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车的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745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转车的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机构,特别是指一种可产生反复回转运动,并通 过单向传动机构带动车轮,进而驱动车体前进的回转车的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两种方式。前者的脚力驱动是指由使用者单脚站立在站板上,并以另一只脚施 力踩踏地面即可推动车轮滚动并驱动滑板车前进。而电动驱动者则是在滑板车 上装设蓄电池及电动马达,以蓄电池供应电动马达所需电力,再以电动马达提 供的动力驱动滑板车体。
以上述二种驱动方式而言,传统的脚力驱动方式由于必须频繁的踩踏地面 以推动车体前进,故在踩踏地面时,极容易有误踩踏在泥泞或积水处的意外, 严重者更会因为踩踏地面时过于大意而有绊脚,甚或产生碰撞等意外,可见所 述驱动方式实有安全性方面的顾虑。而电动驱动方式虽通过电动马达驱动而无 须以脚踩踏故较无安全性的顾虑,但蓄电池的蓄电量有限,导致电动马达续航 力有限,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再加上蓄电池需不时充电,故更具有耗费能源的 缺点。
有鉴于上述两种驱动方式各有其缺点有待改进,本创作人特地研发一种迥 异于前述两种驱动方式的驱动机构,使用者不需频繁踩踏地面提供前进动力, 也不需电动马达驱动车体前进,只需站立在车上踩踏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 即可顺利驱动车体顺利前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回转车的驱 动机构,其可产生反复回转运动,并通过单向传动机构带动车轮,进而驱动车 体前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转车的驱动机构,其包含回转
车及至少一组驱动机构,其中回转车的车体末端设有至少一踏压板及至少一 后轮,踏压板底端凸设一凸轮块,凸轮块一端以转轴枢设于车体上,凸轮块另 端则设一连杆,而后轮则以轴杆架设于车体下方;驱动机构则包含一复位装置 及一传动装置及一外壳,复位装置包含一传动齿轮,传动齿轮是利用固定轴架 设于车体上,其外侧设有一线槽,线槽内绕设一拉绳,拉绳另端是与踏压板的 连杆连结,所述传动齿轮是呈中空状,其内部设至少一组涡型弹簧,涡型弹簧 内端是固设于固定轴,外端则固设于传动齿轮内壁面; 一传动装置,传动装置 是套设于后轮的轴杆上,传动装置与轴杆之间设一轴承,传动装置具一被动齿 轮及一单向传动单元,被动齿轮与复位装置的传动齿轮啮合,且被动齿轮可带
向转动;及一对外壳,所述对外壳是呈内空状而可供复位装置及传动装置装设 其中。
据上所述的回转车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回转车的车体末段下方是可固 设一对延伸架,所述的一对延伸架是与踏压板的连杆一同固设于车体上,所述 的一对延伸架是分别位于驱动机构与后轮的外侧,且驱动机构及后轮是固设于 所述的一对延伸架之间。
据上所述的回转车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回转车的后轮于朝向单向传动
单元一侧成型复数个插孔,而单向传动单元朝向后轮一侧是凸设有复数支插销,
且所述复数个插销是插设于后轮的插孔,使单向传动单元与后轮结合并可驱动 后轮同步转动。
据上所述的回转车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单向传动单元是一棘轮组,所 述棘轮组包含同轴设置的内环部与外环部,所述内环部是与被动齿轮结合而可 同步正逆转,内环部的外环面成型复数凹槽,每一凹槽中则设有受簧片抵顶的 圆弧销;所述外环部则与后轮结合而可同步转动,外环部的内环面成型有齿槽, 且内环部的圓弧销是可外张抵制于外环部的齿槽槽壁,使内环部驱动外环部作 单向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不仅无发生畔脚或碰撞等意外,更因无须使 用电力驱动而可节省能源并达环保效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回转车的立体外观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回转车的局部分解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回转车的俯视示意图4是图3的A-A方向剖视示意图5是图3的B-B方向剖视示意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踏压板下压状态的动作示意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踏压板上扬状态的动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l--回转车;11 —把手;12—车体;13—延伸架; 14--后轮;141—轴杆;142--插孔;15--踏压板;15卜-凸轮块;152--转轴; 153—连杆;2--驱动机构;21--复位装置;211--固定轴;212--传动齿轮;213— 线槽;.214--拉绳;215—涡型弹簧;22--传动装置;.221—轴承;222—被动齿 轮;23--单向传动单元;231 —内环部;232--凹槽;233—簧片;234--圆弧销; 235--外环部;236--齿槽;237--插销;24—外壳;241 —大透孔;242、 243、 244--'J、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首先请参阅图1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及图2的局部分解示意图所示,本实用 新型是举可作为代步工具的回转车为实施例,所述实施例主要包含一回转车1 及至少一组驱动才几构2,其中
回转车l,如图1、 2所示,所述回转车1包含可相对折叠收合的把手11及 车体12,车体12于接近末段的适当位置处固设有一对延伸架13,车体12至少 设一后轮14,且后轮14是以轴杆141固设于延伸架13后端,后轮14于内侧面 是凹设复数个插孔142,此外,车体11末端是设至少一踏压板15,所述踏压板 15是呈朝后方上扬状,其前侧底端凸设一凸轮块151,所述凸轮块151 —端以 转轴152枢设于延伸架13前端及车体1上,凸轮块151另端则设一连杆153;
驱动机构2,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机构2是装设于上述所述对延伸架13 之间的中段位置处,其设有一复位装置21,所述复位装置21是以固定轴211向 两侧延伸并固设于延伸架13上,复位装置21具一传动齿轮212,所述传动齿轮 212外侧设一线槽213,线槽213内绕设一拉绳214,拉绳214另端是与凸轮块 151的连杆153相连结,所述传动齿轮212是呈中空状,其内部设至少一组或一
5组以上的涡型弹簧215,所述涡型弹簧215内端是固设于固定轴211,而外端则 固设于传动齿轮212内壁面;及一传动装置22,所述传动装置22是设置于后轮 14的轴杆141上,且传动装置22与轴杆141之间设有轴承221,所述传动装置 22具一被动齿轮222及一单向传动单元23,所述被动齿轮222与传动齿轮212 啮合,且可带动单向传动单元23,所述单向传动单元23是一棘轮组,所述棘轮 组包含同轴设置的内环部231与外环部235,所述内环部231是与被动齿轮222 结合而可同步旋转,内环部231的外环面成型复数凹槽232,每一凹槽232中则 设有受簧片233抵顶的圆弧销234;所述外环部235的内环面成型有齿槽236, 且内环部231的圆弧销234是可受簧片233的抵顶而外张抵制于外环部235的 齿槽236槽壁,使内环部231驱动外环部235作单向传动,又,外环部235朝 向后轮14 一侧是凸设有复数支插销237,且所述的这些插销237是对应后轮14 的插孔142;及一对外壳24,所述的一对外壳24是呈内空状而可供复位装置21 及传动装置22容纳其中,且外壳24分别开设有复数个大、小透孔241、 242、 243、 244以分别供固定轴211、轴杆141及插销237穿设。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合状态请参阅图3至图5的俯视及剖视示意图所 示,所述的一对延伸架13及踏压板15是组装于回转车1的车体12后端,主要 是利用踏压板15底端凸轮块151的转轴152,使延伸架13前端与踏压板15同 时固设于车体11上,而驱动机构2则架设于所述的一对延伸板13之间的中段 位置处,且是利用穿出外壳24的小透孔242、 243的固定轴211固设于延伸架 13上,且所述驱动机构2的拉绳214是穿出外壳24并朝踏压板15方向延伸, 并与凸轮块15的连杆153相连结,而后轮14的轴杆141两端也同样自外壳24 的大、小透孔241、 244伸出后架设于延伸架13上,且后轮14是位于驱动装置 2的外壳24与延伸架13之间,而驱动装置2的插销237是穿出外壳24的大透 孔241,并插设于后轮14的凹槽142中,于是构成如图所示的回转车。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式,请参阅图6、 7所示,使用者只需站立在前进 中的回转车1上,不断踩踏及放松回转车1的踏压板15,即可驱动回转车1继 续前进。如图6所示,当踏压板15被踩踏下压时,踏压+反15连同凸轮块151 是以转轴152为支点向下摆动,进而令凸轮块151端部的连杆153朝回转车1 前方摆动,所述拉绳214将被连杆153拉伸并带动驱动装置2的复位装置21向 前转动,此时复位装置21的传动齿轮212内部的涡型弹簧215将被拉伸而呈巻 紧状态,且传动齿轮212在转动时也带动传动装置22的被动齿轮222及单向传动单元23的内环部2 31同步转动,但在此转动过程中,由于内环部231的圆弧 销234无法抵制外环部235的齿槽236槽壁,故外环部235是呈静止状态,也 无传动后轮14前进的作用。如图7所示,当踏压板15上的踩踏压力消失时, 复位装置21的涡型弹簧215将因拉力消失而放松并恢复扩张状态,同时带动传 动齿轮212朝后回转,此时拉绳214将被拉回巻绕于线槽213中,而踏压板15 也被拉绳214拉回恢复上扬状态,又,当传动齿轮212回转时,是带动传动装 置22的被动齿轮222及单向传动单元23的内环部231同步回转,且在此回转 过程中,内环部231的圆弧销234将被簧片233抵顶而外张抵制于外环部235 的齿槽236槽壁,故外环部235将随内环部231同步转动,进而以外环部235 带动后轮14转动,并驱动回转车l前进。
经过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不断地踩踏及放松踏压板15的 动作,使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2中的传动齿轮211、被动齿轮222及内环部 231产生连续的正转及回转运动,再利用其中的回转运动来带动后轮14转动并 驱动回转车1前进。当使用者站立在回转车1上时,便无须伸脚踩踏地面以推 动回转车1前进,而可通过踩踏踏压板15的方式驱动回转车1,不仅无发生绊 脚或碰撞等意外,更因无须使用电力驱动而可节省能源并达环保效益。
再者,本实用新型是以一组踩踏板控制一组驱动机构及单一后轮的一对一 传动方式配置在回转车上,因此,依上述一对一传动方式设计,本实用新型也 可选择在回转车上设置双组踩踏板,并以双组踩^"板分别搭配并各自控制驱动 机构及后轮的传动方式来驱动回转车,且此一延伸设计也属本实用新型的可行 实施例,特予4又明。
最后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虽是提供一种回转车的驱动机构,但 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并非仅能运用在回转车一类代步工具上而已,实际
上,举凡可通过反复式回转带动产生旋转运动,并利用所述旋转运动产生驱动 的物品,皆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可运用的范畴,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驱动 机构更可取代电力作为动力来源,例如电动跑步机、电动按摩椅、电动按摩 垫、电动按摩棒或电动刮胡刀等,皆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作为其动力 来源,可见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的适用范围极为广泛。
综观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确实具有实用价值及进步性,以其整体 结构而言,诚已符合专利法的法定要件,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手段确可达致预期的目的与功效且确具进步性,诚属专利法所称的新型无误,依法提出申请。
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 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新型^f又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 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回转车的驱动机构,其包含回转车及至少一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车的车体末端设有至少一踏压板及至少一后轮,所述踏压板底端凸设一凸轮块,所述凸轮块一端以转轴枢设于所述车体上,所述凸轮块另一端则设一连杆,而所述后轮则以轴杆架设于所述车体下方;所述驱动机构则包含一复位装置、一传动装置及一外壳,所述复位装置包含一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是通过固定轴架设于所述车体上,所述传动齿轮外侧设有一线槽,所述线槽内绕设一拉绳,所述拉绳另端是与所述踏压板的连杆连结,所述传动齿轮是呈中空状且其内部设有至少一组涡型弹簧,所述涡型弹簧内端是固设于所述固定轴,外端则固设于所述传动齿轮内壁面;一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是套设于所述后轮的轴杆上,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轴杆之间设一轴承,所述传动装置具有一被动齿轮及一单向传动单元,所述被动齿轮与所述复位装置的传动齿轮啮合,且所述被动齿轮带动所述单向传动单元,所述单向传动单元并与所述后轮结合而驱动所述回转车的后轮作单向转动;及一对外壳,所述的一对外壳是呈内空状而供所述复位装置及所述传动装置装设其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车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车 的车体末段下方是固设一对延伸架,所述的一对延伸架是与所述踏压板的连杆一同固设于所述车体上,所述的一对延伸架是分别位于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后 轮的外侧,且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后轮是固设于所述的一对延伸架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车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车 的后轮于朝向所述单向传动单元一侧成型复数个插孔,而所述单向传动单元朝 向所述后轮一侧是凸设有复数支插销,且所述复数个插销是插设于所述后轮的 插孔,使所述单向传动单元与所述后轮结合并驱动所述后轮同步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车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传 动单元是一棘轮组,所述棘轮组包含同轴设置的内环部与外环部,所述内环部 是与所述被动齿轮结合而同步正逆转,所述内环部的外环面成型复数个凹槽, 每一所述凹槽中则设有受簧片抵顶的圓弧销;所述外环部则与所述后轮结合而 同步转动,所述外环部的内环面成型有齿槽,且所述内环部的圆弧销是外张抵 制于所述外环部的齿槽槽壁,使所述内环部驱动所述外环部作单向传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回转车的驱动机构,包含回转车及至少一组驱动机构,其中,回转车末端设一踏压板及一后轮;驱动机构则包含一复位装置及一传动装置,复位装置是与踏压板连结且受踏压板的连动而可产生反复回转运动;传动装置具一被动齿轮及一单向传动单元,被动齿轮与复位装置啮合而可同步反复回转,且被动齿轮可带动单向传动单元,再以单向传动单元驱动后轮作单向转动;通过不断地踩踏及放松踏压板的动作,即可驱动回转车前进,不仅无发生绊脚或碰撞等意外,更因无须使用电力驱动而可节省能源并达环保效益。
文档编号B62K17/00GK201264682SQ200820136920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6日
发明者许美燕 申请人:许美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