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非机动车驻轮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驻轮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自行车王国,虽然汽车正在进入家庭,但是,根据我国的国情,汽车还不能 从根本上代替自行车普及到每个家庭,自行车还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要交通工具。另外, 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行车正在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青睐。但是,长期以 来,自行车的停车处于自由状态,无序的停车既影响市容,也不便于停车管理,特别是 原来一概以车轮着地的停车方式,更不便于对不同轮径车辆实施停车锁控管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自行将不同轮径的车轮轴 芯提升到同一水平高度的停车架上的非机动车驻轮停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非机动车驻轮停车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两侧设置 有可搁置或定位车辆轮轴的左侧停车架、右侧停车架,所述左侧停车架、右侧停车架相 对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提升车辆轮轴的左提升片和右提升片,两提升片之间的间距大于 车轮轮轴前叉支架的外侧宽度,小于设定的车辆轮轴的长度。
所述左提升片和右提升片的形状为扇形,左、右提升片和通过分别设置在靠近扇形 圆心部位的左销轴和右销轴与左、右侧停车架和连接,从销轴轴心到扇形弧面的半径大 于最大与最小停车车轮半径之差,所述左、右侧停车架和左、右提升片上还分别设置有 左、右侧提升片限位装置。
所述左、右提升片扇形弧面上有波形突出齿状。
左侧停车架、右侧停车架上分别设置有左横臂槽、右横臂槽,左、右横臂槽内分别 设置有左挡块和右挡块。
所述左、右侧提升片限位装置为左、右侧提升片上分别设置的左、右限位槽和左、 右侧停车架上分别设置的可在左、右侧提升片限位槽内滑动的限位钉。
所述左、右侧提升片限位装置为左、右侧停车架上分别设置的在靠近左、右侧停车架前、后侧安装的定位钉,左、右侧提升片分别设置在左、右侧停车架各自的前、后定 位钉范围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驻轮停车装置能自行将不同轮径的车轮轴芯提升到同一水 平高度的停车架上,可以使不同轮径的车轮在同一个点上接受车位锁的锁车控制,在同 一个车位上接受不同的车型停放车辆,锁控车辆比较方便,非机动车的摆放整齐,便于 管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非机动车驻轮停车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两侧设置有可搁置或定位车辆轮轴 的左侧停车架2、右侧停车架3,左侧停车架2、右侧停车架3相对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 提升车辆轮轴的左提升片4和右提升片5,两提升片之间的间距大于车轮轮轴前叉支架的 外侧宽度,小于设定的车辆轮轴的长度。
左提升片4和右提升片5的形状为扇形,左、右提升片4和5通过分别设置在靠近 扇形圆心部位的左销轴6和右销轴7与左、右侧停车架2和3连接,从销轴轴心到扇形 弧面的半径大于最大与最小停车车轮半径之差,所述左、右侧停车架和左、右提升片上 还分别设置有左、右侧提升片限位装置。
所述左、右提升片扇形弧面上有波形突出齿状。
左侧停车架2、右侧停车架3上分别设置有左横臂槽12、右横臂槽13,左、右横臂 槽内分别设置有左挡块14和右挡块15。
所述左、右侧提升片限位装置为左侧提升片4、右侧提升片5上分别设置的左限位槽 8、右限位槽9和左侧停车架2、右侧停车架3上分别设置的可在左、右侧提升片限位槽 内滑动的左限位钉IO和右限位钉11。
所述左、右侧提升片限位装置还可为左、右侧停车架上分别设置的在靠近左、右侧 停车架前、后侧安装的定位钉,左、右侧提升片分别设置在左、右侧停车架各自的前、 后定位钉范围内。
所述左提升片4与右提升片5连接在停车架上的最佳范围,提升片扇形弧面的运动 弧线,与车辆轮轴被提升到左停车架2与右侧停车架3的左横臂槽口 18、右横臂槽口 19点的高度相吻合。在左、右提升片4和5的弧线上分别有波形突出齿状凸起16和20,凹 点17和21,所有凹点在同一轴心的外圆弧面上,作用于提升车辆轮轴的提升点;所有凸 点作用于提升轮轴时,起到阻止轮轴在弧面滑动的作用,还作为提升车辆轮轴的推动着 力点。
所述车辆轮轴提升片的弧面运动幅度被限制,在左提升片4和右提升片5的弧面内 到连接轴销的部位之间,分别设置有一条长弧形的左限位槽8、右限位槽9,弧线与扇形 的提升弧面处于同一圆心,在长弧形的左限位槽8、右限位槽9的槽内有左限位钉10和 右限位钉ll,限位钉固定在所属的左侧停车架2、右侧停车架3上面,限位钉在停车架 上定位于提升片有效提升范围,限位槽往复行程距离的中心点。要说明的是提升片在 停车架上的提升行程定位不仅仅限于上述情况,包括可以将限位销钉设置在提升片两侧 外肋行程的终止点,也可以在提升片的连接销轴与停车架之间设置行程限制结构。
在驻轮停车装置上停车,车辆的前轮进入左右两片停车架2和3之间,车辆前轮两 轴端安装在驻轮停车架上的左提升片4和右提升片5上,两轴端部滑入车轮提升片弧面 波形突出齿状齿底处凹点17、 21,将车向前推进,车轴两端倚车轮提升片弧面波形突出 齿状凸点16、 20利用车辆轮轴力点高于车轮提升片支座即与车架连接的左销轴6和右销 轴7处的支点之势,在力的作用下使车轮提升片4和5向上转动,于是车轴被提升到停 车架支架与横臂槽结合点之上,进入被搁置车轮轴的左横臂槽12和右横臂槽13上,向 前推动车辆,车轮提升片弧面波形突出齿状凸点16、 20置于车轴下方,车辆进入车轴上 窜限制区域停车;取下车辆时,将车后拉退出,车轴反方向推动车轮提升片弧面波形突 出齿状凸点16、 20,车轴经过停车架支架与停车架横臂槽结合点完全滑入弧面轮齿状齿 底处凹点17和21,车轮提升片下转运动车轮落地。
在装有车轮提升片的车架上停车,可以使不同轮径的车轮在同一个点上接受车位锁 的锁车控制,在同一个车位上接受不同的车型停放车辆,同时可以将带有不同底板高度 的驻轮停车装置排列在一起,使车位高低排列,车辆的车把可以高低交错,以节约停车 用地。
本停车装置,在车辆轮轴被提升搁置在同一水平高度时,在车轮进入前方的停车架 上安装锁轮锁控装置,可以对不同轮径的车辆实施停车锁轮管理;如果在左右停车架内 的槽下安装锁控装置,不同轮径的车辆搁置在停车架上的轮轴向前推到前进限制点,锁 住轮轴,限制轮轴退出,实现停车锁车管理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非机动车驻轮停车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两侧设置有可搁置或定位车辆轮轴的左侧停车架(2)、右侧停车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停车架(2)、右侧停车架(3)相对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提升车辆轮轴的左提升片(4)和右提升片(5),两提升片之间的间距大于车轮轮轴前叉支架的外侧宽度,小于设定的车辆轮轴的长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动车驻轮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提 升片(4)和右提升片(5)的形状为扇形,左、右提升片(4)和(5)通过分别 设置在靠近扇形圆心部位的左销轴(6)和右销轴(7)与左、右侧停车架(2) 和(3)连接,从销轴轴心到扇形弧面的半径大于最大与最小停车车轮半径之差, 所述左、右侧停车架和左、右提升片上还分别设置有左、右侧提升片限位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非机动车驻轮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 提升片扇形弧面上有波形突出齿状。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机动车驻轮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停车 架(2)、右侧停车架(3)上分别设置有左横臂槽(12)、右横臂槽(13),左、 右横臂槽内分别设置有左挡块(14)和右挡块(15)。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机动车驻轮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 右侧提升片限位装置为左提升片(4)、右提升片(5)上分别设置的左限位槽(8)、 右限位槽(9)和左侧停车架(2)、右侧停车架(3)上分别设置的可在左、右侧 提升片限位槽内滑动的左限位钉(10)和右限位钉(11)。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机动车驻轮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 右侧提升片限位装置为左、右侧停车架上分别设置的在靠近左、右侧停车架前、 后侧安装的定位钉,左、右侧提升片分别设置在左、右侧停车架各自的前、后定 位钉范围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驻轮停车装置。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机动车驻轮停车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两侧设置有可搁置或定位车辆轮轴的左侧停车架、右侧停车架,所述左侧停车架、右侧停车架相对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提升车辆轮轴的左提升片和右提升片,两提升片之间的间距大于车轮轮轴前叉支架的外侧宽度,小于设定的车辆轮轴的长度。驻轮停车装置能自行将不同轮径的车轮轴芯提升到同一水平高度的停车架上,可以使不同轮径的车轮在同一个点上接受车位锁的锁车控制,在同一个车位上接受不同的车型停放车辆,锁控车辆比较方便,非机动车的摆放整齐,便于管理。
文档编号B62H3/00GK201313593SQ200820142359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0日
发明者谢瑞初 申请人:谢瑞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