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的车座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373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二轮车的车座轨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来支撑乘员落座的车座的机动二轮车的车座轨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机动二轮车的车架出于加工性和成本考虑而使用铁 类的材料。但是,近年来为了谋求车身的轻量化,开始采用铝或镁等 轻金属作为车架原料。因此,用来支撑车座的车座轨也在采用将铝铸 造成形的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
另外,在专利文献l中公开的车座轨是将位于左右的车架分割的 构造,把这些左右的车架夹着横梁等通过紧固部件紧固。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4 - 98875号7>才艮
现有的结构,不使用焊接等而是用紧固部件进行紧固,由此可以 容易地生产车座轨,因此较好。但是,在用紧固部件进行紧固的构造 中,会产生组装工时数,因此难以进一步提高生产率。
而且,在把镁合金用于车架的情况下,难以制造在保持足够的强 度和刚性的同时耐腐蚀性也强的车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进一步提高生 产率的机动二轮车的车座轨构造。而且,提供可谋求车身的轻量化并 可确保足够的强度和刚性的机动二轮车的车座轨构造。进而,提供还 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的机动二轮车的车座轨构造。
本发明为机动二轮车的车座轨构造,所述机动二轮车的车座轨构 造设有主车架,和紧固在该主车架上的镁合金制成的车座轨;其特征 在于所述车座轨设有从所述主车架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部, 和连接所述左右侧壁部的截面形成为大致3字形或截面形成为大致H形的多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至少 一部分连接在所述侧壁部的上面 上或连接在上面的上方,所述侧壁部和所述连接部通过铸造而形成一 体。
根据所述构成,可以不使用紧固部件而将车座轨铸造成一体。而 且,可以确保配置在车座轨下方的后轮的上下运动的间隙。进而,可 谋求连接部的轻量化并确保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另外也可以是,在所述侧壁部的上端部具有上侧凸缘部,所述上 侧凸缘部跨所述侧壁部的纵向朝车座轨的横向内侧延伸,并形成有从 前端部向下方延伸的第一凸缘部,在所述侧壁部的下端部具有下侧凸 缘部,所述下侧凸缘部跨所述侧壁部的纵向朝车座轨的横向外侧延伸, 并形成有从前端部向上方延伸的第二凸缘部。
根据该构成,可谋求左右侧壁部的轻量化并确保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进而也可以在所述连接部的大致;i字形截面或大致H形截面的中 心,设有在纵向延伸的第一肋。
根据该构成,可提高连接部的弯曲强度和刚性。
而且可以i殳置连接所述上側凸缘部或下侧凸缘部的至少一方与所 述侧壁部的第二肋。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高上侧凸缘部或下侧凸缘部与侧壁部的连接 部的强度。
另一方面,也可以是,所述镁合金为AM50A或AM60B,在所述 AM50A或AM60B中添加0.2wt% ~ 0.5wt。/o的稀土类而成形。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高车座轨的耐腐蚀性。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镁合金为AM50A或AM60B,在所述AM50A 或AM60B中添加2.0wt% ~ 5.0wt。/o的稀土类而成形。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高耐腐蚀性并同时提高高温时的强度和刚性。 根据本发明,机动二轮车的车座轨构造设有主车架,和紧固在该 主车架上的镁合金制成的车座轨;所述车座轨设有从所述主车架向后 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部,和与所述左右侧壁部连接的截面形成为大致3字形或截面形成为大致H形的多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 部分连接在所述侧壁部的上面上或在上面的上方连接,所述侧壁部和 所述连接部通过铸造而形成一体,由此,不需要用紧固部件组装车座 轨,可以提高车座轨的生产率。而且,由于车座轨整体由镁合金制造, 因此可以谋求车身的轻量化。而且,由于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连 接在所述侧壁部的上面上或在上面的上方连接,因此当配置在车座轨 下方的后轮上下运动时,所述后轮与车座轨的连接部可以不发生干涉。 进而,所述连接部的截面形成为大致3字形或截面形成为大致H形, 由此,可以加大截面系数,因此可对于连接部的弯曲或拉伸载荷确保 足够的强度和刚性。另外,在所述侧壁部的上端部具有上侧凸缘部,所述上侧凸缘部 跨所述侧壁部的纵向朝车座轨的横向内侧延伸,并形成有从前端部向 下方延伸的第一凸缘部,在所述侧壁部的下端部具有下侧凸缘部,所 述下侧凸缘部跨所述侧壁部的纵向朝车座轨的横向外侧延伸,并形成 有从前端部向上方延伸的第二凸缘部,因此,与把左右侧壁部构成为 中间实心的形状相比,可以谋求侧壁部的轻量化。而且,由于側壁部 的截面系数加大,因此可以对于侧壁部的弯曲或拉伸载荷确保足够的 强度和刚性。结果,可以提高车座轨整体的强度。另外,在所述连接部的大致:2字形截面或大致H形截面的中心, 设有在纵向延伸的第一肋,因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连接部的弯曲强度和 刚性。结果,可进一步提高车座轨整体的强度。进而,设有连接所述上側凸缘部或下侧凸缘部的至少一方与所述 侧壁部的第二肋,因而可以提高上侧凸缘部或下侧凸缘部与所述侧壁 部的连接部的强度。结果,可提高车座轨整体的强度。另 一方面,所述镁合金为AM50A或AM60B,在所述AM50A或 AM60B中添加0.2wt。/。 0.5wto/o的稀土类而成形,因此,可以提高车 座轨的耐腐蚀性。结果,在对车座轨的表面实施用于防止腐蚀的表面 处理时,可以减少表面处理的涂膜层的数量而缩短工序,或可适用便 宜的表面处理。因此,可减少车座轨的制造工时数,提高生产率。而且,所述镁合金为AM50A或AM60B ,在所述AM50A或AM60B 中添加2.0wt。/。 5.0wt。/。的稀土类而成形,因此,可以提高耐腐蚀性, 并同时提高高温时的强度。另外,稀土类与其他改善高温强度的添加 物(Ca、 Sr等)相比可以提高车架所需要的韧性。


图l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车架的左侧视图。
图3是从后方斜右側观察图l和图2的车座轨的轴测图。
图4是进一步从下侧观察图3的车座轨的轴测图。
图5是图3所示车座轨的俯视图。
图6是图3所示车座轨的左侧视图。
图7是图3所示车座轨的正面图。
图8是图3所示车座轨的仰视图。
图9 (a)是沿图8的A-A线截断的截面图,(b)是沿图8的B-B 线截断的截面图,(c)是沿图8的C-C线截断的截面图。
图10是放大表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壁部或第一凸缘部 的连接部分的轴测图。
图11是放大表示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与壁部的连接部分的 轴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动二轮车
11车身
20车架
21头管
22主车架
28车座轨安装部
40车座轨
51前部车座
52后部车座54排气管
55消音器
56摆臂
57后轮
64散热器
65支架
67防护件
81撑条
82后挡泥板
100L侧壁部
100R侧壁部
101壁部
111上侧凸^彖部
112第一凸缘部
121下侧凸缘部
122第二凸缘部
130、 131安装孔
132a前侧安装部
132b后侧安装部
133a、 133c上侧安装孔
133b、 133d下侧安装孔
134、 135安装孔
136a安装孔
210第一连接部
211上侧平面部
212前侧壁部
213后侧壁部
214肋(第一肋)
215肋220第二连接部222前侧壁部223后侧壁部230第三连接部231上侧平面部231a第一水平面部231b第二水平面部232前侧壁部233后侧壁部234安装孔235安装部240第四连接部241上侧平面部242前侧壁部243后侧壁部300台阶部310助300a内侧面320台阶部(第二肋)S空间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车座轨 构造。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机动二轮车10的左侧视图。 以下说明中使用的方向,是以图l为基准的,车身上下方向为图l的 上下方向、车身左右方向为图1的向图纸深处的方向、车身前后方向 为图l的图纸左右方向。所述机动二轮车10设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双梁型的车架20,在 所述车架20的前侧设有头管21。在所述头管21上安装着向下侧延伸 的前叉31,在上侧连接着把手33。而且,在前叉31的下侧安装着前轮32。在车架20的后侧安装着进一步从所述后端部向车身后方延伸 的车座轨40。在所述车座轨40的上侧安装着驾驶者乘坐的前座51和 同乘者乘坐的后座52,所述车座轨40起到支撑前座51和后座52的 后车架的作用。由这些车架20和车座轨40构成车身11。所述车身11整个被整 流罩58 (图1中的点划线所示)覆盖。在车架20的上部安装着燃料箱34,和配置在所述燃料箱34的前 侧的空气室35。而且,在车架20的空间内配置着四冲程发动机53,在位于所述 发动机53的前部的排气口上连接着排气管54。所述排气管54是从发 动机53的排气口穿过发动机53的下方向车架20的后方延伸,并从其 后端沿着车架20向上方延伸、从其上端沿车座轨40延伸的金属管。 在所述排气管54的终端部安装着消音器55。所述消音器55在车身宽 度方向上配置在后文中将要详细描述的车座轨40的侧壁部IOOL、 IOOR之间。而且,排气管54被热遮蔽管61覆盖。消音器55的上部被热遮蔽 板62覆盖,消音器55的左右后部被防护件67覆盖。所述防护件67 是安装在用来安装后挡泥板82的撑条81上的保护板。进而,在车架20的后部,朝车身前后方向安装着被后緩冲器(未 图示)悬挂着的摆臂56,在所述摆臂56的后端部安装着后轮57。图中,附图标记63表示前挡泥板、64表示水箱、65表示支架、 66表示乘客用踏板、84表示车牌照、85表示车牌灯、86表示后指示 灯、87表示尾灯。图2是表示图1的车架20的左侧视图。车架20由以下构成头管21、从头管21向后方延伸的左右的主 车架22、 22、从主车架22、 22的后端向下方延伸的左右的中央车架 23、 23(图2仅示出左侧的,下同)、与头管21并排从主车架22、 22 的前部向后下方延伸的左右的下车架24、 24、从下车架24、 24的下 端向主车架22、 22的后部延伸的左右的上车架25、 25,和未图示的多个横梁。这些车架构成部件的一部分或全部为铸造件。在主车架22、 22上设有从其后部上部向上方延伸的左右的肘板 (匕。水少卜7 k—卜)26、 26。在所述左右的肘板26、 26的前部形成 燃料箱支撑部27、 27,在其后部形成车座轨安装部28、 28。在这些燃 料箱支撑部27、 27和车座轨安装部28、 28上形成有在车宽方向贯通 的贯通孔。在车座安装部28、 28上通过螺栓29...(...表示多个,下 同)安装着在后文中将要详细描述的车座轨40,所述车座轨40从车 架20的后部上部向后方延伸。图3 ~图8表示图1和图2的车座轨40的单体,图3是从后方斜 右侧观察的轴测图,图4是进一步从下侧观察图3的车座轨的轴测图。 另外图5是俯视图,图6是左侧视图,图7是从车身前侧观察的正面图, 图8是从下侧观察的仰视图,图9 (a) ~图9 (c)分别是沿图8的 A-A线、B-B线、C-C线截断的截面图。这些图中所示的车座轨40, 在图3的图纸上,右侧为车身前侧。如图3和图4所示,车座轨40设有在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 对的侧壁部IOOL、 IOOR。而且,这些左右的侧壁部IOOL、 IOOR被连 接部(从车身前侧,顺次为第一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20、第三连 接部230和第四连接部240)左右连接。所述车座轨40由后文中将要 详细描述的镁合金通过模铸成型而形成为一体。首先对侧壁部IOOL、 IOOR进行说明。侧壁部IOOL、 IOOR左右 对称地形成,在下述说明中针对侧壁部IOOL或100R中的任一个说明 的构成,在另一方的侧壁部IOOL或100R同样也具备。侧壁部IOOL、 IOOR设有上下方向上立起的壁部101 (参照图3、 图5和图6)、位于所述壁部101的上端部的上侧凸缘部111 (参照图 3、图5和图6),和位于所述壁部101的下端部的下侧凸缘部121 (参 照图4和图8)。如图3和图5所示,上侧凸缘部111从壁部101的纵向(前后方 向)的整体朝向车座轨40的内侧在横向延伸。而且,如图3和图4 所示,第一凸缘部112在上侧凸缘部111的前端部朝向车座轨40的下侧延伸。即,将侧壁部IOOL、 100R在车身前后方向切断的情况下, 其截面形状由壁部101、上侧凸缘部111和第一凸缘部112形成为具 有朝下侧的开口的大致3字形截面。另外,如图4和图8所示,下侧凸缘部121从壁部101的纵向的 整体朝向车座轨40的外侧在横向延伸。而且,如图4和图8所示,第 二凸缘部122在下侧凸缘部121的前端部朝向车座轨40的上侧延伸。 即,将侧壁部IOOL、 100R在车身前后方向切断的情况下,其截面形 状由壁部101、下侧凸缘部121和第二凸缘部122形成为具有朝上側 的开口的大致3字形截面。这些壁部101、上侧凸缘部111、第一凸缘部112、下侧凸缘部121 以及第二凸缘部122以板厚最低为1.8~2.2mm的方式形成,在需要 强度和刚性的部位将板厚适当加厚,在第一凸缘部112与壁部101以 及第二凸缘部122与壁部101之间设置空间S,由此,与将侧壁部IOOL、 IOOR形成为实心状的情况相比,不仅可以减轻重量,而且可加大侧壁 部100L的截面系数,确保对弯曲和拉伸栽荷的强度。之所以将各部位的最低板厚设置成1.8~2.2mm,是为了在模铸制 造时确保镁材料液的流动,而且使得在成型的车座轨40内部不易出现 空洞(空间)。因此,板厚尺寸可以根据车座轨40的外形尺寸或强度 选择适当的最佳尺寸。如图6 (图6中,左侧为前侧)所示,侧壁部IOOL、 100R的前 端部分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分支为两部分的样式。在所述分支部分分 别形成在左右方向贯通的安装孔130、 130。所述安装孔130、 130通 过螺栓29…安装在肘板26、 26的车座轨安装部28上。而且,在所述前端部分,在分支的根部以在左右方向贯通的方式 形成有用来安装燃料箱34的安装孔131。另外,如图3和图6所示,在比第二凸缘部122的中央稍稍靠前 侧的部分形成从第二凸缘部122进一步朝向车身左侧(图6的图纸面 前侧,车身横向)突出的两个安装部(前侧安装部132a、后侧安装部 132b)。所述前侧安装部132a、后侧安装部132b从侧壁部IOOL、 100R的下端(下侧凸缘部121的下端)进一步向下侧突出约50mm。在所述安装部132a上设置两个安装孔(上侧安装孔133a、下侧 安装孔133b ),在后侧安装部132b上也设置两个安装孔(上侧安装孔 133c、下侧安装孔133d)。在这些安装孔133a ~ 133d上安装乘客用踏 板66、助力制动液罐(未图示)和热遮蔽管61等。进而,如图6所 示,在后侧安装部132b的斜后方上侧(图6的右斜后方)形成用来安 装导流罩的安装孔134。进而,在侧壁部IOOL、 100R的侧面的后部部分左右贯通地形成 用来安装消音器55的安装孔135。而且,在夹着安装孔135的左右以 左右贯通的方式形成用来安装撑条81的安装孔136a、 136b。下面说明第一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20、第三连接部230和第 四连接部240。本实施方式中的车座轨40以四根连接部构成,但是视 车座轨40的强度不同,连接部可以是四根以上,相反也可以是少于四 根。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210形成为将侧壁部IOOL、 100R 与第一凸缘部112连接的样式。而且,第一连接部210的内部如图8 和图9 (c)所示形成为中空形状。更详细地说,在车身横向将第一连 接部210截断而成的截面形状,如图9(c)所示,为具有向下侧的开 口的大致3字形截面状;设有上侧平面部211、前侧壁部212以及后 侧壁部213。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210的上侧平面部211与侧壁部IOOL、 IOOR的上侧凸缘部111的上侧平面部连成同一个平面。而且,如图3所示,从后侧向前侧延伸的第一凸缘部112和第一 连接部210的后侧壁部213由平緩的曲面连接着。同样,从前侧向后 侧延伸的第一凸缘部112与第一连接部210的前侧壁部212也由平緩 的曲面连接着。进而,前侧壁部212以及后侧壁部213的横向上的中央部,其高 度尺寸形成得比两端部低,从而与安装车座轨40的车身侧的部件不发 生千涉。这些上侧平面部211、前侧壁部212以及后侧壁部213与上侧凸 缘部111以及第一凸缘部112同样地,板厚最低为1.8 ~ 2.2mm,与将 第一连接部210的内部形成实心的情况相比,可以谋求轻量化。而且, 在模铸成型时可确保镁液的流动,而且在第一连接部210的内部不易 形成空洞。另外如图8和图9 (c)所示,在第一连接部210的中空形状的内 部形成一根跨第一连接部210的纵向(车座轨40的横向)在上下方向 延伸的肋214。进而如图8所示,在第一连接部210的中空形状的内 部隔开间隔形成两根在车座轨40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肋215。通过形成 这些肋214、 215,提高了笫一连接部210的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肋 214、 215的根数可以适当选择。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220位于第一连接部210的后方斜下侧, 形成为连接侧壁部IOOL、 IOOR的壁部101的样式。如图9(b)所示, 将所述第二连接部220在车身横向切断时的截面形状为具有上侧和下 侧开口的大致H形截面,设有前侧壁部222和后侧平面部223。构成所述大致H形截面的板状部分的最低板厚为1.8~2.2mm, 与将第二连接部220的内部形成为实心状的情况相比,可以谋求轻量 化,而且可确保模铸成型时镁液的流动,并且使第二连接部220的内 部不易形成空洞。如图3所示,第三连接部230在第二连接部220的后方位于第一 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的上方。而且,如图7所示,所述第三 连接部230形成为从上侧凸缘部111的上面朝上方斜向内侧(车座轨 40的内侧)延伸的样式,形成与侧壁部100L、 IOOR双方的上侧凸缘 部111朝上方呈凸状的拱形(弓形)相连的样式。将所述第三连接部230在车身横向截断而成的截面形状,如图9 (a)所示,形成为具有在下侧开口的大致3字形截面,如图3所示, ^没有上侧平面部231、前侧壁部232以及后侧壁部233。如图3所示, 所述前侧壁部232以扭着的状态与从前侧向后侧延伸的侧壁部IOOL、 100R的第一凸缘部112、 112相连(相连续)。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后侧壁部233以扭着的状态与从后侧向前侧延伸的侧壁部100L、100R 的上侧凸缘部111、 111相连。如图3和图7所示,上侧平面部231设有从车座轨40的正面侧观 察位于中央的第一水平面部231a,和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面部231a的 两侧下方的两个第二水平面部231b、 231b。在所述第一水平面部231a 上载置着后部车座52,设有用来安装后座52的各个安装孔234、...。 而且,如图7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在两个第二水平面部231b、 231b 上形成有用来固定后座52的安装部235。所述安装部235可以构成为 与车座轨40形成一体,也可以构成为作为单个部件的安装件。这些上侧平面部231、前侧壁部232以及后侧壁部233与上侧凸 缘部111和第一凸缘部112同样地,最低板厚为1.8~2.2mm,与将第 三连接部230的内部形成为实心状的情况相比,可以谋求轻量化。而 且可确保模铸成型时镁液的流动,使第三连接部230的内部不易形成 空洞。如图3所示,第四连接部240位于笫三连接部230的后方,形成 为与侧壁部IOOL、 IOOR的各个壁部101、 101相接续的状态。把所述 第四连接部240在车身横向截断而成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在下侧具有 开口的大致3字形截面,如图3所示,设有上侧平面部241、前侧壁 部242和后侧壁部243。如图3和图7所示,所述上侧平面部241位于第三连接部230的 第一平面部231a和第二平面部231b的下侧,并位于第一连接部210 的上侧平面部211的上侧。如图3所示,所述前侧壁部242与从前侧朝后侧延伸的侧壁部 IOOL、 IOOR的上侧凸缘部111、 lll相连(相接续)。更详细地说,前 侧壁部242从上侧平面部241的前端朝前方斜下侧在上述截面大致为 3字形的开口扩展的方向上延伸。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后侧壁部 243从上侧平面部241的后端大致垂直地朝下方延伸,构成车座轨40 的后端部分。这些上侧平面部241、前侧壁部242和后侧壁部243与上侧凸缘部111和第一凸缘部112同样地,最低板厚为1.8~2.2mm,与将第四 连接部240的内部形成为实心状的情况相比,可以i某求轻量化。而且 可确保模铸成型时镁液的流动,使第四连接部240的内部不易形成空洞。图10是放大表示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20与壁部101 或第一凸缘部112的连接部分的轴测图。第一连接部210的肋214在其端部与第一凸缘部112相连,进而, 朝下侧延伸到下侧凸缘部121。即,如图10所示,所述肋214形成为 跨第一连接部210的上侧平面部211、第一凸缘部112、上侧凸缘部111、 侧壁101以及下侧凸缘部121这五个部分分别连接的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IO所示,在第二连接部220的后侧形成朝车座轨40的内侧突出的台阶部300。所述台阶部300形成为跨第二连接部220 的后侧壁部223、上侧凸缘部111、壁部101以及下侧凸缘部121这四 个部分分别连接的状态。另外,在所述台阶部300的内侧面300a上形成有将第一凸缘部112、 上侧凸缘部111和内侧面300a这三个部分相连的肋310。图11是放大表示第三连接部230和第四连接部240与壁部101 的连接部分的轴测图。如图11所示,第三连接部230的前侧形成有将第一凸缘部112、 上侧凸缘部111和壁部101相连的肋310。如图11所示,在第三连接部230与第四连接部240之间形成有从 壁部101朝车座轨40的内侧突出的台阶部320。所述台阶部320形成 为将上侧凸缘部111在第三连接部230的后侧壁部233的起点部以及 第四连接部240的前侧壁部242的起点部、壁部101以及下侧凸缘部 121连接(相连)的状态。如图3所示,设有这些构成的车座轨40的角部形成为适当的圆弧 (R)形,从而在进行模铸成型时,不会在角部产生毛刺或裂紋。而且,在所述车座轨40的表面上实施防腐涂装,形成多层所述涂 膜层。所述涂膜层的数量由在车座轨40上进行涂装的次数(涂装工序的数量)来决定。进而,通过将所述车座轨40的侧壁部100L、100R和连接部210 ~ 240的形状形成为上述形状,可以使用来进行模铸成型的金属模具为 上下一分为二的基本构造。下面,对作为车座轨40的材料的镁合金进行说明。所述车座轨40由镁合金一体成形,更详细地说,通过模铸成形而 形成为一体。所述镁合金的种类为AM50A ( ASTM规格,Al: 4.4 ~ 5.4wt%、 Mn: 0.26~0.6wt%、 Zn: 0.22wt。/。以下、Si: 0.10wtQ/。以下、 Cu: 0.010wt。/。以下、Ni: 0.002wt。/。以下、Fe: 0.004wt。/。以下、其它 0.02wt% ),或AM60B ( ASTM规格,Al: 5.5~6.5wt%、 Mn: 0.24 ~ 0.6wt%、 Zn: 0.22wt。/o以下、Si: 0.10wt。/Q以下、Cu: 0.010wt。/。以下、 Ni: 0.002wt。/。以下、Fe: 0.005wt。/。以下、其它0.02wt% ),进而添 加了 0.2 0.5wt。/。的稀土类(Ce、 La、 Nd等)。所述AM50A或AM60B的材料具有延展性高且抗冲击能力强的 特征,是用于机动车的把手等的材料。而且,通过添加上述稀土类可 以提高耐腐蚀性。另外,如果所述车座轨40在上述AM50A或AM60B的材料中添 加2.0 5.0wt。/。的稀土类的话,可以提高耐腐蚀性和进一步提高高温 强度。按照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机动二轮车的车座轨构造,车座轨40 设有从主车架22朝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部IOOL、 100R,和连接 所述侧壁部IOOL、 IOOR的第一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20、第三连 接部230以及第四连接部240这四个连接部,通过铸造将侧壁部IOOL、 100R和这四个连接部一体成形,因而不需要用紧固部件等将车座轨 40组装,所以可以提高车座轨40的生产率。而且,由于车座轨40整 体由镁合金制造,因此可以谋求车身的轻量化。进而,由于镁合金具 有优异的振动吸收性,所以可以吸收发动机或行驶时从路面传来的振 动,可舒适地行驶。另外,由于第三连接部230连接在侧壁部IOOL、 100R的上侧凸缘部111的上面的上方,因此,当配置在车座轨40的下方的后轮57 上下运动时,后轮57与车座轨40的第三连接部230不会发生干涉。 另外,由于可以扩展车座轨40的内侧部分的空间部分,因此安装在机 动二轮车10侧的部件尤其是消音器55等不会与车座轨40发生干涉。进而,由于第一连接部210、第二连接部220、第三连接部230 以及第四连接部240形成为大致3字形截面或大致H形截面,而且四 个连接部由1.8 2.2mm厚的板状部件组合构成,因此各个连接部210、 220、 230、 240可以轻量化。另外,由于可以增大各个连接部210、 220、 230、 240的截面系数,所以可确保连接部相对于弯曲载荷或拉伸载荷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结果,可提高车座轨40的整体强度和刚性。另外,由于在侧壁部IOOL、 IOOR的上端部形成有跨侧壁部IOOL、 100R的纵向朝车座轨40的内侧方向延伸的上侧凸缘部111,和从所 述上侧凸缘部111的前端部朝下方延伸的第一凸缘部112,在侧壁部 IOOL、 100R的下端部形成有跨侧壁部IOOL、 100R的纵向朝车座轨 40的外侧方向延伸的下侧凸缘部121,和从所述下侧凸缘部121的前 端部朝上方延伸的第二凸缘部122,因此,与将左右的侧壁部IOOL、 IOOR形成为实心状的结构相比,可以i某求侧壁部IOOL、 IOOR的轻量 化。而且,由于可以加大侧壁部IOOL、 IOOR的截面系数,因此可以 确保侧壁部IOOL、 IOOR相对于弯曲载荷或拉伸载荷具有足够的强度 和刚性。结果,可以提高车座轨40的整体强度和刚性。另外,由于在第 一连接部210的大致3字形截面的中心设有肋214, 该肋214在第一连接部210的上侧平面部211、第一凸缘部112、上侧 凸缘部Ul、侧壁101以及下侧凸缘部121这五个部分与其分别相连, 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部210的弯曲强度和刚性。结果,可 以提高车座轨40的整体强度。进而,由于设有将上侧凸缘部111或下侧凸缘部121的至少一方 与侧壁部IOOL、 100R的壁部101连接的台阶部320,因此,可以提 高上侧凸缘部111或下侧凸缘部121与壁部101相连的连接部的强度 和刚性。结果,可提高车座轨40的整体强度和刚性。另一方面,所述镁合金的材料为AM50A或AM60B,在所述 AM50A或AM60B中添加了 0.2wt% ~ 0.5wt%的稀土类而成形,因此, 可以提高车座轨40的耐腐蚀性。结果,可以减少对车座轨40的表面 实施用来防腐的表面处理(例如化学处理、电镀涂装)的工序。因此, 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减少车座轨40的制造工时。另外,镁合金的材料为AM50A或AM60B,在所述AM50A或 AM60B中添加了 2.0wt°/。 5.0wt。/。的稀土类而成形,因此,不仅可以 提高耐腐蚀性,而且还可以提高高温时的强度。另外,稀土类与其它 改善高温强度的添加材料(Ca、 Sr等)相比可以提高车架所需的韧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动二轮车的车座轨构造,所述机动二轮车的车座轨构造设有主车架,和紧固在该主车架上的镁合金制成的车座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轨设有从所述主车架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部,和连接所述左右侧壁部的截面形成为大致コ字形或截面形成为大致H形的多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连接在所述侧壁部的上面上或连接在上面的上方,所述侧壁部和所述连接部通过铸造而形成一体。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车座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壁部的上端部具有上侧凸缘部,所述上侧凸缘部跨所述侧壁 部的纵向朝车座轨的横向内侧延伸,并形成有从前端部向下方延伸的 第一凸缘部,在所述侧壁部的下端部具有下侧凸缘部,所迷下侧凸缘 部跨所述侧壁部的纵向朝车座轨的横向外侧延伸,并形成有从前端部 向上方延伸的第二凸缘部。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车座轨构造,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连接部的大致3字形截面或大致H形截面的中心,设有在 纵向延伸的第一肋。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车座轨构造,其特征在 于,设有连接所述上侧凸缘部或下侧凸缘部的至少一方与所述侧壁部 的第二肋。
5. 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车座轨构造, 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为AM50A或AM60B,在所述AM50A或 AM60B中添加0.2wt。/。 0.5wt。/o的稀土类而成形。
6. 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车座轨构造, 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为AM50A或AM60B,在所述AM50A或 AM60B中添加2.0wt。/o 5.0wt。/o的稀土类而成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可谋求车身轻量化并可确保足够的强度和刚性的机动二轮车的车座轨构造。该机动二轮车的车座轨构造设有主车架(22),和紧固在该主车架(22)上的镁合金制成的车座轨(40),车座轨(40)设有从主车架(22)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侧壁部(100L、100R),和与左右侧壁部(100L、100R)连接的截面形成为大致コ字形或截面形成为大致H形的多个连接部(210、220、230、240),连接部(210、220、230、240)的至少一部分连接在侧壁部(100L、100R)的上面上或连接在上面的上方,侧壁部(100L、100R)和连接部(210、220、230、240)通过铸造而形成一体。
文档编号B62J1/00GK101254803SQ200810081339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8日
发明者上田顺一, 川崎洋平, 望月信介, 甲田敏博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