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防盗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880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瓶防盗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报警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电瓶防盗报警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的使用越来越普及,随着电动车数量的增加,电动车被盗的事情时有发生,而且,由于电瓶需要经常充电,一般都可以方便地进行装卸,这样也就给偷盗者提供了作案条件,针对此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很多防盗报警器,但现有的报警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同时缺乏对电瓶的有效保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防盗报警器对电瓶保护效果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瓶防盗报警器。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瓶防盗报警器,包括主体和控制电路,主体由托板、支杆、支杆套、上触头、下触头、弹簧和底板组成,控制电路由开关K、 蜂鸣器F、指示灯D和电源E组成,控制电路与上触头及下触头连接。支杆的一端固定在托板下部的两边,另一端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杆套的底端固定在底板上部的两边,支杆与弹簧活动插在支杆套中,上触头固定在托板下部的中央, 下触头固定在底板上部的中央。电源E固定在底板的上部,开关K、蜂鸣器F和指示灯D与电源E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电瓶压在底部触发机关上,触发机关与控制电路连接,当电瓶被盗时,蜂鸣器发出警报声,简单、实用,可有效防止电瓶被盗。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图。图中1.主体,2.控制电路,11.托板,12.支杆,13.支杆套,14.上触头,15.下触头,16.弹簧,17.底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如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图,一种电瓶防盗报警器,包括主体1和控制电路2,主体1由托板11、支杆12、支杆套13、上触头14、下触头15、弹簧16和底板17组成,控制电路2由开关K、蜂鸣器F、指示灯D和电源E组成,控制电路2与上触头 13及下触头14连接。支杆12的一端固定在托板11下部的两边,另一端与弹簧16的一端
3固定连接,支杆套13的底端固定在底板17上部的两边,支杆12与弹簧16活动插在支杆套 13中,上触头14固定在托板11下部的中央,下触头15固定在底板17上部的中央。电源E 固定在底板17的上部,开关K、蜂鸣器F和指示灯D与电源E连接。使用时,电瓶压在托板11上,上触头14与下触头15连通,开关K与指示灯D的回路接通,指示灯D亮;当电瓶被盗时,上触头14和下触头15断开,开关K与蜂鸣器F的回路接通,蜂鸣器F发出警报声,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瓶防盗报警器,包括主体⑴和控制电路0),其特征是主体⑴由托板 (11)、支杆(12)、支杆套(13)、上触头(14)、下触头(15)、弹簧(16)和底板(17)组成,控制电路O)由开关K、蜂鸣器F、指示灯D和电源E组成,控制电路O)与上触头(14)及下触头(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瓶防盗报警器,其特征是支杆(1 的一端固定在托板 (11)下部的两边,另一端与弹簧(16)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杆套(1 的底端固定在底板 (17)上部的两边,支杆(1 与弹簧(16)活动插在支杆套(1 中,上触头(14)固定在托板 (11)下部的中央,下触头(15)固定在底板(17)上部的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瓶防盗报警器,其特征是电源E固定在底板(17)的上部, 开关K、蜂鸣器F和指示灯D与电源E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子报警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电瓶防盗报警器。其包括主体和控制电路,主体由托板、支杆、支杆套、上触头、下触头、弹簧和底板组成,控制电路由开关K、蜂鸣器F、指示灯D和电源E组成,控制电路与上触头及下触头连接。支杆的一端固定在托板下部的两边,另一端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杆套的底端固定在底板上部的两边。将电瓶压在底部触发机关上,触发机关与控制电路连接,当电瓶被盗时,蜂鸣器发出警报声,简单、实用,可有效防止电瓶被盗。
文档编号B62H5/20GK102476670SQ20101057215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4日
发明者丁瑞荣 申请人:常州市武进华瑞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