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苗幼苗栽培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2022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果苗幼苗栽培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树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果苗幼苗栽培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果苗在培育过程中,首先对苗木进行选取,利用营养液对其进行培养,需要在无菌环境中进行。将果苗放置在盛有营养液的培养瓶中,然后将其运输至培养间进行培养。在运输过程中,一般是采用运输车对其运输,为了便于取拿营养瓶,运输车一侧通常会留有取拿空间。而在运输过程中,取拿空间的设置,会使营养瓶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滑落现象,容易对果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苗幼苗栽培运输装置,其可以运输的果苗进行保护,防止其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果苗幼苗栽培运输装置,包括承载架、挡板和调节装置,所述承载架包括上下安装的第一承载架和第二承载架,所述调节装置固定连接第一承载架,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座、主动件、从动件和被动件,所述主动件通过固定板连接外壳,所述主动件上设有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所述从动件通过旋转轴连接固定座,且安装有扭力弹簧,所述被动件通过限位板连接固定座,且所述被动件上设有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果苗幼苗栽培运输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调节把手,所述调节把手固定连接主动件,所述第一挡杆长度大于第二挡板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果苗幼苗栽培运输装置,所述从动件沿旋转轴处弯折成型,且一端设有平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果苗幼苗栽培运输装置,所述挡块包括第一挡块、第二挡块和第三挡块,且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被动件,所述被动件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板位于限位槽内,且固定连接固定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果苗幼苗栽培运输装置,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挡销,所述挡销位于第二挡块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果苗幼苗栽培运输装置,所述第一承载架和第二承载架之间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安装有升降杆和三角板,所述三角板通过弹簧连接套筒,所述升降杆一端轴接三角板,另一端轴接第一承载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果苗幼苗栽培运输装置,所述第二承载架下方安装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果苗幼苗栽培运输装置,包括承载架、挡板和调节装置,所述承载架包括上下安装的第一承载架和第二承载架,通过第一承载架和第二承载架对果苗进行承载运输,保证安全运输果苗的前提下提高运输数量。所述调节装置固定连接第一承载架,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座、主动件、从动件和被动件,所述主动件通过固定板连接外壳,所述主动件上设有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通过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对从动件的旋转进行调节,使其能够带动被动件实现升降,从而使与被动件固定连接的挡板实现升降,便于工作人员对果苗的取拿。所述从动件通过旋转轴连接固定座,且安装有扭力弹簧,所述被动件通过限位板连接固定座,且所述被动件上设有挡块,通过挡块对被动件的升降进行限位,防止挡板因重力作用掉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调节装置对挡板的升降进行调节,便于工作人员对果苗进行取拿,同时能够防止果苗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晃动,对果苗进行保护,提高果苗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套筒的剖视图;

在图中,11-第一承载架,12-第二承载架,2-挡板,3-调节装置,31-固定座,32-主动件,321-第一挡杆,322-第二挡杆,33-从动件,331-平台,34-被动件,35-限位板,351-限位槽,36-挡销,371-第一挡块,372-第二挡块,373-第三挡块,38-固定板,4-调节把手,5-外壳,6-万向轮,7-套筒,71-升降杆,72-三角板,73-弹簧,74-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果苗幼苗栽培运输装置,该果苗幼苗栽培运输装置包括承载架、挡板2和调节装置3,所述承载架包括上下安装的第一承载架11和第二承载架12,通过第一承载架11和第二承载架12对果苗进行承载运输,保证安全运输果苗的前提下提高运输效率。所述调节装置3固定连接第一承载架11,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固定座31、主动件32、从动件33和被动件34,所述主动件32通过固定板38连接外壳5,所述主动件32上设有第一挡杆321和第二挡杆322,通过第一挡杆321和第二挡杆322对从动件33的旋转进行调节,使其能够带动被动件34实现升降,从而使与被动件34固定连接的挡板2实现升降,便于工作人员对果苗的取拿。所述从动件33通过旋转轴连接固定座31,且安装有扭力弹簧,所述被动件34通过限位板35连接固定座31,且所述被动件上34设有挡块,通过挡块对被动件34的升降进行限位,防止挡板2因重力作用掉落。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装置3还包括调节把手4,所述调节把手4固定连接主动件32,所述第一挡杆321长度大于第二挡板322长度,通过调节把手4对主动件32旋转提供动力,第一挡杆321在随主动件32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被动件34上的挡块运动,从而使被动件34实现升降。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从动件33沿旋转轴处弯折成型,且一端设有平台331,通过平台331对被动件34的挡块进行抵挡,防止其下降距离超出预设距离。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挡块包括第一挡块371、第二挡块372和第三挡块373,且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被动件34,所述被动件34上设有限位槽351,所述限位板35位于限位槽351内,且固定连接固定座31,通过挡块对被动件34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其能够实现升降,从而带动挡板2实现升降。

更好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承载架11和第二承载架12之间安装有套筒7,所述套筒7内部安装有升降杆71和三角板72,所述三角板72通过弹簧73连接套筒7,所述升降杆71一端轴接三角板72,另一端轴接第一承载架11,通过三角板72对升降杆71的倾斜进行限定,从而使第一承载架11能够沿升降杆71的倾斜方向倾斜,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二承载架12上的果苗进行取拿。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过程中:如图4所示,拉动第一承载架11,通过在套筒7内滑动的升降杆71和三角板72进行移动,使三角板72和升降杆71上升位于套筒7外部,在弹簧73的作用下,三角板72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使三角板72位于套筒7上方,升降杆71一端轴接第一承载架11,另一端轴接三角板72,使升降杆71沿三角板72的倾斜面倾斜,从而使第一承载架11与第二承载架12错开,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二承载架12内摆放果苗培养瓶。套筒7上设有固定槽74,可以防止弹簧73和三角板72在第一承载架11的拉动下脱离套筒7,第二承载架12摆放完毕后,反向运动上述步骤,使第一承载架11位于第二承载架12上方,然后对第一承载架11进行摆放果苗培养瓶,摆放完毕后,通过第二承载架12下方的万向轮6推动承载架移动至培养间。由于第一承载架11深度大于培养瓶高度,在摆放整齐完培养瓶后,位于第一承载架11边缘的培养瓶拿取不方便,此时只需调节调节装置即可。旋转调节把手4,调节把手4带动主动件32旋转,如图2~3所示,主动件32在旋转过程中第一挡杆321对被动件34上的第一挡块371进行推动运动,使被动件34沿限位槽351方向实现上升,上升至一定程度时,第三挡块373被从动件33上的平台331抵挡,使被动件34实现上升。被动件34固定连接挡板2,被动件34的上升带动挡板2实现上升,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挡板2与第一承载架11之间的间隙对果苗培养瓶进行取拿。取拿完之后,继续旋转调节把手4,旋转至一定程度时,第二挡杆322带动从动件33运动,使从动件33沿旋转轴处旋转,从而使平台脱离第三挡块373,使被动件34实现下降,固定座31上安装有挡销36,所述挡销36位于第二挡块372下方,在被动件34下降过程中,挡销36对被动件34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其因运动距离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坏,被动件34下降带动挡板2实现下降,使挡板2位于初始状态,从而保证下次运输果苗过程中,对果苗进行保护,防止其滑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果苗幼苗栽培运输装置,包括承载架、挡板和调节装置,所述承载架包括上下安装的第一承载架和第二承载架,通过第一承载架和第二承载架对果苗进行承载运输,保证安全运输果苗的前提下提高运输数量。所述调节装置固定连接第一承载架,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座、主动件、从动件和被动件,所述主动件通过固定板连接外壳,所述主动件上设有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通过第一挡杆和第二挡杆对从动件的旋转进行调节,使其能够带动被动件实现升降,从而使与被动件固定连接的挡板实现升降,便于工作人员对果苗的取拿。所述从动件通过旋转轴连接固定座,且安装有扭力弹簧,所述被动件通过限位板连接固定座,且所述被动件上设有挡块,通过挡块对被动件的升降进行限位,防止挡板因重力作用掉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调节装置对挡板的升降进行调节,便于工作人员对果苗进行取拿,同时能够防止果苗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晃动,对果苗进行保护,提高果苗的使用率。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