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4610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摩托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摩托车具有前、后轮,在两者之间的车架上装有发动机,该发动机的输出轴 经链条与后轮上的链轮相连,带动后轮转动,驱动摩托车向前行驶。在较好的路况下,传统 摩托车完全能满足行驶要求,但在路况较差的路面下,特别是泥泞的乡间小路时,传统结构 就无法满足行驶要求,导致传统摩托车的通过能力较差,从而使其不能正常通行,为此,亟 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摩托车,以提高摩托车的通 过能力。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摩托车,包括发动机,其关键在于在所 述发动机输出轴上空套有第一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在两者之间的发动机输出轴上活套有双 向离合器,在拨叉的拨动下,双向离合器可在发动机输出轴上滑动,带动第一锥齿轮或第一 齿轮转动,而第一齿轮与固套在主传动轴前端的第二齿轮啮合,在主传动轴后端固套第二 锥齿轮,该第二锥齿轮与固套在纵向轴上的第三锥齿轮啮合,该纵向轴活动支撑在小套管 内,小套管固定在车架上,在第三锥齿轮后方设有主传动机构,该机构包括横向套管和传动 轴,其中传动轴活动支撑在横向套管内,在传动轴上固套有第四、五锥齿轮,且第四锥齿轮 与第三锥齿轮啮合,横向套管的左部与活套在所述小套管外的大套管固定,横向套管右部 固定有纵向套管,在纵向套管内活动支撑有输出轴,在输出轴上固套有与第五锥齿轮啮合 的第六锥齿轮,在输出轴还固套有后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差速器的输入锥齿轮啮合,该差 速器的两输出端均设有差速轴,该差速轴活动支撑在套管内,套管固定在车架上,并在两差 速轴外端固套有第七锥齿轮,第七锥齿轮后方设有与主传动机构相同的辅助传动机构,该 辅助传动机构的大套管套在所述套管外,第三锥齿轮与第七锥齿轮啮合,并在输出轴上固 套辅助行走轮,该辅助行走轮的直径小于后轮。在一般的路况条件下,后轮着地,并与车架上的前轮相配合,将摩托车支撑在地面 上,且发动机的动力经主传动结构传递到后轮,驱动摩托车向前行驶。在路况条件较差时, 特别是泥泞的乡间小路时,在控制机构的作用下,拨动拨叉,使第一齿轮空转,第一锥齿轮 转动,此时后轮在摩托车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收起,而两个辅助行走轮同时着地,并由发动 机带动辅助行走轮转动,驱动摩托车向前行驶。由于辅助行走轮的直径小于所述后轮,在发 动机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就有效增大了辅助行走轮的输出扭矩,改善了本结构的通过 能力,使其在各种路况条件下都可通过,即使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也可行驶自如。采用以上 结构,本实用新型既可依靠后轮前进,又可依靠两个辅助行走轮前进,由于辅助行走轮的直 径小于后轮,这样就有效增大了输出扭矩,提高了通过能力,使本摩托车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也可行驶自如,且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想法独特,将摩托车该为轴传动,一改传统摩托车 的链传动方式。作为优化,所述辅助行走轮位于后轮的两侧。所述第一、二齿轮的齿形为斜齿或人字齿,以上结构可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第一、 二齿轮的使用寿命。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想法独特,既可依靠后轮前进,又可依靠辅助行 走轮前进,由于辅助行走轮直径小于后轮,这样就有效增大了输出扭矩,提高了通过能力, 使本摩托车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也可行驶自如。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轮20着地时的外形图。图2为图1中辅助行走轮25着地时的外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原理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 4所示,一种多功能摩托车,由发动机1、第一齿轮2、第一锥齿轮3、双向 离合器4、主传动轴5、第二齿轮6、第二锥齿轮7、纵向轴8、第三锥齿轮9、小套管10、车架 11、主传动机构及辅助传动机构等构成,其中车架11的前部设有前轮,其具体设置方式与 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作赘述。所述发动机1设置在车架11上,在车架11设置有车体。在 发动机1的输出轴上空套有第一齿轮2和第一锥齿轮3,在两者之间的发动机1输出轴上活 套有双向离合器4,在拨叉26的拨动下,该拨叉26铰接在车架11上,双向离合器4可在发 动机输1的出轴上滑动,带动第一锥齿轮3或第一齿轮2转动。所述第一齿轮2的齿形为 斜齿或人字齿,该第一齿轮2与固套在主传动轴5前端的第二齿轮6啮合,该第二齿轮6的 齿形与所述第一齿轮2相适应。在所述主传动轴5的后端固套有第二锥齿轮7,该第二锥齿 轮7与固套在纵向轴8上的第三锥齿轮9啮合。所述纵向轴8活动支撑在小套管10内,该 小套管10固定在车架11上。在所述第三锥齿轮9的后方设有主传动机构,该主传动机构 包括横向套管12和传动轴13,其中传动轴13活动支撑在横向套管12内,在传动轴12上固 套有第四、五锥齿轮14、15,且第四锥齿轮14与所述第三锥齿轮9啮合。所述横向套管12 的左部与活套在小套管10外的大套管16固定,横向套管10的右部固定有纵向套管17。在 所述纵向套管17内活动支撑有输出轴18,在该输出轴18上固套有与第五锥齿轮15啮合的 第六锥齿轮19。最后,在输出轴18还固套有驱动摩托车前进的后轮20。如图1 4所示,所述第一锥齿轮3与差速器21的输入锥齿轮啮合,该差速器21 的两输出端均设有差速轴22,该差速轴22活动支撑在套管23内,套管23固定在所述车架 11上。在两差速轴22的外端固套有第七锥齿轮24,第七锥齿轮24的后方设有与主传动机 构相同的辅助传动机构,该辅助传动机构的大套管16套在所述套管23外,第四锥齿轮14 与第七锥齿轮24啮合,并在输出轴18上固套有辅助行走轮25,该辅助行走轮25的直径小 于后轮20,且辅助行走轮25位于后轮20的两侧,辅助传动机构的其余结构与所述主传动机
4构相同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辅助行走轮25可放下、着地,并取 代后轮20来驱动摩托车向前行驶。为了改善本实用新型的乘坐条件,便于雨天或烈日下乘坐本摩托车,还可在 车体上设置雨阳蓬,其具体结构本申请人已于2009年7月3日申请了专利,专利号为 200920127902. 6。在一般的路况条件下,控制机构控制拨叉26,该拨叉26拨动双向离合器4,使双向 离合器4与第一齿轮2贴合,并带动第一齿轮2转动。发动机1输出的动力经第一、二齿轮 2、6、第二锥齿轮7、第三锥齿轮9、第四锥齿轮14、第五锥齿轮15、第六锥齿轮19,传递到输 出轴18,带动后轮20转动,在传动动力的过程中,第三锥齿轮9与第四锥齿轮14啮合,旋转 的第四锥齿轮14使传动轴13有向下旋转的趋势,并使所述后轮20始终着地,该后轮20与 车架上的前轮相配合,将摩托车支撑在地面上,且旋转的后轮20驱动摩托车向前行驶。在 较差的路况条件下,特别是泥泞的乡间小路上,控制机构控制拨叉26,该拨叉26拨动双向 离合器4,使双向离合器4与第一锥齿轮3贴合,并带动第一锥齿轮3转动。发动机1输出 的动力经双向离合器4、第一锥齿轮3、差速器21、两个差速轴22、差速轴22外端的第七锥 齿轮24和辅助传动机构,传动到辅助行走轮25,使辅助行走轮25转动。在传动动力的过程 中,第七锥齿轮24与第四锥齿轮14啮合,旋转的第四锥齿轮14使传动轴有向下旋转的趋 势,并使所述两个辅助行走轮25始终着地,该辅助行走轮25与车架上的前轮相配合,将摩 托车支撑在地面上,且旋转的辅助行走轮25驱动摩托车向前行驶。由于辅助行走轮25的 直径小于所述后轮20,发动机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就有效增大了辅助行走轮25的输出 扭矩,改善了本结构的通过能力,使其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也可行驶自如。采用以上结构, 本实用新型既可依靠后轮20前进,又可依靠两个辅助行走轮25前进,由于辅助行走轮25 的直径小于后轮20,这样就有效增大了输出扭矩,提高了通过能力,使本摩托车在泥泞的乡 间小路也可行驶自如,且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想法独特,将摩托车该为轴传动,一改传统 摩托车的链传动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多功能摩托车,包括发动机(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动机(1)输出轴上空套有第一齿轮(2)和第一锥齿轮(3),在两者之间的发动机输出轴上活套有双向离合器(4),在拨叉(26)的拨动下,双向离合器(4)可在发动机输出轴上滑动,带动第一锥齿轮(3)或第一齿轮(2)转动,而第一齿轮与固套在主传动轴(5)前端的第二齿轮(6)啮合,在主传动轴后端固套第二锥齿轮(7),该第二锥齿轮与固套在纵向轴(8)上的第三锥齿轮(9)啮合,该纵向轴活动支撑在小套管(10)内,小套管固定在车架(11)上,在第三锥齿轮(9)后方设有主传动机构,该机构包括横向套管(12)和传动轴(13),其中传动轴(13)活动支撑在横向套管(12)内,在传动轴上固套有第四、五锥齿轮(14、15),且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9)啮合,横向套管(12)的左部与活套在所述小套管(10)外的大套管(16)固定,横向套管(10)右部固定有纵向套管(17),在纵向套管内活动支撑有输出轴(18),在输出轴上固套有与第五锥齿轮(15)啮合的第六锥齿轮(19),在输出轴(18)还固套有后轮(20);所述第一锥齿轮(3)与差速器(21)的输入锥齿轮啮合,该差速器的两输出端均设有差速轴(22),该差速轴活动支撑在套管(23)内,套管固定在车架(11)上,并在两差速轴(22)外端固套有第七锥齿轮(24),第七锥齿轮后方设有与主传动机构相同的辅助传动机构,该辅助传动机构的大套管(16)套在所述套管(23)外,第三锥齿轮(14)与第七锥齿轮(24)啮合,并在输出轴(18)上固套辅助行走轮(25),该辅助行走轮的直径小于后轮(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行走轮(25)位于后轮 (20)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齿轮(2、6)的齿形 为斜齿或人字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摩托车,在发动机输出轴上空套有第一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在两者间的发动机输出轴上活套双向离合器,在拨叉拨动下,双向离合器可在发动机输出轴上滑动,带动第一锥齿轮或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经第二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第三锥齿轮后方设有主传动机构,该机构的输出轴固套有后轮;差速器两输出端设有差速轴,在差速轴上固套第七锥齿轮,第七锥齿轮后方设有辅助传动机构,该机构的输出轴上固套辅助行走轮,辅助行走轮直径小于后轮。本实用新型既可依靠后轮前进,又可依靠辅助行走轮前进,由于辅助行走轮直径小于后轮,这样就增大了输出扭矩,提高了通过能力,使本结构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也可行驶自如。
文档编号B62M11/10GK201721591SQ20102021882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8日
发明者赵怀德 申请人:赵怀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