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童玩具,具体的说,是涉及ー种童车。
背景技术:
童车作为儿童的大型玩具,已经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中,童车采用电瓶供电,电机驱动后轮,可以儿童自己控制也可以家长通过遥控器来控制,现有的童车车轮都是直接与车身连接,并没有设置减震装置,在过ー些小沟或者不平路面时,车体震动较大,坐在车内的儿童会非常不舒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童车,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童车没有减震装置,路面不平时坐在车内的儿童会非常不舒服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童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下方设有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所述两个前轮通过前车轴与车身相连,所述前车轴与车身之间设有减震装置。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两个减震块和减震弹簧,所述两个减震块上均开有放置槽,所述车身和前车轴上分別固定有ー个减震块,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ー个放置槽内,所述减震弹簧的长度要大于放置槽深的两倍;利用弹簧减震优选的,所述前车轴为L形,所述前车轴的水平部与车前轮转动连接,所述两个减震块的放置槽内均开有通孔,所述车身底板前部开有放置孔,所述另ー个减震块的通孔与放置孔同轴,所述前车轴的竖直部顶端依次穿过ー个减震块的通孔、减震弹簧、另ー个减震块的通孔后设置在放置孔内,减震弹簧的下端顶在ー个减震块的放置槽内,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顶在另ー个减震块的放置槽内;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转接一根第一连接杆,所述两个前车轴上均固定一根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方向盘拨杆连接;方便控制前车轮的转向。优选的,所述两个后轮通过一根后车轴连接,所述后车轴与车身之间也设有减震装置,所述车身底板后部也开有放置孔,所述后车轴上设有至少两根与前车轴竖直部同样直径的固定杆,所述减震装置的两个减震块上均开有与通孔,所述固定杆依次穿过ー个减震块的通孔、减震弹簧、另ー个减震块的通孔后设置在放置孔内,所述另ー个减震块固定在车身底板上,减震弹簧的下端顶在ー个减震块的放置槽内,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顶在另一个减震块的放置槽内;给车的后部也加装减震装置,进ー步提高整车的舒适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减震装置将路面颠簸的力量吸收,有效保证了在不平路面行驶时,车身的平稳度,减低车身的震动,提高车内儿童的舒适感。
图I本发明ー种童车前车轮与车身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ー种童车两个前轮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童车中两个后轮与车身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參阅图I、图2、图3为本发明一种童车的实施例,一种童车,包括车身1,所述车身I下方设有两个前轮2和两个后轮13,所述 两个前轮2通过前车轴6与车身I相连,所述前车轴6与车身I之间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两个减震块3和减震弹簧4,所述两个减震块3上均开有放置槽5,所述车身I和前车轴6上分別固定有ー个减震块3,所述减震弹簧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ー个放置槽5内,所述减震弹簧的长度要大于放置槽5深的两倍,所述前车轴6为L形,所述前车轴6的水平部与车前轮转动连接,所述两个减震块3的放置槽5内均开有通孔7,所述车身I底板前部开有放置孔8,所述另ー个减震块3的通孔7与放置孔8同轴,所述前车轴6的竖直部顶端依次穿过ー个减震块3的通孔7、减震弹簧4、另ー个减震块3的通孔7后设置在放置孔内,减震弹簧4的下端顶在ー个减震块3的放置槽5内,所述减震弹簧4的上端顶在另ー个减震块3的放置槽5内,还包括第一连接杆9和第二连接杆10,所述第二连接杆10的两端分别转接一根第一连接杆9,所述两个前车轴6上均固定一根第一连接杆9,所述第二连接杆10与方向盘拨杆连接,所述两个后轮13通过ー根后车轴11连接,所述后车轴11与车身I之间也设有减震装置,所述车身I底板后部也开有放置孔8,所述后车轴11上设有至少两根与前车轴6竖直部同样直径的固定杆12,所述减震装置的两个减震块3上均开有与通孔7,所述固定杆12依次穿过ー个减震块3的通孔7、减震弹簧4、另ー个减震块3的通孔7后设置在放置孔8内,所述另ー个减震块3固定在车身I底板上,减震弹簧4的下端顶在ー个减震块3的放置槽5内,所述减震弹簧4的上端顶在另ー个减震块3的放置槽5内。前车轴6的竖直部和后车轴11固定杆12均与车身I底板的放置孔8底部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以便在路面颠簸时减震弹簧4能有一定缓冲量,通过减震弹簧4将路面颠簸的力量吸收,有效保证了在不平路面行驶时,车身I的平稳度,减低车身I的震动,提高车内儿童的舒适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ー种童车,包括车身(I ),所述车身(I)下方设有两个前轮(2)和两个后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前轮(2)通过前车轴(6)与车身(I)相连,所述前车轴(6)与车身(I)之间设有减震装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两个减震块(3)和减震弹簧(4 ),所述两个减震块(3 )上均开有放置槽(5 ),所述车身(I)和前车轴(6 )上分別固定有ー个减震块(3),所述减震弹簧(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ー个放置槽(5)内,所述减震弹簧的长度要大于放置槽(5)深的两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轴(6)为L形,所述前车轴(6)的水平部与车前轮转动连接,所述两个减震块(3)的放置槽(5)内均开有通孔(7),所述车身(I)底板前部开有放置孔(8 ),所述另ー个减震块(3 )的通孔(7 )与放置孔(8 )同轴,所述前车轴(6)的竖直部顶端依次穿过ー个减震块(3)的通孔(7)、减震弹簧(4)、另ー个减震块(3)的通孔(7)后设置在放置孔内,减震弹簧(4)的下端顶在ー个减震块(3)的放置槽(5)内,所述减震弹簧(4)的上端顶在另ー个减震块(3)的放置槽(5)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童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杆(9)和第二连接杆(10),所述第二连接杆(10)的两端分别转接一根第一连接杆(9),所述两个前车轴(6)上均固定ー根第一连接杆(9),所述第二连接杆(10)与方向盘拨杆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后轮(13)通过ー根后车轴(11)连接,所述后车轴(11)与车身(I)之间也设有减震装置,所述车身(I)底板后部也开有放置孔(8),所述后车轴(11)上设有至少两根与前车轴(6)竖直部同样直径的固定杆(12),所述减震装置的两个减震块(3)上均开有与通孔(7),所述固定杆(12)依次穿过ー个减震块(3)的通孔(7)、减震弹簧(4)、另ー个减震块(3)的通孔(7)后设置在放置孔(8)内,所述另ー个减震块(3)固定在车身(I)底板上,减震弹簧(4)的下端顶在ー个减震块(3)的放置槽(5)内,所述减震弹簧(4)的上端顶在另ー个减震块(3)的放置槽(5)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童车,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童车没有减震装置,路面不平时坐在车内的儿童会非常不舒服的问题。一种童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下方设有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所述两个前轮通过前车轴与车身相连,所述前车轴与车身之间设有减震装置。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减震装置将路面颠簸的力量吸收,有效保证了在不平路面行驶时,车身的平稳度,减低车身的震动,提高车内儿童的舒适感。
文档编号B62K25/04GK102849164SQ20121034786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查嘉琪, 纪叶平, 查坚忠 申请人:平湖市好儿喜车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