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式棚架及其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6093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摇篮式棚架及其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摇篮式棚架及其三轮车,摇篮式棚架设于前排坐踏组件和后排坐踏组件的外围及顶部;包括前棚架、后棚架和可拆的固定于前棚架和后棚架的连接组件;所述三轮车安装该摇篮式棚架,不仅美观,而且结构强度高、抗变形性能好,能够给人们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实现对驾驶室和载客室内部进行可靠的防护,大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对乘员的保护更好,棚杆强度更好。
【专利说明】摇篮式棚架及其三轮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棚架及其三轮车,尤其涉及一种摇篮式棚架及其三轮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逐渐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尤其是车辆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的大范围普及应用,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已经逐渐取代了人们的步履和畜力运输,为人们创造了快捷、方便、舒适的生活条件,然而三轮车以其小巧实用、机动灵活和价格低廉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尤其是能够适应农村道路狭窄和路基不牢的现状,成为了农村乡下使用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三轮车驾驶室及载客室一般采用棚架和覆于棚架的车棚罩护,棚架的安全性是制造厂家和机动车使用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三轮车棚架一般由连接于车蓬头顶部左右两端至车尾的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边梁构成,在两个边梁之间覆盖车棚后能够遮光挡雨,但外观不够美观,很难在视觉感受上博得使用者的喜爱,而且出现意外情况时无法对驾驶室及载客室内部进行较好的防护,安全性差。
[0003]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三轮车棚架结构加以改进,提高其美感度和结构强度,不仅给人们以视觉的冲击,而且实现对驾驶室和载客室内部进行可靠的防护,提高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摇篮式棚架及其三轮车,不仅美观,而且结构强度高、抗变形性能好,能够给人们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实现对驾驶室和载客室内部进行可靠的防护,大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0005]本实用新型的摇篮式棚架,设于前排坐踏组件和后排坐踏组件的外围及顶部;包括前棚架、后棚架和可拆的固定于前棚架和后棚架的连接组件;
[0006]进一步,所述前棚架包括横跨于前排坐踏组件左右两侧的前门形架、固定于前门形架左立柱并围护于前排坐踏组件乘坐空间左侧的左护栏和固定于前门形架右立柱并围护于前排坐踏组件乘坐空间右侧的右护栏;门形架结构强度高,抗挤压和抗变形性能好,通过在门形架上安装车棚并配合左护栏和右护栏能够较好的对驾驶室内部进行防护;
[0007]进一步,所述前棚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前门形架左立柱和前门形架右立柱之间并围护于前排坐踏组件乘坐空间后侧的后护栏,不仅可供驾驶人员倚靠,而且还能将驾驶室和载客室隔开,降低对驾驶人员的干扰;
[0008]进一步,所述后护栏上固定安装有靠垫,能提高倚靠于后护栏的舒适性;
[0009]进一步,所述后棚架包括横跨于后排坐踏组件左右两侧的后门形架、固定于后门形架横梁并向后延伸围护于后排坐踏组件乘坐空间上方再向下弯曲围护于后排坐踏组件乘坐空间后侧的两个尾部护栏以及固定连接于后门形架左立柱、后门形架右立柱和两个尾部护栏之间并围护于后排坐踏组件乘坐空间左右两侧和后侧的侧护栏;后门形架、尾部护栏和侧护栏纵横交错成网状,结构稳定性好,抗变形能力强,对载客室内部的防护性能可
罪;
[0010]进一步,所述后棚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两个尾部护栏之间并位于侧护栏上方的加固梁,能够进一步提高后棚架的结构稳定性和抗变形性能;
[0011]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于前门形架左立柱与前门形架横梁过渡连接处和后门形架左立柱与后门形架横梁过渡连接处之间的左纵梁以及连接于前门形架右立柱与前门形架横梁过渡连接处和后门形架右立柱与后门形架横梁过渡连接处之间的右纵梁;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与前门形架和后门形架之间均通过连接耳和螺栓连接固定;所述连接耳焊接固定于相应的前门形架或后门形架,左纵梁和右纵梁端部对应连接耳呈扁平结构,通过连接组件能够将前棚架和后棚架之间进行连接约束,使前棚架和后棚架连接为一体,抗振动稳定性好;
[0012]进一步,所述摇篮式棚架还包括可拆的固定于前门形架横梁并围护于前排坐踏组件乘坐空间上方的两个前护栏,前护栏前端用于与车辆前蓬头固定连接,不仅美观,而且能够提高对驾驶室的防护性能和加强整个棚架的安装稳定性;
[0013]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 一种三轮车,所述三轮车安装该摇篮式棚架;不仅能够对三轮车驾驶室和载客室进行有效的防护、保护驾驶室及载客室内人员安全,而且较美观。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摇篮式棚架及其三轮车,不仅美观,而且结构强度高、抗变形性能好,能够给人们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实现对驾驶室和载客室内部进行可靠的防护,大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对乘员的保护更好,棚杆强度更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棚架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棚架结构俯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摇篮式棚架,设于前排坐踏组件I和后排坐踏组件2的外围及顶部;包括前棚架、后棚架和可拆的固定于前棚架和后棚架的连接组件。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棚架包括横跨于前排坐踏组件I左右两侧的前门形架3、固定于前门形架3左立柱并围护于前排坐踏组件I乘坐空间左侧的左护栏4和固定于前门形架3右立柱并围护于前排坐踏组件I乘坐空间右侧的右护栏5 ;门形架结构强度高,抗挤压和抗变形性能好,通过在门形架上安装车棚并配合左护栏4和右护栏5能够较好的对驾驶室内部进行防护。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棚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前门形架3左立柱和前门形架3右立柱之间并围护于前排坐踏组件I乘坐空间后侧的后护栏6,不仅可供驾驶人员倚靠,而且还能将驾驶室和载客室隔开,降低对驾驶人员的干扰。
[0021 ]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护栏6上固定安装有靠垫7,能提高倚靠于后护栏6的舒适性。[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棚架包括横跨于后排坐踏组件2左右两侧的后门形架8、固定于后门形架8横梁并向后延伸围护于后排坐踏组件2乘坐空间上方再向下弯曲围护于后排坐踏组件2乘坐空间后侧的两个尾部护栏9以及固定连接于后门形架8左立柱、后门形架8右立柱和两个尾部护栏9之间并围护于后排坐踏组件2乘坐空间左右两侧和后侧的侧护栏10 ;后门形架8、尾部护栏9和侧护栏10纵横交错成网状,结构稳定性好,抗变形能力强,对载客室内部的防护性能可靠。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棚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两个尾部护栏9之间并位于侧护栏10上方的加固梁11,能够进一步提高后棚架的结构稳定性和抗变形性能。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于前门形架3左立柱与前门形架3横梁过渡连接处和后门形架8左立柱与后门形架8横梁过渡连接处之间的左纵梁12以及连接于前门形架3右立柱与前门形架3横梁过渡连接处和后门形架8右立柱与后门形架8横梁过渡连接处之间的右纵梁13 ;所述左纵梁12和右纵梁13与前门形架3和后门形架8之间均通过连接耳和螺栓连接固定;所述连接耳焊接固定于相应的前门形架3或后门形架8,左纵梁12和右纵梁13端部对应连接耳呈扁平结构,通过连接组件能够将前棚架和后棚架之间进行连接约束,使前棚架和后棚架连接为一体,抗振动稳定性好。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摇篮式棚架还包括可拆的固定于前门形架3横梁并围护于前排坐踏组件I乘坐空间上方的两个前护栏14,前护栏14前端用于与车辆前蓬头固定连接,不仅美观,而且能够提高对驾驶室的防护性能和加强整个棚架的安装稳定性。
[0026]本实施例的三轮车,所述三轮车安装该摇篮式棚架;不仅能够对三轮车驾驶室和载客室进行有效的防护、保护驾驶室及载客室内人员安全,而且较美观。
[002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摇篮式棚架,设于前排坐踏组件和后排坐踏组件的外围及顶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棚架、后棚架和可拆的固定于前棚架和后棚架的连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篮式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棚架包括横跨于前排坐踏组件左右两侧的前门形架、固定于前门形架左立柱并围护于前排坐踏组件乘坐空间左侧的左护栏和固定于前门形架右立柱并围护于前排坐踏组件乘坐空间右侧的右护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摇篮式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棚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前门形架左立柱和前门形架右立柱之间并围护于前排坐踏组件乘坐空间后侧的后护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摇篮式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护栏上固定安装有靠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摇篮式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棚架包括横跨于后排坐踏组件左右两侧的后门形架、固定于后门形架横梁并向后延伸围护于后排坐踏组件乘坐空间上方再向下弯曲围护于后排坐踏组件乘坐空间后侧的两个尾部护栏以及固定连接于后门形架左立柱、后门形架右立柱和两个尾部护栏之间并围护于后排坐踏组件乘坐空间左右两侧和后侧的侧护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摇篮式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棚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两个尾部护栏之间并位于侧护栏上方的加固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摇篮式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于前门形架左立柱与前门形架横梁过渡连接处和后门形架左立柱与后门形架横梁过渡连接处之间的左纵梁以及连接于前门形架右立柱与前门形架横梁过渡连接处和后门形架右立柱与后门形架横梁过渡连接处之间的右纵梁;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与前门形架和后门形架之间均通过连接耳和螺栓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摇篮式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篮式棚架还包括可拆的固定于前门形架横梁并围护于前排坐踏组件乘坐空间上方的两个前护栏。
9.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摇篮式棚架的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轮车安装该摇篮式棚架。
【文档编号】B62J17/00GK203581220SQ201320615058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邓信松, 袁旭 申请人: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