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水泵手推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7908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潜水泵手推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水管抢修抢险工程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潜水泵手推运输车。



背景技术:

道路、水管等抢修抢险工程都需要使用大尺寸潜水泵控制基坑水位。但是,大尺寸潜水泵在短距离运输过程中,其自身重量一直是困扰施工人员的一个问题。目前潜水泵短距离运输需要使用随车吊或大量人工的投入,从而造成施工成本高,并且在人工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压砸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潜水泵手推运输车,能够降低成本和安全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潜水泵手推运输车,包括车架主体、把手、车轮、和起重叉。车架主体具有与潜水泵主体外周配合的部分,把手位于车架主体的顶部,车轮通过轮轴布置在车架主体的底部两侧。起重叉布置在车架主体的底部,并且,起重叉能够插入潜水泵底座与潜水泵主体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将潜水泵从地面拉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潜水泵手推运输车,通过起重叉并借助把手施力,能够简单便捷地完成潜水泵装载操作,通过车轮,操作人员能够简单便捷的实现潜水泵的短距离运输,相比现有技术中使用随车吊或投入大量人工运输的方法,能够降低成本。并且,车架主体部分具有与潜水泵主体外周配合的部分,在起重叉的配合下,能够保证潜水泵与车架主体定位牢靠,从而降低安全风险。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还可进行如下所述的进一步地改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潜水泵手推运输车,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固定潜水泵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布置在车架主体的两侧。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装置为固定在车架主体两侧的铁链。通过增加在车架主体两侧的固定装置能够进一步防止潜水泵从运输车上掉落下来而造成压砸事故。进一步地,通过固定在车架主体上的铁链来固定潜水泵,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潜水泵手推运输车还包括布置在车架主体两侧的助力把手。左右两侧增加设置助力把手,在运输大型潜水泵时,方便增加两个人辅助完成潜水泵的装载和短距离运输工作,从而进一步使得潜水泵的短距离运输简单便捷。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地,车架主体包括平行设置的承重杆和均匀布置在承重杆之间的挡板。挡板具有与潜水泵主体外周形成配合的圆弧部分。把手分别与承重杆的顶端连接,轮轴通过第一辅助承重杆和第二辅助承重杆与承重杆连接,起重叉通过第二连接杆与轮轴连接;车轮为定向轮。车架主体的这种设置方式,在保证完成潜水泵的短距离运输的前提下,可以尽可能的简化整个运输车的结构,从而进一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布置在承重杆下方的万向轮,万向轮通过第一支撑杆与所述承重杆连接,万向轮通过第二支撑杆与把手连接,万向轮通过第一连接杆与定向轮连接。通过增加万向轮,可以使得整个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更加灵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增加两个万向轮,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将潜水泵的总体重量能够分散至四个轮上,从而使得运输车工作过程平稳。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杆与承重杆垂直布置,第一支撑杆与第一连接杆呈75度夹角布置并且互相连接,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辅助承重杆呈60度夹角布置并且互相连接,承重杆与第一连接杆呈15度夹角布置。

这种设置方式能够使支架主体将承载的潜水泵的总体重量平衡分散至定向轮和万向轮上,并且通过这种角度的布置,使得车架主体能够得到很好的支撑,这样既可以保证车架主体结构牢固,又能尽可能的简化整体结构从而节省成本。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承重杆与第二辅助承重杆呈90度夹角布置,第一辅助承重杆与第二辅助承重杆呈45度夹角布置并且互相连接,从而使得承重杆、第一辅助承重杆、和第二辅助承重杆呈等腰三角形布置。

这种设置方式,能够进一步对车架主体起到支撑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车架主体的工作寿命。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构造为三角形的辅助承重板,辅助承重板分别与承重杆和第二辅助承重杆连接。增加辅助承重板可以加强第二辅助承重杆在承载潜水泵重量时的支撑力,从而增加整个运输车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分别与第二支撑杆连接的脚踏起重杆。可以通过脚踏起重杆助力起重潜水泵,使得潜水泵的起重更加轻松便捷,从而进一步提高潜水泵装载的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降低施工成本和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潜水泵运输车的正面结构;

图2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潜水泵运输车的侧面结构。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潜水泵运输车10的正面结构。图2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潜水泵运输车10的侧面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潜水泵运输车10,包括车架主体1、把手2、车轮3、和起重叉5。车架主体1具有与潜水泵主体外周配合的部分,把手2位于车架主体1的顶部,车轮3通过轮轴4布置在车架主体1的底部两侧。起重叉5布置在车架主体1的底部,并且,起重叉5能够插入潜水泵底座与潜水泵主体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将潜水泵从地面拉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潜水泵手推运输车,通过起重叉并借助把手施力,能够简单便捷地完成潜水泵装载操作,通过车轮,操作人员能够简单便捷的实现潜水泵的短距离运输,相比现有技术中使用随车吊或投入大量人工运输的方法,能够降低成本。并且,车架主体部分具有与潜水泵主体外周配合的部分,在起重叉的配合下,能够保证潜水泵与车架主体定位牢靠,从而降低安全风险。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地,车架主体1包括平行设置的承重杆11和均匀布置在承重杆11之间的挡板12。挡板12具有与潜水泵主体外周形成配合的圆弧部分。把手2分别与承重杆11的顶端连接,轮轴4通过第一辅助承重杆6和第二辅助承重杆7与承重杆11连接,起重叉5通过第二连接杆51与轮轴4连接;车轮3为定向轮31。车架主体的这种设置方式,在保证完成潜水泵的短距离运输的前提下,可以尽可能的简化整个运输车的结构,从而进一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布置在承重杆11下方的万向轮8,万向轮8通过第一支撑杆13与承重杆11连接,万向轮7通过第二支撑杆14与把手2连接,万向轮8通过第一连接杆15与定向轮31连接。通过增加万向轮,可以使得整个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更加灵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增加两个万向轮,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将潜水泵的总体重量能够分散至四个轮上,从而使得运输车工作过程平稳。

具体地,车架主体1采用Φ25空心铸铁管焊接成型,承重杆11、第一连接杆15、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4、和把手2采用DN25加厚镀锌管。起重叉5采用2条弯曲成圆弧形状的冷轧带肋钢筋叠加焊接增强承重力,起重叉5的第三辅助承重杆52采用1条弯曲成圆弧形状的冷轧带肋钢筋,起重叉5的第四辅助承重杆53采用6条对称分布的冷轧带肋钢筋,第三辅助承重杆52与承重杆11上远离把手2的一端焊接相连,第四辅助承重杆53与第三辅助承重杆52焊接相连。第一辅助承重杆6采用2条对称分布螺纹钢筋,第二辅助承重杆7采用2条对称分布螺纹钢筋。5块圆弧形保护板采用厚度2.5mm铁板。起重叉5具有一定的离地高度以及一定的开口张角,从而可以平顺插入潜水泵主体和潜水泵底座之间的间隙,5块圆弧形挡板12分别与承重杆11焊接相连,5块弧形挡板12之间的位置间距根据不同规格的潜水泵所需承托的受力点来确定。

定向轮31的轮轴4与第一连接杆15、第一辅助承重杆6、第二辅助承重杆7焊接相连,用于起重潜水泵时的转轴作用支点。定向轮31采用聚氨酯铁芯双滚珠轴承定向轮,具备坚固耐磨、载重超凡、省力静音、减震缓冲、高强度、抗侵蚀等特性。定向轮31的轮轴4采用DN20加厚镀锌管,万向轮8采用丝杆方式与第一支撑杆13内嵌螺母相连,万向轮8轴心线与水平地面呈70度夹角布置,主要考虑当车架主体承载大型潜水泵时,若使用万向轮8轴心线与水平地面呈90度夹角,由于物件重量分散在单个万向轮8垂直向下作用于地面的作用力与轴心线相重叠,需要移动转向时,通过把手2的横向作用力转向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所以万向轮8轴心线与水平地面呈70度夹角布置,物件重量垂直向下作用于地面的作用力偏离轴心线,移动转向时,万向轮8作用力重心转移与转动方向呈正相关,使得转向节省力气。万向轮8采用聚氨酯双滚珠轴承丝杆万向轮,具备省力静音、减震缓冲、防缠绕、耐磨耗、高强度、抗侵蚀等特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杆13与承重杆11垂直布置,第一支撑杆13与第一连接杆15呈75度夹角布置并且互相连接,第一连接杆15与第一辅助承重杆6呈60度夹角布置并且互相连接,承重杆11与第一连接杆15呈15度夹角布置。这种设置方式能够使支架主体将承载的潜水泵的总体重量平衡分散至定向轮和万向轮上,并且通过这种角度的布置,使得车架主体能够得到很好的支撑,这样既可以保证车架主体结构牢固,又能尽可能的简化整体结构从而节省成本。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承重杆11与第二辅助承重杆7呈90度夹角布置,第一辅助承重杆6与第二辅助承重杆7呈45度夹角布置并且互相连接,从而使得承重杆11、第一辅助承重杆6、和第二辅助承重杆7呈等腰三角形布置。这种设置方式,能够进一步对车架主体起到支撑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车架主体的工作寿命。更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构造为三角形的辅助承重板9,辅助承重板9分别与承重杆11和第二辅助承重杆7连接。增加辅助承重板可以加强第二辅助承重杆在承载潜水泵重量时的支撑力,从而增加整个运输车的稳定性。辅助承重板9采用厚度8mm铁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潜水泵手推运输车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固定潜水泵的固定装置101,固定装置101布置在车架主体1的两侧。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装置101为固定在承重杆11上的铁链。通过增加在车架主体两侧的固定装置能够进一步防止潜水泵从运输车上掉落下来而造成压砸事故。进一步地,通过固定在车架主体上的铁链来固定潜水泵,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潜水泵手推运输车10还包括布置在车架主体1两侧的助力把手102。左右两侧增加设置助力把手,在运输大型潜水泵时,方便增加两个人辅助完成潜水泵的装载和短距离运输工作,从而进一步使得潜水泵的短距离运输简单便捷。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分别与第二支撑杆14连接的脚踏起重杆103。可以通过脚踏起重杆助力起重潜水泵,使得潜水泵的起重更加轻松便捷,从而进一步提高潜水泵装载的效率。具体地,2只半弧形助力把手102与承重杆11焊接相连,助力把手102与承重杆11平面呈45度夹角布置,当需要起重大型潜水泵时,左右两侧可增加2人辅助下压用力,增加起重人手力量和提高起重物件的稳定性。脚踏起重杆103与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4、及第一连接杆15焊接相连,用于脚踏助力起重潜水泵。脚踏起重杆102采用DN20加厚镀锌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潜水泵手推运输车10的使用过程如下:立起手推运输车10使起重叉5贴近地面,推动手推运输车10靠近潜水泵,起重叉5完全插入潜水泵底座与潜水泵主体之间的间隙,把固定在承重杆11上的铁链绕过潜水泵主体固定在手推运输车10车车架主体1上。操作人员单脚踩在脚踏起重杆102上,双手斜下拉动把手2,缓慢放平手推运输车10,手推运输车10万向轮7接触地面,从而完成潜水泵装载操作。然后借助把手2和助力把手101完成潜水泵的短距离运输工作。潜水泵起重的设计原理是杠杆原理,承重杆11相当于操作者的人手动力臂,第一连接杆15相当于操作者的脚踏动力臂,定向轮31相当于支点,定向轮轮轴4相当于支点转轴,起重叉5相当于阻力臂。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潜水泵手推车,能够降低施工成本和安全风险。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