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单元线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单元线转运车,其主体框架是由四根立柱、两侧的上纵梁及下纵梁以及前下横梁、后下横梁、后上横梁所构成的前开口方形框架,其中前下横梁、后下横梁、后上横梁均为双梁结构,在前下横梁、后下横梁的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安装座,在安装座的下底均安装有自锁万向轮,在后上横梁外端的横梁上均布间隔通过铰套径向铰装有多个挂线杆。本单元线转运车为前开口的框架式结构,在上双梁上均布间隔铰装有挂线杆,通过这些挂线杆可以分类挂装多种类型的单元线,方便工作人员的分类使用,使挂线、分线时更容易操作。
【专利说明】一种机动车单元线转运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束总成制造领域,涉及单元线的转运装置,尤其是一种机动车单元线转运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由于不同的电器设备和电路模块需要不同型号、颜色、长度的单元线,所以,需要对单元线进行前期的分类处理,在分类整理完之后,需要对不同数量的单元线进行打包装箱,准备转运或库存,以待出厂销售,因此,在准备转运和库存时需要一个灵活轻便的
>J-U ρ?α装直。
[0003]较早的转运单元线的方式是将相同型号或类别的单元线摞在地上,当多捆单元线摞到一定高度时,就容易倒塌,有一定危险性,而且还会占据一定的存放空间;还有的转运的方式是由铁管焊接成一个铁架子,把单元线挂在上面,但是由于铁架子十分笨重,转运起来极其不灵活,这些转运方式在转运时既耗费人力又浪费时间,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市场流动效率,因此也影响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灵活移动、转运快捷且方便的机动车单元线转运车。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机动车单元线转运车,其主体框架是由四根立柱、两侧的上纵梁及下纵梁以及前下横梁、后下横梁、后上横梁所构成的前开口方形框架,其中前下横梁、后下横梁、后上横梁均为双梁结构,在前下横梁、后下横梁的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安装座,在安装座的下底均安装有自锁万向轮,在后上横梁外端的横梁上均布间隔通过铰套径向铰装有多个挂线杆。
[0007]而且,在后上横梁的里端横梁与后下横梁里端的横梁之间固装有一竖支撑,在后上横梁的外侧横梁、相邻的立柱以及后下横梁的外侧横梁所构成的四方框架上对角固装有
一斜支撑。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09]1、本单元线转运车为前开口的框架式结构,在上双梁上均布间隔铰装有挂线杆,通过这些挂线杆可以分类挂装多种 类型的单元线,方便工作人员的分类使用,使挂线、分线时更容易操作。
[0010]2、本单元线转运车采用上双梁、下双梁以及竖支撑、斜支撑组合固装方式,使整个结构较为稳固,避免因单元线较多较重所造成的倾斜、翻车等问题。
[0011]3、本单元线转运车在框架底部四角均安装有可自锁万向轮,转运灵活自如,根据使用需要还可以自锁静止。【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3]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4]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6]一种机动车单元线转运车,其主体框架是由四根立柱9、两侧的上纵梁3及下纵梁12以及前下横梁1、后下横梁11、后上横梁4所构成的前开口方形框架,其中前下横梁、后下横梁、后上横梁均为双梁结构,在前下横梁、后下横梁的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安装座2,在安装座的下底均安装有自锁万向轮10。
[0017]在后上横梁外端的横梁上均布间隔通过铰套6径向铰装有多个挂线杆5,该挂线杆通过摆转可以搭在后上横梁里端的横梁上,在挂线杆的自由端可以挂放单元线。
[0018]为了使整个框架稳固并提高承重性能,在后上横梁的里端横梁与后下横梁里端的横梁之间固装有一竖支撑7,在后上横梁的外侧横梁、相邻的立柱以及后下横梁的外侧横梁所构成的四方框架上对角固装有一斜支撑8。
[0019]上述的各种横梁、立柱及斜撑均采用钢管制作。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动车单元线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其主体框架是由四根立柱、两侧的上纵梁及下纵梁以及前下横梁、后下横梁、后上横梁所构成的前开口方形框架,其中前下横梁、后下横梁、后上横梁均为双梁结构,在前下横梁、后下横梁的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安装座,在安装座的下底均安装有自锁万向轮,在后上横梁外端的横梁上均布间隔通过铰套径向铰装有多个挂线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单元线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在后上横梁的里端横梁与后下横梁里端的横梁之间固装有一竖支撑,在后上横梁的外侧横梁、相邻的立柱以及后下横梁的外侧横梁所构成的四方框架上对角固装有一斜支撑。
【文档编号】B62B3/10GK203698344SQ201320780617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江万山 申请人:天津五洲元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