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RFID技术扫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安检用RFID技术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检查是口岸检查(包括边防检查、海关检查、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和安全检查等)的内容之一,是出入境人员必须履行的检查手续,是保障旅客人身安全的重要预防措施。
RFID技术,又称无线射频扫描,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扫描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扫描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RFID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RFID技术是一种自动扫描技术。
现有的安检用RFID技术扫描装置存在扫描不全面、扫描速度慢、工作量大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扫描全面、扫描速度快、工作量小的安检用RFID技术扫描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安检用RFID技术扫描装置存在扫描不全面、扫描速度慢、工作量大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扫描全面、扫描速度快、工作量小的安检用RFID技术扫描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安检用RFID技术扫描装置,包括有推手、轮子、底板、前后摆动装置、L型固定杆、第一固定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半齿轮、第二半齿轮、第一电机、第二固定块、第三连杆、第四连杆、滑轨、支架、曲柄、第二电机、第五连杆、第六连杆、滑块、RFID本体、第三半齿轮和第四半齿轮,底板底部对称设有轮子,底板左侧设有推手,底板顶部中间设有前后摆动装置,前后摆动装置顶端设有L型固定杆,L型固定杆右侧中部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前侧设有第一半齿轮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前侧设有第二半齿轮,第二半齿轮和第一半齿轮啮合,第一半齿轮上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右端铰接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右端设有第四半齿轮,第二半齿轮上设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右端铰接连接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右端设有第三半齿轮,第三半齿轮和第四半齿轮啮合,并且后侧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顶部设有支架,支架右端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前侧设有曲柄,曲柄顶端铰接连接有第五连杆,第五连杆底端铰接连接有第六连杆,第一固定块右侧设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第六连杆底端与滑块顶部连接,滑块右侧安装有RFID本体,前后摆动装置还包括有第七连杆、第一导套、第一导杆、转杆、移动框、第三电机、第二导杆和第二导套,底板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导套、第七连杆和第二导套,第一导套内设有第一导杆,第二导套内设有第二导杆,第一导杆与第二导杆之间设有移动框,第七连杆顶端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前侧均匀设有转杆,转杆与移动框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有行程开关,滑轨右侧上下对称设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通过线路与第二电机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防尘板,L型固定杆顶端设有防尘板。
优选地,第三电机为伺服电机。
优选地,底板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地,L型固定杆材料为Q235钢。
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安检工作人员将本装置推至安检处,当需要对旅客进行安全检查时,首先旅客正面朝RFID本体,然后控制第一电机顺时针旋转,第一电机带动第二半齿轮顺时针旋转,进而第二半齿轮带动第一半齿轮逆时针旋转,当第二半齿轮顺时针旋转时,第二半齿轮带动第三连杆向右运动,从而第三连杆通过第四连杆带动第三半齿轮逆时针旋转,当第一半齿轮逆时针旋转时,第一半齿轮带动第二连杆向右运动,从而第二连杆通过第一连杆带动第四半齿轮顺时针旋转,此时第三半齿轮和第四半齿轮推动第一固定块及其上装置向右运动,当RFID本体与旅客靠近合适距离后,控制第一电机停止工作。然后控制第二电机顺时针旋转,第二电机带动曲柄顺时针旋转,进而曲柄带动第五连杆向下运动,从而第五连杆通过第六连杆带动滑块及其上装置向下运动,此时RFID本体对旅客身上物件进行扫描识别,当滑块向下运动至一定程度时,控制第二电机逆时针旋转,第二电机带动曲柄逆时针旋转,进而曲柄带动第五连杆向上运动,从而第五连杆通过第六连杆带动滑块及其上装置向上运动,RFID本体再次对旅客正面从下至上进行安全检查,如此,使得检查效果更加准确。当RFID本体运动至原位时,控制第一电机逆时针旋转,第一电机带动第二半齿轮逆时针旋转,进而第二半齿轮带动第一半齿轮顺时针旋转,当第二半齿轮逆时针旋转时,第二半齿轮带动第三连杆向左运动,从而第三连杆通过第四连杆带动第三半齿轮顺时针旋转,当第一半齿轮顺时针旋转时,第一半齿轮带动第二连杆向左运动,从而第二连杆通过第一连杆带动第四半齿轮逆时针旋转,此时第三半齿轮和第四半齿轮带动第一固定块及其上装置向左运动,当第一固定块运动至原位时,控制第一电机停止工作。然后控制第三电机顺时针旋转,第三电机带动转杆顺时针旋转,进而转杆带动移动框前后运动,从而移动框带动L型固定杆及其上装置前后运动,当移动框带动RFID本体向后运动至旅客背面时,控制第三电机停止工作,然后再次重复对旅客安全检查正面时的动作。当旅客背面安检完毕后,且第一固定块运动至原位时,控制第一电机停止工作,然后控制第三电机顺时针旋转,第三电机带动转杆顺时针旋转,进而转杆带动移动框前后运动,从而移动框带动L型固定杆及其上装置前后运动,当移动框带动RFID本体向前运动至原位时,控制第三电机停止工作。重复以上动作,可对下一旅客进行安全检查。
因为还包括有行程开关,滑轨右侧上下对称设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通过线路与第二电机连接,当滑块向下运动与下侧行程开关触碰时,下侧行程开关控制第二电机逆时针旋转,当滑块向上运动与上侧行程开关触碰时,上侧行程开关控制第二电机顺时针旋转。
因为还包括有防尘板,L型固定杆顶端设有防尘板,防尘板可防止灰尘进入第一电机内,以免损坏第一电机。
因为第三电机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高速性能好、抗过载能力强、低速运行平稳,伺服电机加减速的动态相应时间短,工艺精度、加工效率和工作可靠性高。
因为底板材质为不锈钢,不锈钢耐腐蚀性强和耐酸性强,可以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因为L型固定杆材料为Q235钢,Q235钢硬度高,且不易变形,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扫描全面、扫描速度快、工作量小的效果,且有极强的扩展能力,易于操控,简单实用,自动化控制和灵活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摆动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推手,2-轮子,3-底板,4-前后摆动装置,41-第七连杆,42-第一导套,43-第一导杆,44-转杆,45-移动框,46-第三电机,47-第二导杆,48-第二导套,5-L型固定杆,6-第一固定块,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第一半齿轮,10-第二半齿轮,11-第一电机,12-第二固定块,13-第三连杆,14-第四连杆,15-滑轨,16-支架,17-曲柄,18-第二电机,19-第五连杆,20-第六连杆,21-滑块,22-RFID本体,23-第三半齿轮,24-第四半齿轮,25-行程开关,26-防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安检用RFID技术扫描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推手1、轮子2、底板3、前后摆动装置4、L型固定杆5、第一固定块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第一半齿轮9、第二半齿轮10、第一电机11、第二固定块12、第三连杆13、第四连杆14、滑轨15、支架16、曲柄17、第二电机18、第五连杆19、第六连杆20、滑块21、RFID本体22、第三半齿轮23和第四半齿轮24,底板3底部对称设有轮子2,底板3左侧设有推手1,底板3顶部中间设有前后摆动装置4,前后摆动装置4顶端设有L型固定杆5,L型固定杆5右侧中部设有第二固定块12,第二固定块12前侧设有第一半齿轮9和第一电机11,第一电机11前侧设有第二半齿轮10,第二半齿轮10和第一半齿轮9啮合,第一半齿轮9上设有第二连杆8,第二连杆8右端铰接连接有第一连杆7,第一连杆7右端设有第四半齿轮24,第二半齿轮10上设有第三连杆13,第三连杆13右端铰接连接有第四连杆14,第四连杆14右端设有第三半齿轮23,第三半齿轮23和第四半齿轮24啮合,并且后侧设有第一固定块6,第一固定块6顶部设有支架16,支架16右端设有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前侧设有曲柄17,曲柄17顶端铰接连接有第五连杆19,第五连杆19底端铰接连接有第六连杆20,第一固定块6右侧设有滑轨15,滑轨15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21,第六连杆20底端与滑块21顶部连接,滑块21右侧安装有RFID本体22,前后摆动装置4还包括有第七连杆41、第一导套42、第一导杆43、转杆44、移动框45、第三电机46、第二导杆47和第二导套48,底板3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导套42、第七连杆41和第二导套48,第一导套42内设有第一导杆43,第二导套48内设有第二导杆47,第一导杆43与第二导杆47之间设有移动框45,第七连杆41顶端设有第三电机46,第三电机46前侧均匀设有转杆44,转杆44与移动框45配合。
还包括有行程开关25,滑轨15右侧上下对称设有行程开关25,行程开关25通过线路与第二电机18连接。
还包括有防尘板26,L型固定杆5顶端设有防尘板26。
第三电机46为伺服电机。
底板3材质为不锈钢。
L型固定杆5材料为Q235钢。
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安检工作人员将本装置推至安检处,当需要对旅客进行安全检查时,首先旅客正面朝RFID本体22,然后控制第一电机11顺时针旋转,第一电机11带动第二半齿轮10顺时针旋转,进而第二半齿轮10带动第一半齿轮9逆时针旋转,当第二半齿轮10顺时针旋转时,第二半齿轮10带动第三连杆13向右运动,从而第三连杆13通过第四连杆14带动第三半齿轮23逆时针旋转,当第一半齿轮9逆时针旋转时,第一半齿轮9带动第二连杆8向右运动,从而第二连杆8通过第一连杆7带动第四半齿轮24顺时针旋转,此时第三半齿轮23和第四半齿轮24推动第一固定块6及其上装置向右运动,当RFID本体22与旅客靠近合适距离后,控制第一电机11停止工作。然后控制第二电机18顺时针旋转,第二电机18带动曲柄17顺时针旋转,进而曲柄17带动第五连杆19向下运动,从而第五连杆19通过第六连杆20带动滑块21及其上装置向下运动,此时RFID本体22对旅客身上物件进行扫描识别,当滑块21向下运动至一定程度时,控制第二电机18逆时针旋转,第二电机18带动曲柄17逆时针旋转,进而曲柄17带动第五连杆19向上运动,从而第五连杆19通过第六连杆20带动滑块21及其上装置向上运动,RFID本体22再次对旅客正面从下至上进行安全检查,如此,使得检查效果更加准确。当RFID本体22运动至原位时,控制第一电机11逆时针旋转,第一电机11带动第二半齿轮10逆时针旋转,进而第二半齿轮10带动第一半齿轮9顺时针旋转,当第二半齿轮10逆时针旋转时,第二半齿轮10带动第三连杆13向左运动,从而第三连杆13通过第四连杆14带动第三半齿轮23顺时针旋转,当第一半齿轮9顺时针旋转时,第一半齿轮9带动第二连杆8向左运动,从而第二连杆8通过第一连杆7带动第四半齿轮24逆时针旋转,此时第三半齿轮23和第四半齿轮24带动第一固定块6及其上装置向左运动,当第一固定块6运动至原位时,控制第一电机11停止工作。然后控制第三电机46顺时针旋转,第三电机46带动转杆44顺时针旋转,进而转杆44带动移动框45前后运动,从而移动框45带动L型固定杆5及其上装置前后运动,当移动框45带动RFID本体22向后运动至旅客背面时,控制第三电机46停止工作,然后再次重复对旅客安全检查正面时的动作。当旅客背面安检完毕后,且第一固定块6运动至原位时,控制第一电机11停止工作,然后控制第三电机46顺时针旋转,第三电机46带动转杆44顺时针旋转,进而转杆44带动移动框45前后运动,从而移动框45带动L型固定杆5及其上装置前后运动,当移动框45带动RFID本体22向前运动至原位时,控制第三电机46停止工作。重复以上动作,可对下一旅客进行安全检查。
因为还包括有行程开关25,滑轨15右侧上下对称设有行程开关25,行程开关25通过线路与第二电机18连接,当滑块21向下运动与下侧行程开关25触碰时,下侧行程开关25控制第二电机18逆时针旋转,当滑块21向上运动与上侧行程开关25触碰时,上侧行程开关25控制第二电机18顺时针旋转。
因为还包括有防尘板26,L型固定杆5顶端设有防尘板26,防尘板26可防止灰尘进入第一电机11内,以免损坏第一电机11。
因为第三电机46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高速性能好、抗过载能力强、低速运行平稳,伺服电机加减速的动态相应时间短,工艺精度、加工效率和工作可靠性高。
因为底板3材质为不锈钢,不锈钢耐腐蚀性强和耐酸性强,可以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因为L型固定杆5材料为Q235钢,Q235钢硬度高,且不易变形,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