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垫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218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坐垫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涉及一种运用于可折叠的自行车而可多段调整高度并确实定位的坐垫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自行车坐垫都是设置在座杆顶端,而座杆则插置于车架,并且在车架上设 置一个座杆束,以便利用座杆束来束紧座杆,而达到固定座杆的目的。此类的座杆结构在需要调整坐垫高度时,需先将座杆束放松,再调整座杆伸出车 架的高度,待坐垫被调整至所需高度之后再旋紧座杆束,即可将座杆固定于车架上。但目前自行车的车架设计款式繁多,尤其对折叠式自行车而言更是如此,因为折 叠式自行车必须考虑折叠后的体积大小,使折叠式自行车便于携带,因此便有各种不同型 式的车架设计。请参阅图1,其为一种三角形的车架设计,该车架8主要是由一前杆81、一座杆82 与一底杆83相互枢接组成,其中该座杆82的顶端与该前杆81的顶端枢接,该座杆82底端 则供后轮84以及该底杆83的后端枢设,而该底杆83的前端则扣接于该前杆81下段的扣 接座811,该前杆81的底端接合一前叉812并供前轮85枢设,且该前杆81的顶端设有一把 手86,另于该底杆83中段架设一齿盘87与曲柄88和踏板881,而该齿盘87则凭借一皮带 871带动设于后轮84的小齿盘89,再于该座杆82上设置一坐垫机构9,以此构成一便于折 叠的自行车。而该坐垫机构9具有一座体91,该座体91略呈倒L形,且该座体91套设于该座杆 82上并可沿该座杆82滑移,而该座体91顶部则供一坐垫92设置。该座体91与该座杆82之间于未施加外力之时,呈松配合的形态,而于该座体91 上设置两座杆束93,使该两座杆束93将座体91紧束于该座杆82上,并且该座杆82上设有 一插销94,该插销94的一端凸出于该座杆82,而该座体91则对应该插销94而具有多个卡 槽95,于该两座杆束93松开时,各该卡槽95间会有间隔可供插销94通过,而于该两座杆束 93束紧时,则会迫使卡槽95夹住插销94,而产生定位。换言之,前述的坐垫机构9是凭借插销94与卡槽95的配合而产生多段定位,并借 助于两座杆束93将座体91紧束于该座杆82上,而达到调整与固定的作用。然而,前述的坐垫机构9考虑到轻量化与成本的要求,因此座体91是由工程塑料 制成,而即使是强度优良的工程塑料,其硬度还是有限,所以在以座杆束93将座体91紧束 于该座杆82上,工程塑料材质制成的座体91本身会被压缩而产生弹性变形,因此其束紧的 固定力量并不如传统金属车架对金属座杆的固定力量,亦即在座体91承载骑乘者的体重 时,以两座杆束93紧束的座体91仍会产生些许的滑移现象。而一般座杆束93在束紧与放松之间的间隙只有约1 2mm,而此一间隙的变化必 须让卡槽95间产生可供插销94通过的间隙,所以卡槽95与插销94的嵌卡部份也仅有1 2mm的深度,再加上插销94是圆柱状结构,因此卡槽95与插销94的接触面积相当有限,再加上座体91是工程塑料材质制成,因此在座体91承载骑乘者的体重而与座杆82产生相对滑移现象时,卡槽95将会被迫脱出插销94,而无法确实产生定位效果,如果此一情况经常 发生,甚至可能使卡槽95受损而产生永久变形,造成无法定位的问题。因此,针对前述的特殊折叠式车架的坐垫机构9而言,仍有再加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坐垫调整装置,其是于座 管上设置可垂直于座管的轴向位移的卡合组件,而由该卡合组件的凸齿与座体的卡槽嵌卡 来定位该座体与座管,并由座管束束紧座体与座管,而可达到多段调整且确实固定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该座体对应座管束设有穿透部,使座体于该处形成 两个半环的结构,而可由座管束对两个半环达到确实固定的效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该座体于该穿透部两侧对应该座管束的销分别设有 一凸耳,并且各凸耳对应销分别设有一嵌槽,以供销嵌卡于其中,而可于组装过程中达到定 位座管束的作用。为达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坐垫调整装置,该坐垫调整装置是以可滑 动的形态设置于一座管上,该坐垫调整装置具有一座体,该座体顶部具有一支撑部以供坐 垫设置,且该座体对应该座管设有一贯穿部,以供该座管穿设,且该座体于该贯穿部设有至 少一座管束,由该座管束将座体束紧于该座管,而该座体于该贯穿部中段设有一侧向穿透 该座体的透空部,该透空部相对于穿透该座体的一侧平行于该座管设有多个卡槽,且该座 管固设有一插销,并且配合该插销于该座管设有一卡合组件,该卡合组件可沿着该插销作 垂直于该座管的轴向的位移,并且该卡合组件邻接各卡槽的一侧形成有至少一凸齿,以供 该凸齿嵌卡于卡槽中定位。较佳者,该座体对应该座管束具有一穿透部,使该座体于该处由两个半环形成贯 穿部,而可由座管束迫紧或松开两个半环,而达到确实固定的效用。较佳者,该座体于该穿透部两侧对应该座管束的销分别设有一凸耳,并且各凸耳 对应销分别设有一嵌槽,以供销嵌卡于其中,如此可于组装过程使座管束被定于于座体上 以便于组装,并且使安装后的座管束能于确实的位置达到确实的作用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卡合组件可垂直于该座管的轴向移动,而使凸齿与 卡槽嵌卡或脱离,以供调整该座体与座管的定位,并由座管束束紧座体与座管,而可达到确 实固定的功效。

图1为一种公知的三角形车架结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座体的立体外观图;图4为图2中4-4剖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5-5剖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合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卡合组件的动作示意图。[0026]附图标记说明1-坐垫调整装置;10-座体;101-穿透部;102-凸耳;103-嵌槽;
II、12_壳体;111、121-半环;13-支撑部;14-贯穿部;15-座管束;151、152_扣体;153-销; 154-轴;155-把手;16-透空部;17-卡槽;18-插销;19-卡合组件;191-鞍座;192-滑座; 193-筒部;194-弹簧;195-凸齿;196-连结座;197-操作部;2-座管;3-坐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 新型的外观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座体的立体外观图;图4为图2中4-4剖线的剖视结构 示意图;图5为图2中5-5剖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合组件的剖视结构 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坐垫调整装置1套设于倾斜的座管2上,并且该坐垫调整装置1顶部 设置有一坐垫3,而本实用新型的坐垫调整装置1具有一座体10,该座体10是由两个对称 的壳体11、12对合组成,并使该座体10顶部形成一个支撑部13可供该坐垫3设置。
该座体10相对该座管2具有一贯穿部14,以供该座管2穿设,由于该座体10是 由壳体11、12所组成,因此该贯穿部14形成于两壳体11、12之间,而该座体10沿该贯穿部 14分隔设有两个座管束15,由该两座管束15将座体10束紧于该座管2上。该座体10对应各座管束15分别具有一穿透部101,使该座体10于该处由两个半 环111、121形成前述的贯穿部14,而各该座管束15分别由两个半环状的扣体151、152枢 接组成,该两扣体151、152的一端由一销153枢接连结,而该两扣体151、152的另一端由一 轴154穿组,并且该轴154的一端偏心枢设有一把手155,而可凭借枢转该把手155使该两 扣体151、152迫紧该两半环111、121以束紧座管2,或松开该两扣体151、152,使该两半环
III、121与该座管2松脱。座管束15的结构并非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故不予详述。另该座体10于该穿透部101两侧对应该座管束15的销153分别设有一凸耳102, 并且各凸耳102对应销153分别设有一嵌槽103,以供销153嵌卡于其中,如此可于组装过 程中达到定位各该座管束15的作用。该座体10于该贯穿部14中段设有一侧向穿透该座体10的透空部16,该透空部 16同样是形成于两壳体11、12之间,且该透空部16相对于穿透该座体10的一侧平行于该 座管2设有多个卡槽17,各卡槽17垂直于该座管2的轴向,并且各卡槽17的长度约与该座 管2的直径相当。而该座管2的预定位置固设有一插销18,并且配合该插销18于该座管2套设一卡 合组件19,该插销18邻近该卡槽17的一端凸出该座管2 —预定长度,并且于该插销18凸 出的一端设有一鞍座191,该鞍座191略呈半圆形,并于该鞍座191上滑设有一滑座192,该 滑座192对应该插销18具有一筒部193,该筒部193可供该插销18穿设,且于该鞍座191 与该滑座192之间套设有一弹簧194,使该滑座192可沿该插销18与该鞍座191滑移,并 且该滑座192邻接各卡槽17的一侧形成两凸齿195,以供嵌卡于卡槽17中定位,而该滑座 192的另一侧的两端之间则由一连结座196连结,使该卡合组件19被定位于该座管2,并可 沿该插销18作垂直于该座管2的轴向的位移,而使该两凸齿195与各卡槽17嵌卡或脱离, 另外,该连结座196向外凸出有一操作部197,且该操作部197是由透空部伸出至壳体外,可 供使用者方便操作该连结座196与该滑座192。[0034]使用本实用新型要进行坐垫3的位置(高度)的调整时,先松开两座管束15的把手155,使该座体10与该座管2呈松脱的状态,再操作该卡合组件19,用户可握住该操作部 197将该连结座196及滑座192向外拉,即如图7所示的状态,此时滑座192的凸齿195会 脱出卡槽17,使用者即可沿该座管2移动该座体10至需要的位置,再放开该操作部197,使 该卡合组件19凭借该弹簧194的作用力,而将该连结座196及滑座192回推,使该两凸齿 15分别嵌卡于卡槽17中,而将座体10确实地定位,最后再扳转各座管束15的把手155,而 迫紧该两半环111、121束紧座管2(即如图4所示的状态),使座体10固定于该座管2上。由于各卡槽17与各凸齿195之间为大面积的接触,并且该卡合组件19是由两凸 齿195与卡槽17嵌卡,因此该卡合组件19与该座体10之间能有足够的接触面积来达到定 位该座体10与该座管2的效用;再者,该座体10对应各座管束15分别具有穿透部101,使 该座体10于该穿透部101的处由两个半环111、121形成贯穿部14,如此的结构即可凭借座 管束15迫紧该两半环111、121确实地束紧该座管2。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即可凭借该两 座管束15与该卡合组件19共同配合而确实地达到将该座体10固定于座管2的功效。唯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 施的范围,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 等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畴。
权利要求一种坐垫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坐垫调整装置是以能够滑动的形态设置于一座管上,该坐垫调整装置具有一座体,该座体顶部具有一支撑部以供坐垫设置,且该座体对应该座管设有一贯穿部,以供该座管穿设,且该座体于该贯穿部设有至少一座管束,由该座管束将座体束紧于该座管,而该座体于该贯穿部中段设有一侧向穿透该座体的透空部,该透空部相对于穿透该座体的一侧平行于该座管设有多个卡槽,且该座管固设有一插销,并且配合该插销于该座管设有一卡合组件,该卡合组件能够沿着该插销作垂直于该座管的轴向的位移,并且该卡合组件邻接各卡槽的一侧形成有至少一凸齿,以供该凸齿嵌卡于卡槽中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由两个对称的壳体对合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于该贯穿部间隔设有两个座管束。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坐垫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对应该座管束具有一 穿透部,使该座体于该处由两个半环形成前述的贯穿部。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坐垫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管束分别由两个半环状 的扣体枢接组成,该两扣体的一端由一销枢接连结,而该两扣体的另一端由一轴穿组,并且 该轴的一端偏心枢设有一把手,凭借枢转该把手使该两扣体相对迫紧或松开。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坐垫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于该穿透部两侧对应该座 管束的销分别设有一凸耳,并且各凸耳对应销分别设有一嵌槽,以供销嵌卡于其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插销邻近该卡槽的一端凸出该 座管一预定长度,以供该卡合组件配合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合组件邻接各卡槽的一侧形 成有两凸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卡槽垂直于该座管的轴向,并且 各卡槽的长度与该座管的直径相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合组件对应该插销设有一鞍 座,该鞍座呈半圆形,并于该鞍座上滑设有一滑座,前述的凸齿形成于该滑座邻靠卡槽的一 侧,而该滑座对应该插销具有一筒部,该筒部供该插销穿设,且于该鞍座与该滑座之间套设 有一弹簧,而该滑座另一侧的两端之间由一连结座连结,使该滑座能够沿该插销与该鞍座 作垂直于该座管的轴向的滑移,并且能够被定位于该座管,而使该凸齿与卡槽嵌卡或脱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坐垫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结座向外凸出有一操作部。
专利摘要一种坐垫调整装置,其以可滑动的形态设置于座管上,坐垫调整装置具有座体,座体顶部可供坐垫设置,且座体有一贯穿部以供座管穿设,座体于贯穿部至少设有一座管束,以由座管束将座体束紧于座管,而座体于贯穿部中段设有一侧向穿透座体的透空部,座体的一侧平行于座管设有多个卡槽,且座管上固设有插销以配合设置卡合组件,卡合组件可沿插销作垂直于座管轴向的位移,使卡合组件对应卡槽形成的凸齿,可与卡槽嵌卡或脱离,以供多段调整座体与座管的定位,并由座管束束紧座体与座管,使座体固定于座管上。
文档编号B62J1/08GK201559736SQ20092017146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8日
发明者谢淑儿 申请人:永祺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