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人太阳能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9440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人太阳能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尤其是一种只有一个座位的单人太阳能电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世界范围的能源紧张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燃油的紧张状况将随着汽车产量的剧增而进一步加剧,各国强制性的燃油耗量法规及废气排放法规的出台也将促使各国政府强令并政策性地引导汽车厂家谋求出路,以便尽快开发出节能的汽车产品,全球的能源总量有限也制约人们继续开发使用当前模式燃料汽车,需要从替代能源或者采用更加合理地能源利用方式。从能源与环保的角度来说,电动汽车虽然被世界汽车制造业公认为"未来汽车",但由于受车载电池性能的限制,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非常有限,加上不能随时随地充电等因素的影响,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缓慢。尽管如此,目前还是出现了大量不同形式的电动车,例如电动自行车比较适合在车速不超过25km/h,活动半径在15 20公里范围内使用;电动三轮/四轮车比较适合车速在20km/h以内行驶,它比自行车稳定性比好,适合活动半径30km范围内使用;电动黄包车和电动摩托车比较适合在车速为20-70km/h范围内行驶,电动黄包车适合接送儿童上下学与游客城市观光;电动高尔夫车,车速通常低于25km/h,只适用于高尔夫球场等局部地域使用,不能在马路上行驶;还有游览观光车、警务巡逻车、道路清扫电动车及多用途电动车等等不断进入人们的生活。 再有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造成道路车辆拥挤、堵塞、交通事故屡屡发生,到处出现停车难的局面。居多方统计目前单人乘驾出行比例占70%之多,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要去办一件事或完成某项任务时,存在着大量的短距离、低速、区域内行驶情况为多,而且车辆的体积大,灵活性下降,在高速行驶的时候操控性不好,马路上高速行驶的车辆引发的交通事故也造成了较大的危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开发一种小型单人电动车。[0004] 中国专利局于2007年9月26日公开了一份CN101041373A号专利申请,名称为厢式单人电动车,包括车架、车厢、直流无刷电机,车厢装在车架上,车架由轻质中空钢材支撑,车厢由塑料制成,这种结构的单人电动车具有开启车门,与传统的车辆的结构差不多,只是尺寸縮小,在这么小尺寸的车辆上设置开启车门需要留出车门的空间,这样使得车辆的尺寸不能无限縮小,同时由于设置开启车门造成车身的强度下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交通拥堵,停车难,而且短途行驶不经济不环保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尺寸小,适合短途行驶能缓解现有交通压力的单人太阳能电动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人太阳能电动车,包括底盘、车身、电驱动系统和转向系统,其中,电动车为无车门翻体结构,车身内只有一个座位空间,整个车身阳光照射的部位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电动车没有设置车门,可以省却车门所占的空间,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縮小车辆的尺寸,同时使得车身能够简化并形成一种翻体结构,如果需要下车就只需翻起车身,就能下车或者上车,驾驶时车身成一个整体结构,这样可以加强车身的强度,车身内只有一个驾驶空间,可以容纳一个驾驶人员,这样尤其适合在城市内交通拥挤的地方使用,城市内使用电驱动系统,排污小,充满电后完全适用于短途使用,车身外覆盖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利用太阳能作为驱动的能源,使用更加环保清洁,电动车可以采用四个车轮,也可以采用三个车轮。[0007] 作为优选,转向系统的转向柱为分体结构,转向柱与转向盘相连并能偏移,转向柱和转向盘偏移驾驶位置能让出驾驶员上下车的空间。转向柱为分体结构,一部分与转向盘相连,另一部分与转向轴相连,这样两部分可以转动,转向盘能左右偏移,车身翻起,转向盘偏移就流出下车的空间,如果驾驶员想从左边下车,则将转向盘向右偏移,如果想从右边下车,则将转向盘向左偏移。 作为优选,车身与底盘在前端铰接,车身能绕着铰接部位前后旋转,车身的周边与底盘能密封并在周边位置设有安全固定扣;车身呈槽型,前面设置有挡风玻璃,两侧设置有升降窗。车身前端铰接,车身前后翻转,汽车向前行驶的时候,迎着汽流的方向,车身的受力比较合理,通过安全扣就能固定住车身同时方便讲车身翻起。 作为优选,电动车采用铝制钢架结构,车身为非金属制成,尾部与底盘固定成一体,车身与底盘的分界面在驾驶员座椅后背所在的平面和驾驶员脚踏部位所在的平面。车身的钢架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同时又能减轻整体的重量,在满足车辆按照设定速度行驶过程中需要的强度,又能减小汽车能量的损耗,延长行驶里程。 作为优选,电动车使用前、后独立悬架,采用独立轴颈双横臂结构,上、下摆臂与转向节支架相铰接,减震器与螺旋弹簧基于一体,下端铰接在转向节支架中,上端固定在底盘上。上、下摆臂负责车轮的纵向跳动,车轮转向则是通过围绕转向支架之间的两个铰接点所形成的轴线进行,这种独立轴颈双叉臂悬架区别于传统双叉臂悬架,克服了传统双叉臂悬架将轮胎上下跳动与转向双重结构功能集中于球头上,对球头强度和制作工艺要求很高,造成成本增加的缺点,摆臂由碳纤维材料组成,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重量轻等优点,同时还解决了这种小轴距、小轮距单人电动车的侧翻及操纵稳定性关键技术。[0011] 作为优选,底盘上装有作为主动力的动力电池和为车内其他电器提供电源的辅助电池,动力电池和辅助电池采用一套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内包括充电器,动力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充电装置内包括DC/DC转换装置。动力电池选用高能量质量比、高性能、高效率的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的容量应保证设计指标,一次充电续驶里程60km的要求。[0012] 作为优选,动力电池的设计标准为额定容量50Ah、48V,辅助电池的设计标准为额定容量为20Ah、12V,充电转换器的规格为500W、48V/12V。选择电池的额定容量为50Ah、48V,动力电池的工作电压选为48V,属于安全电压,同时还可有效减小电动机及导线的尺寸,为了和动力电池使用一套充电装置,能在给车上动力电池充电的同时,通过DC/DC转换装置也能给辅助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时是以动力电池为主,充电时间1.5小时可达80%的额定容量,3-4小时充满,同时给辅助电池进行充电。 作为优选,电动车为后轮驱动,在每个后轮内各装一台交流异步电动机,交流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 5-2. OKW,峰值功率为4-5KW,额定工作电压为48V ;电动车的驱动系统包括电机调速控制系统和电子差速控制系统。采用交流异步电动机,效率高、体积小、重
4量轻、噪音低、电机外特性好、可调转速范围宽、过载能力强、电机低速运转稳定、启动转矩大、启动电流小,采用交流异步电动机作为轮毂电机,省去了机械变速器和差速器,进一步减轻了整车质量。 作为优选,电动车内设有空调系统,所述的空调系统采用半导体制冷制热技术。半导体制冷又称电子制冷或者温差制冷,介于制冷技术和半导体技术边缘的学科,在同一制冷片上只通过改变直流电流的极性即可实现制冷或加热,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无噪音、使用寿命长,不用任何制冷液。 作为优选,电动车的尾部设置有可翻起的后翻盖,后翻盖内形成一个空间。后翻盖内形成的空间可以作为置物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动车车身为无车门翻体结构,保证可以省却车门所占的空间,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縮小车辆的尺寸,同时使得车身能够简化并形成一种翻体结构,只需翻起车身,就能下车或者上车,驾驶时车身成一个整体结构,这样可以加强车身的强度,车身内只有一个驾驶空间,可以容纳一个驾驶人员,这样尤其适合在城市内交通拥挤的地方使用,城市内使用电驱动系统,排污小,使用太阳能装置收集太阳能作为能源,环保而且清洁。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驱动系统图; 图中1、底盘,2、车轮,3、车身,4、升降窗,5、太阳能电池板,6、后翻盖,7、安全固定扣,8、辅助电池,9、动力电池,10、220V电源,11、动力电池控制器,12、充电器,13、交流异步电动机,14、制动踏板,15、电机控制器,16、 DC/DC转换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单人太阳能电动车(参见附图l),包括底盘1、车身3、电驱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电动车采用铝制钢架结构,车身3为非金属制成,电动车的尾部与底盘1固定成一体,车身3与底盘在前端铰接并能绕着铰接部位前后旋转,车身呈槽型,车身前面设置有挡风玻璃,两侧设置有升降窗4,车身与底盘的分界面在驾驶员座椅后背所在的平面和驾驶员脚踏部位所在的平面,车身3的周边与底盘能密封并在周边位置设有安全固定扣7,车身外部太阳照射的部位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5,电动车内部只有一个驾驶员的座位,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柱和转向盘,转向柱为分体结构,一部分与转向盘相连,另一部分与驱动系统相连,转向盘与转向柱一部分相连后可绕着转向柱的分体部位左右偏移以让出驾驶员上下的空间,电动车具有四个车轮2,前面两个车轮为转向轮与转向系统相连,后面两个车轮为驱动车轮与驱动系统相连,驱动系统(参见附图2)包括制动踏板14、电机控制器15、两个交流异步电动机13、动力电池控制器11、充电器12、 DC/DC转换装置16、动力电池9、辅助电池8和太阳能电池板5,制动踏板14设置在电动车驾驶室内,制动踏板14与电机控制器15相连,两交流异步电动机13分别与电动车的两后车轮相连,电机控制器15与动力电池控制器11相连,动力电池控制器11连接动力电池9、DC/DC转换装置16和充电器12,充电器12连接外部220V电源10, DC/DC转换装置连接辅助电池8,动力电池9连接车身外的太阳能电池板5,动力电池9和辅助电池8都设置在底盘1上,动力电池9的设计标准为额定容量50Ah、48V,辅助电池8的设计标准为额定容量为20Ah、12V,DC/DC转换装置16的规格为500W、48V/12V,交流异步电动机13的额定功率为1. 5_2. OKW,峰值功率为4-5KW,额定工作电压为48V,车身内还设有空调系统,空调系统采用半导体制冷制热技术,电动车的尾部设置有可翻起的后翻盖6,后翻盖6盖住电动车尾部形成置物空间,电动车使用前、后独立悬架,采用独立轴颈双横臂结构,上、下摆臂与转向节支架相铰接,减震器与螺旋弹簧基于一体,下端铰接在转向节支架中,上端固定在底盘1上。 电动车整车长伟2000mm,宽为1160mm,轮距为900mm,跨距为1460mm,电动车的前悬为320mm,后悬为220mm,电动车的整车高度为1340mm,驾驶室内的驾驶员的座位在前后排车轮之间,电动车日常使用范围在60km内,行驶速度一般为30-50km/h,最高车速达80km/h,一次充电续驶里程为60km,整车的整备质量为300-350kg。 打开安全固定扣7,车身3绕着前端的铰链旋转并向前翻起,如果驾驶员站在左侧,则将转向盘向右偏移,露出驾驶员上车的空间,驾驶员上车后做好必要的安全工作同时将转向盘复位,关闭车身3,然后扣住安全固定扣7,动力电池作为行驶的主动力,辅助电池用来给电动车的其他电器供电。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权利要求一种单人太阳能电动车,包括底盘(1)、车身(3)、电驱动系统和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动车为无车门翻体结构,电动车(3)内只有一个驾驶空间,整个车身(3)阳光照射的部位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太阳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转向系统的转向柱为分体结构,转向柱与转向盘相连并能偏移,转向柱和转向盘偏移驾驶位置能让出驾驶员上下车的空间。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单人太阳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车身(3)与底盘(1)在前端铰接,车身(3)能绕着铰接部位前后旋转,车身(3)的周边与底盘能密封并在周边位置设有安全固定扣(7);车身呈槽型,前面设置有挡风玻璃,两侧设置有升降窗(4)。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单人太阳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电动车采用铝制钢架结构,车身(3)为非金属制成,尾部与底盘(1)固定成一体,车身与底盘的分界面在驾驶员座椅后背所在的平面和驾驶员脚踏部位所在的平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太阳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电动车使用前、后独立悬架,采用独立轴颈双横臂结构,上、下摆臂与转向节支架相铰接,减震器与螺旋弹簧基于一体,下端铰接在转向节支架中,上端固定在底盘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太阳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底盘上装有作为主动力的动力电池(9)和为车内其他电器提供电源的辅助电池(8),动力电池和辅助电池采用一套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内包括充电器(12),动力电池(9)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充电装置内包括DC/DC转换装置(16)。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人太阳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动力电池(9)的设计标准为额定容量50Ah、48V,辅助电池(8)的设计标准为额定容量为20Ah、12V, DC/DC转换装置的规格为500W、48V/12V。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太阳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电动车为后轮驱动,在每个后轮内各装一台交流异步电动机(13),交流异步电动机(13)的额定功率为1.5-2.0KW,峰值功率为4-5KW,额定工作电压为48V ;电动车的驱动系统包括电机调速控制系统和电子差速控制系统。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太阳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电动车内设有空调系统,所述的空调系统采用半导体制冷制热技术。
10.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或3或5或6或7或8或9所述的单人太阳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电动车的尾部设置有可翻起的后翻盖(6),后翻盖(6)内形成一个空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只有一个座位的单人太阳能电动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交通拥堵,停车难,而且短途行驶不经济不环保的缺点,包括底盘、车身、电驱动系统和转向系统,其中,电动车为无车门翻体结构,车身内只有一个座位空间,整个车身阳光照射的部位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电动车车身为无车门翻体结构,保证可以省却车门所占的空间,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缩小车辆的尺寸,同时使得车身能够简化并形成一种翻体结构,只需翻起车身,就能下车或者上车,驾驶时车身成一个整体结构,这样可以加强车身的强度,车身内只有一个驾驶空间,可以容纳一个驾驶人员,这样尤其适合在城市内交通拥挤的地方使用,城市内使用电驱动系统,排污小,使用太阳能装置收集太阳能作为能源,环保而且清洁。
文档编号B62K11/00GK201516898SQ20092030874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5日
发明者张柏林, 李书福, 李弘扬, 杨健, 陈俊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