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体前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071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体前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车体前端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设置于汽车前端部的横梁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在汽车车体上设置有,在底盘下方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车架即左右一对纵梁、以及至少一个向车宽方向延伸并连接一对纵梁的横梁。在至少一个横梁之中,连接纵梁前端部之间的前端横梁位于车体的最前方,其吸收汽车在正面碰撞时因变形而传递到车体的碰撞负荷。此外,当碰撞剧烈时,碰撞负荷由前端横梁传递至纵梁,不仅是前端横梁,连纵梁也会变形,因此由车体整体吸收传递至车体的碰撞负荷。这样,对于由一对纵梁及连接纵梁的横梁构成的车体结构,要求其具有能够耐受碰撞的刚性。为满足上述要求,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车体结构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所记载的旨在提高纵梁与横梁的结合刚性的车体结构。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8-207825号公报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当发生类似轻撞汽车前方的轻微碰撞时,可能纵梁不变形而仅通过前端横梁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负荷。当发生这样的轻微碰撞时,在修理时仅更换变形的前端横梁即可,因此可以考虑将上述专利文献I的车体结构中纵梁与横梁的结合部分进行分离后,仅更换横梁。然而,如·专利文献I所述,当横梁为利用一个部件设置的车体结构时,一方面能够很容易确保刚性,而在另一方面,例如车体左前方与电线杆或外壁等障碍物相接触而仅使前端横梁的左侧发生变形时,也必须更换全部前端横梁,这样会增加修理时的成本。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体前端结构,其能够通过减少修理时更换部件的数量而抑制成本的增加。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并不仅限于此,取得通过后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示的各种结构所得出的作用效果,即通过先前技术无法得到的作用效果也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I)在此公开的车体前端结构,其包含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纵梁,以及设置于车体的前端部并向上述车辆的车宽方向延伸且连接上述一对纵梁的前端横梁,其特征在于,上述前端横梁由以下部件构成:中间部件,其在该前端横梁的车宽方向中央部被延伸设置成比上述一对纵梁之间距离还短;左右一对端部部件,其设置于该中间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并分别连接上述中间部件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与上述一对纵梁的前端部,而上述一对端部部件,分别具有比上述一对纵梁的前端部更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延设部;上述中间部件,至少使车宽方向两端部的截面为开口截面,而上述中间部件的两端部以重叠状态接合于上述一对端部部件的上述延设部。(2)此时,较为理想的是,上述中间部件,具备:上部部件,其向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并且车辆前后方向截面呈向下开口的帽型;板状下部部件,其向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并且接合于上述上部部件的下方用以覆盖该上部部件的上述开口,从而形成闭口截面,而上述一对端部部件,分别在上述延设部上具备,内部部件,其车辆前后方向截面呈向下开口的帽型;板状外部部件,其接合于上述内部部件的下方以覆盖该内部部件的开口,从而形成闭口截面,上述上部部件,其车宽方向两端部比上述下部部件的车宽方向两端部更加突出设置,上述上部部件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以从上方重叠的状态接合于上述一对端部部件的上述延设部。(3)此外,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延设部上的上述各外部部件的端部,较上述内部部件的端部更加向上述车宽方向内侧突出设置,并且在上述延设部上的上述各外部部件的端部接合于上述下部部件的下面。实用新型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车体前端结构,其前端横梁由中间部件及左右一对端部部件的三个部件构成,因此例如在仅轻轻碰撞车体的左前方时,能够只更换左侧端部部件。特别是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前端结构,其端部部件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延设部,并在该延设部上接合了比一对纵梁间距离更短的中间部件,因此在使车体左右前方的任意一侧遭受碰撞时,能够抑制中间部件的变形。据此,能够仅更换包括在轻微碰撞时变形的部分在内的部件,因此能够将更换部件的数量控制到最小限度,而且还能抑制修理成本的增加。此外,中间部件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为闭口截面,而且以重叠状态接合于端部部件的延设部,因此中间部件与端部部件的结合牢固,能够保持前端横梁的刚性。而且,通过使中间部件的车宽方向两端部呈开口截面,修理时中间部件与端部部件的分离及接合变得较为容易,因此还能提高修理时的操作性。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车体前端结构的车辆前端的斜视图。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车体前端结构的前端横梁的分解斜视图。图3是一实施方式的车体前端结构的前端横梁的结构图,Ca)为平面图,(b)为中间部件的概略截面图〔图3 Ca)的A-A向视截面图〕,(c)为中间部件的概略截面图〔图3Ca)的B-B向视截面图〕。图4是一实施方式的车体前端结构的前端横梁的端部部件结构图,(a)为斜视图,(b)为延设部的概略截面图〔图3 (a)的B-B向视截面图〕。图5是显示一实施方式的车体前端结构的前端横梁的中间部件与右端部部件之间的接合部构成的截面图,Ca)为图3 Ca)的B-B向视截面图,(b)为图3 Ca)的C_C向视截面图。图6是显示一实施方式的车体前端结构的前端横梁的右端部部件与纵梁之间的接合部构成的截面图,图3 (a)的D-D向视截面图。符号说明
权利要求1.一种车体前端结构,其具备向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纵梁,以及设置于车体前端部并向上述车辆的车宽方向延伸且连接上述一对纵梁的前端横梁,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端横梁由以下部件构成:中间部件,其在该前端横梁的车宽方向中央部被延伸设置成比上述一对纵梁之间的距离短;左右一对端部部件,其设置于该中间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并分别连接上述中间部件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与上述一对纵梁的前端部, 上述一对端部部件,分别具有比上述一对纵梁的前端部更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延设部; 上述中间部件,至少在车宽方向两端部上的截面为开口截面; 上述中间部件的两端部,以重叠状态接合于上述一对端部部件的上述延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间部件,具备: 上部部件,其向车宽方向延伸设置,并且车辆前后方向截面呈向下开口的帽型; 板状下部部件,其向车宽方向延伸设置,接合于上述上部部件的下方用以覆盖该上部部件的上述开口,从而形成闭口截面; 上述一对端部部件,具备: 内部部件,其分别在上述延设部使车辆前后方向截面呈向下开口的帽型; 板状外部部件,其接合于上述内部部件的下方用以覆盖该内部部件的开口,从而形成闭口截面; 上述上部部件,其车宽方向的两端部比上述下部部件的车宽方向两端部更突出设置,而上述上部部件的车宽方向两端部从上方以重叠状态接合于上述一对端部部件的上述延设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延设部上的上述各外部部件的端部,比上述内部部件的端部更向上述车宽方向内侧突出设置,并且上述延设部上的上述各外部部件的端部接合于上述下部部件的下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减少修理时更换部件的数量来抑制成本的增加。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前端结构,具备左右一对纵梁2、2与在车体1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延伸并连接一对纵梁2、2的前端横梁10,而前端横梁10由以下部件构成中间部件20,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被延伸设置成比一对纵梁2、2之间距离短;左右一对端部部件30、30,其分别连接中间部件20的车宽方向两端部20L、20R与一对纵梁2、2的前端部,一对端部部件30、30具有比一对纵梁2、2的前端部更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延设部30H、30H;中间部件20至少在车宽方向两端部20L、20R上的截面为开口截面,其两端部20L、20R以重叠状态接合于一对端部部件30、30的延设部。
文档编号B62D21/02GK203126963SQ20122074897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5日
发明者时实亮, 竹内秀纪 申请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