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的座椅锁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8166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机动二轮车的座椅锁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的座椅锁定装置,其使座椅锁定件中的解锁缆索防脱。将座椅(11)锁定的座椅锁定件(57)具备基体(60),在该基体(60)的左右两侧设有基体侧壁(61)。在基体侧壁(61)上扩开而形成有朝向后方敞开的缆索槽(62),在该缆索槽(62)中嵌入有解锁用的解锁缆索(48)。在座椅锁定装置(40)上从后方覆盖有呈容器状的遮蔽罩(50),通过该遮蔽罩(50),来防止解锁缆索(48)从缆索槽(62)脱出的情况。
【专利说明】机动二轮车的座椅锁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机动二轮车中的座椅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存在如下结构:将座椅形成为开闭自如,在将座椅关闭时,利用座椅锁定件将在该座椅的底部突出形成的座椅钩卡止,并将该座椅锁定件向支承座椅的座椅轨道设置,且利用车身罩进行覆盖。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11-2783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7]然而,座椅锁定件的机构部需要始终确保顺畅的动作,为此,需要实现可靠的防尘、防水。因此,本申请发明以实现这样的要求为主要的目的。
[0008]【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9]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的座椅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动二轮车中,将座椅11前部枢轴支承于车身,在车身上设有对在座椅后部设置的向下方延伸的座椅钩41进行锁定的座椅锁定件57,且在该座椅锁定件57上连结有用于进行解锁动作的解锁操作构件48,
[0010]所述机动二轮车具备:
[0011]对所述座椅11进彳丁支承的左右一对的框架28 ;以及
[0012]将该框架28的后部连结的交叉板42,
[0013]在该交叉板42的后表面安装所述座椅锁定件57,并且,
[0014]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座椅锁定装置具备将该座椅锁定件57从后方覆盖的遮蔽罩50。
[0015]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以上述第一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锁定件57经由基体60而固定于所述交叉板42,所述基体60设有将所述解锁操作构件48卡止的槽62,
[0016]所述遮蔽罩50成为用于避免所述解锁操作构件48从所述槽62脱落的按压件。
[0017]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以上述第一或第二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罩50通过向所述座椅锁定件57或所述交叉板42卡合来安装。
[0018]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以上述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锁定件57的左右由侧罩18覆盖,并且所述座椅锁定件57的后方由尾灯31覆盖,所述座椅锁定件57的下方由后挡泥板32覆盖。
[0019]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以上述第三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罩50上突出形成有向在所述基体60上设置的卡合孔63a、63b卡合的爪53a、53b。
[0020]【发明效果】
[0021]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向交叉板42的后表面安装座椅锁定件57,从座椅锁定件57的后方利用遮蔽罩50覆盖座椅锁定件57,因此遮蔽罩50的固定结构变得简单。而且,利用交叉板42和遮蔽罩50能够将座椅锁定件57整体覆盖。并且,由于利用遮蔽罩50将座椅锁定件57覆盖,因此尘埃不易附着,能够实现机构部的更可靠的防尘、防水。
[0022]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将解锁操作构件48向在座椅锁定件57的基体60上设置的槽62卡止,在该状态下,从其上方覆盖遮蔽罩50,因此遮蔽罩50成为按压件,能够防止解锁操作构件48从槽62脱出的情况。
[0023]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由于将遮蔽罩50向座椅锁定件57或交叉板42卡止,因此遮蔽罩50的安装变得简单。
[0024]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由于座椅锁定件57的左右由侧罩18覆盖,后方由尾灯31覆盖,下方由后挡泥板32覆盖,上方由座椅11覆盖,因此利用这些构件能够可靠地包围座椅锁定装置40。并且,还由交叉板42和遮蔽罩50包围,因此能够形成双重覆盖,能够更可靠地覆盖。
[0025]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遮蔽罩50上突出形成爪53a、53b,在基体60上设置卡合孔63a、63b,并将遮蔽罩50的爪53a、53b卡止于卡合孔63a、63b,因此遮蔽罩50的安装变得简单。而且,通过朝向车身内侧,能够使爪53a、53b不易从外部取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右侧视图。
[0027]图2是表示车身后部的座椅锁定件附近的右侧视图。
[0028]图3是将尾灯单元取下而从后方表示车身后部的图。
[0029]图4是去除座椅而从上方表示座椅锁定件部分的图。
[0030]图5是将图2的座椅锁定装置放大并进行局部剖切表示的图。
[0031]图6是从斜后方表示安装有遮蔽罩的状态的座椅锁定件部分的立体图。
[0032]图7是从后方表示去除遮蔽罩的状态的座椅锁定件机构部的图。
[0033]图8是说明遮蔽罩和基体的安装的立体图。
[0034]【符号说明】
[0035]11:座椅,18:侧罩,31:尾灯单元,32:后挡泥板,40:座椅锁定装置,41:座椅钩,48:解锁缆索,50:遮蔽罩,57:座椅锁定件,58:座椅锁定件机构部,60:基体,62:缆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基于附图,说明一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向以车辆为基准,根据需要,在图中,前方由箭头Fr表示,后方由箭头Rr表示,上方由箭头UP表不,左方由箭头L表不,右方由箭头R表不。
[0037]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右侧视图。该机动二轮车是在车把10与座椅11之间设置鞍形部12且在该鞍形部12的下方具备底踏板(St印floor) 13的低地板式跨骑型车辆。就座于座椅11的乘坐人员将脚放置在鞍形部12左右的底踏板13上。
[0038]由底踏板13构成一部分的罩具备前罩14、内罩15、中心罩16、底侧罩17、下罩19、侧罩18,分别为树脂制。
[0039]前罩14将车身前部覆盖,前照灯及前方向指示灯一体化而成的前灯单元20面向前罩14的前表面开口。
[0040]内罩15是将前罩14的后方覆盖的构件,通过内罩15和前罩14,覆盖与车把10连结的转向轴21、将该转向轴21支承为转动自如的头管22、与转向轴21连结的呈左右一对的前叉23的上部。在前叉23的下端支承有前轮24。
[0041]内罩15呈大致L字状,具有后倾的上下部、向斜下后方延伸出的后方延伸部。后方延伸部的上部敞开,此处由中心罩16覆盖。
[0042]中心罩16与内罩15的后方延伸部一起构成使主框架25通过的中空的中心通道部,从而形成鞍形部12。
[0043]底侧罩17是将底踏板13的上方从左右覆盖的左右一对的构件,该底侧罩17的上方与转向轴21的下部、内罩15的下部以及侧罩18的下部连接。下罩19在底踏板13的下方,将下框架26从左右覆盖。侧罩18在座椅11的下方将后框架28的左右覆盖。
[0044]下框架26的后部向立起部27连接,该立起部27向上方折弯。座椅11支承于后框架28。
[0045]30是后抓握部,向座椅11的后方延伸出。31是尾灯单元,将尾灯及后方向指示灯一体化,并覆盖侧罩18的后端部而安装。32是后挡泥板。
[0046]在立起部27的基部,经由连杆33而支承有摆动自如的摆动式的动力单元34。动力单元34是将四冲程水冷式发动机和传动机构一体化的结构,在其后端支承有后轮35。
[0047]36是向后挡泥板32的后端安装且构成后挡泥板32的一部分的除泥部。
[0048]在后轮35的右侧配置有排气消声器37。38是后轮悬架的缓冲器,安装在动力单兀34与后框架28之间。
[0049]在座椅11的下方配置有能够收纳头盔那样的大型物品的大容量的收纳箱39。收纳箱39支承于后框架28,且侧方由底侧罩17、侧罩18覆盖。而且,收纳箱39向上方敞开,由座椅11进行开闭。
[0050]座椅11通过使以前端部的铰链(未图示)为中心的后方侧转动而能够开闭,在关闭时由座椅锁定装置40锁定。该锁定状态通过未图示的按键操作等的解锁操作能够解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头管附近设置的操作杆80利用遥控能够进行解锁操作。
[0051]车架包括:头管22 ;从头管22向斜下后方沿着车身中心以一根延伸出的主框架25 ;与主框架25的下端连接,左右一对地向前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出,后部向上方弯曲而成为立起部27的下框架26 ;向立起部27的上端部连接的左右一对的后框架28。
[0052]下框架26的成为大致水平的部分即主体部成为车架中的鞍形部,且在此支承底踏板13。
[0053]接着,对座椅锁定装置进行说明。
[0054]图2是将座椅11的后端部附近的车身右侧面进行局部剖切表示的图,图3是从后方表示取下了尾灯单元31的状态的车身后部的图,图4是从上方表示打开了座椅的状态的座椅锁定装置部分的图,图5是将图2的座椅锁定装置部分放大并对局部进行剖切表示的图。
[0055]图2示出将座椅11关闭并锁定的状态,在座椅11的后端向下方突出设置的侧视观察下呈大致倒立门型的座椅钩41由座椅锁定装置40锁定。
[0056]座椅锁定装置40由在后框架28的后端设置的交叉板42和尾灯单元31将前后夹持,且收容配置在上方由座椅11及后抓握部30包围、下方由后挡泥板32包围、且左右由侧罩18包围的尾灯前方空间S内。
[0057]尾灯前方空间S虽然是比较狭窄的空间,但是通过将尾灯单元31的前面壁和交叉板42面对地配置,并将前后方向的厚度尺寸小的座椅锁定装置40进行宽幅面朝向前后方向的纵置配置,由此能够效率良好地将座椅锁定装置40配置在尾灯前方空间S内。
[0058]如图3所示,在架设于左右的后框架28的各后端间的交叉板42上安装座椅锁定装置40。图示的座椅锁定装置40示出整体由遮蔽罩50覆盖的状态。遮蔽罩50也构成座椅锁定装置40的一部分。
[0059]在座椅锁定装置40的侧部,从右方连接有解锁缆索48。该解锁缆索48朝向车身前方进行布线,前端向操作杆80 (图1)连接。通过使该操作杆80转动,将解锁缆索48向图的右方拉拽而使座椅锁定装置40成为解锁状态,将座椅钩41释放而能够打开座椅11。
[006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的规格是右侧通行用车辆的规格,因此在车身右侧对操作杆80进行操作,且解锁缆索48设置在座椅锁定装置40的右侧。但是,在左侧通行用车辆的规格中,可以配设在相反侧。
[0061]在交叉板42的中央下部连续地一体设有向下方突出的下方延伸部42a,在后挡泥板32的前端上部向上方突出形成的安装部32a通过螺栓32b而安装于该下方延伸部42a。
[0062]在后挡泥板32的前端上部,在安装部32a的左右设有安装凸台32c,尾灯单元31的前端下部安装于该安装凸台32c。
[0063]尾灯单元31 (图1)将两端部向在侧罩18的后端部形成的切口状部18a嵌合并使下部接近后挡泥板32的上部,由此将尾灯前方空间S密闭。
[0064]如图4所示,交叉板42具有安装座椅锁定装置40的中央的板主体部43、在该板主体部43的左右向后方折弯设置的板侧端部44、朝向上下方向的呈大致水平面的顶部45。顶部45的前部左右通过螺栓45a向在左右的后框架28上设置的凸台28a紧固,由此将交叉板42向后框架28安装。在顶部45的前缘部上重叠有在收纳箱39的开口部上端形成的开口缘部39a。
[0065]顶部45的后部以覆盖座椅锁定装置40的上方的方式向后方伸出,在其左右的后方突出部45b上重叠有从尾灯单元31的上部左右向前方突出的支承件31a,并利用螺栓31b紧固。
[0066]在顶部45的后部设置的后方突出部45b的内侧,相邻地设有向座椅锁定装置40的上方伸出的缓冲承受部45c,在缓冲承受部45c的内侧的车身中心CT上设有向后方敞开的顶部槽45d。从后抓握部30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缓冲橡胶47的下端部与缓冲承受部45c抵接(参照图3)。
[0067]与顶部槽45d对置地在座椅锁定装置40的遮蔽罩50的上表面也设有上部中央槽50d,通过该上部中央槽50d和顶部槽45d,形成用于使座椅钩41出入的钩用开口部。
[0068]座椅钩41从座椅11的底部向下方突出设置,伴随着座椅11的开闭,穿过后抓握部30的贯通孔而上下移动,当将座椅11关闭时,座椅钩41从后抓握部30的贯通孔向下方突出,进入到钩用开口部内。
[0069]在图示的俯视观察下,座椅锁定装置40由顶部45、左右的支承件31a、后方侧的尾灯单元31上部的前缘部31c包围,仅遮蔽罩50的上表面及钩用开口部内的机构部的一部分露出。
[0070]—并参照图2?4可知,座椅锁定装置40的前方由交叉板42覆盖且左右由板侧端部44及侧罩18覆盖。而且,上方由座椅11及后抓握部30覆盖且下方由后挡泥板32覆盖。并且,后方还由尾灯单元31覆盖。座椅锁定装置40由上述各构件包围,成为只要不取下任一构件就用手从外部难以触碰到的状态。
[0071]在此,对交叉板42进行详细说明。交叉板42为金属板制,包括由平面朝向前后方向配置的板主体部43及板侧端部44构成的纵置部、由平面朝向上下方向配置的顶部45构成的横置部、以将顶部45的周围包围的方式设置的框状部49 (参照图2、图3),并将上述构件分别进行焊接而形成一体化。
[0072]如图4所示,由板主体部43及板侧端部44构成的纵置部的上端部重叠而焊接于顶部45的下表面。板主体部43在左右的后框架28之间向车宽方向延伸,且与尾灯单元31的前面壁面对的背面成为稍微前倾的状态,由此成为适合于座椅锁定装置40的安装的配置。
[0073]左右的板侧端部44朝向后方呈外开状地倾斜配置。由于左右的后框架28的后端部向后缩窄状地倾斜,因此通过与左右的后框架28的后端面重叠而产生上述的左右的板侧端部44的倾斜。但是,板侧端部44的上部呈切口状,该部分的伸出减少。
[0074]通过左右的板侧端部44的倾斜,能够将座椅锁定装置40的左右覆盖并且能够与解锁缆索48不干涉地向左右方向配置解锁缆索48。
[0075]如图3所示,框状部49的后端部以伸出至后方突出部45b的侧方且从在板侧端部44的上部形成的切口状部向车身内侧进入的方式弯曲。由此,板侧端部44朝向后方呈外开状,从而板侧端部44与座椅锁定装置40之间扩宽。因此,相对于座椅钩41出入的座椅锁定装置40的上部,取代板侧端部44而将侧方接近并覆盖,由此使得从外部用手难以触碰到座椅锁定装置40的上部。框状部49与顶部45的周围焊接而一体化。
[0076]接着,对座椅锁定装置40进行详细地说明。图5是将图2的座椅锁定装置40部分放大并对局部进行剖切表示的图。如该图所示,座椅锁定装置40具备遮蔽罩50和座椅锁定件57。座椅锁定件57具备锁定件机构部58和金属板制的基体60。
[0077]基体60通过螺栓69向板主体部43紧固,由此将座椅锁定件57向交叉板42安装。符号69a是向板主体部43安装的焊接螺母。
[0078]遮蔽罩50将上下的爪53a及53b向在基体60的上下设置的卡合孔63a及63b卡合,由此被安装成装拆自如。
[0079]图6是从车身的斜后方表示安装有遮蔽罩50的状态的座椅锁定装置40的图,图7是以取下了遮蔽罩50的状态的座椅锁定件57部分为主体而从车身后方表示的图。图8A示出将遮蔽罩50向座椅锁定件57组装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简便起见,座椅锁定件57仅示出基体60。而且,遮蔽罩50及基体60 (座椅锁定件57)分别从车身的右斜前方表示。图8B是将遮蔽罩50向基体60 (座椅锁定件57)组装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0080]如图5及图8A所示,遮蔽罩50为树脂制,呈朝向前方(交叉板42侧)敞开的容器状,将座椅锁定件57从后方侧完全覆盖。
[0081]遮蔽罩50的罩侧壁51呈梯形形状,在侧视观察下,呈与在后述的基体60上设置的基体侧壁61类似的形状,在将遮蔽罩50向基体60安装时,能够将基体侧壁61向罩侧壁51的内侧紧密地收容。
[0082]用于使解锁缆索48通过的切口槽52呈侧视下大致V字状地形成于罩侧壁51。切口槽52分别设置于左右的罩侧壁51。
[0083]遮蔽罩50通过在开口缘部的上下形成的爪53a、53b向座椅锁定件57的基体60进行卡合一体化。
[0084]遮蔽罩50的后壁54成为上部左右向前方凹陷的凹部55。后壁54中的上部中央56通过左右的凹部55而成为相对地鼓出的鼓出部。在后壁54的上端,通过上部中央56的上端缘呈大致-形状而形成上部中央槽50d(参照图4)。
[0085]基体60是金属制的板状构件,基体侧壁61大致直角地向后方折弯而形成在基体60的左右。在基体侧壁61的顶部设有向后方扩开而敞开的缆索槽62。缆索槽62以向后方扩开的方式敞开,中间部稍微缩径。因此,当将解锁缆索48的外管48a从后方朝向缆索槽62内压入时,该外管48a向缆索槽62的里部嵌合而固定。
[0086]但是,由于缆索槽62向后方敞开,因此解锁缆索48能够从缆索槽62向后方脱出。缆索槽62分别设置于左右的基体侧壁61,按照规格而使用其中的任一方。
[0087]在基体60的基体主体部64的上下的各左右位置形成有卡合孔63a及63b。
[0088]上述的卡合孔63a及63b形成为左右对称,无论解锁缆索48的连接成为左右哪一方,都能够同样地使用。
[0089]用于使座椅钩41出入的切入槽65沿上下方向形成在基体主体部64的上部中央。
[0090]在基体主体部64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的左右设有向前方突出的凸台66,螺栓69 (图5)穿过在该凸台66的中央形成的通孔66a而向交叉板42的板主体部43紧固。此时,能够使基体60从板主体部43分离凸台66的突出量。
[0091]当向座椅锁定件57覆盖遮蔽罩50时,使在遮蔽罩50上设置的爪53a、53b与在墓体60的上下设置的卡合孔63a、63b卡合,并将遮蔽罩50的开口缘部向基体60抵接来将开口关闭,从而座椅锁定件57由遮蔽罩50密封。
[0092]此时,虽然基体侧壁61向罩侧壁51的内侧收容,但是在基体侧壁61的缆索槽62中固定有解锁缆索48,该解锁缆索48向外方延伸出。然而,由于在罩侧壁51上设有切口槽52,因此能够与解锁缆索48不干涉地覆盖罩侧壁51,因此能够将遮蔽罩50向座椅锁定件57覆盖。
[0093]另外,在将遮蔽罩50向座椅锁定件57覆盖了的状态下,遮蔽罩50的后壁54接近基体侧壁61的顶部。因此,通过后壁54抑制解锁缆索48,由此能够防止解锁缆索48从缆索槽62脱出。
[0094]接着,以图7为中心,对锁定件机构部58进行详细说明。
[0095]锁定件机构部58中,通过枢轴70而轴接合于基体60的卡锁板71将座椅钩41卡止,并利用通过枢轴72而轴接合于基体60的锁定板73对该状态的卡锁板71进行锁定。卡锁板71和锁定板73隔着切入槽65而在切入槽65的左右配置。
[0096]卡锁板71将中间部利用枢轴70进行轴接合,且相对于该枢轴70而在一端侧设有使座椅钩41卡合或脱离的卡锁槽74。在枢轴70附近的与锁定板73对置的部分设有锁定凹部75。
[0097]另一方面,锁定板73将一端侧利用枢轴72进行轴接合,且在面对锁定凹部75的位置形成有锁定突部76。锁定突部76向锁定凹部75内进入且相互使斜面部抵接而卡合。在另一端侧设有将解锁缆索48的内缆索48b的端部安装的缆索连结部77。在卡锁板71与锁定板73的各另一端之间设有拉伸弹簧78,以使它们相互接近的方式进行转动施力。
[0098]图示状态为锁定状态。在该状态下,当将解锁缆索48向箭头a方向(图的右方)拉拽时,锁定板73克服拉伸弹簧78而向箭头b方向(顺时针方向)摆动,锁定突部76从锁定凹部75分离。因此,卡锁板71被解除锁定状态,在拉伸弹簧78的弹力作用下,向箭头c方向(逆时针方向)摆动,从而将座椅钩41释放。其结果是,座椅锁定件57被解锁,能够将座椅11打开。
[0099]当座椅钩41向上方移动且不拉拽解锁缆索48时,卡锁板71和锁定板73在拉伸弹簧78的弹力作用下,以相互接近的方式摆动,返回卡锁板71与锁定板73的锁定状态。
[0100]在该状态下,当关闭座椅11时,座椅钩41将卡锁板71的一端下压,使卡锁板71向顺时针方向摆动并同时下降,不久之后当座椅钩41进入卡锁槽74内时,成为对座椅钩41的脱出进行限制的当初的座椅锁定件状态。
[0101]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向交叉板42的后表面安装座椅锁定件57,并从座椅锁定件57的后方利用遮蔽罩50将座椅锁定件57覆盖,因此不用进行车身罩的一并紧固等,能够单独地安装遮蔽罩50。因此遮蔽罩50的固定结构变得简单。而且,利用交叉板42和遮蔽罩50能够从前后将座椅锁定件57整体覆盖。而且,由于利用遮蔽罩50将作为机构部件的座椅锁定件57覆盖,因此尘埃不易附着,能够实现机构部的更可靠的防尘、防水。
[0102]而且,将作为解锁操作构件的解锁缆索48向在座椅锁定件57的基体侧壁61上设置的缆索槽62卡止,在该状态下,从其上方覆盖遮蔽罩50,因此遮蔽罩50成为按压件,能够防止解锁缆索48从缆索槽62脱出的情况。
[0103]在使解锁操作构件为缆索时,缆索容易移动,容易从缆索槽脱落,因此这样将遮蔽罩50形成为按压件的情况特别有利。
[0104]需要说明的是,利用解锁缆索进行座椅锁定装置的操作的情况是公知的,这种情况下,解锁缆索将长度方向中间部形成于座椅锁定件的基体板,从敞开端侧嵌入而固定于一端敞开的缆索槽。因此,解锁缆索可能从缆索槽脱出。然而,上述现有例虽然具有罩构件,但是该罩构件对于防脱不起任何作用。
[0105]因此,希望防止这样的解锁缆索的脱出。
[0106]而且,如图5及图8所示,在遮蔽罩50上突出形成爪53a、53b,在基体60上设置卡合孔63a、63b,并将遮蔽罩50的爪53a、53b卡止于卡合孔63a、63b,因此利用卡合能够容易将遮蔽罩50相对于基体60安装,从而安装变得简单。而且,通过使爪53a、53b朝向车身内侧,能够使爪53a、53b不易从外部取下。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体60与交叉板42之间通过凸台66而设有间隙,并使爪53a、53b向该间隙内突出,由此能够更难以接触到爪53a、53b。
[0107]并且,如图2?4所示,座椅锁定件57的左右由侧罩18覆盖,后方由尾灯单元31覆盖,下方由后挡泥板32覆盖,上方由座椅11覆盖,因此利用这些构件能够可靠地包围座椅锁定装置40。并且,还由交叉板42和遮蔽罩50包围,因此能够形成双重覆盖,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覆盖。
[0108]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各实施例,在发明的原理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或应用。例如,解锁操作构件并不局限于解锁缆索48,也可以是与按键操作连动的轴或杆等连杆构件等。
[0109]锁定机构可以为各种,例如,也可以是闩锁那样的直线运动机构的结构。
[0110]此外,遮蔽罩50也可以向座椅锁定件57 (基体60)或交叉板42卡止。在向座椅锁定件57安装时,通过向基体60安装而能够避开在安装时特别需要注意的可动的机构部,因此成为有利的安装对象。而且,若向交叉板42安装,则自由度更高。这种情况下,若在交叉板42上设置凹部等,使爪向该凹部等之中伸出,则能够使手不易触碰到。
[0111]另外,交叉板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的情况,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但是,具备与尾灯单元31的前面壁面对的后表面且能够向该后表面安装座椅锁定件57的情况是必须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动二轮车的座椅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动二轮车中,将座椅(11)前部枢轴支承于车身,在车身上设有对在座椅后部设置的向下方延伸的座椅钩(41)进行锁定的座椅锁定件(57),且在该座椅锁定件(57)上连结有用于进行解锁动作的解锁操作构件(48), 所述机动二轮车具备: 对所述座椅(11)进行支承的左右一对的框架(28);以及 将该框架(28)的后部连结的交叉板(42), 在该交叉板(42)的后表面安装所述座椅锁定件(57),并且, 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座椅锁定装置具备将该座椅锁定件(57)从后方覆盖的遮蔽罩(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座椅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锁定件(57)经由基体¢0)而固定于所述交叉板(42),所述基体¢0)设有将所述解锁操作构件(48)卡止的槽(62), 所述遮蔽罩(50)成为用于避免所述解锁操作构件(48)从所述槽(62)脱落的按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座椅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罩(50)通过向所述座椅锁定件(57)或所述交叉板(42)卡合来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座椅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锁定件(57)的左右由侧罩(18)覆盖,并且所述座椅锁定件(57)的后方由尾灯(31)覆盖,所述座椅锁定件(57)的下方由后挡泥板(32)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座椅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罩(50)上突出形成有向在所述基体¢0)上设置的卡合孔(63a、63b)卡合的爪(53a,53b)。
【文档编号】B62J1/12GK104512495SQ201410489809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中岛彰宏, 吉村和则, 宫岛由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