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通道加强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583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通道加强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通道加强梁。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于车辆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一般前底板结构包括前底板本体、两对座椅横梁、中通道加强梁,车辆在承受侧碰时主要通过座椅横梁抵抗侧向碰撞力,因此中通道加强梁的结构设计尤其重要,目前已有的中通加强梁结构简单,其安装定位不方便,同时稳定性差,容易受压变形,影响车体结构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中通道加强梁,其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好,安装定位方便,不容易受压变形,保证了车体结构的安全性,满足了使用要求。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中通道加强梁,包括有U形槽,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的两端分别配合安装有端板,所述端板的上端面的中部设有U形凹槽,所述U形槽的底端面的中部设有凹槽,所述U形槽的两侧面和端板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且两侧面和端板的中部设有圆弧过渡的台阶,所述U形槽的底端面上分布有安装孔和定位凸起,所述端板的底端部上分别分布有漏液孔。所述的端板的上端面与其中部的U形凹槽和U形槽的底端面与其中部的凹槽之间分别采用圆滑过渡。其原理是通过U形槽的两侧面和端板之间采用配合U形槽底的定位凸起的结构设计,其稳定性好,安装定位方便,不容易受压变形,保证了车体结构的安全性,满足了使用要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好,安装定位方便,不容易受压变形,保证了车体结构的安全性,满足了使用要求。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中通道加强梁,包括有U形槽I,U形槽I的两端分别配合安装有端板2,端板2的上端面的中部设有U形凹槽3,U形槽I的底端面的中部设有凹槽,U形槽I的两侧面和端板2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且两侧面和端板的中部设有圆弧过渡的台阶4,U形槽I的底端面上分布有安装孔5和定位凸起6,端板2的底端部上分别分布有漏液孔7 ;所述的端板2的上端面与其中部的U形凹槽3和U形槽I的底端面与其 中部的凹槽之间分别采用圆滑过渡。
权利要求1.一种中通道加强梁,包括有U形槽,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的两端分别配合安装有端板,所述端板的上端面的中部设有U形凹槽,所述U形槽的底端面的中部设有凹槽,所述U形槽的两侧面和端板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且两侧面和端板的中部设有圆弧过渡的台阶,所述U形槽的底端面上分布有安装孔和定位凸起,所述端板的底端部上分别分布有漏液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通道加强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板的上端面与其中部的U形凹槽和U形槽的底端面与其中部的凹槽之间分别采用圆滑过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通道加强梁,包括有U形槽,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的两端分别配合安装有端板,所述端板的上端面的中部设有U形凹槽,所述U形槽的底端面的中部设有凹槽,所述U形槽的两侧面和端板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连接,且两侧面和端板的中部设有圆弧过渡的台阶,所述U形槽的底端面上分布有安装孔和定位凸起,所述端板的底端部上分别分布有漏液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好,安装定位方便,不容易受压变形,保证了车体结构的安全性,满足了使用要求。
文档编号B62D25/20GK202783432SQ201220363910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5日
发明者张李华 申请人:安徽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