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310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幼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推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幼童推车。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幼童推车的使用功能,市面上有一种幼童推车可以将把手下压,使幼童推车变成机车座椅,此幼童推车虽然具备上述功能,但存在有下列缺点一、踏垫无法折收,增加了该机车座椅的前后长度,常发生踏垫受机车前挡板内凸条阻碍,导致无法顺利将机车座椅置入机车脚踏空间的情况。二、无法调整把手的使用角度,导致无法符合使用需求,此外,常发生因把手后斜角度过大导致整体重心向后,造成幼童推车向后翻的事件,使用安全度不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踏垫可以折收,可以调整把手的使用角度,可以提高使用安全度的幼童推车。本实用新型幼童推车包含一车体、一把手单元、两长度调整单元和一踏垫单元;该车体包括相互枢结的两前杆与两后杆,分别安装在所述前杆与所述后杆之间的两收折杆,一安装在所述前杆之间的固定架,一安装在所述前杆与所述后杆和该固定架之间的座垫,分别安装在所述前杆底端的两前轮,及分别安装在所述后杆底端的两后轮;该把手单元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前杆近底端的两枢座,分别安装于所述枢座朝向顶端延伸的两外管,及一安装于所述外管的把手,该把手具有分别插置在所述外管内的两内管,及一位于所述内管顶端之间的握持管;所述长度调整单元分别安装在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该踏垫单元包括分别通过两支第一枢件安装在所述枢座内侧的两枢杆,一通过两支第二枢件安装在所述枢杆之间的踏杆,及一套装在该踏杆外的踏垫。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幼童推车,该踏垫单元的踏垫具有一前部及一后部,且该后部位于该固定架底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幼童推车,还包含两角度调整单元,分别安装在所述外管与所述前杆之间,每一个角度调整单元分别包括一套置在该外管外的调整座,及一沿径向安装固定于该前杆的定位件,该调整座具有一套置在该外管中段外的套筒,分别自该套筒沿径向往外成型且位于该前杆外的两翼片,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翼片供该定位件穿置的两调整孔,每一个调整孔分别具有一沿该套筒的径向设置的连通槽,及两个定位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幼童推车,每一个角度调整单元还分别包括一套置固定在该外管中段外且位于该调整座底端的固定座,及一套置在该外管中段外且被限位在该调整座的套筒与该固定座之间的弹性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幼童推车,每一个角度调整单元的固定座具有沿轴向设置的一容置孔与一套置孔,该容置孔与该套置孔交界处形成一肩部,该弹性件为压缩弹簧,安装在该容置孔内且被限位在该肩部与该套筒之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幼童推车,每一个长度调整单元分别包括一设置于该外管顶段的定位孔,一设置于该内管底段的穿孔,一安装在该内管内的弹线,及一套置于该弹线且进入该穿孔的定位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幼童推车,每一个长度调整单元的弹线呈U形,该弹线具有一弹抵该内管内壁面的定位支脚,及一往外弯折供该定位钮套置的作动支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将该把手下压收入使本实用新型变成机车座椅, 通过该踏垫可以折收,不会增加该机车座椅的前后长度,可以顺利将该机车座椅置入机车脚踏空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幼童推车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显示一把手位于第一角度位置;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显示一长度调整单元和一角度调整单元;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合剖视图,显示一调整座位于定位状态同时一定位件卡置在一第一定位槽;图4是类似图3的视图,显示将该调整座下压使该定位件脱离该第一定位槽的状态;图5是类似图3的视图,显示该定位件卡置在一第二定位槽的状态;图6是类似图1的视图,显示该把手位于第二角度位置;图7是类似图1的视图,显示将该把手下压变成一机车座椅的状态;图8是类似图7的视图,显示调整该把手角度的状态;图9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前视图,显示一踏垫呈使用状态;图10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合立体图,显示该踏垫呈使用状态;图11是类似图9的视图,显示该踏垫呈折收状态;图1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显示一踏垫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在详细说明前要注意的是,在整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相对位置用语,例如“顶”、 “底”、“前”、“后”是以各图所示的方向为基准。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幼童推车较佳实施例包含一车体10、一把手单元20、两长度调整单元30、两角度调整单元40及一踏垫单元60。如图1、图2、图3、图10所示,该车体10包括两前杆11,分别与所述前杆11枢结的两后杆12,分别安装在所述前杆11与所述后杆12之间的两收折杆13,一安装在所述前杆11之间的固定架14,一安装在所述前杆11与所述后杆12和该固定架14之间的座垫15, 分别安装在所述前杆11底端的两前轮16,及分别安装在所述后杆12底端的两后轮17。该固定架14概呈倒U形,具有一供该座垫15的前端安装固定的承杆141,及自该承杆141弯折分别安装固定在所述前杆11内侧的两固定杆142。该把手单元20包括分别呈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前杆11近底端的两枢座21,分别安装于所述枢座21的两外管22、一把手23及一握套24。每一支外管22分别具有插置固定在相对应的枢座21内的一底段221、一中段222 及一顶段223。该把手23概呈倒U形,具有分别可线性移动地插置在所述外管22内的两内管 231,及一位于所述内管231顶端之间的握持管232。该握套M套装在该握持管232外。所述长度调整单元30分别安装在所述外管22与所述内管231之间,每一个长度调整单元30分别包括一设置于该外管22的顶段223的定位孔31,一设置于该内管231底段的穿孔32,一安装在该内管231内的弹线33,及一安装于该弹线33的定位钮34。该弹线33概呈U形,具有一弹抵该内管231内壁面的定位支脚331,及一往外弯折的作动支脚332。该定位钮34套置于该作动支脚332并进入该穿孔32,且可卡置或脱离该定位孔 31。通过将该弹线33安装在该内管231内时被压缩,可以使该作动支脚332恒具有一朝向远离该定位支脚331的方向移动的弹力,如此使该定位钮34可以自动卡置于该定位孔 31。所述角度调整单元40分别安装在所述外管22与所述前杆11之间,每一个角度调整单元40分别包括一呈可移动地套置在该外管22的中段222外的调整座41,一沿径向安装固定于该前杆11的定位件42,一套置固定在该外管22的中段222外且位于该调整座41 底端的固定座43,及一套置在该外管22的中段222外且被限位在该调整座41与该固定座 43之间的弹性件44。该调整座41具有一套置在该外管22的中段222外的套筒45,分别自该套筒45沿径向往外成型且位于该前杆11外的两翼片46,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翼片46的两调整孔47。每一个调整孔47概呈倒U形,分别具有一沿该套筒45的径向设置的连通槽471, 及分别设置于该连通槽471两端的一第一定位槽472与一第二定位槽473。该定位件42在本较佳实施例中为一穿置在所述调整孔47与该前杆11之间的铆钉。该固定座43具有沿轴向设置的一大径的容置孔431与一小径的套置孔432,该容置孔431与该套置孔432交界处形成一肩部433。该容置孔431用以安装该弹性件44及该套筒45的局部。该弹性件44在本较佳实施例为压缩弹簧,安装在该容置孔431内且被限位在该肩部433与该套筒45之间,通过分别弹抵该肩部433与该套筒45,可以施予该调整座41 一恒朝向远离该固定座43的方向移动的弹推力。如图1、图9至图12所示,该踏垫单元60包括分别通过两支第一枢件61呈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枢座21内侧的两枢杆62,一通过两支第二枢件63安装在所述枢杆62之间的踏杆64,及一套装在该踏杆64外的踏垫65。该枢杆62具有一第一穿孔621及一第二穿孔622。[0052]该踏杆64概呈U形,具有一连接杆641,及自该连接杆641弯折的两侧杆642。该踏垫65具有一本体651,及一车缝在该本体651底侧并与该本体651配合形成一套置空间652的套体653。该踏垫65可区分成一前部6M及一后部655,当该踏垫65在使用状态时,该后部 655恰好位于该固定架14的两固定杆142底端,且可被所述固定杆142阻挡获得定位。所述第一枢件61、第二枢件63在本较佳实施例都是铆钉。组装时,先将所述第一枢件61分别穿置在所述枢杆62的第一穿孔621与所述枢座21之间,如此所述枢杆62就可以以所述第一枢件61为支轴转动,然后将所述第二枢件 63分别穿置在所述枢杆62的第二穿孔622与该踏杆64的两侧杆642之间,如此该踏杆64 就可以所述第二枢件63为支轴转动,最后将该踏垫65套置在踏杆64外,使该踏杆64位于该套置空间652内,如此就可完成该踏垫单元60的组装作业。使用时,如图1、图6所示,使用者可以依使用需求调整该把手23的角度,图1所示为所述定位件42卡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槽472,使该把手23往后倾斜角度较大同时较靠近所述前杆11位于第一角度位置的状态,图6所示为所述定位件42卡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槽 473,使该把手23往后倾斜角度较小同时远离所述前杆11位于第二角度位置的状态。调整时,如图3、图4所示,先施予所述调整座41如图4中箭头51所示的下压力使所述调整座41朝向底端移动,此时所述定位件42与所述第一定位槽472脱离,同时所述弹性件44被所述套筒45下压而具备回复弹力,如图4、图5、图6所示,接着将所述调整座 41依图5中箭头52所示的方向往前拉使所述第二定位槽473对准所述定位件42,然后放开所述调整座41,此时可以通过所述弹性件44的回复弹力弹推所述调整座41朝向顶端移动,并使所述定位件42卡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473,进而使所述调整座41获得定位,在将所述调整座41往前拉的时候,可以拉动所述外管22带动所述枢座21产生转动,达到改变该把手23使用角度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幼童推车同时具备可以当成机车座椅的使用功能,如图1所示为幼童推车使用的状态,如图7所示为机车座椅使用的状态,调整时,如图1、图2、图7所示,只需按压所述定位钮34使其脱离所述定位孔31,就可以施予该把手23下压力使其朝向底端移动,产生将该把手23下压收入的效果,并使本实用新型从图1所示的幼童推车转变成如图 7所示的机车座椅,如图7、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处于机车座椅的使用状态时,也可以调整该把手23的角度位置,如图7、图1所示,只需再施予所述把手23上拉力使其朝向顶端移动,直到所述定位钮34对准所述定位孔31并自动卡置于所述定位孔31,就可以使该把手23被拉出定位,同时使本实用新型从图7所示的机车座椅再度变成如图1所示的幼童推车。值得说明的是,本较佳实施例的调整孔47虽然是以设置该第一定位槽472和该第二定位槽473为例进行说明,但实际上还可增加该定位槽的数量,以使该把手23的使用角度有更多变化、更能符合使用需求。如图1、图9、图10、图12所示,当本实用新型该踏垫单元60处于使用状态时,该踏垫65因重力关系使该枢杆62的第二穿孔622位于第一穿孔621底端,同时因为该踏杆64 的连接杆641位于前端,使该踏垫65呈该前部6M重、该后部655轻的状态,如此该踏垫65 将以所述第二枢件63为支轴使该后部655朝向顶端翘起,直到该后部655被该固定架14的固定杆142阻挡,该踏垫65就可获得定位,借此设计,当幼童的双脚踩踏在该踏垫65时, 可以有效防止该踏垫65过度倾斜导致该幼童双脚滑落该踏垫65的情况。当本实用新型由如图1所示的幼童推车变成如图7所示的机车座椅状态,且要将该机车座椅置入机车脚踏空间时,可以先折收该踏垫65,如图9至图12所示,操作时,先将该踏垫65朝向顶端拉动,使该枢杆62以所述第一枢件61为支轴转动约180°,变成所述第二穿孔622位于所述第一穿孔621顶端的状态,然后将该踏垫65转动约90°使其贴靠该固定架14的两固定杆142,就可以完成该踏垫65的折收作业,因为该踏垫65已贴靠于所述固定杆142,所以不会增加该机车座椅的前后长度,进而可以顺利将该机车座椅置入机车脚踏空间内。通过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幼童推车具有下述有益效果一、当本实用新型处于机车座椅使用状态时,因为该踏垫65可以折收,所以不会增加该机车座椅的前后长度,可以顺利地将该机车座椅置入机车脚踏空间内。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外管22与所述内管231之间安装所述角度调整单元 40,可以调整该把手23的使用角度以符合使用需求,且将该把手23往前调整可以防止该幼童推车向后翻,使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使用安全度。
权利要求1.一种幼童推车,包含一车体、一把手单元、两长度调整单元和一踏垫单元,其特征在于该车体包括相互枢结的两前杆与两后杆,分别安装在所述前杆与所述后杆之间的两收折杆,一安装在所述前杆之间的固定架,一安装在所述前杆与所述后杆和该固定架之间的座垫,分别安装在所述前杆底端的两前轮,及分别安装在所述后杆底端的两后轮;该把手单元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前杆近底端的两枢座,分别安装于所述枢座朝向顶端延伸的两外管,及一安装于所述外管的把手,该把手具有分别插置在所述外管内的两内管, 及一位于所述内管顶端之间的握持管;所述长度调整单元分别安装在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该踏垫单元包括分别通过两支第一枢件安装在所述枢座内侧的两枢杆,一通过两支第二枢件安装在所述枢杆之间的踏杆,及一套装在该踏杆外的踏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童推车,其特征在于该踏垫单元的踏垫具有一前部及一后部,且该后部位于该固定架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幼童推车,其特征在于该幼童推车还包含两角度调整单元,分别安装在所述外管与所述前杆之间,每一个角度调整单元分别包括一套置在该外管外的调整座,及一沿径向安装固定于该前杆的定位件,该调整座具有一套置在该外管中段外的套筒,分别自该套筒沿径向往外成型且位于该前杆外的两翼片,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翼片供该定位件穿置的两调整孔,每一个调整孔分别具有一沿该套筒的径向设置的连通槽,及两个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幼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角度调整单元还分别包括一套置固定在该外管中段外且位于该调整座底端的固定座,及一套置在该外管中段外且被限位在该调整座的套筒与该固定座之间的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幼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角度调整单元的固定座具有沿轴向设置的一容置孔与一套置孔,该容置孔与该套置孔交界处形成一肩部,该弹性件为压缩弹簧,安装在该容置孔内且被限位在该肩部与该套筒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幼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每一个长度调整单元分别包括一设置于该外管顶段的定位孔,一设置于该内管底段的穿孔,一安装在该内管内的弹线,及一套置于该弹线且进入该穿孔的定位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幼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每一个长度调整单元的弹线呈U形,该弹线具有一弹抵该内管内壁面的定位支脚,及一往外弯折供该定位钮套置的作动支脚。
专利摘要一种幼童推车,包含一车体、一把手单元、两长度调整单元和一踏垫单元。该把手单元包括分别呈可转动地安装在该车体的两前杆近底端的两枢座,分别安装于所述枢座的两外管,及一安装于所述外管的把手。所述长度调整单元用以使该把手可相对所述外管拉出或收入。该踏垫单元包括分别通过两支第一枢件呈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枢座内侧的两枢杆,一通过两支第二枢件呈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枢杆之间的踏杆,及一套装在该踏杆外的踏垫。当将该把手下压收入使本实用新型变成机车座椅,通过该踏垫可以折收,可以顺利将该机车座椅置入机车脚踏空间内。
文档编号B62B9/20GK201989833SQ20112012530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陈香伶 申请人:台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