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车架纵梁加长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5581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车架纵梁加长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车架纵梁加长梁,加长梁主体由前部区域、中部区域、后部区域、前下部区域和后下部区域组成;其特征在于:加长梁主体呈“镂空”结构,左右方向为阶梯式,其中加长梁主体的前部区域、中部区域、后部区域、前下部区域和后下部区域上设有连接孔,并且连接孔与连接孔间布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厚度为10mm-18mm。其是一种可以加大车架总成前端内宽尺寸以满足大散热器总成的布置,结构灵活多变,集成各专业组连接支架所需的固定点孔位,并对整车轻量化有较大贡献的车架纵梁加长梁。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车架纵梁加长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车架纵梁加长梁,属于商用车底盘结构件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0002]随着整车发动机马力加大及排放升级,商用车需要更大的散热器总成。传统的车架纵梁加长梁为钢板冲压结构,车架总成前端内宽尺寸难以满足更大散热器总成的布置空间。此外,为了提高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轻量化、降成本的设计理念越来越重要,新设计的支架应具备多功能化的概念,即将原有的两/多个支架合并为一个,从而实现降重、降成本。从图1所示的各个支架固定点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新形式纵梁加长梁的支架固定点布置灵活,局限性小。若采用图4所示的冲压件方案,要想实现相同固定点的布置冲压结构的纵梁加长梁外形将极其复杂,工艺难以实现。此外,冲压结构纵梁加长梁的所有固定点位置均需布置在加长梁高度断面尺寸内,其他专业的连接支架结构尺寸较大,重量较大,难以实现轻量化设计。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车架纵梁加长梁,是一种可以加大车架总成前端内宽尺寸以满足大散热器总成的布置,结构灵活多变,集成各专业组连接支架所需的固定点孔位,并对整车轻量化有较大贡献的车架纵梁加长梁。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车架纵梁加长梁,加长梁主体由前部区域、中部区域、后部区域、前下部区域和后下部区域组成;其特征在于:加长梁主体呈“镂空”结构,左右方向为阶梯式,其中加长梁主体的前部区域、中部区域、后部区域、前下部区域和后下部区域上设有连接孔,并且连接孔与连接孔间布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厚度为 1Omm-18mmη
[0005]所述加长梁的前部区域侧面也设有连接孔。
[0006]所述的加长梁的连接孔共42个。
[0007]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采用铸造成型工艺,运用组合支架的设计思想,结构灵活多变,集成整车前部主要总成连接支架所需的固定点孔位,保证了车架总成前端获得更大的内宽尺寸,满足了大散热器总成的布置空间;其中加长梁主体的“镂空”结构,设计依据是有限元仿真计算的结果。孔与孔之间的加强筋是保证加长梁各处均具有足够的强度,对承受较小应力值的区域进行“镂空”设计,从而最大程度的实现了轻量化设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架纵梁加长梁功能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架纵梁加长梁功能区域划分示意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架纵梁加长梁宽度尺寸(整车左右方向)示意图。
[0011]图4是现生产某商用车纵梁加长梁外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车架纵梁加长梁,加长梁主体由前部区域1、中部区域2、后部区域3、前下部区域4和后下部区域5组成;其特征在于:加长梁主体呈“镂空”结构,左右方向为阶梯式,其中加长梁主体的前部区域1、中部区域2、后部区域3、前下部区域4和后下部区域5上设有连接孔6,并且连接孔与连接孔间布置有加强筋7,加强筋7的厚度为10_-18_。
[0013]所述加长梁的前部区域侧面也设有连接孔6。
[0014]所述的加长梁的连接孔共42个。
[0015]如图2所示,使用时加长梁前部区域I侧面的连接孔6与前横梁总成和保险杠支架连接,前部区域I正面的连接孔与驾驶室前悬置连接,加长梁中部区域2的连接孔与转向机支架、水箱悬置和驾驶室前悬置导向臂连接,加长梁后部区域3的连接孔与纵梁和驾驶室翻转液压缸连接,加长梁前下部区域4的连接孔与水箱拉杆和前下防护总成连接,加长梁后下部区域5的连接孔与前板簧支架连接。
[0016]纵梁加长梁最大长度尺寸为718mm (整车前后方向),最大高度尺寸为527mm (整车上下方向),最大宽度尺寸为102mm(整车左右方向)。如图3所示,平面A为纵梁加长梁与纵梁的安装平面,平面B为纵梁加长梁前端内表面,平面B所处位置为散热器总成处。平面A与平面B在整车宽度方向间距56mm。
[0017]如图1所示,纵梁加长梁共有42个连接孔,提供10个支架的固定安装位置,主要包括:前横梁总成连接支架、保险杠支架、驾驶室前悬置支架、驾驶室前悬置导向臂支架、水箱悬置、水箱拉杆、转向机支架、前下防护总成连接支架、驾驶室翻转液压缸及前板簧支架。
[0018]新型车架纵梁加长梁对于整车降重、降成本的贡献是这样实现的。基于铸造工艺的灵活多变性,与纵梁加长梁连接的各支架固定点位置局限性小,均可以布置在最合理的位置。这样,与纵梁加长梁连接的各支架结构尺寸就可以相应减小,重量随之下降,从而实现了降重、降成本的目标。从图1所示各个支架的固定点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新形式纵梁加长梁支架固定点布置灵活,局限性小。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车架纵梁加长梁,加长梁主体由前部区域、中部区域、后部区域、前下部区域和后下部区域组成;其特征在于:加长梁主体呈“镂空”结构,左右方向为阶梯式,其中加长梁主体的前部区域、中部区域、后部区域、前下部区域和后下部区域上设有连接孔,并且连接孔与连接孔间布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厚度为10_-18_。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新型车架纵梁加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梁的前部区域侧面也设有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新型车架纵梁加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长梁的连接孔共42个。
【文档编号】B62D21/02GK203819340SQ201420235912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9日
【发明者】周立斌, 刘嘉南, 朱宏, 刘会神, 闫晓东, 魏韬, 谷京哲, 王景晟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