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纵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841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前纵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中的一种汽车纵梁组件,尤其是汽车前纵梁。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和市场发展迅速,目前汽车工业产销量上升为世界第一位。随着国民家庭收入的增加和消费需求的提高,汽车安全逐渐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怎样运用低成本来实现汽车安全成为各大汽车厂家难题。通过专家的分析看,汽车的整体安全系数最主要还是由结构(带有逐级吸能及抗变形能力的结构)来决定的。当发生车祸的一瞬间带有逐级吸能及抗变形能力结构的整车,车体前部能竟可能多的吸收碰撞能量,避免驾驶室变形,保护驾乘人员避免车祸危机生命。一般来说前纵梁作为正面碰撞时的主要吸能结构件,其吸能效果直接影响驾驶室和护驾乘人员的安全。因此设计一个合理的前纵梁结构对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起到决定性作用。现有的前纵梁吸能效果不是特别好,容易造成碰撞后驾驶室变形危及驾乘人员安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前纵梁,在碰撞后合理吸收碰撞应力,达到保护驾驶舱及驾乘人员的目的,改造成本较低。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汽车前纵梁,其不同之处在于其主体后部设置有多个平行间隔分布的吸能槽,所述每个吸能槽沿主体宽度方向延伸。按以上方案,所述吸能槽的数量至少为3个。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如下I)、该汽车前纵梁,在碰撞后实现逐级变形传递应力,提高了吸能效果,达到保护驾驶舱及驾乘人员的目的。2)、该汽车前纵梁,改造成本较低。

图I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前纵梁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汽车前纵梁,其主体后部设置有多个平行间隔分布的吸能槽I,每个吸能槽I沿主体宽度方向延伸。优选的,吸能槽I的数量至少为3个。此设计结构简单易行,可以对现有的工装进行改造后直接用于生产,减少整改周期,降低改造成本。因主要型面无过大更改,现有的焊接夹具可以直接使用。由于此零件是由整套模具冲压,需要对整套模具型面进行更改。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汽车前纵梁,其特征在于其主体后部设置有多个平行间隔分布的吸能槽,所述每个吸能槽沿主体宽度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前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槽的数量至少为3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中的一种汽车纵梁组件,尤其是汽车前纵梁,其不同之处在于其主体后部设置有多个平行间隔分布的吸能槽,所述每个吸能槽沿主体宽度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在碰撞后合理吸收碰撞应力,达到保护驾驶舱及驾乘人员的目的,改造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B62D21/15GK202368659SQ20112053080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杨俊成, 杨黄锐, 王义斌, 程先斌, 胡永强, 贺东方 申请人: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