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汽车保险杠拆解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7769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汽车保险杠拆解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小汽车保险杠拆解装置,具有支撑板和两个各设有机械手的拆解箱,所述机械手具有垂直丝杆、带动垂直丝杆旋转的升降电机、能在垂直丝杆上移动的移动架、动连接在移动架上的托臂、销接在移动架上部前端的压臂、销接在压臂前端的抓臂以及连接在移动架上带动托臂移动的托臂液压缸、连接在托臂上带动压臂摆动的压臂液压缸和连接在压臂上带动抓臂摆动的抓臂液压缸;每个拆解箱的底部设有两对左右向移动的调节轮,支撑板的上表面上对应调节轮设有两条水平导轨,支撑板的底面上设有前后行走的两对行走轮。本实用新型节约拆解时间,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且大大提高了拆卸的效率,特别适于在小汽车拆解自动生产线上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小汽车保险杠拆解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报废小汽车前后保险杠拆解装置,特别适于报废小汽车生产线使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升和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是汽车的报废量也逐年增多。汽车报废量的增加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导致很多可以再回收利用的资源搁置或浪费,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做好报废汽车的处理工作,对报废汽车能够循环再利用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0003]在对报废小汽车进行拆解过程中,汽车前后保险杠的拆卸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目前对汽车汽车保险杠的拆解工作大部分是以人力和手持工具拆解为主,设备相对落后,拆解手段原始,作业强度高,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 的在于提出一种操作方便的小汽车保险杠拆解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左右侧的各一个拆解箱,两个拆解箱内各设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具有垂直丝杆、带动垂直丝杆旋转的升降电机、能在垂直丝杆上移动的移动架、动连接在移动架上的托臂、销接在移动架上部前端的压臂、销接在压臂前端的抓臂以及连接在移动架上带动托臂移动的托臂液压缸、连接在托臂上带动压臂摆动的压臂液压缸和连接在压臂上带动抓臂摆动的抓臂液压缸;支撑板的中央部位固定有调节电机,调节电机的双向输出轴为左右向,双向输出轴上各连接一根水平丝杆,两根水平丝杆的螺旋方向相反,两拆解箱上各设有和水平丝杆配合的拆解箱螺母,每个拆解箱的底部设有两对左右向移动的调节轮,支撑板的上表面上对应调节轮设有两条水平导轨,由调节电机通过两根水平丝杆带动两拆解箱同步相向或相背移动;支撑板的底面上设有前后行走的两对行走轮。
[0006]每拆解箱内处于移动架的一侧设有两根垂直导轨,移动架的侧面具有插入垂直导轨的导槽中的滑块。
[0007]所述托臂的下部前端具有倒刺。
[0008]所述抓臂的下端后侧面为弧面。
[0009]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上设有由一对行走轴承座支撑的左右向行走轴,行走轴由行走电机带动旋转,行走轴上设有行走齿轮,基础上设有和行走齿轮啮合的齿条。
[0010]基础上设有和行走轮对应的两条行走导轨。
[00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节约拆解时间,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且大大提高了拆卸的效率,特别适于在小汽车拆解自动生产线上使用。【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14]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
[0016]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具有支撑板I和设置在支撑板I左右侧的各一个拆解箱
2。两个拆解箱2内各设有机械手3。所述机械手3具有升降电机3-1、垂直丝杆3-2、移动架3-3、托臂3-4、压臂3-5、抓臂3-6、托臂液压缸3_7、压臂液压缸3_8、抓臂液压缸3_9和垂直导轨3-10。在拆解箱2内的上部固定有搁板3-13,所述升降电机3-1固定在搁板3_13上,拆解箱2的底板上设有轴承座3-14,所述垂直丝杆3-2上端和升降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下端由轴承座3-14支撑。所述移动箱3-3的中部近垂直丝杆处固定有支板3-15,支板3-15上固定有和垂直丝杆3-2配合的支板螺母3-12,由垂直丝杆3_2和支板螺母3_12组成第一螺旋传动机构,所述两根垂直导轨3-10处于移动架3-3的右侧或左侧,移动架3-3的侧面具有插入垂直导轨3-10导槽中的两块滑块3-11。由升降电机3-1带动垂直丝杆3-2旋转,支板螺母在垂直丝杆3-2上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架3-3在垂直丝杆3-2和两垂直导轨3-10上作上下移动。
[0017]所述托臂3-4动连接在移动架3-3上,托臂3-4的下部前端具有倒刺3_4_1。所述压臂3-5销接在移动架3-3上,压臂3-5为折角状。所述抓臂3-6销接在压臂3_5的前端,抓臂3-6的下端后侧面为弧面3-6-1。托臂3-4的倒刺设置和抓臂3-6的弧面设置都方便机械手插入待拆保险杠上下方的缝口中。
[0018]所述托臂液压缸3-7 一端连接在移动架3-3的支板3-15上,另一端连接在托臂3-4上,托臂液压缸3-7带动托臂3-4前后移动。所述压臂液压缸3-8 —端连接在托臂3_4上,另一端连接在压臂3-5上,压臂液压缸3-8带动压臂3-5摆动。抓臂液压缸3-9 —端连接在压臂3-5上,另一端连接在抓臂3-6上,抓臂液压缸3-9带动抓臂3-6摆动。
[0019]支撑板I的中央部位固定有调节电机4,调节电机4的双向输出轴为左右向,双向输出轴上各连接一根水平丝杆5-1,两根水平丝杆5-1的螺旋方向相反,两拆解箱2上各设有和水平丝杆5-1配合的拆解箱螺母5-2 ;水平丝杆5-1和拆解箱螺母5-2组成第二螺旋传动机构。每个拆解箱2的底部设有两对能左右向移动的调节轮6,支撑板I的上表面上对应调节轮6设有两条水平导轨7,在调节电机4和第二螺旋传动机构的作用下,两拆解箱2通过调节轮6在水平导轨7上移动,可作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用以调节两拆解箱2之间的距离也是两机械手3之间的距离。
[0020]支撑板I的底面上设有前后行走的两对行走轮14,基础20上设有和行走轮14对应的两条行走导轨15。支撑板I的底面上设有由一对行走轴承座8支撑的左右向行走轴9,行走轴9由固定支撑板I上的行走电机10带动旋转,行走轴9上设有行走齿轮11,基础20上设有和行走齿轮11啮合的齿条12。电机10带动行走齿轮11旋转,行走齿轮11在齿条12上滚动,带动支撑板I的行走轮14在行走导轨15上行走,从而带动拆解箱2进退也就是带动机械手进退。[0021]本装置使用时,行走电机10运行,带动支撑板I前进到合适位置,调节电机4运行,调节两机械手3之间的距离,即调节适于被拆小汽车保险杠宽度的距离。通过升降电机3-1运行,使移动架3-3到达合适的高度,保证机械手到达保险杠前面。
[0022]拆卸前,调节托臂3-4、压臂3-5和抓臂3_6处于图1所示虚线位置。拆卸开始,托臂液压缸3-7推动托臂3-4的倒刺部分插入待拆保险杠底部,压臂液压缸3-8推动压臂3-5,让抓臂3-6插入保险杠16的上缝口,截断塑料扣件,紧接着抓臂液压缸3-9推动抓臂3-6,让保险杠16脱离车体,托臂液压缸3-7带动压臂3-5和抓臂3_6缩回,这时托臂液压缸3-7、抓臂液压缸3-9的活塞杆缩回,抓臂3-6展开,完成拆解。
【权利要求】
1.一种小汽车保险杠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撑板(I)和设置在支撑板左右侧的各一个拆解箱(2),两个拆解箱(2)内各设有机械手(3),所述机械手(3)具有垂直丝杆(3-2)、带动垂直丝杆(3-2)旋转的升降电机(3-1)、能在垂直丝杆(3-2)上移动的移动架(3-3)、动连接在移动架(3-3)上的托臂(3-4)、销接在移动架(3-3)上部前端的压臂(3-5)、销接在压臂(3-5)前端的抓臂(3-6)以及连接在移动架(3-3)上带动托臂(3-4)移动的托臂液压缸(3-7)、连接在托臂(3-4)上带动压臂(3-5)摆动的压臂液压缸(3-8)和连接在压臂(3-5)上带动抓臂(3-6)摆动的抓臂液压缸(3-9);支撑板(I)的中央部位固定有调节电机(4 ),调节电机(4 )的双向输出轴为左右向,双向输出轴上各连接一根水平丝杆(5-1 ),两根水平丝杆(5-1)的螺旋方向相反,两拆解箱(2)上各设有和水平丝杆(5-1)配合的拆解箱螺母(5-2 ),每个拆解箱(2 )的底部设有两对左右向移动的调节轮(6 ),支撑板(I)的上表面上对应调节轮(6)设有两条水平导轨(7),由调节电机(4)通过两根水平丝杆(5-1)带动两拆解箱(2)同步相向或相背移动;支撑板(I)的底面上设有前后行走的两对行走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汽车保险杠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拆解箱(2)内处于移动架(3-3)的一侧设有两根垂直导轨(3-10),移动架(3-3)的侧面具有插入垂直导轨(3-10)的导槽中的滑块(3-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汽车保险杠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臂(3-4)的下部前端具有倒刺(3-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汽车保险杠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臂(3-6)的下端后侧面为弧面(3-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汽车保险杠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板(I)的底面上设有由一对行走轴承座(8 )支撑的左右向行走轴(9 ),行走轴(9 )由行走电机(10 )带动旋转,行走轴(9)上设有行走齿轮(11),基础(20)上设有和行走齿轮(11)啮合的齿条(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汽车保险杠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基础(20)上设有和行走轮(14)对应的两条行走导轨(15)。
【文档编号】B62D67/00GK203698473SQ201320741452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1日
【发明者】陈修祥, 贝绍轶, 周金宇, 孙奎洲, 王洪昌, 王泽 , 范真 申请人:江苏理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