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材自行车吸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7878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材自行车吸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材自行车吸震结构,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自行车车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吸震功能的复材公路车或硬尾山地车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车架主要由车架前三角11'、后轮上叉12'和后轮下叉13'组合而成,请参阅如图1,传统车架是由金属材质制成,导致车身重,不符合公路车或山地车轻量化的要求,后来随着一种质轻、强度高的纤维补强复合材料的问世,整个车架由纤维补强复合材料制成,解决了车身重的问题。自行车在骑乘过程中,容易受到地面的反冲作用,尤其对于骑乘速度高的公路车或硬尾山地车,反冲效果更明显,严重影响到骑行人员的舒适度。本案申请人曾申请过具有减震功能的自行车前叉案,公开号为CN2519771,具体结构为前叉竖管径向断裂分为上、下两段,前叉竖管的上、下两段的对接处设有吸震装置,且前叉竖管的上、下两段通过吸震装置对接为一体。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并结合自行车车架成型过程经验,创作一新型的吸震车架,故才有本实用新型提出。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的复材自行车吸震结构, 可吸收骑乘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从而降低地面反冲对骑乘者的影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复材自行车吸震结构,包括车架前三角、后轮上叉和后轮下叉,其中后轮上叉、后轮下叉与车架前三角的邻近制程结合处分别设有吸震装置,所述的吸震装置套于制程结合处的环形凹槽内,且吸震装置与外表面与制程结合处的车架管外壁持平。进一步,所述的后轮上叉与车架前三角之间的吸震装置为TPU或橡胶等弹性体材料制成的吸震接管,该吸震接管两侧底端向后轮上叉方向延伸。进一步,所述的后轮下叉与车架前三角之间的吸震装置为TPU或橡胶等弹性体材料制成的吸震套管,该吸震套管为两个,分别套设于后轮下叉的两分支的环形槽内,吸震套管内腔形状与下叉的环形槽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架结合处增加吸震材料的接管或套管方式得到吸震效果,从而提高骑行人员的舒适度,并且外观新颖,大大提高产品的整体性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吸震材料制成的接管,避免骑行人在骑车过程中感受到反冲
震动力量;2、本实用新型的吸震接管的外表面与车架管外表面持平,保持整车外形的新颖性;[0015] 3、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后轮上叉、后轮下叉与车架前三角的制程结合处加装吸震接管,增加了自行车车架的刚性连接,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

[0016]图1是现有车架结构示意图;[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架结构示意图;[0018]图31是本实用新型后轮上叉示意图;[0019]图32是后轮上叉与吸震接管结合立体图;[0020]图33是吸震接管配合于后轮上叉时剖视图[0021]图34是后轮上叉配合的吸震接管示意图;[0022]图41是本实用新型后轮下叉示意图;[0023]图42是吸震接管配合于后轮下叉时剖视图[0024]图43是后轮下叉配合的吸震接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请参阅图2,一种复材自行车吸震结构,包括车架前三角1、后轮上叉2和后轮下叉3,其中后轮上叉2、后轮下叉3与车架前三角1的邻近制程结合处分别设有吸震装置,所述的吸震装置套于制程结合处的环形凹槽21、31、32内,且吸震装置与外表面与制程结合处的车架管外壁持平。请参阅图2、图31、图32、图33及图34,后轮上叉2与车架前三角1之间的吸震装置为TPU或橡胶等弹性体材质制成的吸震接管4,该吸震接管两侧底端41、42向后轮上叉方向延伸。请参阅图2、图41、图42及图43,所述的后轮下叉3与车架前三角1之间的吸震装置为TPU或橡胶等弹性体材质制成的吸震套管5,该吸震套管为两个,分别套设于后轮下叉的两分支的环形槽31、32内,吸震套管内腔形状与下叉的环形槽配合。本实用新型在骑乘中,若受到地面凹凸不平的颠簸作用,车架制程结合处的吸震接管可吸收颠簸所产生的震动力,从而避免骑车人感受到相当强的震动力量,有助于提升骑车的舒适感,尤其适合于硬尾山地车、公路车等具有较高要求的自行车。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1.一种复材自行车吸震结构,包括车架前三角、后轮上叉和后轮下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上叉、后轮下叉与车架前三角的邻近制程结合处分别设有吸震装置,所述的吸震装置套于制程结合处的环形凹槽内,且吸震装置与外表面与制程结合处的车架管外壁持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材自行车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上叉与车架前三角之间的吸震装置为橡胶弹性体材料制成的吸震接管,该吸震接管两侧底端向后轮上叉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材自行车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上叉与车架前三角之间的吸震装置为TPU吸震接管,其两侧底端向后轮上叉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材自行车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下叉与车架前三角之间的吸震装置为橡胶弹性体材料制成的吸震套管,该吸震套管为两个,分别套设于后轮下叉的两分支的环形槽内,吸震套管内腔形状与下叉的环形槽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材自行车吸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下叉与车架前三角之间的吸震装置为两个TPU吸震接管,分别套设于后轮下叉的两分支的环形槽内, 吸震套管内腔形状与下叉的环形槽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材自行车吸震结构,包括车架前三角、后轮上叉和后轮下叉,其中后轮上叉、后轮下叉与车架前三角的邻近制程结合处分别设有吸震装置,所述的吸震装置套于制程结合处的环形凹槽内,且吸震装置与外表面与制程结合处的车架管外壁持平。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架结合处增加吸震材料的接管或套管方式得到吸震效果,从而提高骑行人员的舒适度,并且外观新颖,大大提高产品的整体安全性能。
文档编号B62K19/18GK201941919SQ20102066177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0日
发明者连志清, 郭新传 申请人: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