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转向的压力钢管洞内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2174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转向的压力钢管洞内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洞内压力钢管运输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带转向的压力钢管洞内运输装置,主要用于水电站输水隧洞的压力钢管安装时,钢管在施工隧洞内的运输工作;也可用于其他大型管道类设备在施工隧洞内的运输。



背景技术:

发电压力钢管是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衔接着电站的进水口和水轮机蜗壳,起着将水由进水口引入蜗壳来推进水轮机转动的作用。压力钢管按结构形式分为:明管、地下埋管、坝内埋管和钢衬钢筋混凝土管。随着抽水蓄能电站、以及引水发电式电站的日益增多,地下埋管的结构形式在水电站中也越来越多。地下埋管的安装是该类水电站建设的一项重要施工内容,也是施工的难点,关键质量控制点。

地下埋管的安装运输包括:钢管堆场到施工隧洞的道路运输,以及施工隧洞内到安装部位的运输。施工隧洞内到安装部位的运输又包括施工交通洞的运输和主隧洞内的运输。洞外的道路运输多采用平板拖车进行;主隧洞内的运输多采用有轨钢台车的方式进行。施工交通洞内的运输,一般根据施工交通洞的大小采用拖车运输或有轨台车运输。

当施工交通洞高度较小时,多采用有轨台车进行钢管的洞内运输;但该方法在土建单位与钢管安装单位同时施工时,会对土建施工造成一定影响。该影响的减小或消除方案急需得到解决。

在水电站引水隧洞设计时,一般引水隧洞的线路都较长、落差也大;为确保隧洞内的通风、通电等施工保障措施,加快隧洞施工进度,设计时多会考虑开挖施工交通洞。比如为了隧洞开挖设备、材料进出的施工交通洞,地下厂房的进场交通洞,压力钢管等地下设备安装用的施工交通洞等等。

特别是“引水系统+地下厂房”形式的水电站,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往往地下厂房的进场交通洞都会与压力钢管安装的施工交通洞进行共用。就出现了压力钢管安装与厂房土建或机电施工同时进行的情况。根据隧洞施工具体的地形,还会出现施工交通洞洞口与钢管安装部位高差较大的情况,此时就会设计弯道来对整个交通洞进行延长削坡处理。该情况下钢管在施工交通洞的运输,采用“自制运输装置+牵引装载机”的形式进行布置是较为优化的一种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了土建单位与钢管安装单位共用施工交通洞时,压力钢管运输对土建单位施工的影响,同时还减小了施工交通洞弯道处转弯半径对压力钢管运输的限制,为提高钢管运输工效,加快安装进度,以达到加快整个电站引水系统土建施工和金结安装的进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转向的压力钢管洞内运输装置,它包括运输台车车架,所述运输台车车架的底部前、后分别安装有车轮,所述运输台车车架的头部安装有转向机构和驾驶座椅,所述运输台车车架的头部和尾部分别焊接固定有牵引耳板;所述运输台车车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运输台车车架的两侧面分别安装有多个钢管限位装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分别安装有一组对称布置的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的一端钩挂在支撑架的顶部,另一端连接有吊绳,所述吊绳的另一端连接在压力钢管上的吊耳板上。

所述车轮采用实心轮胎。

所述牵引耳板通过牵引钢丝绳与装载机相连。

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侧面和运输台车车架之间安装有第一倾斜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侧面和运输台车车架之间安装有第二倾斜支撑架。

所述运输台车车架和转向机构都采用废旧货车的整个车架和转向系统。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造价低,实用性强,可反复利用,整个运输系统的形成较简单,实际施工过程中,操作简单,方便实用,运输效率高,安全可靠性强。

2、这种运输的方式钢管安装单位准备工作少,也减少了土建单位的开挖和锚点的设置的工作内容,特别是不在施工交通洞内铺设轨道,消除了轨道对土建单位的施工影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钢管洞内运输方式。

3、该发明的适用性较强,在运输直径大于3m的钢管时效果较好。根据拖运钢管的重量可以经计算后增加前后桥的数量以满足台车的承载力。同时牵引用和拖拽用的装载机的牵引力和拖拽力也应进行计算后确认。该运输装置前后轴距小,具有较大的转弯优势。

4、本实用新型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将压力钢管的重心位置降低到最低,进而保证了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了运输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运输压力钢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牵引耳板1、车轮2、转向机构3、驾驶座椅4、第一支撑架5、运输台车车架6、第一倾斜支撑架7、第二支撑架8、钢管限位装置9、压力钢管10、手拉葫芦11、吊绳12、吊耳板13、牵引钢丝绳14、装载机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一种带转向的压力钢管洞内运输装置,它包括运输台车车架6,所述运输台车车架6的底部前、后分别安装有车轮2,所述运输台车车架6的头部安装有转向机构3和驾驶座椅4,所述运输台车车架6的头部和尾部分别焊接固定有牵引耳板1;所述运输台车车架6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8;所述运输台车车架6的两侧面分别安装有多个钢管限位装置9;所述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8上分别安装有一组对称布置的手拉葫芦11,所述手拉葫芦11的一端钩挂在支撑架的顶部,另一端连接有吊绳12,所述吊绳12的另一端连接在压力钢管10上的吊耳板13上。

进一步的,所述车轮2采用实心轮胎。解决了常规轮胎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耳板1通过牵引钢丝绳14与装载机15相连。通过所述的装载机15能够拉动运输台车车架6。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5的侧面和运输台车车架6之间安装有第一倾斜支撑架7,所述第二支撑架8的侧面和运输台车车架6之间安装有第二倾斜支撑架15。通过所述的倾斜支撑架保证了其支撑的稳定,进而保证了其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台车车架6和转向机构3都采用废旧货车的整个车架和转向系统。解决了运输台车的转向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台车车架6,为钢材料框架式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计算确定大小尺寸。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8,均为钢结构件,材料便于才有及加工。

进一步的,钢管限位装置9主要作用为限制钢管的前后摆动幅度,确保的运输的稳定性,驾驶座椅4,也为钢结构焊接与台车主体结构上,起到了在限位装置失效的情况下对驾驶者的保护作用,确保运输过程的人员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首先根据钢管的技术特性自制运输台车,确定牵引装载机的大小,连接用牵引钢丝绳14的粗细;再完成整个系统的布置,以满足运输要求。

整个运输过程为:钢管堆放场地内将台车吊起→台车置于钢管内部→利用手拉葫芦将钢管与支撑架连接→拉紧葫芦调整钢管离地高差→安装钢管限位装置→利用装载机牵引完成运输工作;

当交通洞坡度较大时,采用两台装载机,一台首部牵引,一台尾部牵引的方式进行。

该运输装置结构简单,且带有转向功能,解决了钢管在施工交通洞内的运输问题。与洞内钢管采用拖车运输相比较,也减小了钢管的运输高度,从而减小了对施工交通洞的开挖量。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