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式售货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410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厢式售货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销售商品的车辆,具体说是一种厢式售货车。
背景技术
厢式货车的用途原本是用于货物的运输,为了保护货物不受日晒雨淋,将整个车厢封闭起来,既能防止日晒雨淋又可以防止货物丢失。但是这样的厢式货车虽然方便了货物运输,却不便于直接售卖车厢内的货物,通常情况下只能将货物运到目的地并全部从车上卸下来以后才可以销售。对于临时租用场地的卖家,当天没有卖出的货物,天黑以后还要再装上车。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直接在车上销售货物的厢式售货车,日常拉货又不影响整车运输性能。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厢式售货车包括驾驶室、连接在驾驶室后端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的一侧面设置有下翻板和上翻板,所述下翻板通过位于其下端的内藏式下铰链铰接在车厢的下端,下翻板的两端与车厢之间连接有链条,所述上翻板通过位于其上端的上铰链铰接在车厢的上端,上翻板的两端与车厢之间连接有气压支杆。在车厢的另一侧设置有侧门。所述下翻板的两端设置有插销式锁,车厢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锁孔;下翻板的上端设置有暗锁,上翻板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配合暗锁锁舌的锁舌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平时将下翻板和上翻板锁上, 可以起到防盗的作用;内藏式下铰链既不影响外部整体外观,又能有效降低摆放货物的重心。到达目的地以后,将下翻板和上翻板打开,无需卸货,可以直接在车上销售,方便又安全。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下翻板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厢式售货车包括驾驶室1、连接在驾驶室1后端的车厢2,车厢2的后端是普通的后厢门,用于货物的进出。所述车厢2的一侧面设置有下翻板3和上翻板4,在车厢2的另一侧设置有侧门9,用于售货时人员的进出。所述下翻板3 通过位于其下端的内藏式下铰链5铰接在车厢2的下端,下翻板3的两端与车厢2之间连接有链条7,链条7的长度以全部打开后正好可以使下翻板3水平放置为宜。所述上翻板4通过位于其上端的上铰链6铰接在车厢2的上端,上翻板4的两端与车厢2之间连接有气压支杆8。所述下翻板3的两端设置有插销式锁,车厢2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锁孔,下翻板3 关闭的时候可以通过插销式锁将其固定;下翻板3的上端设置有暗锁,上翻板4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配合暗锁锁舌的锁舌孔,下翻板3和上翻板4都关闭的时候可以通过该暗锁将上翻板4固定。以上铰链、插销式锁、暗锁、气压支杆的结构均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厢式售货车,包括驾驶室(1)、连接在驾驶室(1)后端的车厢O),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 的一侧面设置有下翻板C3)和上翻板G),所述下翻板C3)通过位于其下端的内藏式下铰链( 铰接在车厢O)的下端,下翻板(3)的两端与车厢( 之间连接有链条(7), 所述上翻板(4)通过位于其上端的上铰链(6)铰接在车厢O)的上端,上翻板(4)的两端与车厢( 之间连接有气压支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厢式售货车,其特征在于在车厢O)的另一侧设置有侧门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厢式售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翻板(3)的两端设置有插销式锁,车厢( 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锁孔;下翻板(3)的上端设置有暗锁,上翻板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配合暗锁锁舌的锁舌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销售商品的车辆,具体说是一种厢式售货车。包括驾驶室、连接在驾驶室后端的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的一侧面设置有下翻板和上翻板,所述下翻板通过位于其下端的内藏式下铰链铰接在车厢的下端,下翻板的两端与车厢之间连接有链条,所述上翻板通过位于其上端的上铰链铰接在车厢的上端,上翻板的两端与车厢之间连接有气压支杆。该厢式售货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平时将下翻板和上翻板锁上,可以起到防盗的作用。到达目的地以后,将下翻板和上翻板打开,无需卸货,可以直接在车上销售,方便又安全。
文档编号B62D33/04GK202193018SQ20112020178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5日
发明者刘胜汉 申请人:刘胜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