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2846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履带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履带车。
背景技术
越野车具有极强的越野性能,在多种车轮寸步难行的严酷环境中都能行走。现有的越野车基本采用轮式结构,越野车的车轮均采用充气式轮胎,这样轮胎与地面为点接触,抓地力差,在雪地、沼泽地等复杂路面上易出现轮胎打滑现象,从而影响越野车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车,以解决上述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履带车,包括:发动机、履带、用于驱动所述履带转动的履带轮组、底架和转向机构;所述底架上设有能够被所述发动机驱动的第一传动轴,且所述第一传动轴水平设置;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动盘、动盘控制臂、两个定盘、两个从动带盘和两条第一皮带;所述定盘和所述动盘均共轴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且两个所述定盘位于所述动盘的两侧; 所述动盘和所述第一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动盘随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并能够沿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线移动的连接构件;所述动盘控制臂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动盘连接并能够使所述动盘沿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线移动;所述定盘朝向所述动盘的侧面以及所述动盘朝向所述定盘的侧面均设有圆台形凸起;所述底架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的第二传动轴;两个所述从动带盘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从动带盘包括第一从动带盘和第二从动带盘,且所述第一从动带盘和所述第二从动带盘相对的侧面均设有圆台形凸起;每条所述第一皮带设置于每个所述定盘和所述动盘之间,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从动带盘和所述第二从动带盘之间;所述履带和所述履带轮组对称地分布于所述履带车的两侧;每个所述从动带盘与一个所述履带轮组连接并驱动该履带轮组转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履带车,直线行走时,发动机通过第一皮带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带动定盘和动盘转动,并通过定盘和动盘之间的两条第一皮带分别带动第二传动轴上的两个从动带盘转动,从动带盘又带动履带轮组转动。转向时,通过动盘控制臂带动动盘沿第一传动轴的轴线方向移动。动盘向一侧运动时,本侧的第一皮带在第一传动轴上受定盘和动盘的挤压力而接触工作面半径变大,与从动带盘的接触工作面半径变小;另一侧的第一皮带与定盘和动盘的接触工作面半径变小,与从动带盘的接触工作面半径变大。这样使本侧的从动带轮转速变快,另一侧的从动带轮转速变慢,从而使本侧的履带轮组转速变快,另一侧的履带轮组转速变慢,这样履带车就整体朝向另一侧转向。这样的履带车通过履带行走,越野性能好,可以适应各种复杂路面。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履带车传动系统及转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履带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履带车的动盘和第一传动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履带车的踏板和动盘控制臂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履带车的从动带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包括:发动机101、履带122、用于驱动所述履带122转动的履带轮组123、底架126和转向机构128。底架126上设有能够被发动机101驱动的第一传动轴110,且第一传动轴110水平设置;转向机构128包括动盘106、动盘控制臂114、两个定盘105、两个从动带盘119和两条第一皮带115。定盘105和动 盘106均共轴设置于第一传动轴110上,且两个定盘105位于动盘106的两侧,动盘106和第一传动轴110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动盘106随第一传动轴110转动并能够沿第一传动轴110的轴线移动的连接构件127。动盘控制臂114通过连接件113与动盘106连接并能够使动盘106沿第一传动轴110的轴线移动,定盘105朝向动盘106的侧面以及动盘106朝向定盘105的侧面均设有圆台形凸起。底架126上固定有与第一传动轴110平行的第二传动轴116,两个从动带盘119转动连接于第二传动轴116上;从动带盘119包括第一从动带盘143和第二从动带盘144,且第一从动带盘143和第二从动带盘144相对的侧面均设有圆台形凸起;每条第一皮带115设置于每个定盘105和动盘106之间,且分别设置于第一从动带盘143和第二从动带盘144之间;履带122和履带轮组123对称地分布于履带车133的两侧;每个从动带盘119与一个履带轮组123连接并驱动该履带轮组123转动。本实施例的履带车133在直线行走时,发动机101通过第一皮带115带动第一传动轴110转动,第一传动轴110带动定盘105和动盘106转动,并通过定盘105和动盘106之间的两条第一皮带115带动第二传动轴116上的从动带盘119转动,从动带盘119又带动履带轮组123转动。转向时,通过动盘控制臂114带动动盘106沿第一传动轴110的轴线方向移动。动盘106向一侧运动时,本侧的第一皮带115在第一传动轴110上受定盘105和动盘106的挤压力而接触工作面半径变大,与从动带盘119的接触工作面半径变小;另一侧的第一皮带115在第一传动轴110上的接触工作面半径变小,与从动带盘119的接触工作面半径变大。这样使本侧的从动带盘119转速变快,另一侧的从动带盘119转速变慢,从而使本侧的履带轮组123转速变快,另一侧的履带轮组123转速变慢,这样履带车133就整体朝向另一侧转向。这样的履带车133通过履带122行走,越野性能好,可以适应各种复杂路面。本实施例中,第一皮带115为工业用变速皮带。本实施例中,履带轮组123包括驱动履带轮117和从动履带轮130,履带122围绕驱动履带轮117和从动履带轮130。每个从动带盘119均共轴连接有一个驱动链轮108 ;每个驱动链轮108均通过链条103带动一个从动链轮120转动;每个从动链轮120分别与一个驱动履带轮117共轴连接并带动该驱动履带轮117转动。这样通过二级传动,将发动机101上的扭矩传递到驱动履带轮117上,从而带动履带122转动。本实施例中,底架126上连接有固定架132,连接件113设置于所述固定架132上。连接件113包括动盘控制件111、动盘控制轴112、拉杆131和轴承129。动盘控制轴112的周面设有螺纹,且动盘控制轴112的两端固定于固定架132上;动盘控制轴112的远离底架126的一端和动盘控制臂114连接;动盘控制轴112的轴线和第一传动轴110的轴线平行;动盘控制件111的中心设有螺纹孔135,且螺纹孔135和动盘控制轴112通过螺纹连接;动盘控制件111和拉杆131固定连接;拉杆131和第一传动轴110的轴线平行;轴承129的外圈和拉杆131连接,轴承129的内圈套在所述动盘106的周面上。本实施例中,当动盘控制臂114沿所述动盘控制轴112的周向向一侧转动时:动盘控制臂114带动动盘控制轴112转动,动盘控制轴112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动盘控制件111沿动盘控制轴112的轴向向一侧移动,动盘控制件111在移动的同时带动拉杆131沿动盘控制轴112的轴向向一侧移动,进而带动轴承129沿轴向向一侧移动,最终使轴承129带动动盘106沿第一传动轴110的轴向向一侧移动;当动盘控制臂114沿动盘控制轴112的周向向另一侧转动时:动盘控制臂114带动动盘控制轴112向另一侧转动,动盘控制轴112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动盘控制件111沿动盘控制轴112的轴向向另一侧移动,动盘控制件111在移动的同时带动拉杆13 1沿动盘控制轴112的轴向向另一侧移动,进而带动轴承129沿轴向向另一侧移动,最终使轴承129带动动盘106沿第一传动轴110的轴向向另一侧移动。本实施例中,连接构件127包括设置于动盘106和第一传动轴110之间的套筒138。套筒138和第一传动轴110通过花键137连接;套筒138的外表面上设有沿套筒138的轴向延伸的凹槽140,动盘106的中心孔处设有沿动盘106的轴向延伸的凸起139,凹槽140和凸起139配合连接。这样在第一传动轴110转动时,第一传动轴110带动套筒138转动,套筒138带动动盘106转动。转向时,动盘106沿套筒138的凹槽140轴向移动。本实施例中,底架126的上部设有踏板125。踏板125和底架126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34,且踏板125和底架126之间还设有沿踏板125垂直于第一传动轴110的轴线方向上的对称中心分布的第一端关节轴承124。动盘控制臂114远离动盘控制轴112的一端设有连接孔141,踏板125上连接有连杆145,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端关节轴承136与踏板125和连接孔141连接。当踏板125靠近动盘控制臂114的一侧向下转动时,踏板125通过第二端关节轴承136带动连杆145运动,连杆145在运动的同时通过第二端关节轴承136带动连接孔141移动,进而使动盘控制臂114沿动盘控制轴112的周向向一侧转动;当踏板125靠近动盘控制臂114的一侧向上转动时,踏板125通过第二端关节轴承136带动连杆145运动,连杆145在运动的同时通过第二端关节轴承136带动连接孔141反向移动,进而使动盘控制臂114沿动盘控制轴112的周向向另一侧转动。这样通过设置两个第二端关节轴承136,可以更好地使踏板125驱动动盘控制臂114运动。本实施例中,底架126上连接有手扶架121,以供人手扶。手扶架121上还设有油门把手、电启动熄火开关等。两个驱动履带轮117上设有刹车装置109。本实施例中,从动带盘119和第二传动轴116通过轴承连接。从动带盘119和驱动链轮108通过一根第三传动轴146连接,且第三传动轴146的轴线和第二传动轴116的轴线重合;从动链轮120和驱动履带轮117通过第四传动轴118连接,第四传动轴118的轴线和第二传动轴116的轴线平行。这样可以使履带车133的动力更加有效地传递。本实施例中,从动带盘119上连接有第二弹簧107,第二弹簧107的轴线和从动带盘119的轴线重合。第二弹簧107的一端和第三传动轴146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07的另一端和第二从动带盘144连接,如图5所示。第一从动带盘143和第三传动轴146固定连接,第二从动带盘144为活动带盘,可以沿第三传动轴146轴向移动。第二弹簧107的设置是为了可以使第一从动带盘143和第二从动带盘144在履带车133直行时加紧,并使第二从动带盘144在转向结束后迅速回位。这样在转向时,两条第一皮带115均沿第三传动轴146的轴向朝同一个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二从动带盘144沿第三传动轴146的轴向移动。动盘106向一侧运动时,本侧的第一皮带115在第一传动轴110上与定盘105和动盘106的接触工作面半径变大,在从动带盘119上克服第二弹簧107的阻力,并且与从动带盘119的接触工作面半径变小,使本侧的从动带盘119转速变快,第二弹簧107处于压缩状态;另一侧的第一皮带115与从动带盘119的接触工作面半径变大,本侧的从动带盘119转速变慢,第二弹簧107处于伸长状态。转向完毕后,第一传动轴110上的动盘106回到两个定盘105的正中心处,两条第一皮带115和两个第二从动带盘144在第二弹簧107的作用下恢复原位,从而保证带传动的稳定运行。本实施例中,拉杆131 可以为两根、三根或多根,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两根,且拉杆131相对于第一传动轴110的轴线对称分布。动盘控制件111上设有两个通孔142,一根拉杆131和一个通孔14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发动机101的输出轴和第一传动轴110通过无级变速机构102连接。第一传动轴110上连接有离心式离合器104,且离心式离合器104和无级变速机构102连接。这样可以使履带车133在行走时无级变速。而且离心式离合器104的使用可以使发动机101的转速达到一定数值时,履带车133才会行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履带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履带、用于驱动所述履带转动的履带轮组、底架和转向机构; 所述底架上设有能够被所述发动机驱动的第一传动轴,且所述第一传动轴水平设置; 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动盘、动盘控制臂、两个定盘、两个从动带盘和两条第一皮带; 所述定盘和所述动盘均共轴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且两个所述定盘位于所述动盘的两侧; 所述动盘和所述第一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动盘随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并能够沿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线移动的连接构件; 所述动盘控制臂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动盘连接并能够使所述动盘沿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线移动; 所述定盘朝向所述动盘的侧面以及所述动盘朝向所述定盘的侧面均设有圆台形凸起; 所述底架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的第二传动轴;两个所述从动带盘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 所述从动带盘包括第一从动带盘和第二从动带盘,且所述第一从动带盘和所述第二从动带盘相对的侧面均设有圆台形凸起; 每条所述第一皮带设置于每个所述定盘和所述动盘之间,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从动带盘和所述第二从动带盘之间; 所述履带和所述履带轮组对称地分布于所述履带车的两侧; 每个所述从动带盘与一个所述履带轮组连接并驱动该所述履带轮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轮组包括驱动履带轮和从动履带轮;所述履带围绕所述驱动履带轮和所述从动履带轮; 每个所述从动带盘均共轴连接有一个驱动链轮; 每个所述驱动链轮均通过链条带动一个从动链轮转动; 每个所述从动链轮分别与一个所述驱动履带轮共轴连接并带动该所述驱动履带轮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上连接有固定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 所述连接件包括动盘控制件、动盘控制轴、拉杆和轴承; 所述动盘控制轴的周面设有螺纹,且所述动盘控制轴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动盘控制轴的远离所述底架的一端和所述动盘控制臂连接; 所述动盘控制轴的轴线和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线平行; 所述动盘控制件的中心设有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和所述动盘控制轴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动盘控制件和所述拉杆固定连接;所述拉杆和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线平行; 所述轴承的外圈和所述拉杆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套在所述动盘的周面上; 当所述动盘控制臂沿所述动盘控制轴的周向向一侧转动时:所述动盘控制臂带动所述动盘控制轴转动,所述动盘控制轴在转动的同时带动所述动盘控制件沿所述动盘控制轴的轴向向一侧移动,所述动盘控制件在移动的同时带动所述拉杆沿所述动盘控制轴的轴向向一侧移动,进而带动所述轴承沿轴向向一侧移动,最终使所述轴承带动所述动盘沿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向向一侧移动; 当所述动盘控制臂沿所述动盘控制轴的周向向另一侧转动时:所述动盘控制臂带动所述动盘控制轴向另一侧转动,所述动盘控制轴在转动的同时带动所述动盘控制件沿所述动盘控制轴的轴向向另一侧移动,所述动盘控制件在移动的同时带动所述拉杆沿所述动盘控制轴的轴向向另一侧移动,进而带动所述轴承沿轴向向另一侧移动,最终使所述轴承带动所述动盘沿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向向另一侧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动盘和所述第一传动轴之间的套筒; 所述套筒和所述第一传动轴通过花键连接; 所述套筒的外表面上设有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动盘的中心孔处设有沿所述动盘的轴向延伸的凸起,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起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上部设有踏板; 所述踏板和所述底架之间设有第一弹簧;且所述踏板和所述底架之间还设有沿所述踏板垂直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线方向上的对称中心分布的第一端关节轴承; 所述动盘控制臂远离所述动盘控制轴的一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踏板上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端关节轴承与所述踏板和所述连接孔连接; 当所述踏板靠近所述动盘控制臂的一侧向下转动时,所述踏板通过所述第二端关节轴承带动所述连杆运 动,所述连杆在运动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二端关节轴承带动所述连接孔移动,进而使所述动盘控制臂沿所述动盘控制轴的周向向一侧转动; 当所述踏板靠近所述动盘控制臂的一侧向上转动时,所述踏板通过所述第二端关节轴承带动所述连杆运动,所述连杆在运动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二端关节轴承带动所述连接孔反向移动,进而使所述动盘控制臂沿所述动盘控制轴的周向向另一侧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上连接有手扶架; 两个所述驱动履带轮上设有刹车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带盘和所述第二传动轴通过轴承连接; 所述从动带盘和所述驱动链轮通过一根第三传动轴连接,且所述第三传动轴的轴线和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轴线重合; 和/或; 所述从动链轮和所述驱动履带轮通过第四传动轴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轴的轴线和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轴线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带盘上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轴线和所述从动带盘的轴线重合; 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和所述第三传动轴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为两根,且所述拉杆相对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线对称分布; 所述动盘控制件上设有两个通孔; 一根所述拉杆和一个所述通孔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传动轴通过无级变速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连 接有离心式离合器,且所述离心式离合器和所述无级变速机构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履带车,越野性能好,可以适应各种复杂路面。其包括发动机、履带、履带轮组、底架和转向机构;底架上设有第一传动轴;转向机构包括动盘、动盘控制臂、两个定盘、两个从动带盘和两条第一皮带;定盘和动盘均设置于第一传动轴上,且两个定盘位于动盘的两侧;动盘和第一传动轴之间设有连接构件;动盘控制臂通过连接件与动盘连接;定盘和动盘相对的侧面均设有圆台形凸起;底架上固定有第二传动轴;两个从动带盘连接于第二传动轴上;从动带盘包括相对的侧面均设有圆台形凸起的第一从动带盘和第二从动带盘;每条第一皮带设置于每个定盘和动盘之间以及第一从动带盘和第二从动带盘之间;每个从动带盘驱动履带轮组转动。
文档编号B62D11/10GK203126959SQ20132012707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9日
发明者陈全强 申请人:陈全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