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与自行车的座垫有关,特别涉及一种座垫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就自行车的座垫与座杆之间的组装来说,其中一种常见的结构是通过上、下夹片将座垫的座弓夹持在中间,同时再搭配螺栓与螺帽的组装来完成整体结构的锁固定位。
为了增加骑乘舒适度,座垫的位置及角度可以根据骑乘者的需求来进行调整,在调整之前需要先释放螺栓与螺帽之间的锁固状态,接着将座垫调整到适当位置之后再重新锁紧螺栓与螺帽来完成座垫的定位。然而在现有技术当中,不论在锁紧或释放螺栓时,螺帽很容易跟着螺栓一起转动,如此将会影响到座垫的定位效果,造成座垫在骑乘过程中产生移动或角度变化而影响骑乘安全性。此外,为了调整上的方便,骑乘者通常是将自行车翻转,使座垫朝下,不过这样的方式很容易造成螺帽或其他零组件的散落,反而造成在调整过程的困扰与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垫安装结构,其能增加座垫在调整过程的便利性,同时有效避免零组件的散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座垫安装结构包含有一座杆、一夹持单元及一锁固单元。所述座杆的顶端具有一沉头孔;所述夹持单元设置在所述座杆的顶端且具有一上夹板与一相对于上夹板的下夹板,所述上、下夹板在彼此相对的一侧面分别具有两相对的上夹槽与两相对的下夹槽,所述两上、下夹槽之间以一对一的方式相互对应,此外,所述上夹板更具有一螺帽容置孔及一防脱凸缘,所述螺帽容置孔位于所述两上夹槽之间,所述防脱凸缘从所述螺帽容置孔的孔壁沿着的螺帽容置孔的径向凸伸而出;所述锁固单元具有一螺帽与一螺栓,所述螺帽设置在所述上夹板的螺帽容置孔内,所述螺帽之外周面具有一挡止凸部,所述螺栓具有一螺栓头与一螺杆部,所述螺栓头位于所述座杆的沉头孔内,所述螺杆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栓头,所述螺杆部的另一端螺设于所述螺帽。
由上述可知,所述螺帽在拆除该螺栓之后可以通过所述挡止凸部跟所述上夹板的防脱凸缘之间产生干涉,使所述螺帽不会掉出该螺帽容置孔,从而解决零组件散落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挡止凸部可以是一由所述螺帽之外周面径向凸出所述凸点所构成,也可以是一由所述螺帽的底端往外弯折的弧形翼片所构成,甚至也可以是一设置在所述螺帽的C形扣环所构成。
有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垫安装结构的详细构造、特点、组装或使用方式,将于后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实用新型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能了解,该等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创作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座垫安装结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座垫安装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螺帽的外观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组合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螺帽的外观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组合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 座垫安装结构 12 座弓
20 座杆 21 沉头孔
22 弧形承接槽 30 夹持单元
40 上夹板 41 上夹槽
42 螺帽容置孔 43 大孔部
44 小孔部 45 限转凹部
46 防脱凸缘 50 下夹板
51 弧形承接部 52 下夹槽
60 锁固单元 61 螺帽
62 半球状头部 63 限转凸部
64 柱状身部 65 挡止凸部
66 螺栓 67 螺栓头
68 螺杆部
70 螺帽 71 柱状身部
72 弧形翼片
80 螺帽 81 柱状身部
82 扣环槽 83 C形扣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先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座垫安装结构10包含有一座杆20、一夹持单元30及一锁固单元60。
座杆20的顶端具有两相对的沉头孔21与一位于两沉头孔21之间的弧形承接槽22。
夹持单元30具有一上夹板40与一相对于上夹板40的下夹板50,其中:
上夹板40在朝下夹板50的一侧面(即上夹板40的底面)具有两相对的上夹槽41,此外,上夹板40在两上夹槽41之间具有两相对的螺帽容置孔42,螺帽容置孔42的截面积是由上往下逐渐减少而形成一大孔部43与一衔接大孔部43的小孔部44,每一个螺帽容置孔42在大孔部43的孔壁沿着螺帽容置孔42的径向凹陷形成两相对的限转凹部45,而且,每一个螺帽容置孔42在大、小孔部43、44的交界处沿着螺帽容置孔42的径向凸伸出一防脱凸缘46。
下夹板50在背对于上夹板40的一侧面(即下夹板50的底面)具有一弧形承接部51,下夹板50通过弧形承接部51设置在座杆20的弧形承接槽22内。此外,下夹板50在朝上夹板40的一侧面(即下夹板50的顶面)具有两相对的下夹槽52,两下夹槽52分别对应于上夹板40的一个上夹槽41,使座垫的座弓能被夹持在两者中间。
锁固单元60具有两螺帽61,每一个螺帽61具有一半球状头部62与一柱状身部64,半球状头部62设置在上夹板40的螺帽容置孔42的大孔部43内,而且,半球状头部62的外周面具有两相对的限转凸部63,螺帽61通过限转凸部63嵌设于上夹板40的限转凹部45内,柱状身部64位于上夹板40的螺帽容置孔42的小孔部44内,柱状身部64的一端连接半球状头部62,柱状身部64的另一端具有两相对的挡止凸部65,在本实施例中,柱状身部64的外周面一体地径向凸伸出两相对的凸点,由此一凸点形成挡止凸部65。此外,锁固单元60更具有两螺栓66,每一根螺栓66具有一螺栓头67与一螺杆部68,螺栓头67位于座杆20的沉头孔21内,螺杆部68的一端连接螺栓头67,螺杆部68的另一端螺设于螺帽61。
由上述结构可知,螺帽61通过限转凸部63嵌设于上夹板40的限转凹部45,使得螺帽61在锁紧或释放螺栓66的过程中不会跟着螺栓66一起转动。另一方面,在拆除螺栓66之后,上夹板40的防脱凸缘46会跟螺帽61的挡止凸部65之间产生干涉,使螺帽61不会掉出螺帽容置孔42,从而解决现有技术在卸除螺栓之后所可能发生的零组件散落问题。
请再参阅图4及图5,挡止凸部65可以有不同的结构变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螺帽70的柱状身部71的底端一体地往外延伸出两相对的弧形翼片72,此一弧形翼片72形成挡止凸部。再如图6及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螺帽80的柱状身部81的外周面具有一扣环槽82,扣环槽82内设置有一C形扣环83,利用此一C形扣环83形成挡止凸部。然而不论挡止凸部以上述何种形式呈现,均能提供良好的干涉效果来防止螺帽70、80脱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