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自动升降书车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6256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性自动升降书车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书馆的手推车,特别是一种用于书籍存储、搬运用的手推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提倡文化提升,市民响应国家号召,图书阅读蔚然成风,各图书馆借还书 量逐年递增,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增加,为了更好的服务读者,各图书馆纷纷推出 24小时自助借、还书服务,采用24小时自助借、还书等设备。但无法解决的问题是书籍的回 收整理工作量上升问题,工作人员工作量还是不断增加,每天将书车内的图书取出上架,不 停的弯腰,长时间的工作导致疾病产生,为了解决此问题,图书馆增加了承托书面可以升降 的书车,但由于技术不过关,经常出现不能有效升降、机构卡死等问题,导致使用率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性自动升降书车机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简化 结构,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不能有效升降或机构被卡死。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弹性自动升降书车机构,设有底板及设在底 板下部的轮子,所述底板上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与底板之间设有根据升降板上书的重量控 制升降板升或降的弹性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升降机构由至少一组中点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及 中心交叉铰接的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组成,所述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的连接处之间设有第 一扭簧,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的连接处之间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横杆设在 第一连杆的第一孔内,另一端横杆设在第二横杆的第二孔内,第二扭簧的一端横杆设在第 三连杆的第三孔内,另一端横杆设在第四连杆的第四孔内,升降板通过第一扭簧及第二扭 簧的扭力改变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之间夹角角度,控制升降板的上 升与下降,第一连杆连接在第二连杆的内侧,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的上端连接升降板,第一 连杆的下端铰接在第三连杆上端内侧,第二连杆的下端铰接在第四连杆上端外侧,第三连 杆及第四连杆的下端连接底板。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升降机构有两组,所述两组升降机构之间通过光轴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光轴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的铰接 处。本实用新型的扭簧套接在光轴上。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中心交叉铰接处的内侧设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板及底板上设有滑道,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第三连杆的下端 通过导柱连接在滑道上。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板及底板上设有铰接支座,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第四连杆的 下端铰接在铰接支座上。[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两组四个连杆作为升降机构,利用扭簧的弹力, 直接作用在四个连杆机构转轴上,交叉等长的连杆保证升降平台直线上升和下降,不需要 任何导轨,容书空间无障碍,采用扭簧在轴向输出可随角度变化而增加的弹性力,真正做到 从理论上完成因载重变化而相应的等比变化。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自动升降书车机构,设有矩形底板8及设在底板8 下部四角的四个轮子9,底板8上设有升降板1,所述底板8和升降板1之间设有具有当升 降板上书的重量大于扭簧的扭力时使升降板降低、当升降板上书的重量小于扭簧的扭力时 使升降板上升的弹性升降机构10。所述弹性升降机构10由一组中点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杆5与第二连杆51及中心交 叉铰接的第三连杆52与第四连杆53组成,在第一连杆5及第二连杆51的连接处之间设有 第一扭簧7,第三连杆52及第四连杆53的连接处之间设有第二扭簧71,所述第一扭簧7的 一端横杆设在第一连杆5的第一孔12内,另一端横杆设在第二横杆51的第二孔13内,第 二扭簧71的一端横杆设在第三连杆52的第三孔14内,另一端横杆设在第四连杆53的第 四孔15内,升降板1通过第一扭簧7及第二扭簧71的扭力改变第一连杆5与第二连杆51、 第三连杆52与第四连杆53之间夹角角度,控制升降板1的上升与下降,第一连杆5连接在 第二连杆51的内侧,第一连杆5的上端通过导柱11连接在升降板1上的滑道3内,第二连 杆51的上端通过铰接支座2连接在升降板1上,第一连杆5的下端铰接在第三连杆52上 端内侧,第二连杆51的下端铰接在第四连杆53上端外侧,第三连杆52的下端通过导柱11 连接在底板8上的滑道3内,第四连杆53的下端通过铰接支座2连接在底板8上,该弹性 升降机构10有两组,两组弹性升降机构10之间通过光轴6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杆5、第二连 杆51、第三连杆52及第四连杆53的各个铰接处,扭簧7套接在光轴6外,在第一连杆5与 第二连杆51中心交叉铰接处的内侧设有限位块4轮子9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底板8的四个 对角上,轮子9为万向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杆51及第四连杆53以铰接支座2的转轴为中心旋转;第一 连杆5的上端及第三连杆52的下端连接在升降板1、底板8上的滑道3中,即该第一、第三 连杆5、52可沿滑道3水平运动;因等臂四个连杆特性可决定,无论两相对铰接的连杆处在 任何的角度,地板8与升降板1始终保持平行,且在变化过程中均为平行升降,不会产生偏 斜。本弹性升降机构10有两组,两组间用光轴6进行链接,链接仍为铰接方式,在不改 变两铰接连杆的铰接特性情况下增加机构的稳定性。上述机构的连杆中心铰接处设置了 4个同等特性的扭簧7,每一个扭簧中心套在 光轴6上,扭簧的两个作用力臂分别安装在相邻的两个连杆上,将弹性力添加在两相邻连 杆间,用4个同等特性的扭簧7可以保证机构内应力均衡,避免因内应力不均造成的机构过磨损现象发生。当两相邻连杆间夹角A增加时,地板8与升降板1间的高度H相应减小,而扭转弹 簧在两相邻连杆间施加的扭力相应增加,反之亦然。弹性升降机构实际使用时,当升降板1上放置书籍或其它物品,重力作用下H变 小,相应的角度A增加,而扭簧施加的扭力增加,当重力与扭力达到平衡时,升降板1停止下 降;升降板1上放置的重量越大,需要平衡重力的扭力也相应增大,导致A角度增加,高度H 更小,从而实现升降板1高度随承托重物的增加而下降;当升降板上重力减小时,扭力超出 了重力,A角度减小,高度H增加,升降板重新上升,达到弹性自动升降的功能。弹性升降机构的设计在原始位置必须有预应力作用,从而保证机构稳定性,而扭 簧作用力标准曲线也要求需对扭簧施加预应力,来保证扭簧扭力输出曲线性,因此在本实 用新型中,增加了限位块,如图示位置固定在一个连杆上,在设计位置限制两相邻连杆的夹 角A,保证扭簧预应力产生。在不增加外部动力的情况下可保证升降板随承重大小而升降,不需要再增加其它 导向,升降板运动过程中不会向其它方向倾斜,简单外包箱体即可用于各种书籍的承纳工 具。
权利要求1.一种弹性自动升降书车机构,设有底板(8)及设在底板(8)下部的轮子(9),其特征 在于所述底板(8)上设有升降板(1),升降板(1)与底板(8)之间设有根据升降板上书的 重量控制升降板升或降的弹性升降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自动升降书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升降机构 (10)由至少一组中点交叉铰接的第一连杆(5)与第二连杆(51)及中心交叉铰接的第三连 杆(52)与第四连杆(53)组成,所述第一连杆(5)及第二连杆(51)的连接处之间设有第一 扭簧(7),第三连杆(52)及第四连杆(53)的连接处之间设有第二扭簧(71),所述第一扭簧(7)的一端横杆设在第一连杆(5)的第一孔(12)内,另一端横杆设在第二横杆(51)的第二 孔(13)内,第二扭簧(71)的一端横杆设在第三连杆(52)的第三孔(14)内,另一端横杆设 在第四连杆(53)的第四孔(15)内,升降板(1)通过第一扭簧(7)及第二扭簧(71)的扭力 改变第一连杆(5)与第二连杆(51)、第三连杆(52)与第四连杆(53)之间夹角角度,控制升 降板(1)的上升与下降,第一连杆(5)连接在第二连杆(51)的内侧,第一连杆(5)及第二连 杆(51)的上端连接升降板,第一连杆(5)的下端铰接在第三连杆(52)上端内侧,第二连杆 (51)的下端铰接在第四连杆(53)上端外侧,第三连杆(52)及第四连杆(53)的下端连接底 板(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自动升降书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升降机构 (10)有两组,所述两组升降机构(10)之间通过光轴(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自动升降书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轴(6)分别连接 在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51)、第三连杆(52)及第四连杆(53)的铰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自动升降书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7)套接在光 轴(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自动升降书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5)与第 二连杆(51)中心交叉铰接处的内侧设有限位块(4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自动升降书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1)及底板 (8 )上设有滑道(3 ),所述第一连杆(5 )的上端、第三连杆(52 )的下端通过导柱(11)连接在 滑道(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性自动升降书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1)及底板(8)上设有铰接支座(2),所述第二连杆(51)的上端、第四连杆(53)的下端铰接在铰接支座 (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性自动升降书车机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简化结构,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不能有效升降或机构被卡死。本实用新型的弹性自动升降书车机构,设有底板及设在底板下部的轮子,所述底板上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与底板之间设有根据升降板上书的重量控制升降板升或降的弹性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两组四个连杆作为升降机构,利用扭簧的弹力,直接作用在四个连杆机构转轴上,交叉等长的连杆保证升降平台直线上升和下降,不需要任何导轨,容书空间无障碍,采用扭簧在轴向输出可随角度变化而增加的弹性力,真正做到从理论上完成因载重变化而相应的等比变化。
文档编号B62B3/10GK201784642SQ20102053248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7日
发明者冯汉炯, 刘峰 申请人: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