联接器268的另一端部具有手柄连接器部284, 手柄连接器部284与支承面280的一个端部成一定角度。在所公开的 例子中,连接器部284与联接器的一个端部成约45°的角。这样,当 中间联接器268沿箭头所示的折合方向从图13所示的使用位置向图 17所示的折叠位置旋转时,连接器部284的定向从大体上竖直向上延 伸及平行于嬰儿车轴线S的定向变为水平延伸及大体上垂直于轴线S 的定向。可从图14看出,手柄销或手柄柱288从连接器部284的表面 垂直突出。手柄柱288从连接器284伸出,并且相对于联接器268上 的支承面280倾斜一定角度。这样,如图13-15和17所示,当联接器杆268从使用位置旋转到折合位置时,手柄柱288也从大体上垂直于 婴儿车轴线S的定向移动到大体上平行于婴儿车中心轴线S并与其间 隔开的定向。
如图14和15所示,托架174的手柄部270包括一对间隔开的支 架延伸部290a, 290b。在延伸部2卯a中形成有一贯穿它的孔292。另 一延伸部290b也可具有形成于其中的与孔292对准的类似孔或小孔 (未示出)。联接器268的连接器部284中的手柄柱288通过支架延伸 部2卯a中的孔292接在。这样的构造在手柄170和托架174之间形成 了耳轴状连接。如果需要的话,该柱可延伸到另一个延伸部290b以用 于稳定目的。而且,在该例子中,金属丝销可贯穿短柱288,并可延 伸到另一个延伸部290b的孔中。该构造形成了联接器268的第二接头 291。
如图18中的虚线和图14、 15中的箭头所示,手柄170可绕着对 准孔292的轴线绕手柄销288枢转。手柄170可从使用位置开始枢转, 此时手柄关于孔292和手柄柱288的轴线H2向后4t转。在该位置, 手柄的线性杆部260依靠在形成于连接器284的一个边缘上的弯曲止 动面294之上。在中间联接器268处于图13所示的使用位置时,该止 动面294可防止手柄进一步旋转并且将手柄保持就位。两个指状物295 从支柱部266向手柄170向上延伸。手柄托架部270的桶状部296安 放在指状物295的一端上。桶状部296安放在止动面294和指状物2% 上,以便在手柄处于使用构型时提供稳定的嵌套位置。在使用过程中, 手柄170并不向后或向下旋转,因为其被保持就位。该手柄在使用构 型时不会向前或向上自由旋转。桶状部296被牢固地夹在止动面294 和指状物295之间。
在公开的例子中,如图13所示,手柄170包括两个单独的释放杆 或锁定杆。安全释放杆300定位在托架174的顶部侧面上并且绕点Ll 枢转。闩锁杆302定位在托架174的底部侧面上并绕点L2枢转。如 图16所示,在组装好的托架174中,金属丝拉手304在一对支架延伸 部290之间可枢转地保持于托架的手柄部270上,并且^l捕获在手柄部270的底部侧面上的内表面306和手柄柱288之间。钩子308从托 架的支柱部266处向上突出,并且定位在指状物295之间。与拉手304 背离的钩子308的一侧上的表面具有被构造为与金属丝拉手304的横 断面相配合的凹部。拉手304也绕点L2枢转,并且可如图13所示那 样沿箭头C的方向向上枢转而脱离钩子,以及向下枢转而搭接到钩子 上。
闩锁杆302的枢轴端上的过心隆起部310靠在桶状部296的表面 上,并且将杆保持在图16所示的闩锁位置。该闩锁杆还具有弯起的端 部312,用于在闩锁杆沿箭头LL的方向升起时,将拉手向下驱动到 钩子308上。这样,释放杆300是将手柄锁定在图13所示的使用位置 的闩锁杆。图13所示的中心凸缘314增加了闩锁杆302的刚性,以允 许以足够的力向下驱动拉手而不会导致闩锁杆的弯曲。
安全闩锁杆300的下侧具有释放突起316,该突起在安全闩锁杆 被向下推动或枢转到图13所示的闩锁位置时滑动到托架174的内部。 当闩锁杆300沿箭头L的方向向外及向下枢转时,突出部或突起316 升高并迫使拉手从钩子308向上移动。因此,杆300是闩锁杆。杆300 在锁定手柄时可保持在备用位置,或者可在拉手304被安放在钩子308 上的凹部之后向前旋转。突起316强行绕过拉手到达所示的备用位置。
为了从图13所示的使用位置折叠手柄170,释放杆300首先被拉 出以使拉手304离开。使用者可向下和侧向转动手柄170以及托架的 手柄部270,而这又使托架的中间联接器268绕第一接头272转动。 手柄170、托架部270以及联接部268将向下和侧向移动到图17所示 的位置。如图18所示,该手柄可绕着手柄支柱288朝向婴儿车的中心 轴线S向内旋转。这样,整个手柄170可非常靠近支柱176。该支柱 也可如图17和18所示那样被向下推至脊部140,以便如上述那样完 全折合或折叠嬰儿车的其它部分。正如上面的描述,手柄170可与婴 儿车框架一起折合或独立于婴儿车框架折合。
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托架174的各种元件和部件可作较大 改动,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然的。所述部件可重新构造和排列,并且它仍具有所述的功能。这些部件可在较大程度上改动,以 制造替代的紧凑的手柄折叠。
例如,图19大体上示出了一种手柄组件330,它具有连接至支柱 176的安装托架组件332。在该例子中,手柄组件的杆部334可直接向 下枢转至与脊部轴线S平行的位置。在一个例子中,杆部334可一致 地移动,这样,当一个杆部旋转时,另一个也将跟着转动。如果需要 的话,这些部件也能彼此完全独立。其它手柄构造当然也落在本发明 的精神和范围内。
尽管这里描述了根据本发明教导的特定嬰儿车框架、杯状把手、 以及手柄特征和例子,但是本专利的覆盖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相反, 本专利涵盖了完全落在可允许的等效物范围内的公开教导的所有实施 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婴儿车手柄组件,包括具有抓持部的手柄,该手柄能从使用位置移动到完全折叠位置,其中使用位置从婴儿车框架延伸出,折叠位置邻近并且平行于婴儿车框架的一部分;和托架,用于将手柄附接至婴儿车框架,该托架具有被构造成允许手柄远离使用位置而侧向旋转至部分折叠位置的部件,还具有被构造成允许手柄旋转至与婴儿车框架邻近的完全折叠位置的另一部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婴儿车手柄组件,它具有带抓持部的手柄。该手柄(170)可从使用位置移动到折叠位置,其中使用位置从婴儿车框架延伸出,折叠位置邻近并且平行于婴儿车框架。该组件具有托架(174),用于将手柄(170)附连至婴儿车框架。该托架(174)具有一个被构造成允许手柄(170)远离使用位置而侧向旋转至部分折叠位置的部件。托架(174)还具有被构造成允许手柄(170)旋转至邻近婴儿车框架的完全折叠位置的另一部件。
文档编号B62B9/20GK101448695SQ200780018516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3日
发明者K·罗森克兰茨, M·A·J·施罗德尔, M·A·多特塞, M·S·E·P·诺珀特, M·哈尔托赫, P·诺兰 申请人:哥瑞考儿童产品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