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式机械行走木牛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脚踏式机械行走木牛,包括牛头、牛颈、牛身、后行走腿、前行走腿,其特点是,后行走腿、前行走腿均与牛身相连,前行走腿和后行走腿上均安装滚轮,牛身的后端装有后座架,后座架下部装有三角支撑架,驱动轮通过轴、轴承安装在三角支撑架上;牛身背部的尾端设置牛鞦轴,牛鞅缠绕在牛鞦轴上,牛鞅的两个端头固定在牛角上。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式机械行走木牛,人们坐在后座架上,脚蹬驱动轮,驱动轮驱动木牛行走,通过牛鞦轴、牛鞅可控制木牛转向。它根据史书文字记载描述设计而成,牛头、牛颈、牛身、前行走腿滚轮、后行走腿滚轮、驱动轮均为纯木制品,再现还原了史书的记载,行走方便、趣味娱乐性强。
【专利说明】脚踏式机械行走木牛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踏式机械行走木牛。
【背景技术】
[0002]木牛流马为三国时诸葛亮发明,已经失传,其具体是怎么样的结构至今仍然是个谜,对于市场上的木牛流马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201420038152.6,机械木牛中,所述的机械木牛,包括牛头、牛颈、牛领、牛身、后行走腿、前行走腿及牛角,前行走腿通过连接盘与牛颈、牛头连为一体,连接盘、牛颈用转轴与牛身活动连接,前行走腿和后行走腿底端均安装滚轮。但其行走及驱动方式不够完善。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行走方便、趣味娱乐性强的脚踏式机械行走木牛。
[0004]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式机械行走木牛,包括牛头、牛颈、牛身、后行走腿、前行走腿,其特点是,后行走腿、后行走腿均与牛身相连,前行走腿和后行走腿上均安装滚轮,牛身的后端装有后座架,后座架下部装有三角支撑架,驱动轮通过轴、轴承安装在三角支撑架上;牛身背部的尾端设置牛鞦轴(方向盘),牛鞅缠绕在牛鞦轴上,牛鞅的两个端头固定在牛角上。
[0005]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式机械行走木牛,人们坐在后座架上,脚蹬驱动轮,驱动轮驱动木牛行走,通过牛鞦轴、牛鞅可控制木牛转向。它根据史书文字记载描述设计而成,牛头、牛颈、、牛身、前行走腿滚轮、后行走腿滚轮、驱动轮均为纯木制品,再现还原了史书的记载,行走方便、趣味娱乐性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图1中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一种脚踏式机械行走木牛,包括牛头1、牛颈2、牛身5、后行走腿9、前行走腿10,其特点是,后行走腿9、前行走腿10均与牛身5相连,前行走腿10和后行走腿9上均安装滚轮,牛身5的后端装有后座架6,后座架6下部装有三角支撑架7,驱动轮8通过轴11、轴承安装在三角支撑架7上;牛身5背部的尾端设置牛鞦轴4,牛鞅3缠绕在牛鞦轴4上,牛鞅3的两个端头固定在牛角上。所述的驱动轮8可以是两个驱动轮,装在轴11的两侧。
【权利要求】
1.一种脚踏式机械行走木牛,包括牛头(I)、牛颈(2)、牛身(5)、后行走腿(9)、前行走腿(10),后行走腿(9)、前行走腿(10)均与牛身(5)相连,前行走腿(10)和后行走腿(9)上均安装滚轮,其特征在于:牛身(5)的后端装有后座架(6),后座架(6)下部装有三角支撑架(7),驱动轮(8)通过轴(11)、轴承安装在三角支撑架(7)上;牛身(5)背部的尾端设置牛鞦轴(4),牛鞅(3)缠绕在牛鞦轴(4)上,牛鞅(3)的两个端头固定在牛角上。
【文档编号】B62M1/00GK203996720SQ201420222559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4日
【发明者】游胜华 申请人:游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