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杆与前轮支架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639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推杆与前轮支架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推车,尤其涉及一种推杆与前轮支架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婴儿推车,包括推车车架、前轮组件及后轮组件,所述的推车车架包括位于 两侧的前轮支架、下端部与所述前轮支架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的推杆、以及上端部与所述 推杆的下部相转动连接的后轮支架。现有推杆与前轮支架之间的枢轴的轴线一般都与推杆的轴线及前轮支架的轴线 垂直且相交设置,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前轮支架与推杆完全闭合,即侧视时两者重叠在一 起(或称为叠合),这样操作者在折叠过程中,很容易夹到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现有推杆的下端一般都枢接于前轮支架的外侧,这样使得推杆的下端部暴 露在外,在车身两侧分别形成一个台阶,不仅影响了推车整体美观,而且容易使小孩受到磕 碰而受伤,因而也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推杆与前轮支架连接机构,其将推杆组件和前轮支 架组件分别与连接座的上、下部枢接,这样推杆组件的枢接端与前轮支架组件的枢接端之 间就始终存在一定间隙,避免了操作者在操作时被夹到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推杆与前轮支架连接机构,包括推杆组件、前轮支 架组件及连接座,推杆组件的下端与连接座的上部枢接固定,前轮支架组件的上端与连接 座的下部枢接固定。这样推杆组件的枢接端与前轮支架组件的枢接端之间就始终存在一定 间隙,避免了操作者在操作时被夹到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所述连接座包括左右两片平行设置的连接片,两连接片的前侧中部之间及后侧中 部之间分别连接有连接侧片,上述推杆组件的下部形成有圆片状的第一连接块,该第一连 接块插设在两连接片之间,并通过第一枢轴与连接座的上部枢接,上述前轮支架组件的上 部形成有圆片状的第二连接块,该第二连接块插设在两连接片之间,并通过第二枢轴与连 接座的下部枢接。这种枢接方式,使得推杆组件、前轮支架组件的枢接端藏于连接座内,这 样不仅使得车架整体外形较为美观,而且避免了车架上形成突出部而使小孩磕碰受伤。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和插接固定在推杆下方的推杆连接件,上述第一连接块形 成于推杆连接件下端,所述前轮支架组件包括前轮支架和插接固定在前轮支架上方的前轮 支架连接件,上述第二连接块形成于前轮支架连接件上端。所述推杆连接件与第一连接块是一体设置的并构成推杆连接组件,该推杆连接组 件包括第一注塑壳体,第一注塑壳体内设有与之外形配合的第一加强铁片。所述前轮支架 连接件与第二连接块是一体设置的并构成前轮支架连接组件,该前轮支架连接组件包括第 二注塑壳体,第二注塑壳体内设有与之外形配合的第二加强铁片。该连接机构在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推杆组件和前轮支架组件位于连接座的
3同侧,且推杆组件的轴线和前轮支架组件的轴线上下平行设置;该连接机构在车架处于展 开状态时,所述推杆组件的轴线和前轮支架组件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将推杆组件和前轮支架组件分别与连接座的上、下部枢接,这样推 杆组件的枢接端与前轮支架组件的枢接端之间就始终存在一定间隙,避免了操作者在操作 时被夹到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2.本实用新型中推杆组件的第一连接块及前轮支架组件的第二连接块分别插设 并枢接在两连接片之间,即使推杆组件、前轮支架组件的枢接端藏于连接座内,这样不仅使 得车架整体外形较为美观,而且避免了车架上形成突出部而使小孩磕碰受伤。3.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侧片仅设置在两连接片的前侧中部及后侧中部,因此 连接座在两连接侧片的上方及下方分别形成有开口,以便供推杆组件和前轮支架组件前后 转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示意图。其中1推杆组件;11第一连接块;12推杆;13推杆连接件;10推杆连接组件;101 第一注塑壳体;102第一加强铁片;2前轮支架组件;21第二连接块;22前轮支架;23前轮支架连接件;20前轮支架连 接组件;201第二注塑壳体;202第二加强铁片;3连接座;31连接片;32连接侧片;4第一枢轴;5第二枢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
图1至图4所示,一种推杆与前轮支架连接机构,包括推杆组件1、前轮 支架组件2及连接座3。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座3包括左右两片平行设置的连接31片,两连接片31的前 侧中部之间及后侧中部之间分别连接有连接侧片32。如
图1和图2所示,所述推杆组件1包括推杆12和插设在推杆12下端且通过第 一铆钉6连接固定的推杆连接件13,推杆连接件13的下部形成有圆片状的第一连接块11, 该第一连接块11插设在两连接片31之间,并通过第一枢轴4与连接座3的上部枢接。如
图1和图2所示,所述前轮支架组件2包括前轮支架22和插设在前轮支架22 上端且通过第二铆钉7连接固定的前轮支架连接件23,前轮支架连接件23的上部形成有圆 片状的第二连接块21,该第二连接块21插设在两连接片31之间,并通过第二枢轴5与连接
4座3的下部枢接。上述推杆组件1、前轮支架组件2与连接座3之间的枢接方式,使得推杆组件1、前 轮支架组件2的枢接端藏于连接座3内,这样不仅使得车架整体外形较为美观,而且避免了 车架上形成突出部而使小孩磕碰受伤。本实用新型将推杆组件1和前轮支架组件2分别与连接座的上、下部枢接,这样推 杆组件1的枢接端与前轮支架组件2的枢接端之间就始终存在一定间隙,避免了操作者在 操作时被夹到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如图4所示,该连接机构在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推杆组件1和前轮支架组件 2位于连接座3的同侧,且推杆组件1的轴线和前轮支架组件2的轴线上下平行设置;如图 1和图5所示,该连接机构在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推杆组件1的轴线和前轮支架组件 2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婴儿推车在整车安装时,可将前扶手组件安装于本实用新型的连 接座上,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推杆连接件13与第一连接块11是一体设置的并构成推杆连接 组件10,该推杆连接组件10包括第一注塑壳体101,第一注塑壳体101内设有与之外形配 合的第一加强铁片102。所述前轮支架连接件23与第二连接块21是一体设置的并构成前 轮支架连接组件20,该前轮支架连接组件20包括第二注塑壳体201,第二注塑壳体201内 设有与之外形配合的第二加强铁片202。由于推杆连接组件10和前轮支架连接组件20都 是由注塑壳体101、201与加强铁皮102、202构成的,因此其强度较好,且塑胶壳体具有成本 低、不易生锈腐蚀等优点。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 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 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推杆与前轮支架连接机构,包括推杆组件(1)和前轮支架组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接座(3),推杆组件(1)的下端与连接座(3)的上部枢接固定,前轮支架组件(2)的上端与连接座(3)的下部枢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杆与前轮支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包 括左右两片平行设置的连接片(31),两连接片(31)的前侧中部之间及后侧中部之间分别 连接有连接侧片(32),上述推杆组件(1)的下部形成有圆片状的第一连接块(11),该第一 连接块(11)插设在两连接片(31)之间,并通过第一枢轴(4)与连接座(3)的上部枢接,上 述前轮支架组件(2)的上部形成有圆片状的第二连接块(21),该第二连接块(21)插设在两 连接片(31)之间,并通过第二枢轴(5)与连接座(3)的下部枢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杆与前轮支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1) 包括推杆(12)和插接固定在推杆(12)下方的推杆连接件(13),上述第一连接块(11)形 成于推杆连接件(13)下端,所述前轮支架组件(2)包括前轮支架(22)和插接固定在前轮 支架(22)上方的前轮支架连接件(23),上述第二连接块(21)形成于前轮支架连接件(23) 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杆与前轮支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连接件 (13)与第一连接块(11)是一体设置的并构成推杆连接组件(10),该推杆连接组件(10)包 括第一注塑壳体(101),第一注塑壳体(101)内设有与之外形配合的第一加强铁片(10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杆与前轮支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支架连接 件(23)与第二连接块(21)是一体设置的并构成前轮支架连接组件(20),该前轮支架连接 组件(20)包括第二注塑壳体(201),第二注塑壳体(201)内设有与之外形配合的第二加强 铁片(20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推杆与前轮支架连接机构,包括推杆组件、前轮支架组件及连接座,推杆组件的下端与连接座的上部枢接固定,前轮支架组件的上端与连接座的下部枢接固定,这样推杆组件的枢接端与前轮支架组件的枢接端之间就始终存在一定间隙,避免了操作者在操作时被夹到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
文档编号B62B9/20GK201761515SQ201020542779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0日
发明者李伟琼 申请人:苏州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