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218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揭示一种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尤指一种可快速卡固置物件的
快拆装置。
背景技术
参照欧盟专利号EP0413106号专利案,其揭示一种自行车配件快拆装置,将配件挂载于结合装置后,利用控制手把在放松位置及闭合位置间移动,借以固定自行车配件及将自行车配件取下。 但是,现用的结合装置内还必须额外装设一控制手把卡固自行车配件,结合装置内必须设有对应的结构供控制手把活动,所以该结构装置的成本高,不受消费者的喜爱,而且在拆卸自行车配件时,使用者一只手需要操作控制手把以及固定车身,另一只手拆下自行车配件,拆卸时既不方便、也不顺手。 再者,控制手把在闭合位置向上夹掣栓梢固定配件,而挂设在顶部的挂杆同样受到向上的推抵力量,所以顶部的挂杆和结合装置之间产生有间隙,造成配件有产生摇晃的可能,无法达到稳固结合的效果。 有鉴于上述现有装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人实用新型出一种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可克服上述现有装置的所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第一置物件的框架挂设于该挂槽后,接着下压第一
置物件使卡杆卡设于该定位部,让第一置物件能够快速的卡固结合于该结合座。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该挂槽的斜面能够让第一置物件顺着该斜面下滑至
该挂槽的底部,使第一置物件的卡杆对应于该定位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 目的在于,该结合座的第二部位设有一卡固槽,供结合一第二置物件的挂杆挂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0011] —种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包括有 —结合座,其包括有一第一部位及一第二部位,该第一部位能拆卸的装设于自行车车架,该第二部位具有一挂槽及一容纳空间,该挂槽具有一底部,该容纳空间内设有一定位部,该定位部位于该容纳空间相反于该挂槽的一端,该定位部相反于该挂槽的一侧具有一定位卡槽; —第一置物件,其具有第一侧及第二侧,该第一置物件的第一侧具有一框架及一卡杆,该框架挂设于该挂槽时,该卡杆能够伸入该容纳空间,该第一置物件的卡杆能以该框架为轴旋转,且该第一置物件借助自重使该卡杆抵接于该定位部相反于该挂槽的一侧,该
3定位部位于该框架及该卡杆之间,且该框架及该卡杆分别卡设于该挂槽的底部及该定位卡槽。 上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中该第一置物件以该框架为轴旋转时,该卡杆与该第一置物件的重心以相同旋转方向旋转,该容纳空间内壁在该定位部相反于该挂槽的一端具有一抵面,该第一置物件借助自重抵接于该抵面。 上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中该挂槽的底部与该定位卡槽具有一间距,该框架与该卡杆具有一间距,该框架与该卡杆的间距小于该底部与该定位卡槽的间距。[0016] 上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中该卡杆的宽度小于该容纳空间的宽度,该容纳空间连通该挂槽。 上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中该挂槽朝相反于该第一部位的方向倾斜而具有一斜面。 上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中该卡杆卡设于该定位部时,该斜面的延伸方向和该框架圆心与卡杆圆心的连线具有一夹角。 上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中容纳空间的内壁具有一导引面及一圆弧面,该容纳空间的导引面及圆弧面朝相反于该第一部位的方向倾斜。 上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中该挂槽设于该第二部位的顶面,该容纳空间于该第二部位顶面的开口大于该挂槽于该第二部位顶面的开口。 上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中该第一部位具有两侧壁,两侧壁之间形成一
套接槽,以套接自行车竖管,并设有一夹持件夹固该竖管,两侧壁相对于该套接槽分别形成
一缺口 ,两缺口连通该套接槽,两侧壁相对于该缺口分别形成一枢部及一结合部,该夹持件
一端以一枢轴枢设于该枢部,另一端能够以一螺件螺锁结合于该结合座。 上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中还包括有一第二置物件,该第二置物件一侧
具有一挂杆,两侧壁相反于该第二部位的一端分别形成一卡固槽,两卡固槽位于同一横向
位置上,该卡固槽包括有第一段及第二段,第一段与第二段向不同的方向延伸,该挂杆挂设
于该卡固槽,该第二置物件相反于该挂杆的一侧还具有一束部,以束紧于竖管。 上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中该第一部位的顶面凸设有两弯弧状的挂勾,
两挂勾挂设于自行车把手的两侧。 上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中该第一置物件第一侧相反于该框架的一端具有一束部,该束部能够束紧于车架的竖管。 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中第一置物件的框架挂设于该挂槽后,接着下压第一置物件使卡杆卡设于该定位部,让第一置物件能够快速的卡固结合于该结合座。[0027] 2.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中该挂槽的斜面能够让第一置物件顺着该斜面下滑至该挂槽的底部,使第一置物件的卡杆对应于该定位部。 3.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中该结合座的第二部位设有一卡固槽,供结合一第二置物件的挂杆挂置。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的立体外观图;[0030]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另一视角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结合第一置物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的细部放大图; 图9为图8中第一置物件卡固时的细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结合第二置物件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第二置物件结合于卡固槽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结合座101第一端102第二端103顶面104底面IO第一部位11侧壁111枢部112结合部12套接槽13缺口14夹持件141枢轴142螺件15卡固槽151第一段152第二段16挂勾20第二部位21挂槽211底部212斜面22容纳空间221导引面222圆弧面223挡壁224抵面23定位部231定位卡槽 24侧壁25连接部30第一置物件301第一侧302第二侧303置物空间31框架32卡杆321连接部33束部40第二置物件41挂杆42束部2车架201竖管202把手Sl间距S2间距A倾斜角B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现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 述如下,此仅供说明的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参照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的立体外观图及立体分解 图。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结合座1、一第一置物件30及一第二置物件40,该结合座1可拆 卸的结合于自行车车架2,两置物件30、40分别装设于该结合座1的两端,该车架2包括有 竖管201及把手202。 同时参照图3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及 剖面示意图。该结合座1包括有第一端101及第二端102,以及顶面103及底面104,该结 合座1的第一端101结合于自行车把手202,且可挂置该第二置物件40,该结合座1的第二 端102结合该第二置物件40。该结合座1包括有一第一部位10及一第二部位20,该第一 部位10位于该结合座1的第一端101,该第二部位20位于该结合座1的第二端102,该第 一部位10具有两侧壁ll,两侧壁11之间形成一纵向的套接槽12,该套接槽12穿透该结合 座1的两面103、 104,该套接槽12呈U形,以套接于自行车竖管201,两侧壁11相对于该套
5接槽12分别形成一缺口 13,两缺口 13连通该套接槽12及该结合座1的第一端101,两侧 壁11相对于该缺口 13分别形成一枢部111及一结合部112,以供一夹持件14枢接,该夹持 件14 一端以一枢轴141枢设于该枢部111,另一端能够以一螺件142螺锁结合于该结合座 1。 该第一部位10的两侧壁11于端部分别形成一卡固槽15,两卡固槽15位于同一横 向位置上,且该卡固槽15横向穿透该侧壁11呈开放状,该卡固槽15连通该缺口 13,该卡 固槽15包括有第一段151及第二段152,第一段151与第二段152向不同的方向延伸,该 第一段151邻近该结合座1的顶面103,该第二段152从该第一段151的底部往该结合座1 底面104的方向延伸,且第二段152朝向该结合座1第二端102倾斜。 该第一部位10于该结合座1顶面103凸设有两弯弧状的挂勾16,两挂勾16挂设 于自行车把手202的两侧,防止该结合座1下滑。 该第二部位20具有一挂槽21及一容纳空间22,该第二部位20于该结合座1的顶 面103形成该挂槽21,且该挂槽21沿该结合座1的横向延伸呈开放状,且该挂槽21形成于 该结合座1的两侧,该挂槽21具有一底部211,该底部211朝该结合座1第一端101的方向 倾斜而具有一斜面212。 该容纳空间22连通该挂槽21 ,且该容纳空间22形成于该结合座1两侧之间,该容 纳空间22连通该结合座1的第一端101、顶面103及底面104,该容纳空间22于该结合座 1外缘顶面103的开口大于该挂槽21于该结合座1外缘顶面103。该容纳空间22的内壁 凸设有一定位部23,该定位部23位于相反于该挂槽21的一端,该容纳空间22内壁具有一 导引面221及一圆弧面222,该导引面221连接该结合座1的顶面103,该圆弧面222连接 该导引面221及该定位部23,而容纳空间22相反于该容纳空间22内壁的一端具有一挡壁 223,该挡壁223邻近该结合座1的顶面103且邻接该挂槽21。该容纳空间22在该定位部 23相反于该挂槽21的一端具有一抵面224。 该定位部23在相反于该挂槽21的一面形成一定位卡槽231,该定位卡槽231为圆 弧状。该定位卡槽231与该挂槽21位于不同的水平位置,使该定位卡槽231与该挂槽21沿 着相同的方向横向延伸呈开放状,该定位部23的定位卡槽231与该挂槽21的底部211之 间具有一间距S1。 该第二部位20具有两侧壁24,该挂槽21形成于两侧壁24上,该容纳空间22形成 于两侧壁24之间,且该两侧壁24 —体设有该挡壁223。 该第一置物件30具有第一侧301及第二侧302,该第一置物件30的第一侧301能 够装设于该结合座1的第二部位20,第一侧301与第二侧302之间形成一置物空间303,该 第一置物件30第一侧301具有一框架31及一卡杆32,该卡杆32两端分别形成一连接该框 架31的连接部321。该框架31与该卡杆32之间具有一间距S2(如图9所示),该框架31 与该卡杆32之间距S2略小于该定位部23的定位卡槽231与该挂槽21的底部211之间距 Sl。该框架31能够挂设于该挂槽21,而该卡杆32的宽度小于该容纳空间22的宽度,让该 卡杆32能够伸入该容纳容间22,且该卡杆32能够抵接于该定位部23相反于该挂槽21的 一面的定位卡槽231。该第一置物件30实施为置物篮。该第一置物件30第一侧301相反 于该框架31的一端具有一束部33,该束部33能够束紧于车架2的竖管201。该第一置物 件30以该框架31为轴旋转时,该卡杆32与该第一置物件30的重心以相同旋转方向旋转。[0064] 该第二置物件40的一侧面具有一挂杆41及一束部42,该挂杆41能够快速结合于 该结合座1第二端102的该卡固槽15,而该束部42束紧于车架2的竖管201。该第二置物 件40实施为背袋。 参照图7至图IO,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结合第一置物件的示意 图。该容纳空间22于该结合座1顶面103的开口大于该挂槽21于该结合座1顶面103的 开口 ,使该第一置物件30方便的装入该结合座1的挂槽21,该框架31抵于该挂槽21的斜 面212,接着框架31顺着挂槽21的斜面212下滑至挂槽21的底部211,而该卡杆32伸入 该容纳空间22时能够顺着导引面221及圆弧面222滑至该定位部23相反于该挂槽21的 一面。 该斜面212的延伸方向和该框架31圆心与卡杆32圆心的连线具有一夹角B,且 该斜面212的延伸方向与该容纳空间22的导引面221与圆弧面222为相同的倾斜方向,使 该卡杆32能够顺着该容纳空间22的内壁滑至该定位部23相反于该挂槽21 —面的定位卡 槽231。而当第一置物件30第一侧301的框架31滑至底部211时,该第一置物件30的卡 杆32能够以框架31为轴旋转,该第一置物件30以该框架31为轴旋转一个角度后,让该卡 杆32抵接于该容纳空间22的抵面224,且该卡杆32卡固于该定位卡槽231。当该第一置 物件30的第一侧301挂置于该结合座1的挂槽21时,该第一置物件30以该框架31为轴 旋转,该卡杆32与该第一置物件30的重心以相同旋转方向旋转,使第一置物件30借助自 重使该卡杆32朝该容纳空间22的内壁旋转以抵接于该抵面224。 透过该框架31与该卡杆32之间距S2略小于该定位部23的定位卡槽231与该挂 槽21的底部211之间距Sl,使该框架31与该卡杆32夹紧该挂槽21底部211与该定位卡 槽231形成紧配合定位。 当自行车受到上下震荡的力量时,该第一置物件30的卡杆32能够挡止于该定位 部23而不会脱出,若受到旋转的力量时,该卡杆32向上转动时也会挡止于该挡壁223。所 以该第一置物件30若要自动脱出该结合座1必须承受旋转及多方向的力量才能够使第一 置物件30的框架31及卡杆32脱离,所以该卡杆32就算跳开该定位部23,该第一置物件 30的框架31及该卡杆32能够以该第一置物件30的自重使该框架31滑至底部211,该卡 杆32卡抵于定位部23。 参照图10及图ll,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结合第二置物件的示意 图。该第二置物件40的挂杆41装入该卡固槽15,该挂杆41伸入该卡固槽15第一段151, 至该第一段151及该第二段152交接处再转折卡入该卡固槽15的第二段152,透过该卡固 槽15第一段151与第二段152沿不同方向延伸,使第二置物件40的挂杆41不易脱离该卡 固槽15。而该第二置物件40的束部42再束紧自行车车架2的竖管201 (如图2所示)。
权利要求一种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结合座,其包括有一第一部位及一第二部位,该第一部位能拆卸的装设于自行车车架,该第二部位具有一挂槽及一容纳空间,该挂槽具有一底部,该容纳空间内设有一定位部,该定位部位于该容纳空间相反于该挂槽的一端,该定位部相反于该挂槽的一侧具有一定位卡槽;一第一置物件,其具有第一侧及第二侧,该第一置物件的第一侧具有一框架及一卡杆,该框架挂设于该挂槽时,该卡杆能够伸入该容纳空间,该第一置物件的卡杆能以该框架为轴旋转,且该卡杆抵接于该定位部相反于该挂槽的一侧,该定位部位于该框架及该卡杆之间,且该框架及该卡杆分别卡设于该挂槽的底部及该定位卡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置物件以该框架为轴旋转时,该卡杆与该第一置物件的重心以相同旋转方向旋转,该容纳空间内壁在该定位部相反于该挂槽的一端具有一抵面,该第一置物件借助自重抵接于该抵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挂槽的底部与该定位卡槽具有一间距,该框架与该卡杆具有一间距,该框架与该卡杆的间距小于该底部与该定位卡槽的间距。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杆的宽度小于该容纳空间的宽度,该容纳空间连通该挂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挂槽朝相反于该第一部位的方向倾斜而具有一斜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杆卡设于该定位部时,该斜面的延伸方向和该框架圆心与卡杆圆心的连线具有一夹角。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特征在于容纳空间的内壁具有一导引面及一圆弧面,该容纳空间的导引面及圆弧面朝相反于该第一部位的方向倾斜。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挂槽设于该第二部位的顶面,该容纳空间于该第二部位顶面的开口大于该挂槽于该第二部位顶面的开口。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位具有两侧壁,两侧壁之间形成一套接自行车竖管的套接槽,并设有一夹固该竖管的夹持件,两侧壁相对于该套接槽分别形成一缺口 ,两缺口连通该套接槽,两侧壁相对于该缺口分别形成一枢部及一结合部,该夹持件一端以一枢轴枢设于该枢部,另一端能够以一螺件螺锁结合于该结合座。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第二置物件,该第二置物件一侧具有一挂杆,两侧壁相反于该第二部位的一端分别形成一卡固槽,两卡固槽位于同一横向位置上,该卡固槽包括有第一段及第二段,第一段与第二段向不同的方向延伸,该挂杆挂设于该卡固槽,该第二置物件相反于该挂杆的一侧还具有一束紧于竖管的束部。
11. 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位的顶面凸设有两弯弧状的挂勾,两挂勾挂设于自行车把手的两侧。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置物件第一侧相反于该框架的一端具有一能够束紧于车架的竖管的束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置物件快拆装置,包括有一结合座及一第一置物件,该结合座的第二部位具有一挂槽及一容纳空间,该挂槽具有一底部,该容纳空间内设有一定位部,该定位部位于该容纳空间相反于该挂槽的一端,该定位部相反于该挂槽的一侧具有一定位卡槽;该第一置物件的第一侧具有一框架及一卡杆,该框架挂设于该挂槽时,该卡杆能够伸入该容纳空间,该第一置物件的卡杆能以该框架为轴旋转,且该第一置物件借助自重使该卡杆抵接于该定位部相反于该挂槽的一侧,使该定位部位于该框架及该卡杆之间,且该框架及该卡杆分别卡设于该挂槽的底部及该定位卡槽。
文档编号B62J11/00GK201506413SQ200920171450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8日
发明者庄士文 申请人:极点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