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疲劳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8201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疲劳自行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防疲劳自行车。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自行车鞍座多为固定结构,骑行者在长时间骑行过程中,臀部的重心处承受长时间的压力,会产生酸麻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防疲劳自行车,其能够由于长时间骑行造成的身体疲惫。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疲劳自行车,包括座垫、座杆、立管和转轴,座垫固定于座杆之上,座杆滑动设置于立管之上,转轴两端与脚踏板相连,转轴的一侧靠近其中一个踏板处设置有一传动链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另外一侧靠近另外一个踏板处设置有驱动链轮,所述立管上设置有一调节箱,调节箱内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上设置有从动链轮以及由该从动链轮带动的第一齿轮,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第二转轴上设置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一侧端面设置有与第一转轴轴线偏心的偏心轮,第二齿轮一侧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二转轴轴线偏心的环槽,第一齿轮上设置有第一连杆,第二齿轮上设置有第三连杆,在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形成有与偏心轮相适配的安装孔,第一齿轮上的偏心轮插装于安装孔内,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的中部形成有一插销部,插销部适配于第二齿轮的环槽内,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开设有一条形孔,该条形孔内滑动设置有一滑块,所述座杆上设置有一传动销,该传动销插装于滑块之上带动座杆在立管内上下滑动。

作为其中一个运动调节方式,所述立管的顶部设置有一将座杆与立管进行固定的座杆夹,所述从动链轮带动第一齿轮的方式为,从动链轮上面向所述第一齿轮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啮合齿,所述第一齿轮上与所述从动链轮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啮合齿相适配的第二啮合齿,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一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一端与从动链轮相抵,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齿轮相抵,所述调节箱上铰接有一“l”型的调挡杆,该“l”型的调挡杆的其中一个直角杆作为手动拨动杆,“l”型的调挡杆的另一直角杆端部设置有一滚动钢珠,在所述另一直角杆上设置有一拉紧弹簧,所述从动链轮的另一端面上形成有一凸起部,凸起部上开设有一用于滚动钢珠坐落的滚动凹槽,所述从动链轮的另一端面外缘至所述凸起部的滚动凹槽之间形成有过渡凹槽。锁紧座杆夹,调挡杆处于初始状态下,防疲劳自行车可以当作普通自行车使用。打开座杆夹,座杆可以在立管内上下滑动,拨动调挡杆上的其中一个直角杆,调挡杆上的另一直角杆端部上的滚动钢珠随着从动链轮的缓慢转动从从动链轮的另一端面外缘进入过渡凹槽,从过渡凹槽进入凸起部上的滚动凹槽内,此时,调挡杆上的另一直角杆处于轴向伸直状态,调挡杆轴向锁紧从动链轮,滚动钢珠可在滚动凹槽内自由滚动,压缩弹簧被压缩,同时,从动链轮的第一啮合齿和第一齿轮的第二啮合齿相适配,从动链轮和第一齿轮实现传动,第一齿轮分两路将运动合成于座杆之上,实现座杆在骑行过程中的上下升降,实现在骑行过程中,臀部受到上下运动,可以实时改变了臀部的姿态,防止臀部易出现疲劳。

作为另外一个运动调节方式,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轴套,该轴套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台阶,所述轴套上套设有一滑套,所述从动链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对的端面上向内形成有一驱动内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内端面上形成有一套筒部,套筒部端面与从动链轮端面之间存在间隙,套筒部内壁上形成有从动内齿轮,所述滑套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齿轮,所述套筒部内设置有弹簧,该弹簧一端与套筒部的底部相抵,弹簧另一端与滑套端面相抵,所述轴套的端面上形成有凹凸轨道,所述调节箱的外壁上设置有拨动件,该拨动件具有一转动环,该转动环上设置有与所述凹凸轨道相适配的带动轴套轴向移动的凹凸坡道。利用拨动件上的凹凸坡道以及轴套上的凹凸轨道,转动拨动件,实现对轴套轴向移动,反向拨动拨动件,轴套带动滑套进入第一齿轮的套筒部内,从动链轮的转动不能传递至第一齿轮之上,拨动拨动件,在弹簧的作用下,滑套抵靠至从动链轮的端面上,此时,进行缓慢骑行,从动链轮缓慢转动,当滑套上的外齿轮与从动链轮的驱动内齿轮的齿槽对齐时,滑套被推入从动链轮之内,同时,轴套端面与所述第一齿轮套筒部底部保持一定距离,此时,踏板带动驱动链轮转动,驱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从动链轮转动,滑套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分两路将运动传递至滑块之上,一路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通过环槽带动第三连杆上的插销部运动,最后通过第三连杆传递至滑块之上,另一路通过第一齿轮上的偏心轮转动带动第一连杆运动,第一连杆通过第二连杆将运动传递至第三连杆之上,第三连杆接收两路的运动合成于滑块上下移动,实现座杆带动中心垫的上下缓慢运动,最终实现了对座杆是否进行上下运动进行了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轴套上与所述第一齿轮的套筒部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咬合齿,所述第一齿轮的套筒部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咬合齿相适配的咬合槽。轴套和滑套在第一转轴轴向上的长度关系满足,滑套进入从动链轮的驱动内齿轮时,滑套同时与驱动内齿轮和从动内齿轮啮合,轴套端面与所述第一齿轮套筒部底部保持一定距离;当轴套的咬合齿进入第一齿轮的咬合槽内时,轴套完全与从动链轮脱离。反向拨动拨动件,轴套移动至底部,轴套上的咬合齿与套筒部的咬合槽啮合,从动链轮在轴套外壁上打滑,拨动件、轴套和第一齿轮相对保持静止状态,此时拨动件限位于调节箱上,只要拨动件保持相对于调节箱保持固定不动,座杆即相对静止于特定的高度,该特定的高度取决于反向拨动拨动件的时机,当方向拨动拨动件时,轴套端面压紧于套筒部的底部,随着第一齿轮的惯性缓慢转动,当轴套上的咬合齿与第一齿轮的咬合槽对齐时,在外部压力作用下,轴套具有一向套筒部靠拢的轴向力作用,轴套的咬合齿即完全进入咬合槽内,进入时座杆的高度就是座杆之后保持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骑行过程中,脚踏踏板,传动链轮带动防疲劳自行车后轮转动过程中,转轴带动驱动链轮跟随传动链轮同时转动,驱动链轮在链条的作用下带动了从动链轮转动,从动链轮在第一转轴上带动了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的运动分两路传递至第三连杆另一端的滑块之上,一路是第一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过程中,第二齿轮上偏心的环槽也跟着转动,偏心的环槽带动第三连杆上的插销部运动,另一路是第一齿轮带动第一连杆运动,在第一齿轮上的偏心轮作用,第一连杆通过铰接的第二连杆将运动传递至第三连杆的一端之上,由于座杆上的插销部转动配合于第三连杆另一端上的滑块之上,第三连杆之上的插销部运动和第三连杆一端上的运动通过第三连杆和滑块合成于座杆的上下缓慢运动,臀部跟着座垫缓慢改变坐姿,实现了在骑行过程中对坐姿的调整,人体重心也随着变化,从而减轻了由于长时间骑行造成的身体疲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防疲劳自行车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调节箱内座杆升降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滑套同时与从动链轮和第一齿轮啮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滑套从动链轮分离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外一个实施例中从动链轮和第一齿轮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中的防疲劳自行车,包括座垫1、座杆2、立管3、转轴50、传动链轮51、驱动链轮52、从动链轮54、链条53、调节箱4、第一转轴81、第二转轴82、第一齿轮61、第二齿轮62、第一连杆74、第二连杆72、第三连杆73、滑块74、轴套91、滑套92、弹簧93、拨动件94。

其中,座杆5设置于该座垫4下方,立管6设置于所述座杆5下方,转轴50设置于立管3下方且由脚踏板带动,转轴50的一侧靠近其中一个踏板处设置有一传动链轮51,转轴50的另外一侧靠近另外一个踏板处设置有驱动链轮52,所述立管3上设置有一调节箱4,调节箱4内设置有第一转轴81和第二转轴82,第一转轴81上设置有从动链轮54以及由该从动链轮54带动的第一齿轮61,驱动链轮52和从动链轮54通过链条53连接,第二转轴82上设置有与第一齿轮61啮合的第二齿轮62,第一齿轮61一侧端面设置有与第一转轴81轴线偏心的偏心轮611偏心轮611,第二齿轮62一侧端面上上开设有与第二转轴82轴线偏心的环槽621621,第一齿轮61上设置有第一连杆71,第二齿轮62上设置有第三连杆73,在第一连杆71和第三连杆7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杆72,第一连杆71的一端形成有与偏心轮611相适配的安装孔,第一齿轮61上的偏心轮611插装于安装孔内,第一连杆7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72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7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73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73的中部形成有一插销部731,插销部731适配于第二齿轮62的环槽621内,第三连杆73的另一端开设有一条形孔732,该条形孔732内滑动设置有一滑块74,所述座杆2上设置有一传动销21,该传动销21插装于滑块74之上带动座杆2在立管3内上下滑动。

另外,所述第一转轴81上套设有轴套91,该轴套91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台阶912,所述轴套91上套设有一滑套92,所述从动链轮54与所述第一齿轮61相对的端面上向内形成有一驱动内齿轮541,所述第一齿轮61的内端面上形成有一套筒部614,套筒部614端面与从动链轮54端面之间存在间隙,套筒部614内壁上形成有从动内齿轮615,所述滑套9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齿轮,所述套筒部614内设置有弹簧93,该弹簧93一端与套筒部614的底部相抵,弹簧93另一端与滑套92端面相抵,所述轴套91的端面上形成有凹凸轨道,所述调节箱4的外壁上设置有拨动94件,该拨动件94具有一转动环,该转动环上设置有与所述凹凸轨道相适配的带动轴套91轴向移动的凹凸坡道。利用拨动件94上的凹凸坡道以及轴套91上的凹凸轨道,转动拨动件94,实现对轴套91轴向移动,反向拨动拨动件94,轴套91带动滑套92进入第一齿轮61的套筒部614内,从动链轮54的转动不能传递至第一齿轮61之上,拨动拨动件94,在弹簧93的作用下,滑套92抵靠至从动链轮54的端面上,此时,进行缓慢骑行,从动链轮54缓慢转动,当滑套92上的外齿轮与从动链轮54的驱动内齿轮541的齿槽对齐时,滑套92被推入从动链轮54之内,同时,轴套91端面与所述第一齿轮61套筒部614底部保持一定距离,此时,踏板带动驱动链轮52转动,驱动链轮52通过链条53带动从动链轮54转动,滑套92带动第一齿轮61转动,第一齿轮61分两路将运动传递至滑块74之上,一路驱动第二齿轮62转动,第二齿轮62通过环槽621带动第三连杆73上的插销部731运动,最后通过第三连杆73传递至滑块74之上,另一路通过第一齿轮61上的偏心轮611转动带动第一连杆71运动,第一连杆71通过第二连杆72将运动传递至第三连杆73之上,第三连杆73接收两路的运动合成于滑块74上下移动,实现座杆2带动中心垫11的上下缓慢运动,最终实现了对座杆2是否进行上下运动进行了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轴套91上与所述第一齿轮61的套筒部614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咬合齿911,所述第一齿轮61的套筒部614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咬合齿911相适配的咬合槽613。轴套91和滑套92在第一转轴81轴向上的长度关系满足,滑套92进入从动链轮54的驱动内齿轮541时,滑套92同时与驱动内齿轮541和从动内齿轮615啮合,轴套91端面与所述第一齿轮61套筒部614底部保持一定距离;当轴套91的咬合齿911进入第一齿轮61的咬合槽613内时,轴套91完全与从动链轮54脱离。反向拨动拨动件94,轴套91移动至底部,轴套91上的咬合齿911与套筒部614的咬合槽613啮合,从动链轮54在轴套91外壁上打滑,拨动件94、轴套91和第一齿轮61相对保持静止状态,此时拨动件94限位于调节箱4上,只要拨动件94保持相对于调节箱4保持固定不动,座杆2即相对静止于特定的高度,该特定的高度取决于反向拨动拨动件94的时机,当方向拨动拨动件94时,轴套91端面压紧于套筒部614的底部,随着第一齿轮61的惯性缓慢转动,当轴套91上的咬合齿911与第一齿轮61的咬合槽613对齐时,在外部压力作用下,轴套91具有一向套筒部614靠拢的轴向力作用,轴套91的咬合齿911即完全进入咬合槽613内,进入时座杆2的高度就是座杆2之后保持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骑行过程中的防疲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拨动拨动件94,弹簧93将滑套92顶入从动链轮54的驱动内齿轮541内,滑套92连接从动链轮54和第一齿轮61,踏板带动驱动链轮52转动,驱动链轮52通过链条53带动从动链轮54转动,从动链轮54通过滑套92带动第一齿轮61转动,第一齿轮61分两路传动,一路带动第二齿轮62转动,第二齿轮62上偏心的环槽621转动时带动第三连杆73上的插销部731运动,另一路第一齿轮61上的偏心轮611转动带动第一连杆71和第二连杆72运动,最终将运动传递到滑块74,滑块74带动座杆2在立管3内上下缓慢运动,臀部跟着座垫1缓慢改变坐姿,实现了在骑行过程中对坐姿的调整,人体重心也随着变化,从而减轻了由于长时间骑行造成的身体疲惫;

(2)、向反方向拨动拨动件94,拨动件94推动轴套91向第一齿轮61的套筒部614移动,轴套91带动滑套92进入套筒部614内,滑套92与从动链轮54的驱动内齿轮541分离,从动链轮54的运动不能传递至第一齿轮61,同时,轴套91端部的咬合齿911插入第一齿轮61的咬合槽613内,保持中心垫11位于特定的高度,从而让身体保持一个新的特定姿态;

(3)、当臀部处于步骤(2)的姿态过长时间后,重新进入步骤(1)和步骤(2),让身体保持另外一个新的姿势。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运动调节方式的不同。

具体地,如图5所示,立管3的顶部设置有一将座杆2与立管3进行固定的座杆夹,所述从动链轮54带动第一齿轮61的方式为,从动链轮54上面向所述第一齿轮61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啮合齿542,所述第一齿轮61上与所述从动链轮54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啮合齿542相适配的第二啮合齿612,所述第一转轴81上套设有一压缩弹簧105,该压缩弹簧105一端与从动链轮54相抵,压缩弹簧105的另一端与第一齿轮61相抵,所述调节箱4上铰接有一“l”型的调挡杆100,该“l”型的调挡杆100的其中一个直角杆104作为手动拨动杆,“l”型的调挡杆100的另一直角杆102端部设置有一滚动钢珠103,在所述另一直角杆102上设置有一拉紧弹簧104,所述从动链轮54的另一端面上形成有一凸起部,凸起部上开设有一用于滚动钢珠103坐落的滚动凹槽543,所述从动链轮54的另一端面外缘至所述凸起部的滚动凹槽543之间形成有过渡凹槽544。锁紧座杆夹,调挡杆100处于初始状态下,防疲劳自行车可以当作普通自行车使用。打开座杆夹,座杆1可以在立管2内上下滑动,拨动调挡杆100上的其中一个直角杆101,调挡杆上的另一直角杆102端部上的滚动钢珠103随着从动链轮54的缓慢转动并从从动链轮54的另一端面外缘进入过渡凹槽544,从过渡凹槽544进入凸起部上的滚动凹槽543内,此时,调挡杆上的另一直角杆102处于轴向伸直状态,调挡杆100轴向锁紧从动链轮54,滚动钢珠103可在滚动凹槽543内自由滚动,压缩弹簧105被压缩,同时,从动链轮54的第一啮合齿542和第一齿轮61的第二啮合齿612相适配,从动链轮54和第一齿轮61实现传动,第一齿轮61分两路将运动合成于座杆1之上,实现座杆1在骑行过程中的上下升降,实现在骑行过程中,臀部受到上下运动,可以实时改变了臀部的姿态,防止臀部易出现疲劳。

综上,本发明在骑行过程中,脚踏踏板,传动链轮51带动防疲劳自行车后轮10转动过程中,转轴50带动驱动链轮52跟随传动链轮51同时转动,驱动链轮52在链条53的作用下带动了从动链轮54转动,从动链轮54在第一转轴81上带动了第一齿轮61转动,第一齿轮61的运动分两路传递至第三连杆73另一端的滑块74之上,一路是第一齿轮61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62转动,第二齿轮62转动过程中,第二齿轮62上偏心的环槽621也跟着转动,偏心的环槽621带动第三连杆73上的插销部731运动,另一路是第一齿轮61带动第一连杆71运动,在第一齿轮61上的偏心轮611作用,第一连杆71通过铰接的第二连杆72将运动传递至第三连杆73的一端之上,由于座杆2上的插销部21转动配合于第三连杆73另一端上的滑块74之上,第三连杆73之上的插销部731运动和第三连杆73一端上的运动通过第三连杆73和滑块74合成于座杆2的上下缓慢运动,座杆2在立管3内向上滑动,座杆2带动中心垫11缓慢向上运动,臀部跟着座垫1缓慢改变坐姿,实现了在骑行过程中对坐姿的调整,人体重心也随着变化,从而减轻了由于长时间骑行造成的身体疲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