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底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687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汽车的底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的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底板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身底板组件,在车身前端前至后端的纵向方向上,通常依次包
括前底板、中底板和后底板。其中,前底板和中底板具有纵向的空心中通 道,该空心中通道的横向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后底板则为向上拱起的空心结构。
对于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来说,排气管和后轮驱动的纵向传动轴可以布 置于空心中通道内;后底板向上拱起的空心结构内可以布置油箱。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由于前轮与后轮之间不具有纵向传动轴,因而不需 要占用空心中通道内的空间;后底板向上拱起的空心结构则用于放置电池动 力組件。
通常情况下,后底板向上拱起的空心结构的内部空间有限,若要在其内 部放置全部的电池动力组件,则需要增加其纵向长度,从而增加车身长度。 而且,电池动力组件放置于车身后部会使得车身后部的负载过大,影响整车 姿态。
可见,现有电动汽车中的底板组件需要增加车身长度、且使得车身的前 后负载分布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底板組件,无须增加车身 长度、且能够使得车身的前后负载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底板组件,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前端至
后端的纵向方向上,依次包括前底板、中底板和后底板,其中, 所述前底板和所述中底板具有纵向的中通道; 所述后底板为向上拱起的空心结构;
在所述前底板与所述中底板交接处的座椅安装位置,具有横向的中舱; 所述中通道、所述中舱、以及所述后底板向上拱起的空心结构内,放置 有电动汽车的电池动力组件。
在所述中舱的前端、所述前底板上方,具有横向的前底板加强梁。 在所述中舱的后端、所述中底板下方,具有横向的中底板加强梁。 所述中底板的中通道的横向截面形状为梯形。 所述梯形中通道的顶面两侧,焊接有座椅的后安装支架。 所述后底板两侧的平面,分别焊接于所述电动汽车的左右纵梁的上表面。
所述纵梁对应所述后底板位置的下表面,安装有后悬挂吊耳支架。 所述纵梁的外侧具有底板边板。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在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组件中,中通道、中舱、以 及后底板向上拱起的空心结构内均能够放置电池动力组件,而不是仅有后底 板向上拱起的空心结构内才能够放置电池动力组件,因而不需要增加车身长 度以扩充该空心结构的内部空间容量。而且,中通道、中艙、以及后底板向 上拱起的空心结构在车身纵向方向上顺序分布,使得电池动力组件不会全部 集中于车身的后部或前部,而是均匀分布于车身纵向方向上,从而能够保证
车身的前后负载均匀分布。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組件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A-A剖;现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 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对现有底板组件进行了几处改造,使得底板组件在车身 纵向方向上构成三处用于放置电池动力组件的空间(以下简称为电池抢)。 这样,无须将电池动力组件全部放置于后底板向上拱起的空心结构的内部, 而是分别放置于各电池舱内,从而无须增加车身长度,且使得车身的前后负 载均匀分布。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组件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 电动汽车中用于放置电池动力组件的底板组件,在电动汽车的前端至后端的 纵向方向上,依次包括前底板l、中底板5和后底板7,且前底板l和中 底板5分别具有纵向的空心中通道2和中通道8。
而且,由于电动汽车的前轮与后轮之间不具有纵向传动轴,不需要占用 空心中通道2和中通道8的内部空间,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中通道2和中通 道8作为第一处电池舱。
其中,电池动力组件中的电池的截面形状通常为梯形,因此,为了进一 步节省车厢内部的空间,中底板5的中通道8的横向截面形状较佳地为梯形, 以尽可能地与电池外形完全匹配。
由于传统的底板组件,在前底板1与中底板5交接处的前盘座椅安装位 置处,即前排座椅的下方,为平面结构且与前排座椅的下表面之间具有一定 距离,从而使得此处的底板组件与前排座椅下表面之间具有一空闲的空间, 而该空闲的空间占用了车厢内的有限空间、且对于座椅乘坐的舒适性没有丝 毫影响。
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在前底板1与中底板5交接处的前排座椅安装位 置,还具有横向的空心中舱4,该空心中舱4就构成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
处电池舱,即利用前排座椅与现有底板组件之间的空闲空间作为第二处电池
舱。较佳地,该空心中舱4的上表面与前排座椅下表面相接触,这样可以充 分利用前排座椅与现有底板组件之间的空闲空间。
此外,后底板7仍为向上拱起的空心结构,该空心结构即构成了第三处 电池抢。
这样,将电池组件分别放置于第一处电池舱、第二处电池抢和第三处电 池舱内,而不是全部放置于第三电池艙内,因而不会由于第三处电池舱的空 间有限而不得不增加车身长度。且三处电池舱在车身纵向方向上顺序分布, 使得电池动力组件不会全部集中于车身的后部或前部,而是均匀分布于车身 纵向方向上,从而相比于现有底板组件,能够保证车身的前后负载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中,除了在底板组件设置了如上所述的三处电池舱,还对该 底板组件的结构进行了其他改进,以下——列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A-A剖-f见图。如图2所示的A-A剖^L图详 细示出了如前所述的第二处电池舱的相关结构。在图2中,中舱4的前端、 前底板l的上方,具有横向的前底板加强梁3;中舱的后端、中底板5下方, 具有横向的中底板加强梁10。
这样,本实用新型通过如图2所示的前底板1、前底板加强梁3、中舱 4以及中底板5和中底板加强梁10的搭接方式,增强了底板组件的强度和 刚度。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B-B剖-现图。如图3所示的B-B剖;〖见图详 细示出了座椅安装结构。在图3中,截面形状为梯形的中通道8的顶面两侧, 分别焊接有前排座椅的后安装支架11,而在后安装支架11两侧顶面的下表 面,则分別焊接后固定件12。
这样,可以将前排座椅的后端安装于后安装支架11的固定件12、前排 座椅的前端则放置于中舱4顶部。可见,本实用新型虽然利用前排座椅与现 有底板组件之间的空闲空间作为第二处电池舱,但并不妨碍前排座椅的安 装,从而进一步节省了车厢内部空间。
而且,后安装支架11还能够提高中通道8的强度和刚度。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C-C剖视图。如图4所示的C-C剖视图详 细示出了所述的第三处电池舱的相关结构。在图4中,后底板7向上拱起的 空心结构的两侧分別具有一平面16 (图4中仅示出了一侧),而后底板两 侧的平面分别焊接于车身左右纵梁14 (图4中仅示出了一侧)的上表面。
这样,车身纵梁14即可分担第三处电池舱由于电池动力组而产生的负 载,进一步提高了底板组件的强度和刚度。
仍参见图4,纵梁14对应后底板7位置的下表面,还安装有后悬挂吊 耳支架15。
其中,后悬挂吊耳支架15能够进一步为底板组件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 度支持。
在图4中,纵梁14的外侧还具有底板边板13,以实现对纵梁14、后悬 挂吊耳支架15以及后底板7的保护,同时还能够保证纵梁14、后悬挂吊耳 支架15以及后底板7与车身侧围的连结性和密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 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汽车的底板组件,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前端至后端的纵向方向上,依次包括前底板、中底板和后底板,其中,所述前底板和所述中底板具有纵向的中通道;所述后底板为向上拱起的空心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底板与所述中底板交接处的座椅安装位置,具有横向的中舱;所述中通道、所述中舱、以及所述后底板向上拱起的空心结构内,放置有电动汽车的电池动力组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舱的前端、 所述前底板上方,具有横向的前底板加强梁。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舱的后端、 所述中底板下方,具有横向的中底板加强梁。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板的中通道 的横向截面形状为梯形。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中通道的顶 面两侧,焊接有座椅的后安装支架。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底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后底板两侧的平面,分别焊接于所述电动汽车的左右纵梁的上表面。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对应所述后 底板位置的下表面,安装有后悬桂吊耳支架。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的外侧具有 底板边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底板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组件具有中通道和后底板向上拱起的空心结构,同时还增加了一横向的中舱,且中通道、中舱、以及后底板向上拱起的空心结构内均能够放置电池动力组件,而不是仅有后底板向上拱起的空心结构内才能够放置电池动力组件,因而不需要增加车身长度以扩充该空心结构的内部空间容量。而且,中通道、中舱、以及后底板向上拱起的空心结构在车身纵向方向上顺序分布,使得电池动力组件不会全部集中于车身的后部或前部,而是均匀分布于车身纵向方向上,从而能够保证车身的前后负载均匀分布。
文档编号B62D25/20GK201183533SQ200820107218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7日
发明者翔 张, 佳 王, 钟海刚 申请人: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