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车收合关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862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车收合关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合关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车收合关节,包括通过一销钉依序连接的第一固定座、第一转动关节、第二转动关节与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还通过第一圆柱齿轮与第一转动关节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还通过第二圆柱齿轮与第二转动关节可转动连接,包括一收合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与转动关节之间通过圆柱齿轮可转动连接,可以使得婴儿车收合关节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稳固性好,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使用效果好,在收合或展开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夹手现象,安全性高;所述收合控制机构结构简单、可靠性强,不仅更容易实现收合关节的收起或展开,而且有利于降低婴儿车收合关节的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婴儿车收合关节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合关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车收合关节。
【背景技术】
[0002]婴儿车是辅助育儿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可供婴儿躺睡、半躺、坐立并能够方便带领婴幼儿外出游玩,为了在不使用婴儿车的时候方便将其放入汽车后备箱,以便携带,人们研究开发了可折叠的婴儿车,主要通过采用铰接的收合关节将车架连接在一起,实现婴儿车的折叠功能。
[0003]但是采用上述方式制造的婴儿车,铰接的收合关节结构较为复杂,不仅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稳固性低,影响使用效果,而且在展开或者收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夹手现象,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婴儿车收合关节,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稳固性好,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使用效果好,在收合或展开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夹手现象,安全性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婴儿车收合关 节,包括中部均设置有通孔的第一固定座、第一转动关节、第二转动关节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一转动关节、第二转动关节与第二固定座依序通过一销钉穿过所述通孔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还通过第一圆柱齿轮与第一转动关节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还通过第二圆柱齿轮与第二转动关节可转动连接;
[0007]所述第一转动关节与第二转动关节之间设有一收合控制机构,所述收合控制机构包括用于锁合所述第一转动关节和第二转动关节的锁合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锁合机构运动的收车机构,所述收车机构与锁合机构滑动连接。
[0008]其中,所述锁合机构包括分别与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的支座、支架以及设于支架末端的卡柱,所述支架设有滑槽,支座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支座与支架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座、支架抵接;所述第一转动关节、第二转动关节的侧边分别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当所述收合关节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卡柱同时与所述第--^槽、第二卡槽卡接。
[0009]其中,所述收车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转动关节与第二转动关节之间的收车滑块、与收车滑块上端连接的收车拉线以及用于使收车滑块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收车滑块中部设有通孔并通过该通孔可转动设置于所述销钉,收车滑块的下端设有一斜面并通过所述斜面与卡柱滑动连接,当拉动收车拉线进行收车操作时,所述收车滑块以销钉为转轴进行旋转,通过所述斜面驱动卡柱向下运动并脱离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使得第一转动关节、第二转动关节可以销钉为转轴进行相向转动;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收车滑块、第二转动关节抵接。[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一衬套,所述衬套套设于所述销钉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转动关节、收车滑块、第二转动关节的通孔。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呈C形的衬套夹,所述衬套在靠近两端处分别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衬套夹的周向槽,在组合状态下,两个衬套夹分别位于第一转动关节、第二转动关节的外侧。
[0012]其中,所述第一转动关节沿周向设置有第一齿轮槽,所述第一圆柱齿轮伸入第一齿轮槽并与第一齿轮槽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关节沿周向设置有第二齿轮槽,所述第二圆柱齿轮伸入第二齿轮槽并与第二齿轮槽啮合连接。
[0013]其中,所述第一齿轮槽与第二齿轮槽相向设置,当婴儿车收合关节进行展开或收合操作时,第一齿轮槽与第二齿轮槽的运动方向相反。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柱齿轮的端部与第二圆柱齿轮的端部啮合。
[0015]其中,在所述第二转动关节靠近第一转动关节的一侧设置有收车滑块安装槽、收车拉线通道以及复位弹簧安装槽,所述收车滑块设于收车滑块安装槽内部,并可以所述销钉为转轴进行前后摆动,所述收车拉线通过收车拉线通道穿出延伸至婴儿车的手把处,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设置于复位弹簧安装槽。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外侧设置有保护盖。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收合关节,包括两个起支撑作用的固定座以及两个转动关节,固定座与转动关节之间通过圆柱齿轮可转动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收合关节具有较高的稳固性,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使用效果好,在收合或展开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夹手现象,安全性高;所述收合控制机构结构简单、可靠性强,不仅更容易实现收合关节的收起或展开,而且有利于降低婴儿车收合关节的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收合关节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合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合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转动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包括:
[0023]I一第一固定座;2—第一转动关节;3—第二转动关节;4一第二固定座;5—通孔;6一第一圆柱齿轮;7—第二圆柱齿轮;8—支座;9一支架;10—卡柱;11一滑槽;12—第一复位弹簧;13—第一卡槽;14一第二卡槽;15—收车滑块;16—收车拉线;17—第二复位弹簧;18—斜面;19一衬套;20—周向槽;21—衬套夹;22—第一齿轮槽;23—第二齿轮槽;24—收车滑块安装槽;25—收车拉线通道;26—复位弹簧安装槽;27—销钉;28—连接座;29—保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婴儿车收合关节,包括中部均设置有通孔5的第一固定座
1、第一转动关节2、第二转动关节3和第二固定座4,所述第一固定座1、第一转动关节2、第二转动关节3与第二固定座4依序通过一销钉27穿过所述通孔5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I还通过第一圆柱齿轮6与第一转动关节2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4还通过第二圆柱齿轮7与第二转动关节3可转动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圆柱齿轮6、第二圆柱齿轮7可分别通过一销钉实现与第一固定座1、第二固定座4的转动连接,相比于采用铰接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圆柱齿轮6、第二圆柱齿轮7的驱动啮合,具有较高的稳固性,不易出现晃动,使用效果好,在收合或展开的过程中,内部驱动啮合的第一转动关节2和第二转动关节3不会出现夹手现象,安全性高。
[0027]所述第一转动关节2与第二转动关节3之间设有一收合控制机构,所述收合控制机构包括用于锁合所述第一转动关节2和第二转动关节3的锁合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锁合机构运动的收车机构,所述收车机构与锁合机构滑动连接。
[0028]其中,所述锁合机构包括分别与第一固定座I和第二固定座4固定连接的支座8、支架9以及设于支架9末端的卡柱10,所述支架9设有滑槽11,支座8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11内;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支座8与支架9的第一复位弹簧12,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支座8、支架9抵接;所述第一转动关节2、第二转动关节3的侧边分别设有
第--^槽13、第二卡槽14,具体的,所述支座8与第一固定座I和第二固定座4的相对位置
固定,所述支架9相对于支座8可上下滑动,当儿车收合关节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2驱动支架9向上移动,使得所述卡柱10同时与所述第一卡槽13、第二卡槽14卡接,在此展开状态下,第一转动关节2、第二转动关节3相对位置固定不动,保证了婴儿车的正常使用。
[0029]其中,所述收车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转动关节2与第二转动关节3之间的收车滑块15、与收车滑块15上端连接的收车拉线16以及用于使收车滑块15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17,所述收车滑块15中部设有通孔5并通过该通孔5可转动设置于所述销钉27,收车滑块15的下端设有一斜面18并通过所述斜面18与卡柱10滑动连接,当拉动收车拉线16进行收车操作时,所述收车滑块15以销钉27为转轴进行旋转,通过所述斜面18抵顶卡柱10,使支架9向下运动并且使得卡柱10脱离所述第一卡槽13、第二卡槽14,使得第一转动关节
2、第二转动关节3可以销钉27为转轴进行相向转动,实现关节的收合;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收车滑块15、第二转动关节3连接,当松开收车拉线16时,第二复位弹簧17实现收车滑块15的复位,所述收合控制机构结构简单、可靠性强,不仅更容易实现收合关节的收起或展开,而且有利于降低婴儿车收合关节的生产成本。
[0030]进一步的,还包括一衬套19,所述衬套19套设于所述销钉27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转动关节2、收车滑块15、第二转动关节3的通孔5,在频繁的展开或收合的过程中,相对转动的第一转动关节2、第二转动关节3和收车滑块15容易对销钉27造成磨损,导致收合关节的使用寿命缩短,衬套19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第一转动关节2、第二转动关节3和收车滑块15在转动过程中对销钉27的磨损,延长收合关节的使用寿命。
[0031]进一步的,还包括呈C形的衬套夹21,所述衬套19在靠近两端处分别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衬套夹21的周向槽20,在组合状态下,两个衬套夹21分别位于第一转动关节2、第二转动关节3的外侧,通过衬套夹21对第一转动关节2、收车滑块15、第二转动关节3进行固定,能够保证将衬套19设置于第一转动关节2、收车滑块15、第二转动关节3的通孔5处,防止在转动的过程中衬套19发生位置移动。
[0032]其中,所述第一转动关节2沿周向设置有第一齿轮槽22,所述第一圆柱齿轮6伸入第一齿轮槽22并与第一齿轮槽22啮合;所述第二转动关节3沿周向设置有第二齿轮槽23,所述第二圆柱齿轮7伸入第二齿轮槽23并与第二齿轮槽23啮合连接,当进行收合关节的收合或者展开操作时,第一转动关节2与第二转动关节3分别以销钉27为转轴进行相对转动,同时第一转动关节2通过第一圆柱齿轮6与第一固定座I相对转动连接,第二转动关节3通过第二圆柱齿轮7与第二固定座4相对转动连接,由于第一圆柱齿轮6与第一齿轮槽22相向啮合运动、第二圆柱齿轮7与第二齿轮槽23相向啮合运动,保证了转动过程的平稳性,使用效果好,而且转动机构位于婴儿车收合关节的内部,第一固定座I与第二固定座4设置于外部,以防使用者碰及转动机构,避免出现夹手现象,安全性高。
[0033]其中,所述第一齿轮槽22与第二齿轮槽23相向设置,当婴儿车收合关节进行展开或收合操作时,第一齿轮槽22与第二齿轮槽23的运动方向相反,当婴儿车收合关节进行展开或收合操作时,第一齿轮槽22与第二齿轮槽23的运动方向相反,二者朝向不同的方向转动,当收合关节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齿轮槽22的一端与第二齿轮槽23的一端对齐,当收合关节处于收合状态时,第一齿轮槽22的另一端与第二齿轮槽23的另一端对齐。
[0034]其中,在所述第二转动关节3靠近第一转动关节2的一侧设置有收车滑块安装槽24、收车拉线通道25以及复位弹簧安装槽26,所述收车滑块15设于收车滑块安装槽24内部,并可以所述销钉27为转轴进行前后摆动,所述收车拉线16通过收车拉线通道25穿出延伸至婴儿车的手把处,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7设置于复位弹簧安装槽26,既可以使得收合关节内部结构紧凑合理,有效减少收合关节的体积,实用性强,也有利于提高收合关节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3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座I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座28,连接座28可通过其中间的通孔5转动连接于销钉27,整个收合关节可以通过该连接座28实现与婴儿车其它部位的连接,方便实用;所述第二固定座4外侧设置有保护盖29,对收合关节的外侧进行保护,防止因外界的碰撞对收合关节造成损害,保护盖29与第二固定座4卡接,拆装方便。
[0036]实施例2。
[003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圆柱齿轮6的端部与第二圆柱齿轮7的端部啮合,具体的,所述第一圆柱齿轮6的端部伸出所述第一齿轮槽22,所述第二圆柱齿轮7的端部伸出所述第二齿轮槽23,并且二者啮合连接,一方面使得所述第一转动关节2与第二转动关节3处于联动状态,当第一转动关节2绕所述销钉27转动时,能够同时带动所述第二转动关节3转动,能够更方便的实现婴儿车收合关节的收合或者展开,实用性强,有利于推广利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收合关节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38]本实施例未解释的技术特征同实施例1,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0039]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婴儿车收合关节,包括中部均设置有通孔的第一固定座、第一转动关节、第二转动关节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一转动关节、第二转动关节与第二固定座依序通过一销钉穿过所述通孔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还通过第一圆柱齿轮与第一转动关节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还通过第二圆柱齿轮与第二转动关节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关节与第二转动关节之间设有一收合控制机构,所述收合控制机构包括用于锁合所述第一转动关节和第二转动关节的锁合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锁合机构运动的收车机构,所述收车机构与锁合机构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收合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机构包括与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的支座、与支座滑动连接的支架以及设于支架末端的卡柱,所述支架设有滑槽,支座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支座与支架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 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座、支架抵接;所述第一转动关节、第二转动关节的外侧边分别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当婴儿车收合关节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卡柱同时与所述第一^^槽、第二卡槽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收合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车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转动关节与第二转动关节之间的收车滑块、与收车滑块上端连接的收车拉线以及用于使收车滑块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收车滑块中部设有通孔并通过该通孔可转动设置于所述销钉,收车滑块的下端设有一斜面并通过所述斜面与卡柱滑动连接,当拉动收车拉线进行收车操作时,所述收车滑块以销钉为转轴进行旋转,通过所述斜面驱动卡柱向下运动并脱离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使得第一转动关节、第二转动关节可以销钉为转轴进行相向转动;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收车滑块、第二转动关节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收合关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衬套,所述衬套套设于所述销钉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转动关节、收车滑块、第二转动关节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车收合关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C形的衬套夹,所述衬套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衬套夹的周向槽,两个衬套夹分别位于第一转动关节、第二转动关节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收合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关节沿周向设置有第一齿轮槽,所述第一圆柱齿轮伸入第一齿轮槽并与第一齿轮槽啮合;所述第二转动关节沿周向设置有第二齿轮槽,所述第二圆柱齿轮伸入第二齿轮槽并与第二齿轮槽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儿车收合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槽与第二齿轮槽相向设置,当婴儿车收合关节进行展开或收合操作时,第一齿轮槽与第二齿轮槽的运动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车收合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齿轮的端部与第二圆柱齿轮的端部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收合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关节靠近第一转动关节的一侧设置有收车滑块安装槽、收车拉线通道以及复位弹簧安装槽,所述收车滑块设于收车滑块安装槽内部,所述收车拉线通过收车拉线通道延伸至婴儿车的手把处,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设置于复位弹簧安装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婴儿车收合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外侧设置有保护盖。
【文档编号】B62B7/06GK203681620SQ201320871147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杨鹏耀 申请人:东莞恒耀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