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卡位人力车中天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348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卡位人力车中天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人力车中天芯结构,更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双卡位人力车中天芯结构。
背景技术
以前所使用的人力车中天芯结构都是单卡位的,容易松动移位,且中天芯老是坏。
实用新型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克服以上缺陷的人力车中天芯结构,由定位管,双凹口中天芯,双卡位踏脚杆组成,在定位管的孔中,置有双凹口中天芯,在双凹口中天芯上固定有双卡位踏脚杆,从而能有效的克服以上缺陷的人力车中天芯在使用中的缺陷。定位管整体为圆形管,管径在管口内中部略小,定位管的外圆面的前,中,后的位置上有其它管子与其连接固定。双凹口中天芯整体为圆柱体,圆柱体中部外径略大,圆柱体近两端的两个圆面上分别各有两个凹口其纵向与圆柱体呈十字交叉凹现。双卡位踏脚杆整体基本为方形柱体,前后平面的两端近顶处各有一孔对穿,较小的一孔中有螺纹,另一孔的两边方形柱体的左右上下两个位置上各有一孔对穿。从而能有效的克服人力车中天芯在使用中的以上缺陷。

图1为双卡位人力车中天芯结构总成前视图。图2为双卡位人力车中天芯结构总成侧视图图3A,图IBB分别为双卡位人力车中天芯结构中的定位管侧视图和前视图图3C,图3D分别为双卡位人力车中天芯结构中的踏脚销前视图和侧视图图3E,图3F分别为双卡位人力车中天芯结构中的档圈正视图和侧视图图4A,图4B分别为双卡位人力车中天芯结构中的双凹口中天芯侧视图和正视图图4C,图4D分别为双卡位人力车中天芯结构中的双卡位踏脚杆侧视图和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先把双凹口中天芯3的左端向左后从定位管1的右内孔口插入,然后在凹口中天芯3的左端圆面上套上两个轴承2后,也把该两个轴承2也放进定位管1的左内孔中,此后在双凹口中天芯3的左端圆面上套上档圈6,并且把双卡位踏脚杆5也对准双凹口中天芯3 的左端尽头套上去,最后在左双卡位踏脚杆的左右两个侧面的对穿孔中串入上下两个踏脚销4后,套上螺帽拧紧。在双凹口中天芯3的右端的圆面上把一个轴承2套上去后,再把档圈6也套上去后,最后把双卡位踏脚杆5 —端的对穿孔也对准双凹口中天芯3的右端套上去,随后在双卡位踏脚杆5的左右两侧面的上下两个对穿孔中分别插入踏脚销4,并且套上螺帽拧紧。 当人力车在使用中,双凹口中天芯的两个踏脚销4足够承受负重,不再容易松动移位,而且采用轴承2后不但能有效的延长中天芯的使用寿命,而且还能够使骑车人轻松省力的多。
权利要求1.一种双卡位人力车中天芯结构,由定位管,双凹口中天芯,双卡位踏脚杆组成,其特征是在定位管的孔中,置有双凹口中天芯,在双凹口中天芯上固定有双卡位踏脚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位人力车中天芯结构,其特征是定位管整体为圆形管,管径在管口内中部略小,定位管的外圆面的前,中,后的位置上有其它管子与其连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位人力车中天芯结构,其特征是双凹口中天芯整体为圆柱体,圆柱体中部外径略大,圆柱体近两端的两个圆面上分别各有两个凹口其纵向与圆柱体呈十字交叉凹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卡位人力车中天芯结构,其特征是双卡位踏脚杆整体基本为方形柱体,前后平面的两端近顶处各有一孔对穿,较小的一孔中有螺纹,另一孔的两边方形柱体的左右上下两个位置上各有一孔对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卡位人力车中天芯结构,由定位管,双凹口中天芯,双卡位踏脚杆组成,其特征是在定位管的孔中,置有双凹口中天芯,在双凹口中天芯上固定有双卡位踏脚杆。当人力车在使用中,双凹口中天芯的两个踏脚销足够承受负重,不再容易松动移位,而且采用轴承后不但能有效的延长中天芯的使用寿命,而且还能够使骑车人轻松省力的多。
文档编号B62K19/30GK202138488SQ201120148898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1日
发明者陈海水 申请人:陈海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