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997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代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人乘坐的能够行驶的代步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代步车,包括主车架、位于所述的主车架的左侧的左车轮、位于所述 的主车架的右侧的右车轮,所述的主车架上设置有座位机构,通常代步车在使用过程中,所 述的左车轮与所述的右车轮通常是位置相对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的主车架的两侧部,遇到崎 岖路面时在颠簸的行驶过程中,使用者坐感较不舒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代步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代步车,包括主车架、位于所述的主车架的左侧的左车轮、位于所述的主车架 的右侧的右车轮,所述的主车架上设置有座位机构,所述的代步车还包括轮支架,所述的左车轮设置于所述的轮支架的左侧部,所述 的右车轮设置于所述的轮支架的右侧部,所述的轮支架能够沿着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 述的主车架的下部,并且所述的轮支架与所述的主车架之间设置有避震弹性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主车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的轮支架上设置有 第二连接架,所述的第一连接架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架沿着上下方向相滑动地设置,所述的 避震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架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架之间。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连接架上设置有至少三个长度沿着上下方 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导销,而在所述的第二连接架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导销的个数相同的第 一导孔,每个所述的导销插在相应的所述的第一导孔内。在某些再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避震弹性件为橡胶,所述的避震弹性件上开 设有与所述的导销的个数相同的第二导孔,每个所述的导销插在相应的所述的第二导孔 内。在某些又一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连接架包括上连接件、位于所述的上 连接件下方的下连接件,所述的第二连接架位于所述的上连接件与所述的下连接件之间。在某些再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避震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的第一弹 性件位于所述的第二连接架与所述的上连接件之间。在某些又一再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避震弹性件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的第 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的第二连接架与所述的下连接件之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代步车还包括通过转轴与所述的主车架的前端部相转 动连接的前叉、设置在所述的前叉上部的车把、设置在所述的前叉下部的前车轮,所述的转 轴的轴心线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的代步车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的左车轮、所述的右车 轮、所述的前车轮中至少一个转动的动力驱动装置。行驶过程中,所述的左车轮、所述的右车轮、所述的前车轮着地,如遇左转弯、或右转弯、或所述的左车轮遇高地、或所述的右车轮 遇高地,左车轮与右车轮能够克服避震弹性件的弹性力,从而改变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从 而使得坐在座位机构上的使用者的重心较稳。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主车架的长度沿着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的轮支 架的长度沿着左右方向延伸。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 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 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在相对滑动 设置的主车架与轮支架之间设置有避震弹性件,代步车在行驶过程中,使用者的座感较舒 适。


附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附图2为附图1的A处放大分解图;附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后视图一(左车轮与右车轮在同一水平面上行驶);附图4为附图3的B-B处剖视图;附图5为本发明的部分后视图二(右车轮遇障碍物抬起);附图6为本发明的部分后视图三(左车轮遇障碍物抬起)。其中1、主车架;2、左车轮;3、右车轮;4、轮支架;5、座位机构;6、第一连接架;7、 第二连接架;8、导销;9、第一导孔;10、第二导孔;11、上连接件;12、下连接件;13、第一弹 性件;14、第二弹性件;15、前叉;16、车把;17、前车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代步车,如可以是四轮车、三轮车、轮椅等,可以是电动的,也可以是人力的。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代步车以电动三轮车为例,包括主车架1、位于主车架 1的左侧的左车轮2、位于主车架1的右侧的右车轮3、通过转轴与主车架1的前端部相转 动连接的前叉15、设置在前叉15上部的车把16、设置在前叉15下部的前车轮17,主车架1 上设置有座位机构5,前叉15的转轴轴心线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代步车还包括用于控制左 车轮2、右车轮3、前车轮17中至少一个转动的动力驱动装置。主车架1的长度沿着前后方 向延伸。代步车还包括轮支架4,轮支架4的长度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轮支架4呈开口向下 的U形。左车轮2设置于轮支架4的左侧部,右车轮3设置于轮支架4的右侧部,轮支架4 能够沿着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主车架1的下部,并且轮支架4与主车架1之间设置有避 震弹性件。如各附图所示,主车架1的后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架6,轮支架4的中部上设置有 第二连接架7,第一连接架6与第二连接架7沿着上下方向相滑动地设置,避震弹性件设置 于第一连接架6与第二连接架7之间。如附图1、附图2所示,第一连接架6上设置有四个长度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导销8,而在第二连接架7上开设有与导销8的个数相同的第一导孔9,每个导销8 插在相应的第一导孔9内。避震弹性件为橡胶,避震弹性件上开设有与导销8的个数相同 的第二导孔10,每个导销8插在相应的第二导孔10内。避震弹性件也可为单个避震弹簧, 或者是由多个小弹簧构成的弹簧包。如附图2-附图6所示,第一连接架6包括上连接件11、位于上连接件11下方的 下连接件12,第二连接架7位于上连接件11与下连接件12之间。避震弹性件包括第一弹 性件13、第二弹性件14,第一弹性件13位于第二连接架7与上连接件11之间,第二弹性件 14位于第二连接架7与下连接件12之间。第一弹性件13与第二弹性件14上都开设有第 二导孔10。如附图3所示,当代步车行驶在左右方向平稳但前后高低的路面时,轮支架4相对 主车架1上下滑动,即第二连接架7在上连接件11与下连接件12之间上下滑动,通过第一 弹性件13与第二弹性件14的弹性变形缓解地面对使用者造成的颠簸;如附图5所示,当 代步车的右车轮遇障碍物抬起时,此时第一弹性件13的右侧受压变形,第二弹性件14的左 侧受压变形,因而轮支架4的变动对主车架1的影响较小,坐在代步车上的使用者重心较稳 定;如附图6所示,当代步车的左车轮遇障碍物抬起时,此时第一弹性件13的左侧受压变 形,第二弹性件14的右侧受压变形,同样的,轮支架4的变动对主车架1的影响较小,坐在 代步车上的使用者重心较稳定。如上所述,我们完全按照本发明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上述实 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可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的 变化及实施。
权利要求
一种代步车,包括主车架(1)、位于所述的主车架(1)的左侧的左车轮(2)、位于所述的主车架(1)的右侧的右车轮(3),所述的主车架(1)上设置有座位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代步车还包括轮支架(4),所述的左车轮(2)设置于所述的轮支架(4)的左侧部,所述的右车轮(3)设置于所述的轮支架(4)的右侧部,所述的轮支架(4)能够沿着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主车架(1)的下部,并且所述的轮支架(4)与所述的主车架(1)之间设置有避震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车架(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 架(6),所述的轮支架(4)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架(7),所述的第一连接架(6)与所述的第二 连接架(7)沿着上下方向相滑动地设置,所述的避震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架(6) 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架(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架(6)上设置有至少 三个长度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导销(8),而在所述的第二连接架(7)上开设有 与所述的导销⑶的个数相同的第一导孔(9),每个所述的导销⑶插在相应的所述的第一 导孔(9)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避震弹性件为橡胶,所述的避震 弹性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导销(8)的个数相同的第二导孔(10),每个所述的导销(8)插在 相应的所述的第二导孔(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架(6)包括上连接件 (11)、位于所述的上连接件(11)下方的下连接件(12),所述的第二连接架(7)位于所述的 上连接件(11)与所述的下连接件(1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避震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 (13),所述的第一弹性件(13)位于所述的第二连接架(7)与所述的上连接件(1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避震弹性件包括第二弹性 件(14),所述的第二弹性件(14)位于所述的第二连接架(7)与所述的下连接件(1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代步车还包括通过转轴与所述 的主车架(1)的前端部相转动连接的前叉(15)、设置在所述的前叉(15)上部的车把(16)、 设置在所述的前叉(15)下部的前车轮(17),所述的转轴的轴心线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所述 的代步车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的左车轮(2)、所述的右车轮(3)、所述的前车轮(17)中至少 一个转动的动力驱动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车架(1)的长度沿着前后方 向延伸,所述的轮支架(4)的长度沿着左右方向延伸。
全文摘要
一种代步车,包括主车架、位于主车架的左侧的左车轮、位于主车架的右侧的右车轮,主车架上设置有座位机构,代步车还包括轮支架,左车轮设置于轮支架的左侧部,右车轮设置于轮支架的右侧部,轮支架能够沿着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主车架的下部,并且轮支架与主车架之间设置有避震弹性件。由于在相对滑动设置的主车架与轮支架之间设置有避震弹性件,代步车在行驶过程中,使用者的座感较舒适。
文档编号B62K25/04GK101898603SQ201010238360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8日
发明者王曙光 申请人:捷奥比电动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