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拆组成滑步车的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2520阅读:2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拆组成滑步车的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特别是具有前后轮的童车,具体地说是一种能拆组成滑步车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儿童生长需要适当地锻炼,童车作为儿童锻炼下肢以及全身协调性的玩具被普遍接收,目前童车有两种:一种是自行车;另一种是滑步车。自行车带有链条传动组件,通过脚踏踏板来驱动自行车行进;而滑步车依靠双脚蹬地来推动滑步车前进。幼小年龄的儿童适合使用滑步车来锻炼,稍大后就可以换车自行车锻炼了,而家庭购买自行车和滑步车不但占用室内空间,而且也增大了家庭开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结构布局合理、各机构配合好、运行平稳且能根据需要组装成自行车或滑步车的一种能拆组成滑步车的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拆组成滑步车的自行车,包括前轮、转向部、后轮、车架、链轮传动部和鞍座,后轮包括后驱轴,车架包括转动设于转向部的前管,以及配装于后驱轴的横梁;前管向后延伸有榫头,横梁的前端设有与榫头相匹配的卯槽,卯槽的两侧壁横向穿设有固定榫头的第一螺栓组;横梁包括配装于后轮的后叉;后叉螺固有后刹装置;横梁为朝上的拱形形状;链轮传动部包括螺固于横梁的第二座管。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横梁设有第一座管;第一座管设于第二座管的外周,且第二座管伸出于第一座管,鞍座包括升降插设于第二座管内的座杆,第一座管与第二座管横向穿设有第二螺栓组;第二座管的上端箍设有座管夹。

上述的后轮包括花鼓,后刹装置为配装于花鼓与后叉之间的碟刹装置,后叉的上边缘横向设有用于螺固后刹装置的第三螺栓组。

上述的榫头包括位于后端并朝下倾斜设置的第一顶配面,卯槽具有与第一顶配面相匹配的第二顶配面;后叉包括圆弧过度的挡水面。

上述的卯槽为贯通于横梁上下表面的结构。

上述的后叉包括第一叉部和第二叉部,第一叉部设有中空的内腔,横梁一侧设有连通内腔的收纳槽。

上述的横梁的纵向宽度大于横向宽度。

上述的收纳槽连通于横梁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拆组成滑步车的自行车,包括前轮、转向部、后轮、车架、链轮传动部和鞍座,后轮包括后驱轴,车架包括转动设于转向部的前管,以及配装于后驱轴的横梁;前管向后延伸有榫头,横梁的前端设有与榫头相匹配的卯槽,卯槽的两侧壁横向穿设有固定榫头的第一螺栓组;横梁包括配装于后轮的后叉;后叉螺固有后刹装置;横梁为朝上的拱形形状;链轮传动部包括螺固于横梁的第二座管。当需要改装成滑步车时,仅需将后刹装置和链轮传动部撤去,将横梁从后驱轴和榫头上卸下,再将横梁180度上下翻转后分别与后驱轴和榫头相配接,最终得到滑步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实现自行车和滑步车的转换,并具有结构布局合理组装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2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横梁与前管的组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横梁与前管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横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拆解后组装成滑步车之前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拆解组装成滑步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前轮、2转向部、3前管、31榫头、31a第一顶配面、4横梁、41后叉、41a第一叉部、41b第二叉部、41c挡水面、41d收纳槽、42第一座管、43卯槽、43a第二顶配面、5鞍座、51座杆、6后轮、61后驱轴、62花鼓、7链轮传动部、71第二座管、72座管夹、81第一螺栓组、82第二螺栓组、83第三螺栓组、9后刹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拆组成滑步车的自行车,包括前轮1、转向部2、后轮6、车架、链轮传动部7和鞍座5,后轮6包括后驱轴61,车架包括转动设于转向部2的前管3,以及配装于后驱轴61的横梁4;如图4、5、6所示,前管3向后延伸有榫头31,横梁4的前端设有与榫头31相匹配的卯槽43,卯槽43的两侧壁横向穿设有固定榫头31的第一螺栓组81;横梁4包括配装于后轮6的后叉41;后叉41螺固有后刹装置9;横梁4为朝上的拱形形状;链轮传动部7包括螺固于横梁4的第二座管71。转向部2包括了配装于前轮1的前叉及控制方向的把手。后刹装置9所在的刹车系统为自行车领域的公知技术。当需要改装成滑步车时,如图8和图9所示,仅需将后刹装置9和链轮传动部7撤去,将横梁4从后驱轴61和榫头31上卸下,再将横梁4180度上下翻转后分别与后驱轴61和榫头31相配接,最终得到滑步车。组装成自行车时,横梁4向上拱起,提升了鞍座5的高度;组装成滑步车时,横梁4向下拱起,降低了鞍座5的高度,方便使用者双脚着地。

实施例中,如图1、2和3所示,横梁4设有第一座管42;第一座管42设于第二座管71的外周,且第二座管71伸出于第一座管42,鞍座5包括升降插设于第二座管71内的座杆51,第一座管42与第二座管71横向穿设有第二螺栓组82;第二座管71的上端箍设有座管夹72。组装成自行车时,如图2和图3所示,将第二管座插入第一座管42内,并通过第二螺栓组82将第一座管42和第二座管71固定,再将座管夹72箍设在第二座管71的上端外围,最后将鞍座5的座杆51插入第二座管71中。组装成滑步车时,如图8和图9所示,仅需将座管夹72套设在座杆51外围,再将座杆51插入第一座管42中,适当旋紧第二螺栓组82就能将鞍座5固定。

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后轮6包括花鼓62,后刹装置9为配装于花鼓62与后叉41之间的碟刹装置,后叉41的上边缘横向设有用于螺固后刹装置9的第三螺栓组83。碟刹装置包括螺固于花鼓62上的刹车盘以及间接螺固于后叉41上的刹车片。组装成滑步车时,如图8和图9所示,会撤去后刹装置9。

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所示,榫头31包括位于后端并朝下倾斜设置的第一顶配面31a,如图6和图7所示,卯槽43具有与第一顶配面31a相匹配的第二顶配面43a;如图8所示,后叉41包括圆弧过度的挡水面41c。组装成滑步车时,第一顶配面31a和第二顶配面43a的配合能进一步降低横梁4的整体高度,使得鞍座5的位置更低。

实施例中,如图5、6、7所示,卯槽43为贯通于横梁4上下表面的结构,方便拆卸。

实施例中,如图7、8、9所示,后叉41包括第一叉部41a和第二叉部41b,第一叉部41a设有中空的内腔,横梁4一侧设有连通内腔的收纳槽41d。收纳槽41d能方便存放毛巾等物品,第一叉部41a中空的内腔能储存水和灌装沙子调节后轮6重量。

实施例中,横梁4的纵向宽度大于横向宽度。横梁4呈板状结构。

实施例中,收纳槽41d连通于横梁4的两侧,使横梁4的左右侧壁贯通,减小了横梁4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