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管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4103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车管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管件,主要应用于自行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行车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多需要透过挠性索线(例如煞车线、变速线)甚至电源线完相关的机件传控动作,类似的挠性线体若长期处于日晒雨淋的暴露状态,不但容易老化生锈、破损而造成安全隐忧,且控制线体外露容易显得凌乱。

目前坊间的自行车已多出现将线体隐藏之相关设计,如图1所示,将在中空的把手管或中空的车架管等车管件10设有复数穿孔11,利用将索线20穿入车管件10的方式,由车管件10本体收容索线20并且对收容的索线20产生一定程度的屏蔽效果;车管件10为增加穿孔11的完整性及可靠度,多会进一步在车管件10供设置穿孔11的部位加厚。

然而,类似习用车管件10不论是以手把管或车架管的形态呈现,其管壁加厚的方式大多如图2所示,将欲进行开设穿孔11区域的整圈管壁加厚;因此,当车管件10完成开孔后,将会在穿孔11所属的一侧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反而在整个管件形成数个容易折损的区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管件,实现在自行车上可有效保持穿孔的完整性及可靠度,同时亦可避免造成应力集中,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管件,在其管体设有至少一贯穿管壁的穿孔;该车管件在各穿孔设置处设有一加厚区块,各加厚区块所属一侧的管壁厚度,相对大于其穿孔的相对另一侧管壁厚度。

较佳地,该车管件在其各加厚区块的区段,设为呈各加厚区块的厚度自其穿孔所属一侧朝相对于穿孔的另一侧方向渐缩的断面结构形态。

较佳地,该车管件在其各加厚区块的区段,设为呈各加厚区块的厚度自其穿孔所属一侧朝相对于穿孔的另一侧方向渐缩的断面结构形态;以及,各加厚区块的厚度呈弯弧形态自其穿孔所属一侧朝相对于穿孔的另一侧方向渐缩。

较佳地,该车管件,设为呈自行车的把手管外观形体。

较佳地,该车管件,设为呈自行车的车架管外观形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透过上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实现,可以各自呈自行车的把手管或自行车的车架管等不同结构形态,除可利用穿孔的设置,将煞车线、变速线甚至电源线等索线隐藏收容在车管件内,达到提升外型美观以及延长索线使用寿命的目的外,更可利用各加厚区块所属一侧的管壁厚度,相对大于其穿孔的相对另一侧管壁厚度的结构设计,避免造成应力集中,以相对更为积极、可靠的方式维持车管件应有的结构强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车管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截面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管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管件的截面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车管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车管件在实施时的使用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创作主要提供自行车一种可有效保持穿孔完整性及可靠度,同时亦可避免造成应力集中的车管件,如图3和图4所示,本创作的车管件30,在其管体设有至少一贯穿管壁的穿孔31。

本创作车管件30,于实施时,如图6所示,设为呈自行车的把手管外观形体,或呈自行车的车架管外观形体的结构呈现,可利用穿孔31将煞车线、变速线甚至电源线等索线20隐藏收容在车管件30内,达到提升自行车外型美观以及延长索线20使用寿命的目的。

再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创作之特征在于:该车管件30在各穿孔31设置处设有一加厚区块32,各加厚区块32所属一侧的管壁厚度,相对大于其穿孔31的相对另一侧管壁厚度。

在实施时,所述车管件30如图所示,在其各加厚区块32的区段,设为呈各加厚区块32的厚度自其穿孔31所属一侧朝相对于穿孔31的另一侧方向渐缩的断面结构形态;据以,本创作车管件30即可利用加厚区块32的设计,有效保持穿孔31完整性及可靠度。

尤其,各加厚区块32所属一侧的管壁厚度,相对大于其穿孔31的相对另一侧管壁厚度,纵使在加厚区块32完成穿孔31的开孔加工后,整个车管件30在其各穿孔31所设置的一侧管壁结构强度,恰可接近于穿孔31的相对另一侧管壁结构强度,从而使能够以相对更为积极、可靠的方式,避免造成应力集中的现象。

再者,本创作车管件30在其各加厚区块32的区段,设为呈各加厚区块32的厚度自其穿孔31所属一侧朝相对于穿孔31的另一侧方向渐缩的断面结构形态下,所述各加厚区块32的厚度有以呈弯弧形态自其穿孔31所属一侧朝相对于穿孔31的另一侧方向渐缩为佳。

具体而言,本创作所揭露之车管件,可以各自呈自行车之把手管或自行车之车架管等不同结构形态,除可利用穿孔的设置,将煞车线、变速线甚至电源线等索线隐藏收容在车管件内,达到提升外型美观以及延长索线使用寿命的目的外,更可利用各加厚区块所属一侧的管壁厚度,相对大于其穿孔的相对另一侧管壁厚度的结构设计,避免造成应力集中,以相对更为积极、可靠的方式维持车管件应有的结构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