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及评估方法

文档序号:407126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及评估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及评估方法。所述评估方法包括在一辆去除了影响车辆视野零件的车辆下车体部分上安装柔性调节机构,随后在所述柔性调节机构上安装影响车辆视野的模块化造型零件,通过在不同路况下的行驶实现对整车视野的评估且能在所述柔性调节机构上调节或更换所述模块化造型零件。
【专利说明】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及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整车视野评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
[0002]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整车动态视野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0003]汽车在运行中,驾驶员必须不断从挡风玻璃和后视镜观察车外情况。由于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80%以上的信息要靠视觉得到,听觉及其他感觉仅接受不到20%的信息。所以,汽车良好的整车视野,是安全驾驶的基本保障。目前市场上客户的抱怨集中在整车视野,特别是A柱区域的视野。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即使A柱障碍角小到仅1.4°,客户依然不会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在市场上仍然存在客户抱怨。因此单从数值上并不能反映出驾驶员真实的视野范围。所以有必要提高整车视野水平,并在项目前期真实的反映出驾驶时的视野感受。
[0004]目前评估视野的方面主要是坐在整车实物模型上静态的评估各个视野,其优点是能够准确的反映设计及工程意图,乘员周边环境信息完整,能反映车身结构对乘员的视野影响。但是顾客更关心的是行车途中的视野问题,因此静态的评估无法提供驾驶时的实际视野感受。而且整车实物模型的加工时间较长,费用也较高,且每款研发的汽车都需要做一个整车实物模型,对成本的压力非常大。
[0005]综合以上诸多因素,找出一种能快速、准确的反映设计及工程意图,及时更新状态,且适合所有车型的动态评估整车视野的平台和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多种车型整车进行动态视野评估的平台。
[0007]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包括:
去除影响车辆视野零件的下车体部分;以及
在所述下车体部分之上、沿所述下车体部分安装的柔性调节机构,所述柔性调节机构之上能可拆卸地安装影响车辆视野的造型零件并为每个所述造型零件提供两个以上的安装位置。
[0009]优选地,所述下车体部分为车辆腰线以下的车体部分。
[0010]优选地,所述柔性调节机构由多个子调节机构组成,各所述子调节机构设有钢板,在各所述钢板上排布用于连接所述造型零件的多个孔。
[0011]优选地,所述多个孔为阵列排布。
[0012]优选地,所述子调节机构包括前端柔性子调节机构,所述影响车辆视野的造型零件包括引擎盖,所述前端柔性子调节机构固定在所述下车体部分的前舱上,所述引擎盖连接所述前端柔性子调节机构。[0013]优选地,所述柔性调节机构包括A柱柔性子调节机构和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所述影响车辆视野的造型零件包括侧方立柱和车顶,所述A柱柔性子调节机构固定在所述下车体部分的翼子板上,所述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固定在所述下车体部分的门板上,所述侧方立柱分别连接所述A柱柔性子调节机构和所述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所述车顶与所述侧方立柱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柔性调节机构包括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所述影响车辆视野的造型零件包括后视镜,所述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固定在所述下车体部分的门板上,所述后视镜连接所述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
[0015]优选地,所述柔性调节机构包括后端柔性子调节机构,所述影响车辆视野的造型零件包括衣帽架,所述后端柔性子调节机构固定在所述下车体部分的后备箱上,所述衣帽架连接所述后端柔性子调节机构。
[0016]本发明涉及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借助一款在关键尺寸上符合多种车型的车辆,以腰线为界,去除所有影响视野的造型零件,通过柔性设计,灵活安装上各个车型的各种造型零件,真实地反映设计和工程状态,动态地评估整车的视野。
[0017]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用于多种车型整车的动态视野评估方法。
[0018]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9]一种整车动态视野评估方法,其特征是:在一辆去除了影响车辆视野零件的车辆下车体部分上安装柔性调节机构,随后在所述柔性调节机构上安装影响车辆视野的模块化造型零件,通过在不同路况下的行驶实现对整车视野的评估且能在所述柔性调节机构上调节或更换所述模块化造型零件。
[0020]优选地,在所述柔性调节机构上设置有多个孔,将所述模块化造型零件与不同孔连接以进行调节或更换。
[0021]优选地,所述柔性调节机构包括前端柔性子调节机构,所述模块化造型零件包括引擎盖模块,将所述前端柔性子调节机构固定在所述下车体部分的前舱上,随后将所述引擎盖模块与所述前端柔性子调节机构连接。
[0022]优选地,所述柔性调节机构包括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所述模块化造型零件包括后视镜模块,将所述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固定在所述下车体部分的门板上,随后将所述后视镜模块与所述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连接。
[0023]优选地,所述柔性调节机构包括后端柔性子调节机构,所述模块化造型零件包括衣帽架模块,将所述后端柔性子调节机构固定在所述下车体部分的后备箱上,随后将所述衣帽架模块与所述后端柔性子调节机构连接。
[0024]本发明涉及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方法不仅能快速、准确地反映设计及工程意图,适用于多种车型,而且不需开发新的整车模型,节省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的柔性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柔性调节机构安装到下车体部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涉及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的模块化造型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确切地理解本发明要求保护的主题,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7]参见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包括去除影响车辆视野零件的下车体部分1,在下车体部分I之上、沿下车体部分I安装的柔性调节机构2,柔性调节机构2之上能可拆卸地安装影响车辆视野的造型零件并为每个造型零件提供两个以上的安装位置。
[0028]不同的造型零件可在柔性调节机构2上先调整再安装,因此满足了不同车型的造型零件。具体地,柔性调节机构2由多个子调节机构组成,各子调节机构设有钢板,在各钢板上排布用于连接造型零件的多个孔25。优选地,这些孔25为阵列排布。
[0029]参见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的柔性调节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柔性调节机构2包括前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1,A柱柔性子调节机构22,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23和后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4。另外,在各子调节机构的钢板上阵列排布螺栓孔,即可柔性地安装各个造型零件,满足柔性调节的需求。
[0030]图3所示为图2中的柔性调节机构2安装到下车体部分I后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下车体部分I为一款在关键尺寸上能符合大部分车型的车辆部分,在本发明中可作为用于评估的移动平台。下车体部分I指车辆腰线以下的车体部分。这里的腰线(belt-line)即从车大灯后面的部分经过车窗下部到尾灯那一条线。以腰线为边界,去除其上的所有零件,保留所有下车体部分1,使其成为一辆能移动的敞篷车。柔性调节机构2安装在与下车体密切相关的部件上。具体讲,前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1固定在前舱11上,A柱柔性子调节机构22固定在翼子板12上,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23固定在门板13上,后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4固定在后备箱14上。安装后移动平台可搭载任意零件。
[0031]图4所示为本发明涉及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的模块化造型零件3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模块化造型零件3包括引擎盖、车顶、侧方立柱、后视镜和衣帽板。由于这些零件都是模块化设计,即可作为引擎盖模块31、车顶模块33、侧方立柱模块32、后视镜模块35和衣帽架模块34,这些模块的安插和拆卸都非常地方便。通过引擎盖31安装在前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1上,侧边立柱32安装在A柱柔性子调节结构12和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23上,车顶33安装在侧方立柱32上,衣帽架34安装在后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4上,即可形成一辆完整的“实车”。
[0032]接下来介绍本发明涉及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方法。
[0033]一种整车动态视野评估方法,在一辆去除了影响车辆视野零件的车辆下车体部分I上安装柔性调节机构2,将安装柔性调节机构2的各部分安装到下车体部分I的对应部分上,即将所述前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1固定在下车体部分I的前舱11上,将所述A柱柔性子调节机构22固定在下车体部分I的翼子板12上,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23固定在下车体部分I的门板13上,将后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4固定在下车体部分I的后备箱14上。[0034]随后在柔性调节机构2上安装影响车辆视野的模块化造型零件3,将引擎盖模块31与前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1连接,将侧方立柱模块32分别与A柱柔性子调节机构22和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23连接,车顶模块33与侧方立柱模块32连接,将后视镜模块35与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23连接,将衣帽架模块34与后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4连接。由于柔性调节机构2的钢板上设有多个螺栓孔,各模块可在柔性调节机构2上调整,当这些螺栓孔以阵列排布时,更方便了在XY方向上的调整。因此即使各种车型的尺寸会有所不同,也不影响其在同一个移动平台上的安装。
[0035]安装成“整车”后,就可在不同路况下行驶,在动态环境下对整车视野进行评估。因为造型零件是模块化设计,在评估过程中对其中一个造型零件进行更换是可能的。
[0036]本发明完全可以利用实车改造出一款真实驾驶的移动平台,通过柔性设计,灵活安装上影响视野的各种造型零件构成整车,设计早期就可以直观、正确地动态评估将来的视野状态。
[0037]虽然已详细地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但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其它方式实施而不脱离这样的原理。
【权利要求】
1.一种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其特征是包括: 去除影响车辆视野零件的下车体部分(1);以及 在所述下车体部分(1)之上、沿所述下车体部分(1)安装的柔性调节机构(2),所述柔性调节机构(2)之上能可拆卸地安装影响车辆视野的造型零件并为每个所述造型零件提供两个以上的安装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其特征是:所述下车体部分(1)为车辆腰线以下的车体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柔性调节机构(2)由多个子调节机构组成,各所述子调节机构设有钢板,在各所述钢板上排布用于连接所述造型零件的多个孔(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其特征是:所述多个孔(25)为阵列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其特征是:所述子调节机构包括前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1 ),所述影响车辆视野的造型零件包括引擎盖,所述前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1)固定在所述下车体部分(1)的前舱(11)上,所述引擎盖连接所述前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柔性调节机构(2)包括A柱柔性子调节机构(22)和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23),所述影响车辆视野的造型零件包括侧方立柱和车顶,所述A柱柔性子调节机构(22)固定在所述下车体部分(1)的翼子板(12)上,所述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23)固定在所述下车体部分(1)的门板(13)上,所述侧方立柱分别连接所述A柱柔性子调节机构(22)和所述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23),所述车顶与所述侧方立柱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柔性调节机构(2)包括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23),所述影响车辆视野的造型零件包括后视镜,所述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23)固定在所述下车体部分(1)的门板(13)上,所述后视镜连接所述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平台,其特征是:所述柔性调节机构(2)包括后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4),所述影响车辆视野的造型零件包括衣帽架,所述后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4)固定在所述下车体部分(1)的后备箱(14)上,所述衣帽架连接所述后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4)。
9.一种整车动态视野评估方法,其特征是:在一辆去除了影响车辆视野零件的车辆下车体部分(1)上安装柔性调节机构(2),随后在所述柔性调节机构(2)上安装影响车辆视野的模块化造型零件(3),通过在不同路况下的行驶实现对整车视野的评估且能在所述柔性调节机构(2 )上调节或更换所述模块化造型零件(3 )。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柔性调节机构(2)上设置有多个孔(25),将所述模块化造型零件(3)与不同孔连接以进行调节或更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柔性调节机构(2)包括前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1),所述模块化造型零件(3)包括引擎盖模块(31),将所述前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1)固定在所述下车体部分(1)的前舱(11)上,随后将所述引擎盖模块(31)与所述前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1)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柔性调节机构(2)包括A柱柔性子调节机构(22)和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23),所述模块化造型零件(3)包括侧方立柱模块(32)和车顶模块(33),将所述A柱柔性子调节机构(22)固定在所述下车体部分(I)的翼子板(12 )上,所述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23 )固定在所述下车体部分(I)的门板(13)上,随后将所述侧方立柱模块(32)分别与所述A柱柔性子调节机构(22)和所述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23)连接,且将所述车顶模块(33)与所述侧方立柱模块(32)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柔性调节机构(2)包括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23),所述模块化造型零件(3)包括后视镜模块(35),将所述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23)固定在所述下车体部分(I)的门板(13)上,随后将所述后视镜模块(35)与所述侧方柔性子调节机构(23)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整车动态视野评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柔性调节机构(2)包括后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4),所述模块化造型零件(3)包括衣帽架模块(34),将所述后端柔性子调节机构(24)固定在所述下车体部分(I)的后备箱(14)上,随后将所述衣帽架模块(34)与所述后端柔性子 调节机构(24)连接。
【文档编号】B62D25/00GK104002865SQ201310056512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2日
【发明者】高建远, 赵毅, 胡雪芬, 孙海青, 杨怡蓓, 盛晶晶, 林树楠 申请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