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6×4甩挂牵引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ー种6X4甩挂牵引车。
背景技术:
随着专业化作业模式的细分,越来越多的场区(如钢厂、物流园区等)车辆需要对轨道交通进行改造,实现机动性的提高,同时又对作业效率有较高的要求,现有的车辆多为道路车辆,首先承载能力多有不足,第二不是完全适应场区运输需要,车速较高,燃油经济性不好,视野不好,作业模式落后,第三可靠性不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的6X4甩挂牵引车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首先从作业模式上进行改进,増加ー套鞍座举升机构,实现牵引车与挂车的对接、鞍座举升(使挂车支腿离地)、一起行走的步骤,省略了人工升降支腿的工作,简称为甩挂模式。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ー种6X4甩挂牵引车,包括鞍座举升系统和刚性悬挂系统,所述鞍座举升系统包括鞍座,所述鞍座设置有举升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上述举升装置包括鞍座摆臂、油缸、油缸托架,所述鞍座摆臂一端铰接在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鞍座上,所述鞍座摆臂的连接有鞍座的一端与油缸的活塞杆外伸端铰接,所述油缸缸体铰接在油缸托架上,所述油缸托架固定在车架上。上述刚性悬挂系统包括平衡梁、平衡梁支架、推力杆,所述平衡梁通过贯通轴连接于平衡梁支架下部,所述平衡梁两端分别与前、后驱动桥铰接,有两个推力杆分别铰接前后驱动桥的上部和车架。后悬挂采用ー种新型的双联桥平衡悬挂技术,使车辆可以承载较重的载荷。该悬挂为刚性平衡悬挂,适应场区作业エ况。上述举升装置布置在车架中部。上述平衡梁支架和油缸托架为ー个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驱动桥的动カ通过平衡梁与推カ杆传递给车架。车辆在运动中,驱动桥可绕贯通轴旋转,合理分配载荷,因全部采用刚性连接,故称之为刚性平衡悬挂。鞍座举升装置布置在车架中部,悬挂布置于其两侧。
图I、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鞍座摆臂2-鞍座3-油缸4-推力杆5-后桥6-车架7_平衡梁8_贯通轴9-油缸托架10-中桥11-回转轴,12、平衡梁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ー个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方案进行阐述。ー种6X4甩挂牵引车,包括鞍座举升系统和刚性悬挂系统,所述鞍座举升系统包括鞍座2,所述鞍座2设置有举升装置,举升装置布置在车架中部。举升装置包括鞍座摆臂
I、油缸3、油缸托架9,所述鞍座摆臂I 一端铰接在车架6上,另一端固定在鞍座2上,所述鞍座摆臂I的连接有鞍座2的一端与油缸3的活塞杆外伸端铰接,所述油缸缸体铰接在油缸托架9上,所述油缸托架9固定在车架6上。刚性悬挂系统包括平衡梁7、平衡梁支架12、推力杆4,所述平衡梁7通过贯通轴8连接于平衡梁支架下部,所述平衡梁7两端分别与前、后驱动桥(即中桥、后桥)铰接,有两个推力杆4分别铰接前、后驱动桥的上部和车架6,平衡梁支架可与油缸托架做成一体即平衡梁支架和油缸托架为ー个件。后悬挂采用ー种新型的 双联桥平衡悬挂技术,使车辆可以承载较重的载荷。该悬挂为刚性平衡悬挂,适应场区作业ェ况。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6X4甩挂牵引车,包括鞍座举升系统和刚性悬挂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鞍座举升系统包括鞍座,所述鞍座设置有举升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6X4甩挂牵引车,其特征是,所述举升装置包括鞍座摆臂、油缸、油缸托架,所述鞍座摆臂一端铰接在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鞍座上,所述鞍座摆臂的连接有鞍座的一端与油缸的活塞杆外伸端铰接,所述油缸缸体铰接在油缸托架上,所述油缸托架固定在车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6X4甩挂牵弓I车,其特征是,所述刚性悬挂系统包括平衡梁、平衡梁支架、推力杆,所述平衡梁通过贯通轴连接于平衡梁支架下部,所述平衡梁两端分别与前、后驱动桥铰接,有两个推力杆分别铰接前后驱动桥的上部和车架。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6X4甩挂牵引车,其特征是,所述举升装置布置在车架中部。
5.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6X4甩挂牵引车,其特征是,所述平衡梁支架和油缸托架为ー个件。
专利摘要一种6×4甩挂牵引车。其技术方案为一种6×4甩挂牵引车,包括鞍座举升系统和刚性悬挂系统,所述鞍座举升系统包括鞍座,所述鞍座设置有举升装置。本技术方案首先从作业模式上进行改进,增加一套鞍座举升机构,实现牵引车与挂车的对接、鞍座举升(使挂车支腿离地)、一起行走的步骤,省略了人工升降支腿的工作,简称为甩挂模式。
文档编号B62D53/12GK202608915SQ201220298030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蔡明玮, 焦明明, 马静, 段振兴, 马文涛, 石渊梅, 孟维信, 马鑫杰, 王君 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