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智能尾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1356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智能尾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电动车灯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智能尾灯。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工具的日益多元化,电动自行车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电动自行车行驶灵活、速度适宜、清洁环保,尤其是能源来源方便,成为现代交通中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车阶段性的出现安全事故,近距离行驶时驾驶人误判行车距离,导致骑行追尾,酿成车祸,因此需要一种安全装置进行自动报警,避免因距离过近造成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安全智能尾灯,以实现自动点亮和报警,增加安全系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安全智能尾灯,包括设置在电动车上的尾灯本体,还包括设置在尾灯本体内部的感应装置以及报警装置,

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检测后方一定范围内的障碍物,在检测结果中的数据超过预定值时控制报警装置报警提醒;

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感应单元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将检测的信息发送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与单片机连接的开关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尾灯本体内还包括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

进一步的,所述尾灯本体的外壳设有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尾灯本体外部还设有防水外壳。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安全智能尾灯具有以下优势:本发明利用尾灯内部设置的感应装置感应后方一定范围内的障碍物,实现自动点亮和报警,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好,实用性强,适合安装在电动车以及其他两轮车上,灵活性强,适应性好,节能环保,应用广泛,尾灯还设有备用电源,利用太阳能供电,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安全智能尾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感应装置,2-报警装置,3-灯珠。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安全智能尾灯,包括安装在电动车上的尾灯本体,还包括设置在尾灯本体内部的感应装置1以及报警装置2,

所述感应装置1用于检测后方一定范围内的障碍物,在检测结果中的数据超过预定值时控制报警装置2报警提醒;

所述感应装置1包括感应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感应单元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将检测的信息发送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与单片机连接的开关电路。

所述尾灯本体内还包括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

所述报警装置2包括蜂鸣器。

所述尾灯本体的外壳设有散热孔。

所述尾灯本体外部还设有防水外壳。

本发明在尾灯内部安装感应装置1,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后方的障碍物距离,当检测到后方一定范围内有障碍物时,超声波传感器将信号传输至单片机中,单片机控制开关电路开启,电路输出电流给蜂鸣器和尾灯灯珠,实现自动点亮和警报,当后方一定范围内障碍物消除时,开关电路关闭,蜂鸣器和尾灯灯珠3停止工作,避免因距离过近造成的隐患。

本发明还包括备用电源,用于电动车电池电量不足时,启动备用电源为尾灯供电,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给尾灯供电,节能环保。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