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638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是一种便携式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健康而且应用方便的交通工具,得到广泛的应用。人们希 望自行车能方便携带,特别是可以带着上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以便在旅行中使用。现 在已经有不少人考虑了这个需求,设计了便携式自行车,其中一些还考虑了折叠后可有行 李车的功能,例如专利 93200096. 7,92230693. 1,200710164031. 0、87101807、88102095、 02264543. 8,85200761,88214786. 2,96221407. 8,97232813. 0,200710068795 等,提供 了 一 些便携折叠式自行车的方案。不过这些自行车为了达到携带时尺寸小的目的,对车的大梁 等作了可折叠的设计,或者是大梁可升缩的设计(申请号200710068795)。但折叠设计不仅增加了制造成本,由于折叠处往往设计在大梁中间,也就是车架 受力最大处,使得车架结构的强度受到影响,成为大梁强度的薄弱环节,难以满足《自行车 车架》(QB1880-2008)技术规范要求,牺牲了自行车的安全性。另外,一些便携折叠式自行车设计中为了便于携带的要求,与标准的自行车车架 尺寸相比有较大缩减。车架的尺寸是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对能不能很好发挥骑车者力 量和骑车者的舒适感有重大影响,这些便携自行车对车架尺寸的设计改动,影响了自行车 的性能。一些现有技术便携式自行车考虑了折叠后可以作为行李车使用,但一般是将车架 折叠后使前后轮在同一轴线上而成,与常规的行李车有较大的差距,放置行李处的面积小、 重心高,使用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车架尺寸如常规自行车的尺寸一样、车架可不折 叠的便携式自行车,而且它可变形为行李车,同时也可以变形为一个箱子,以便携带。本实用新型是用以下方法实现的实际上,常规的自行车尽管前后轮的轮轴间距 在1米至1. 2米左右,但由于前叉有前倾角,前轮轴比车架要向前,所以常规自行车所用车 架的尺寸,长度仅有0.8米到1米左右;车架的高度与车轮直径相关,对轮子较小的自行车, 其车架的高度尺寸也较小;所以车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携带而不需要折叠。本实用新型就是把自行车的车架设计成一个带提把的箱体,提把同时就是车架的 前面部分,驱动传动机构装在这个箱体内。这样,车架就可制造成一个整体,而且车架的外 形是一个带提把的箱体,形状和尺寸与行李箱相近。为了方便携带,这个自行车的前轮、后轮、把手、车座和一个曲柄,是可以快速拆卸 的;拆下的两个轮子与拆下的把手、曲柄、车座,都可放入作为车架的箱体内。如果把两个轮子拆下后装到箱体的两侧,就组成一辆行李车。箱体的盖子,可兼作自行车的行李架。盖子尺寸较大时,可折叠后作为自行车的行 李架,也可分拆为二件,分别作为自行车的前、后行李架。[0011]箱体的提把部分,或与箱体做成一体,或可折叠到箱体内,或可升缩到箱体内。因 为箱体与提把处折叠,不是车架最大受力处,而且折叠的铰链尺寸可设计较大,折叠件受力
更合理。箱体及盖子的迎风面上可开有孔,以减小骑行时的空气阻力。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刹车,可以用现有技术的线控刹车,以方便把手的拆卸。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支脚,设在箱体的中下部。各部件的快速拆卸、装配,可用现有技术的销钉、销孔,或螺纹螺母,或卡箍、偏心 挤压件。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自行车用箱体作为车架的主要部分,而箱体需要放入车轮,所 以车架的尺寸比一般便携式自行车车架大,对抗弯力矩有利,车架可靠性高。如此,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车架设计为一个带提把的箱体,前轮、后轮、把手、车座 和曲柄拆卸后能装入此箱体内;或者将拆下的前后轮子装到箱体的两侧,自行车就变型为 行李车,所以实现了车架不折叠、可方便携带、又可作为行李车的目的。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部件拆卸、组装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组装后的示意图。附图3是自行车部件拆卸后装入箱体后的示意图。 附图4是自行车改装成行李车后的示意图。附图5是盖子折叠的示意图。附图6是提把设计成可折叠到箱体内的示意图。附图7是提把设计成可升缩时的示意图。附图中,1是把手,2是箱体,2a是箱体的提把,3是车座,4是盖子,5是后轮,6是支 脚,7是曲柄,8是前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附图1中看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可拆卸成7个部件,这些拆卸处都设计成可快速 装、拆,而传动部分以及在箱体内的另一个曲柄,以及支脚(6)是不用拆卸的。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组装后的示意图,可看出箱体(2)占车体的位置。箱 体O)中可布置一些承受力的增强筋;增强筋可另外设计布置,所以菱形架不一定要如图 示的延伸到箱体O)内。从附图3中,可看到拆卸下的部件装入到箱体(2)内,箱体(2)内相应的地方,设 计有这些部件的固定件。装了拆卸下的部件后,箱体O)内还有些空间,可放置工具和行李。附图4中可看到,将前轮(8)、后轮(5)装到箱体(2)的两侧后,本实用新型自行车 就变成了行李车,而且这个行李车的尺寸、形状都与常规的行李车相近。附图5是盖子(4)折叠的一种方式,也是附图1中所示的方式;盖子⑷也可以不 折叠而直接装在箱体( 后面当作行李架,或可以拆成二半,分别装在把手(1)和箱体(2)后面,做成前后行李架;当然,这时把手(1)上需要设计有相应的固定装置。附图6中,提把Qa)可以折叠到箱体(2)中的示意图,图中可看到,折叠部件的尺 寸比较大,使这部件的受力比较小。附图7是提把Qa)可升缩的一种设计示意图,提把Oa)缩入后,箱体( 的外形 尺寸更小。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特点是车架就是一个带把手的箱体,车架尺寸大、力学性能 好;车架中间可不折叠,保证了强度。前轮、后轮、把手、车座和曲柄可快速拆卸,拆卸后把部 件装入箱体,外观整齐,方便携带、存放。把拆卸后的轮子装在箱体的两侧,自行车就成了行 李车。整车的尺寸与常规自行车相近,所以可在不降低骑行的性能的同时,达到方便旅行携 带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车架设计成一个带提把Oa)的箱体O),提把 (2a)同时就是车架的前面部分,驱动传动机构装在这个箱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子的前轮(8)、后轮(5)、把手(1)、车座 (3)和一个曲柄(7),是可以快速拆卸的,拆下的两个轮子与拆下的把手、曲柄、车座,可放 入作为车架的箱体O)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把前轮、后轮拆下后装到箱体的两侧,就组 成一辆行李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箱体的提把部分,或与箱体做成一体,或 可折叠到箱体内,或可升缩到箱体内。
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自行车,其特点是车架就是一个带把手的箱体,车架尺寸大、力学性能好;车架中间可不折叠,保证了强度。前轮、后轮、把手、车座和曲柄可快速拆卸,拆卸后把部件装入箱体,外观整齐,方便携带、存放。把拆卸后的轮子装在箱体的两侧,自行车就成了行李车。整车的尺寸与常规自行车相近,所以可在不降低骑行的性能的同时,达到方便旅行携带的目的。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923262SQ20102054268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3日
发明者古俞金, 叶梅玲, 周伟伟, 钟云霞, 陈悦文, 陈耀东, 陈黎明 申请人:陈悦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