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两轮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8629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两轮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新型两轮电动车,属于电动车领域。该车包括车轮、车架、车叉、车座,所述车架为立体型车架,所述方向把手分别固定在把杆上端,把杆的下端连接在车架斜梁下端,把杆中间位置分别连接着连杆,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方向耳上,所述电动车前后车叉又分为纵向车叉和横向车叉,纵向车叉下端连接在与车轴相连的横向车叉上,连接部位于车轮轮轴前端。本车方向把手操作灵活,减震效果明显,坐位重心偏后,行驶后阻力小,与一般的电动自行车相比,乘车人位置较低,速度快纵向车叉的支点不在轮轴上,减小到了轮轴的压力。
【专利说明】—种新型两轮电动车【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轮电动车,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两轮电动车,属于电动自行车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减少,新型清洁型能源得到了青睐,电动自行车已经得到普及,成为中小型城市上班族的主要交通工具,传统的两轮电动自行车主要是在传统的自行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结构和形状大同小异,而且,这种电动自行车一般都是利用单根钢管焊接而成,就连传统自行车的三脚架都没有,因此时间长了会产生变形,另外,现有的电动车把手几乎全部都是左右手为一体的把手,行车过程中摆动起来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电动自行车结构简单不够结实、方向把手不够灵活,结构和形状大同小异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两轮电动车,其目的就是提高电动自行车的耐久性、增强把手的灵活性、方便性,丰富电动车的多样性。
[000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两轮电动车,包括车轮、车架、与车架连接的车叉、车叉上设置的减震器、摆动前轮的方向把手、车座,所述车架为立体型车架,由左半部和右半部连接而成,所述方向把手分为左右两个,分别固定在左右把杆上端,左右把杆的下端分别连接在车架第一斜梁下端左右突出部上,左右把杆中间位置分别连接着左右连杆,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前叉肩部左右两边设置的左右方向耳上,所述电动车有前后车叉,前后车叉又分为纵向车叉和横向车叉,所述纵向车叉和横向车叉都有左右车叉,纵向车叉下端连接在与车轴相连的横向车叉上,连接部位于车轮轮轴前端,所述车座位于车身后半部,所述左右把杆与第一斜梁下端左右突出部之间的连接为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两端的连接采用球型万向接头,所述车架具有上部横梁和下部横梁,与多根斜梁连接,车架构成了车厢,所述前后轮的纵向车叉呈八字形,纵向车叉上设置有减震器,所述横向车叉的一端连接在车轮轴上,纵向车叉连接在横向车叉的车轮轴前端,所述前轮纵向车叉上面连接着能够左右摆动前轮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内设置有轴承,所述下部横梁下端设置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与下部横梁之间利用弹簧折叠件连接,所述减震器的前轮纵向前叉与前轮横向车叉、辅助纵向前叉、辅助横向车叉构成缓冲架,所述后轮纵向车叉的上端与车架上部横梁连接,下端与后轮横向车叉连接,横向车叉与车厢下部横梁连接。
[0005]该新型两轮电动车的积极效果为:车架结实、方向把手操作灵活,减震效果明显,坐位重心偏后,行驶后阻力小,与一般的电动自行车相比,乘车人位置较低,速度快纵向车叉的支点不在轮轴上,减小到了轮轴的压力,该电动车车架与方向系统之间连接,坐人部位处于电动车后部,行驶时重心位于电动车后部,在遇到紧急情况人本能的向安全的方向或方位躲避时,通过车架与方向系统的连接能够很快传递到前端的方向系统使车本身也向安全的方位转向,增强了 电动车的安全性,本电动自行车的车厢部位表面积加大,可在车身上设置显著的文字用作宣传内容,而且本实用新型丰富了电动自行车的类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0007]图2电动车各部分图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下参照图2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进行详细说明,该新型两轮电动自行车整个车架与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相比,整个车架是立体型的,具体有左右两部分焊接而成。在本实施实例中,编号后面带a的应理解为左半部分的部件,意味着有与之对称的右半部分的部件,没有代码a的应理解为左右通用部分或只有一个部件。图中Ia-左把手、2a_左把杆、3a-左连杆、4a_第一左斜梁、5a_左第一斜梁下突出部、6a_左前纵向车叉、7a_左前横向车叉、8a_左后纵向车叉、9a_左后横向车叉、IOa-左压轮、I Ia-左手刹、12a_左万向节一、13a-左万向节二、14a-左前减震器、15a-左后减震器、16-前轴、17后轴、18a_左前连接点、19a-左后连接点、20-旋转轴、2Ia-左轴承、22-前轮、23-后轮、24-车座、25-支架、26a_左脚踏板、27-工具箱、28-电池箱、29-控制器箱、30a-左方向耳、3Ia-左上部横梁、32a-左下部横梁、33a -左旋转梁、34a-左前辅助纵向车叉、35a_左前辅助横向车叉。
[0009]该电动自行车分为方向控制部分、车架部分、减震部分、车轮部分、控制部分。
[0010]首先就方向控制部分进行说明,所述方向把手分为左右两个即左把手Ia和右把手,分别固定在左右把杆(左把杆2a和右车把)上端,左右把杆(左把杆2a和右车把)的下端分别连接在车架第一斜梁下端左右突出部(左第一斜梁下突出部5a和右第一斜梁下突出部)上,左右把杆(左把杆2a和右车把)中间位置分别连接着左右连杆(左连杆3a和右连杆),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前叉肩部设置的左右方向耳(左方向耳30a和右方向耳)上,所述左右连杆(左连杆3a和右连杆)两端的连接采用球型万向接头,其中与左方向耳连接的接头是左万向节一 12a,同样,与右方向耳连接的连杆端部也同样使用了球形万向节,在左右连杆另一端分别与把杆左右中间位置连接的接头为左万向节二 13a和右万向节二,所述左右把杆(左把杆2a和右车把)的下端与车架第一斜梁下端左右突出部(左第一斜梁下突出部5a和右第一斜梁下突出部)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使用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具体而言,使用了轴承连接,也就是左轴承21a和右轴承。
[0011]当驾驶电动车的人前后拉动方向把手的左把手Ia时,左把杆2a就会以下端连接在左第一斜梁下突出部5a的连接左轴承21a的轴为轴心摆动,所述连接点上安装有左轴承21a,拉动起来非常轻。此时,连接在左把杆2a中间位置的左连杆3a就会带动左方向耳30a以旋转轴20为中心旋转,旋转轴20就会带动前叉摆动,与此同时连接在前叉上的纵向前叉(左前纵向车叉6a和右前纵向前叉)、横向前叉(左前横向车叉7a和右前横向前叉)、辅助纵向前叉(左前辅助纵向车叉34a和右辅助纵向车叉)以及辅助横向前叉(左前辅助横向车叉35a和右辅助横向车叉)连通前轮22会一起改变方向,在把手前面配置了手刹(左手刹Ila和右手刹)。
[0012]右把手以及与右把手连接的右把杆就会以下端连接在右第一斜梁下突出部的连接点为轴心摆动,所述连接点上安装有右轴承,只是右把手以及与此连接的部件运动方向相反。[0013]当然,可以在左右把手上同时施加力量,只是用力方向相反而已。
[0014]所述车架为立体型车架,由左半部和右半部连接而成,包括上部横梁(左上部横梁31a和右上部横梁)、下部横梁(左下部横梁32a和右下部横梁)、第一斜梁(第一左斜梁4a和第一右斜梁)、左右旋转梁(左旋转梁33a和右旋转梁)以及多根其他斜梁构成,所述车架构成了车厢,为了使用方便,车厢中可分割成多个不同用途的箱体,在本实施事例中,将车厢分割成了工具箱27、电池箱28、控制器箱29,上部横梁构成的框架顶部,设置车座24,在下部横梁的两侧设置有脚踏板,脚踏板下面与下部横梁的连接部设置有弹簧折叠件,可将脚蹬板向上折叠,所述脚踏板包括左侧的左脚踏板26a和右脚踏板,为了停车方便,在下部横梁的两端的左右两边,设置有用于停车的支架25,支架25与下部横梁之间的连接为转动连接,为了方便,在下部横梁和支架25之间可采取弹簧方式的,也可以直接使用市场销售的支架,所述左右旋转梁之间的连接横梁上具有安装旋转轴20的轴承等部件。
[0015]所述电动自行车前后车叉又分为纵向车叉和横向车叉,所述纵向车叉和横向车叉都有左右车叉(左前纵向车叉6a和右前纵向车叉、左后纵向车叉8a和右后纵向车叉)(左前横向车叉7a和右前横向车叉、左后横向车叉9a和右后横向车叉)部分,纵向车叉下端连接在与车轴相连的横向车叉上,连接部位于车轮轮轴前端,也就是纵向前叉和横向前叉的连接点(左前连接点18a和右前连接点、左后连接点19a和右后连接点)位于前轴16和后轴17的前面,所述前后轮的纵向车叉呈八字形,前后车叉上设有减震器(左前减震器14a和右前减震器、左后减震器15a和右后减震器),所述设置有减震器的前轮纵向前叉(左前纵向前叉6a和右前纵向前叉)与前轮横向车叉(左前横向车叉7a和右前横向车叉)、辅助纵向前叉(左前辅助纵向前叉34a和右前辅助纵向前叉)、辅助横向车叉(左前辅助横向前叉35a右前辅助横向前叉)构成缓冲架,所述后轮纵向车叉(左后纵向车叉8a和右后纵向车叉)的上端与车架上部横梁(左上部横梁31a和右上部横梁)连接,下端与后轮横向车叉(左后横向车叉9a和右后横向车叉)连接,后横向车叉(左后横向车叉9a和右后横向车叉)前端与车厢下部横梁(左下部横梁32a和右下部横梁)连接,后横向车叉后端与后轴17连接,所述纵向车叉上都设置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可以是液压、气压、弹簧式的,在本实施例中前叉上采用的是液压和弹簧式一体的减震器(左前减震器14a和右前减震器),后叉上采用的是气压和弹簧为一体的减压器(左后减震器15a和右后减震器)。
[0016]当电动自行车在行驶中,由于重量加重或道路颠簸,所述纵向减震器就会被压缩,此时,由于前轮辅助纵向车叉和横向车叉之间设置有压轮(左压轮IOa和右压轮),因此,所述减震器的前轮纵向前叉与前轮横向车叉、辅助纵向车叉、辅助横向车叉构成缓冲架会以前轴16为中心上下活动,在前轮辅助纵向车叉和横向车叉之间的压轮会沿着横向车叉上滑动。后轮缓冲是依靠弹簧和空气减震器减震。
[0017]所述车轮部分包括前轮22和后轮23以及前轴16和后轴17.。
[0018]所述控制部分与一般的电动车相同,因此,在图中没有画出来的控制部分,如旋转方向把可以实施无级变速,加快行驶速度,电源开关、电压显示表、速度显示表、电源开关,前后照明灯、左右方向灯、方向开关、喇叭按钮,喇叭等。
[0019]该电动自行车,车架结实、方向把手操作灵活,减震效果明显,坐位重心偏后,行驶后阻力小,与一般的电动自行车相比,乘车人位置较低,速度快纵向车叉的支点不在轮轴上,减小到了轮轴的压力,丰富了电动自行车的类型。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两轮电动车,包括车轮、车架、与车架连接的车叉、车叉上设置的减震器、摆动前轮的方向把手、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为立体型车架,由左半部和右半部连接而成,所述方向把手分为左右两个,分别固定在左右把杆上端,左右把杆的下端分别连接在车架第一斜梁下端左右突出部上,左右把杆中间位置分别连接着左右连杆,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前叉肩部左右两边设置的左右方向耳上,所述电动车有前后车叉,前后车叉又分为纵向车叉和横向车叉,所述纵向车叉和横向车叉都有左右车叉,纵向车叉下端连接在与车轴相连的横向车叉上,连接部位于车轮轮轴前端,所述车座位于车身后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两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把杆与第一斜梁下端左右突出部之间的连接为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两端的连接采用球型万向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两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具有上部横梁和下部横梁,与多根斜梁连接,车架构成了车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两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轮的纵向车叉呈八字形,纵向车叉上设置有减震器,所述横向车叉的一端连接在车轮轴上,纵向车叉连接在横向车叉的车轮轴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两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纵向车叉上面连接着能够左右摆动前轮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内设置有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两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横梁下端设置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与下部横梁之间利用弹簧折叠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两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有减震器的前轮纵向前叉与前轮横向车叉、辅助纵向前叉、辅助横向车叉构成缓冲架,所述后轮纵向车叉的上端与车架上部横梁连接,下端与后轮横向车叉连接,横向车叉与车厢下部横梁连接。
【文档编号】B62K21/00GK203681764SQ201320871195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付向前 申请人:付向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