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尾与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964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尾与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特别是一种车尾与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很多家庭都拥有了汽车,汽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目前的汽车都是整体车,这种汽车虽然能够为人们提供了优良的代步工具,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当两人需要分开独立行动时,需要其中一人将另一人送到目的地,或者配置两辆整体车。又或者一人开走整体车,另一人采用其他方式出行。显然,这种方式会增加投入成本或者运行成本,使用起来也不够灵活方便。针对上述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种双体车,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670869A)公开的双体车,它解决了现有整体车不能通过狭窄道路、行驶不方便的问题,通过设置主单体车和从单体车,主单体车和从单体车能够完全分离且独立运行,通过一个机械连接机构将主单体车和从单体车并排固连,主单体车和从单体车连接后,通过主单体车上的主电控系统控制从单体车上的从电控系统,以保证主单体车和从单体车的同步运行。该双体车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为主单体车和从单体车是并排设置的,当双体车合并的时候比较困难。同时该单体车都是两个轮子的,动力比较小。现有技术中对于双体车的驾驶系统的控制有过研究,如专利(CN101700760A)所公开的一种双体车的主从式驾驶系统,包括设置在主单体车上且能独立控制主单体车运行的电控式主驾驶系统和设置在从单体车上且能独立控制从单体车运行的电控式从驾驶系统,当主单体车和从单体车合并成为正常工作的双体车时,主驾驶系统和从驾驶系统相联接且主驾驶系统和从驾驶系统分别产生一个合体触发握手信号,从而使主驾驶系统控制从驾驶系统实现整车的驾驶控制。这种驾驶控制系统是和双体车的出现相配合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尾与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实现两辆汽车通过车尾和车尾对接成一辆组合汽车。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尾和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辆分别能够完全分离且独立行驶的单体汽车一和单体汽车二,所述的单体汽车一和单体汽车二的后门处均设有能够将该后门滑入相应的车体内的收拢装置,所述的单体汽车一和单体汽车二分别包括车尾一和车尾二,所述的车尾一和车尾二能够相互对接,且车尾一和车尾二之间设有当该两车尾对接后能够将其固定连接的连接装置。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单体汽车一和单体汽车二进行组合的时候,单体汽车一和单体汽车二的后门均通过收拢装置滑入到车体内部,车尾一和车尾二相对接,然后通
4过连接装置将两个单体汽车一和单体汽车二相固定连接。根据现有的双体车的驾驶控制系统,本组合汽车可以在任意一辆单体汽车中驾驶,两车合并为一辆车后,减少了车辆的数量,便于通行,能有效的减轻交通阻塞,同时采用车尾一和车尾二相对接,这样在对接的时候比较方便,可以通过使其中一辆单体汽车倒退来实现。在上述的一种车尾与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中,所述的单体汽车一和单体汽车二分别包括底盘一与底盘二,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底盘一下方的活动卡槽结构以及设置在底盘二下方的凸台结构,当车尾一和车尾二相连接时上述的凸台结构与所述的卡槽结构配合连接。通过设置的活动卡槽结构和凸台结构配合连接,实现两车之间的连接,这种连接安全可靠,简单快捷。当需要连接两车时,活动卡槽结构左右移动,使其与凸台结构配合,使凸台结构能够嵌入其中与之形成卡接,卡接后凸台结构不易脱落,实现前车与后车的连接。在上述的一种车尾与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中,所述的卡槽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底盘一上的条形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能沿壳体长度方向移动的条形体,所述条形体的两端分别具有凸出的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的两连接部分别穿出上述的壳体;所述的条形体上还开设有能容纳上述凸台结构的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内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卡齿。条形壳体固定在底盘一上,安装好后将条形体安置到条形壳体内,条形体两端的连接部防止条形体的脱落,但条形体可沿条形壳体长度方向移动。条形体移动时,其上设置的容纳腔也一起移动,方便与凸台结构配合。在上述的一种车尾与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中,所述的凸台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底盘二下方的连接体,以及若干设置在连接体上呈“T”型的卡体,所述的卡体与上述的卡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的卡体在沿壳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略大于卡齿在沿壳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且两相邻卡体之间的距离略大于上述卡齿在沿壳体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的连接装置也可以是与两辆单体汽车尾部固连的两个连接臂,两个连接臂之间通过螺钉相固定。在上述的一种车尾与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中,所述的收拢装置包括横向设置在车体顶棚处的横梁,所述的车体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的横梁滑动连接在所述的滑槽内,后门铰接在横梁上且当该后门绕铰接点转动时能够处于水平位置,所述的车体和横梁之间设有能使横梁沿滑槽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滑槽的后端处设有能将横梁和车体相对定位的锁止机构。当开始组合的时候,将后门绕铰接点转动使后门处于水平位置,这样后门基本上贴靠在汽车的顶棚上,同时驱动机构驱动横梁向后端移动,当移动至滑槽的后端处时,锁止机构将横梁和车体相对定位,这样后门贴靠在顶棚上比较节省空间,通过横梁和滑槽配合向后端移动设计比较简单方便。在上述的一种车尾与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固设在车体上的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和横梁之间分别连接有两条钢丝绳,且当所述的驱动电机正转时能够收紧其中一条钢丝绳从而使横梁向内移动,当所述的驱动电机反转时能够收紧另一条钢丝绳从而使横梁向外移动。采用两条钢丝绳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拉动横梁往复移动,结构比较简单,能够不受空间结构的限制。在上述的一种车尾与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中,所述的锁止机构包括固设在车体上且位于滑槽后端处的限位挡板,所述的横梁上设有一个支座,所述的支座上穿设有锁紧销, 所述的锁紧销和横梁之间设有弹簧,且当所述的横梁移动至滑槽的后端处时所述的锁紧销能够和所述的限位挡板相卡接。弹簧驱动锁紧销产生向外端移动的趋势,当横梁移动至滑槽的后端处时,锁紧销通过滑动卡接在县委挡板上,然后锁紧销在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顶死在限位挡板上,设置锁止机构后,能够使横梁和后门到达指定位置后不会乱滑动。在上述的一种车尾与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中,所述的锁紧销的前端具有一个斜面,所述的斜面朝向内侧,该锁紧销的后端具有一个拉环。通过拉动拉环能够使锁紧销向后移动从而脱离限位挡板,在锁紧销的前端设置斜面后能够在和限位挡板相卡接的时候有导向效果。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的收拢装置包括设置在车体尾部的转轴,后门铰接在转轴上,且该后门能够向内翻转。在上述的一种车尾与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中,所述的单体汽车一和单体汽车二均包括动力装置、两个前轮、两个后轮和转向系统,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蓄电池和主动力电机,且所述的主动力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和前轮相连。设置前轮驱动以后可以方便车尾对接。在上述的一种车尾与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中,所述的单体汽车一和单体汽车二上均设有与蓄电池相连接的插头,且当两辆单体汽车合并为一辆组合汽车后,两辆单体汽车上的插头能够相互对接。当合并为组合汽车后,通过插头将两个蓄电池相串联,提高了电力的输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组合汽车可以在任意一辆单体汽车中驾驶,两车合并为一辆车后,减少了车辆的数量,便于通行,能有效的减轻交通阻塞,同时采用两车尾相对接,这样在对接的时候比较方便,可以通过使其中一辆单体汽车倒退来实现。本组合汽车的后门贴靠在顶棚上比较节省空间,通过横梁和滑槽配合向后端移动设计比较简单方便。在锁紧销的前端设置斜面后能够在和限位挡板相卡接的时候有导向效果。


图I是本车尾一与车尾二对接的组合汽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组合汽车中的连接装置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3是本组合汽车中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组合汽车中的收拢装置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5是本组合汽车中的收拢装置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6是本组合汽车中的锁止机构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7是本组合汽车中的锁止机构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中,la、单体汽车一 ;lb、单体汽车二 ;2a、车尾一 ;2b、车尾二 ;3a、底盘一 ;3b、 底盘二 ;4、壳体;5、条形体;6、第一连接部;7、第二连接部;8、容纳腔;9、卡齿;10、连接体;
11、卡体;12、顶棚;13、横梁;14a、后门一 ;14b、后门二 ;15、滑槽;16、驱动电机;17、钢丝绳;18、限位挡板;19、支座;20、锁紧销;21、弹簧;22、拉环;23、蓄电池;24、主动力电机; 25、前轮;26、后轮;27、方向盘。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I所示,本车尾和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包括两辆分别能够完全分离且独立运行的单体汽车一 Ia和单体汽车二 lb,单体汽车一 Ia和单体汽车二 Ib分别包括底盘一 3a 和底盘二 3b,单体汽车一 Ia和单体汽车二 Ib分别包括后门一 14a与后门二 14b,单体汽车一 Ia和单体汽车二 Ib的后门处均设有能将后门滑入车体内的收拢装置。本组合汽车的两辆单体汽车的车尾能够相互对接,且两车尾之间设有当该两车尾对接后能够将其固定连接的连接装置。单体汽车一 Ia和单体汽车二 Ib包括动力装置、两个前轮25、两个后轮26和转向系统,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27。动力装置包括蓄电池23和主动力电机24,且主动力电机24通过传动机构和前轮25相连。设置前轮25驱动以后可以方便车尾对接。单体汽车
一Ia和单体汽车二 Ib上设有与蓄电池23相连接的插头,且当两辆单体汽合并为一辆组合汽车后,两辆单体汽车上的插头能够相互对接。当合并为组合汽车后,通过插头将两个蓄电池23相串联,提闻了电力的输出。具体来说,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收拢装置包括横向设置在车体顶棚12处的横梁13,车体的两侧设有滑槽15,横梁13滑动连接在滑槽15内,后门铰接在横梁13上且当该后门绕铰接点转动时能够处于水平位置,车体和横梁13之间设有能使横梁13沿滑槽 15移动的驱动机构,滑槽15的后端处设有能将横梁13和车体相对定位的锁止机构。当开始组合的时候,将后门绕铰接点转动使后门处于水平位置,这样后门基本上贴靠在汽车的顶棚12上,同时驱动机构驱动横梁13向后端移动,当移动至滑槽15的后端处时,锁止机构将横梁13和车体相对定位,这样后门贴靠在顶棚12上比较节省空间,通过横梁13和滑槽 15配合向后端移动设计比较简单方便。驱动机构包括固设在车体上的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和横梁13之间分别连接有两条钢丝绳17,且当驱动电机16正转时能够收紧其中一条钢丝绳17从而使横梁13向内移动,当驱动电机16反转时能够收紧另一条钢丝绳17从而使横梁13向外移动。采用两条钢丝绳17在驱动电机16的作用下拉动横梁13往复移动, 结构比较简单,能够不受空间结构的限制。锁止机构包括固设在车体上且位于滑槽15后端处的限位挡板18,横梁13上设有一个支座19,支座19上穿设有锁紧销20,锁紧销20和横梁13之间设有弹簧21,且当横梁13移动至滑槽15的后端处时锁紧销20能够和限位挡板 18相卡接。锁紧销20的前端具有一个斜面,斜面朝向内侧,该锁紧销20的后端具有一个拉环22。通过拉动拉环22能够使锁紧销20向后移动从而脱离限位挡板18,在锁紧销20的前端设置斜面后能够在和限位挡板18相卡接的时候有导向效果。弹簧21驱动锁紧销20 产生向外端移动的趋势,当横梁13移动至滑槽15的后端处时,锁紧销20通过滑动卡接在县委挡板上,然后锁紧销20在弹簧21的弹力的作用下顶死在限位挡板18上,设置锁止机构后,能够使横梁13和后门到达指定位置后不会乱滑动。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底盘一 3a下方的活动卡槽结构以及设置在底盘二 3b下方的凸台结构,当两辆单体汽车的车尾一 2a和车尾二 2b相连接时上述的凸台结构与卡槽结构配合连接。通过设置的活动卡槽结构和凸台结构配合连接,实现两车之间的连接,这种连接安全可靠,简单快捷。当需要连接两车时,活动卡槽结构左右移动,使其与凸台结构配合,使凸台结构能够嵌入其中与之形成卡接,卡接后凸台结构不易脱落,实现前车与后车的连接。卡槽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一个底盘3上的条形壳体4,以及位于壳体4 内能沿壳体4长度方向移动的条形体5,所述条形体5的两端分别具有凸出的连接部第一连接部6和第二连接部7,两连接部分别穿出上述的壳体4 ;条形体5上还开设有能容纳上
7述凸台结构的容纳腔8,容纳腔8内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卡齿9。条形壳体4固定在底盘3 一上,安装好后将条形体5安置到条形壳体4内,条形体5两端的连接部防止条形体5的脱落,但条形体5可沿条形壳体4长度方向移动。条形体5移动时,其上设置的容纳腔8也一起移动,方便与凸台结构配合。凸台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另一个底盘3下方的连接体10,以及若干设置在连接体10上呈“T”型的卡体11,卡体11与上述的卡齿9 一一对应设置,卡体 11在沿壳体4长度方向上的尺寸略大于卡齿9在沿壳体4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且两相邻卡体11之间的距离略大于上述卡齿9在沿壳体4长度方向上的尺寸。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单体汽车一 Ia和单体汽车二 Ib进行组合的时候,单体汽车一 Ia上的后门一 14a通过收拢装置滑入到车体内部,两辆单体汽车的车尾一 2a和车尾二 2b相对接,然后通过连接装置将单体汽车一 Ia和单体汽车二 Ib相固定连接。根据现有的双体车的驾驶控制系统,本组合汽车可以在任意一辆单体汽车中驾驶,两车合并为一辆车后,减少了车辆的数量,便于通行,能有效的减轻交通阻塞,同时采用车尾一 2a和车尾
二2b相对接,这样在对接的时候比较方便,可以通过使其中一辆单体汽车倒退来实现。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车尾和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辆分别能够完全分离且独立行驶的单体汽车一(Ia)和单体汽车二(Ib),所述的单体汽车一(Ia)和单体汽车二(Ib)的后门处均设有能够将该后门滑入相应的车体内的收拢装置,所述的单体汽车一(Ia)和单体汽车二(Ib)分别包括车尾一(2a)和车尾二(2b),所述的车尾一(2a)和车尾二(2b)能够相互对接,且车尾一(2a)和车尾二(2b)之间设有当该两车尾对接后能够将其固定连接的连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车尾和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汽车一(Ia)和单体汽车二(Ib)分别包括底盘一(3a)与底盘二(3b),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底盘一(3a)下方的活动卡槽结构以及设置在底盘二(3b)下方的凸台结构,当车尾一 (2a)和车尾二(2b)相连接时上述的凸台结构与所述的卡槽结构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尾和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底盘一(3a)上的条形壳体(4),以及位于所述壳体(4)内能沿壳体(4)长度方向移动的条形体(5),所述条形体(5)的两端分别具有凸出的连接部第一连接部(6)和第二连接部(7),所述的两连接部分别穿出上述的壳体(4);所述的条形体(5)上还开设有能容纳上述凸台结构的容纳腔(8),所述的容纳腔(8)内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卡齿(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尾和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台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底盘二(3b)下方的连接体(10),以及若干设置在连接体(10)上呈 “T”型的卡体(11),所述的卡体(11)与上述的卡齿(9) 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的卡体(11)在沿壳体(4)长度方向上的尺寸略大于卡齿(9)在沿壳体(4)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且两相邻卡体(11)之间的距离略大于上述卡齿(9)在沿壳体(4)长度方向上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车尾和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收拢装置包括横向设置在车体顶棚(12)处的横梁(13),所述的车体的两侧设有滑槽(15),所述的横梁(13)滑动连接在所述的滑槽(15)内,后门(14)铰接在横梁(13)上且当该后门(14)绕铰接点转动时能够处于水平位置,所述的车体和横梁(13)之间设有能使横梁(13)沿滑槽(15)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滑槽(15)的后端处设有能将横梁(13)和车体相对定位的锁止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尾和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固设在车体上的驱动电机(16),所述的驱动电机(16)和横梁(13)之间分别连接有两条钢丝绳(17),且当所述的驱动电机(16)正转时能够收紧其中一条钢丝绳(17)从而使横梁(13)向内移动,当所述的驱动电机(16)反转时能够收紧另一条钢丝绳(17)从而使横梁(13)向外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尾和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止机构包括固设在车体上且位于滑槽(15)后端处的限位挡板(18),所述的横梁(13)上设有一个支座(19),所述的支座(19)上穿设有锁紧销(20),所述的锁紧销(20)和横梁(13)之间设有弹簧(21),且当所述的横梁(13)移动至滑槽(15)的后端处时所述的锁紧销(20)能够和所述的限位挡板(18)相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尾和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销(20)的前端具有一个斜面,所述的斜面朝向内侧,该锁紧销(20)的后端具有一个拉环(22)。
9.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车尾和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汽车一(Ia)和单体汽车二(Ib)均包括动力装置、两个前轮(25)、两个后轮 (26)和转向系统,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蓄电池(23)和主动力电机(24),且所述的主动力电机(24)通过传动机构和前轮(25)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车尾和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汽车一(Ia)和单体汽车二(Ib)上均设有与蓄电池(23)相连接的插头,且当两辆单体汽车合并为一辆组合汽车后,两辆单体汽车上的插头能够相互对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尾与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的单体车合并为双体车后动力比较小等技术问题。本车尾和车尾对接的组合汽车,包括两辆分别能够完全分离且独立行驶的单体汽车一和单体汽车二,两辆单体汽车的后门处设有能将后门滑入车体内的收拢装置,两辆单体汽车的车尾能够相互对接,且两车尾之间设有当该两车尾对接后能够将其固定连接的连接装置。本组合汽车可以在任意一辆单体汽车中驾驶,两车合并为一辆车后,减少了车辆的数量,便于通行,能有效的减轻交通阻塞,同时采用车尾和车尾相对接,这样在对接的时候比较方便,可以通过使其中一辆单体汽车倒退来实现。
文档编号B62D53/00GK102582703SQ20121004716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8日
发明者赵福全, 马芳武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